《大明二十四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应付明皇的这次亲征草原,归化部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无论是钱粮还是战士的生命。如果这样再把归化城输掉,那这场仗无论再怎么打下去,自己都是最大的输家了。明皇是不是想消灭他们暂且不说,归化城可是自己的根。万万不可有任何的损失。

起先俄布木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秘密被细作出卖了,也是大惊。以为明皇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布置。专门针对的,毕竟他的主要兵力还是在芒牛山西。但慢慢的分析却非是如此,好象明皇就是为了赶时间而去,这当然是正中下怀。

谷内的环境复杂,有的地方易守难攻,有的地方正好相反。易攻难守。而土生土长的他当然熟知这样的地形,太阳坡正是这样的地形。本来若是提前知道明皇确定走峡谷的话,他的最佳地点是太阳坡北面的那几道沟,那里更是复杂,更有利于两头一堵来个伏击。但从芒山过来的主力部队却不方便冲过来,所以经商定就以太阳坡为战场。

中原人讲究的否极泰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现在俄布木就是面临这样的否极时刻,南有明皇如此的和自己势不两立,势要攻破归化城而后快,而东边更有林丹可汗的步步紧逼自己服从。俄布木做为一个首领,当然也知道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道理,在林丹可汗崛起之时。已经表示了臣服,并象征性的给予了年贡。但现在林丹亲来,要的可不是年贡如此的简单了。

如果此次败明皇于此阴山峡谷,收罗明皇的武器,那土默特部就可以不必仰人鼻息,看人脸色而活着了,那才正应了否极泰来这个成语。

收到明皇进入峡谷的消息之后,俄布木就动了起来,急急的赶到了峡谷谷口,别看这条峡谷是由阴山和芒山组成的。但能通过的路,却只有谷口这个地方,其他的地方基本都是悬崖峭壁,除了飞过去,别无他路。而看着谷口那形成虚设的‘守卫’。心中更是大定,打这一仗哪里还要从谷口的正面进攻,侧面就可以直插谷内,守住了谷口又有何用?

当看到太阳坡方向的信号之后,就知道明皇成功的被堵在了那里,好戏正式上场了。

堵住明皇当然需要二个点,一是太阳坡,二是明皇走过的山谷通道,这样两头一堵,明皇就插翅难飞了。而谷口的兵士也必须解决了,否则让他们来个里应外合,反倒不妙。所以俄布木在冲进山谷的那一刻就分兵两路,一万余小车部队和二万骑兵冲向了闫应元的部队,而剩下的人则冲向了谷内。

闫应元第一时间发现了源源不断的蒙古兵时,不是吃惊害怕,而是心中兴奋,并非是什么心理变态,而是皇上的计策成功了,哪里有不兴奋之理。

看着骑兵气势汹汹的朝着自己扑来,急忙将五千人马立刻是兵合一处,二百辆战车紧靠,二千名持弩兵立刻在车下、战车、战车上层,组成了一个三段式的阻止阵线,这是皇上专门要求的,这样对于神弩的战力输出相当的有利,下边五人,车上四上,顶上四人,十三个人,从不同高度射击,这效果显著。而身兼投掷手的三千快速反应队在后,五十架阻击弩在中,它们是最高的,视线也最好。到位后,基本上就不再动了,先行开动,阻碍着蒙古骑兵。同时也给老虎山的一千锦衣卫发信号,让他们速度赶来。

敌人距阵线还一里半时就被射杀不少,五十支阻击弩不住的发射着。一支支巨弩对于直接冲来的骑兵,没有丝毫的失误,可谓是件件夺命,有的甚至是一弩双人。

蒙古军埋头冲着,对于身边的这种灭绝人性的伤害置之不理。贪生怕死是每个人的共性,只要不是面临着太大的选择题,什么鱼和熊掌,生命、爱情自由等,没有人愿意面对死亡。这种巨弩的确是没天理了,他不理你是勇敢还是胆小怕事,是强壮还是孱弱,只要找到你了,你根本就没法逃避。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理这种伤害,因为它不能你的意志为转移,当然这也是无奈的很,骑马冲锋吧!

闫应元这里已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许多骑兵的背后,背着一块大木板。如果绑在身前,那是当盾牌使用,还可以理解,但恰恰相反,他们是背在身后的。这就不得不让人费解了,闫应元当然不会认为这是蒙古人犯傻劲了,来个搞笑动作。但真的奇怪那是个什么装置,出现在战场之上,当然是攻击或者防身之用的了,之所以现在不用,那是还没到时机。

果然不出所料,到了不足百丈远的时候,敌人纷纷的下马了,顶着不断飞射的阻击弩,不时的看着身前身后身左身右,那被插中的身体的巨弩,那种惨相,让人看了真是肝颤,心里祈祷着长生天保护。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块地方不一定是属于长生天的地盘,他越界了。

后面的骑兵吆喝着,催促着,没办法不催,这什么地方,五十台阻击弩不间接的向着这里射击,这谁受得了啊,早一点攻过去,就能少死不少人,这个道理是谁都懂得。没办法迅速的卸下后背的木板,放在地上列队。原来是独轮车?!还带着挡板?板上带枪!望远镜里闫应元看得是明明白白。也同时可以想象这种装备所以起到的作用了,这里面的门道还是比较容易看透的。

蒙古人把大冲车抛弃不用了,改成了单身所用的独轮车了,还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不过却是一种相当好的改进,把大盾和冲车变相的结合起来,这机动性可是大为增加了,估计那对枪也可能有点作用吧。皇上一直在想着蒙古军会有何变,现在迷底总算是揭开了。

很快一万余蒙古兵就列好了阵式,由二万骑兵在后面押阵,然后开始推着小车,向前冲阵了。推着小车的蒙古兵这次是心中大定,这绝对是大盾、冲车的加强版了,可谓是一车多用,防弩箭、防近身、克汽油弹的多功能工具,哪里还怕明军。如果早有这东西,大同一战、岱海一战哪里会输给明皇?他们如此想还真的有点靠谱,就大同那一战,若真是二万人推着公鸡车,挡着那汽油弹和阻击弩,一战还真有可能将朱由校拿下,可惜战争是没有如果的。

“阻击弩接着发射,目标首选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曹将军,带领快速反应队所有持长兵器的军士,在敌人进入射程之后,立刻出击,注意,无须杀敌,挑翻他们的挡板即可,给后面的神弩制造射击机会,但不可超出神弩射程之外,”闫应元镇静自若的说着,现在可不是岱海之战时,那种单兵种之时了,近战方面,自己也有善战之人。对于兵种的问题,一直是皇上的心病就因为神弩的穿透性不强,让敌人很容易就抓住机会反制,这不小推车挡板又上来了,而目前有近战的快速反应队,就让人稍稍有些底气。

“末将遵令!”曹变蛟这段时间光剩下苦训了,把这头如猛虎一样的年轻人憋的是不行,这里是真的‘天子脚下’,虽然天子没定什么规矩,但每日的训练和叔叔那不停的嘱咐唠叨,弄得他是一个头两个大,偏偏还没个排解的地方。

第三百五十三章 砸车运动

这里除了有限的几个宫女伺候皇上外,就是那些死死跟着天仇军的原汉人奴隶女子,在她们的眼里,只有天仇军的人才和她们有共同语言。也没个花前月下的地方,找人聊聊天谈谈心,让这个正年轻懵懂的汉子如何受的了,现在的曹变蛟看着个老母猪都能看出双眼皮来。今天终于等到任务了,可以爽爽了,心情还是相当兴奋的。

“曹将军,无须深入敌营,只须沿我军战线而动即可,切记闻金收兵,闻鼓出击。敌人的挡板处有两处枪头,恐有机关,切记提醒弟兄们小心啊!”闫应元提醒着,看到了木板从背上拿下来,可以折叠,这个细节闫应元还是注意了的。怕快速反应队吃亏,影响了战局,所以客气的提醒道。

虽然天天跟在皇上的身边,其实闫应元还是有点放不开,毕竟这场富贵来的太忽然了,而且时间太短了,周围人的身份都是他不久前可望而不可及的,自己还不是那种穷人乍富伸腰拔肚的人,对谁都是比较尊重的。就如这个曹变蛟,本身也是个四品,哪里是他一个只有‘半个名份’人能指使动的,而且还战功赫赫,所以闫应元还是相当客气,保持着一定的尊敬。

“多谢闫大人提醒,还请放心,小将会提醒儿郎们的。”曹变蛟也客气的说,对这个岱海大捷部署整个防御体系有总指挥,抛开什么官身不论,就他那身功夫就让他有英雄相惜的感觉,所以他还是比较尊重闫应元的。

不过这时他欲言又止的表情却让闫应元的注意,问道:“曹将军还有何话?”

“闫大人,如今如此多的蒙古人冲着皇上那边去了。我们不要去救驾吗?”常言道,计狠莫过绝粮,功高莫过救主,罪极不过谋反,看着大股的蒙古兵有十几二十万就这样从眼皮底下。呼啸而去,直冲皇帝那边。小曹将军还是比较担心英明的皇上和严厉叔叔的安危的,毕竟人多势众,又是有心算无心,大意不得。上次从大同飞驰岱海的救驾被皇上自解了,没靠上。但这次得是多好的机会啊。

“曹将军无须担心皇上的安危,此种局面正是皇上所期盼的,若皇上需要我们前去,自然会发信号的。而且,就是我们想走,也得先把眼前的敌人灭掉才行。否则就不是救驾。而是擅离职守了。”对于皇上的以身为饵,引诱蒙古军大举来攻的战略思想,闫应元也算是知之甚详。他的任务就是堵住谷口,一是给皇上留条路,二是堵住进去的敌人,如皇上不利则有他这样一个外围的旗子可以去或者保持一条生命线。如果皇上战败了蒙古军,则可以堵住蒙古军逃走的去路。只不过这次的敌人没有从正面进攻罢了。按着皇上和自己的战术,如果从正面进攻,还要主动收缩阵地,给蒙古人让道呢。

“哦,末将受教了。”曹变蛟听着也感觉有道理,昨天的讨论他也参加了,当然知道一些大概,只是领会的不深而已。年轻人没有不憧憬着建功立业的,特别是自恃有才能的。恰恰曹变蛟别的不行,冲锋陷阵。的确是把好手,历史上连黄台吉的马腹都能切的人,又能弱到哪里呢?

“曹将军切记,这次出击对付的只是小车步兵,还请将军配合下官的节奏。大破敌军。”闫应元相当客气的以商量的口气给曹变蛟说着,就怕这位小哥杀上了瘾,再深入敌营,冲杀起来,反而不美了。损失大了,保护本阵的力量那就小了,一旦自己这边失守,极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役,甚至是皇上的安危。

“大人客气,小将一定谨记军令。”这是曹文蛟做出的保证,看着闫应元说的慎重,自己也一本正经的说着。军情紧急,也不容他们慢声细语的商量了,说话间,敌人又冲上来不少,说完转身安排去了。

呐喊着的蒙古军,推着小军以他们能发挥的最大速度冲锋着,但因为地上的石头,到底也阻挠了一些速度,更有着阻击弩不停的发射,一次十人,接连不断的毁车杀人,倒地的小车也是不断的阻碍着速度的提升。蒙古军不得不忍受这种大杀器的袭杀,这本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拼命的强迫脑子不去想它,因为越想越是最大的恶梦。

但有心人很快就发现了冲在最前面的人,基本上是必死的,这个发现‘传播’的很快,对死亡的恐怖是人的天性,没有人甘心情愿的去死,虽然在战场之上,死亡总是要面对的,但求生的本能,让蒙古军开始不愿意再争这个第一。所以大家不免的开始谦让起来,大有宁让三分不争一秒、让人非我弱的伟大情怀。速度也开始在这种友好的谦让之中慢了下来。

闫应元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又长又粗的阻击弩,完全可以射中那挡板之后,再来一个穿透,把后面的推车之人狠狠的扎在地上,造成一个小小的交通堵塞,更能让后面的人看到死亡的距离原来是如此之近,让他们心生恐怖。如此一来他们的速度必然的会有所下降,因为前十名必须、必然会死。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里估计得改一改,‘行快于人,弩必弑之’!只要你敢放开了速度往前跑,我就敢射杀。正应了朱由校前世的那句话,你要舍得死,我就舍得埋。

蒙古人也是人,他们推着小车冲向的是胜利,而不是光荣的迎向死亡、回归长生天。谁都想带着胜利光荣的回家,而不是被人光荣的带回家。但战争就是这样,你越是不怕死,死的几率还低一些,但你若是怕死,往往会高几率,如果大家都怕死,那离一块死就不远了。这里,因为速度慢了下来了,又能给阻击弩提供更多的时间,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所以小车军的死亡率高了起来,更因为这个高,才更让人恐慌。看到了这个战术好处的朱由校才没命的打造阻击弩,这东西在这个时代的确是无坚不摧的神器。

无论再长的路总有走完的时候,虽然蒙古军也不情愿当第一,但终究还是有人要当这个被枪打的出头鸟。虽然是越来越慢,最终还是越来越近,但蒙古军的心态却随着这段路而有着相当大的改变。从下马之后那种大无畏的革命理想热情,慢慢的被死亡的阴影笼罩之下,的确有些畏首畏尾起来。

“持弩的净军、锦衣卫!快速反应队马上要冲锋给你们制造条敌的机会,汝等可要注意了,万勿自伤。”闫应元仔细的提醒着净军的注意。

“请闫大人放心,”净军的千户孙大壮和一名锦衣卫千户回答着。现在通过练习移动中射移动靶,这弩技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升,而现在却是,固定着射击移动相对缓慢的人,虽然角度刁钻了一些,但还是相当有把握的。

进入了神弩的射程之后,曹变蛟大吼一声:“众儿郎,随本将一起厮杀!杀!”操着一杆大刀的曹变蛟一马当先的从战车左翼,向着敌人的小车冲去。

他们得到的命令是掀翻、破坏小车,给后面的持弩兵制造机会,这样的活计对他们来说是相对轻松的。跟着小曹将军,从左右两翼来了个双龙出水直奔蒙古小车冲去。

因为离冲的最快的小车也就只有十几丈左右,所以双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