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帝李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皇帝李治-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坐在玉撵上,胡思乱想着,转眼间,就到了太极殿。

“陛下,到地儿了。”

“哦,是吗?”李治一愣神,再看时,果然。

抬玉撵的壮硕中官放下玉撵,李治迈步而出,后面跟着的是大内御前侍卫总管归海一刀,和大太监小桂子。

一个忠憨粗壮,一个奸猾似鬼,颇有《康熙微服私访》中的法印和三德子的味道。

“走,上朝”

李治吐出一口气,严肃自己的面皮,一股王霸之气,油然而生,做皇帝,就是要威严神秘,要不然,迟早被人灭。

可爱的分界线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李治有点无奈,礼多,也会很麻烦的。

其实这就有点得意卖乖了,如果这些大臣礼少了,估计以小李同学的心眼,绝对会给这些大臣穿小鞋的。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又到了小桂子吆喝的时候了,果然一阵尖亮的声音后,就连昏昏欲睡的李治都来了精神,妈的,和野猫叫的一样,挺吓人的。

众臣一人出班,道:“秉陛下,东瀛倭国遣唐使犬上御田锹求见陛下。”

李治这会儿的精神是彻底来了,直起身,往前倾了倾,盯着鸿胪寺卿唐俭,问道:“唐俭,老唐,你再说一遍,是谁求见?”

“回陛下,是东瀛倭国遣唐使犬上御田锹求见。”唐俭有点无奈这位新皇对自己的新称呼,其它的大臣都是掩嘴失笑,这位陛下的性情,较之先皇还要豪放,甚至大不敬的说,有点惫懒,但却有一股很让人着迷的魅力。

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李治微微的眯起眼,勾起了一抹邪笑,很是灿烂,还不断发出“嘿嘿”的笑声。

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李绩等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但服侍李治长大的小桂子和做了李治十几年爪牙鹰犬的归海一刀,可是明白,自家主子爷这样的微笑是生气了。

这是要算计啊!

而且是怎么阴怎么干,小桂子和归海一刀站在御阶前面左右,相互对视一眼,一脸兴奋,看来这两货也被李治玷污了纯洁的心灵。

“遣唐使吗?朕就不见了。让高表仁却接见。”李治笑了,笑的很邪恶。

众臣此时却是明白了自家陛下的意思,这是不待见这东瀛小矮人啊。

高表仁是谁?大唐第一民族分子是也。

昔年东瀛第一次派出的遣唐使团,也是由正使犬上御田锹率领,贞观五年抵达唐朝首都长安,唐太宗接见了使团成员,并于第二年派新州刺史高表仁为使臣护送回日本并进行回访。

而得知天朝上国来使回访的消息,当时日本的舒明天皇非常重视,马上组织了一个盛大的欢迎团,率三十二只国内最大的船,在难波津欢迎高表仁的到来。

然而,这位高老大登岸后,却让舒明天皇下御座,面北跪倒接受唐使国书,牛。逼的不行了。

人家舒明怎么说也是一天皇啊,自然无法接受这个要求。

于是乎双方相持不下,这个高老大脾气也倔,你不跪是?

李世民的国书往怀里一揣,哥闪了,老子还不伺候了,立刻回国。

可惜的是,回国后高老大被李世民批评了,不仅被罢免了官职,而且被罚没两年俸禄,说他“无绥远才”。

但是李治却很是欣赏,一登基,就把他官复原职了,后来一次谈话,发现这位脾气火爆的高老大,可比李治这位自诩是愤青的人愤青多了。

尤其是说到,大业年间,东瀛的国书时,更是差点朝李治吼了起来。

那是大业三年,礼官小野妹子奉日本第一位女皇,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之命出使隋朝,恢复了已经中断一百多年的中日往来。

而“日出处天子敬白日没处天子书”就是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写给隋炀帝的国书里的第一句话,意思类似于“日出之地国家的皇帝向日落之地国家的皇帝问候”。

本来好大喜功的雄霸之主隋炀帝,还是很高兴,有外夷朝拜自己,自己这个万国天子,还是蛮有面子的。

便下令设下豪华铺张的盛宴欢迎使者,以显示泱泱大国的非同凡响。

不料,却因为这份国书而惹得杨广大动肝火。

与自己平起平坐?这是推古女皇时代外交的第一个变化。

但是,杨老大自是不爽的,就要断掉和东瀛的往来!

当时的使者还算聪明,赶紧说:日人不谙汉文,词不达意,祈谅。

才算了事,不过由此也可看出日本那颗不甘寂寞的心,和对中原王朝的野心,可从来不弱于北方那些游牧民族,而因为地处海外,不收中原皇朝重视,威胁更大。

昔年八年抗日,如果日本一开始实施当年满清入关的政策,打一批,杀一批,拉一批,说不得当时中国就悲剧了。

但天佑中华,这小日本一上岸就忘乎所以了,“三光政策”,注定只能引起国人的反抗。

既然天赐这么一个机会,李治肯定会好好招待这个日本使者,好好招待东瀛小鬼子们的。

话说,辩机也回来了,自己也应该见见人家了,当年自己把人家忽悠去,这几年也该安慰一下他寂寞的心了,嗯,顺便将小日本的气候、势力、地形的信息弄到手。

这才是最关键的,自己可不能重蹈昔年蒙古大军的“神风”悲剧。

“好了好了,这件事,就说到这儿。”

李治很有点不耐烦,对朕不满,难道丫的想当汉奸?算了,不知者不为过也。

可爱的分界线

为小鬼子们默哀,李治同学要愤青了。推荐、收藏、打赏,急求啊。

大唐皇帝李治。。。第二十章犬上御田锹最近有点烦。。。。

:2011…10…132:31:45本章字数:3807

自从进入大唐后,犬上御田锹的心中就感觉疑惑的很,以往,每次来的时候,都是好吃好喝的款待着,但此次接待自己的那些大唐那些鸿胪寺卿们,看自己的眼神却很是诡异,好似看贼一般,老远的躲着自己,当自己是扫把星一般,让犬上御田锹灿烂的笑容都僵硬了许多。

虽说是被人当贼似的防着,但犬上御田锹心机深沉,没有丝毫动怒的痕迹。

况且,事隔多年,再次踏上这片让他心醉的土地,犬上御田锹也是兴致昂然。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着实让犬上御田锹心中不是个滋味。

对比家国京都市面上的萧索,整个长安就像是煮沸的开水,那热闹的气象熏的人眼睛都睁不开。

大街小巷,酒肆茶馆,不仅有唐人,还有来自西方的大食、吐蕃,甚至更遥远的罗马人。

长安城里的每一样事物在犬上御田锹眼中,都是那么的令人激动,却也令人感到心中复杂难明。

面对每一个与自己接触的大唐人,犬上御田锹总是不分贵贱,表现出一副惊为天人的模样。

动不动就惊叹“这是该跪着欣赏的艺术”“堪称天下第一的建筑”。。。。。。

这种夸张的赞美,正迎合了唐人好大喜功的脾胃。

在长安,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对这群来自东瀛的“萝卜头”,总是欣赏有加的,东瀛倭国的遣唐使,俨然成了不少人眼中知书达理的模范,当然这是和其它藩夷想比。

然而大唐之人却不知晓,在这一张张谦卑的笑容背后,犬上御田锹一行人内心中,又怀揣着怎样复杂的心理。

当他们在赞叹长安的富庶繁华,欣欣向荣之时,内心又是怎样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

七年前,高表仁奉大唐前任皇帝李世民之命回访东瀛之时,虽说与天皇闹得不欢而散,但他带来的商队却留在了东瀛。

据说这只大型的商队,是大唐最受皇帝陛下喜爱的九皇子的,对于倭国人来说,这是巴结的好机会。

对于商队提出的通商事宜,天皇和圣德太子都是欣然接受的,他们可指望自己能够从中学习到大唐先进的文化呢。

但,事实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美好。

大批的廉价的棉布、茶叶以及身受大名们喜爱的丝绸、瓷器,还有贵族们热衷的各种大唐千奇百怪的工艺品,倾销在东瀛市场上。

由于这些生丝、茶叶、蚕种等原材料的大量出口,造成价格飞速上涨。

在开港后不到一年时间里就猛涨了三倍多,至使东瀛的纺织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打击。

而且大唐输入的商品还影响到东瀛物价,向来稻米充裕的倭国短短几年。米价竟也翻涨了四倍多。

与原材料大量出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麻、毛纺织品为主的大量大唐商品充斥日本市场。

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日本的手工作坊无法与之竞争,纷纷倒闭,劳动者大量失业,黄金白银大量外流,使得刚刚才露出萌芽的倭国市场一片混乱。

连锁之下,进一步导致包括米、麦、盐等生活必需品在内的物价持续上涨。

手工作坊倒闭、物价飞涨,生活的日渐困难使得倭国的不少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沦为了流民。

这些在倭国市镇、乡野,日益增多的流民,俨然成了一股不安定的暗流时刻威胁着天皇和大名的统治。

等天皇和圣德太子反应过来的时候,但已晚了。

仅仅二年的时间,东瀛原本农户的产品,现如今已经很难出现在东瀛市场上,而原来廉价的大唐棉布、茶叶,如今却好似雨后的竹笋一般,节节高。

整个东瀛的市场被大唐商人,尤其是其中的天下会,接手控制了,而那些大名们却还执迷不悟,维护那些大唐商人们。

甚至不惜发动名下大量的农民、奴隶去挖矿山,为他们自己奢华的生活提供金钱,也为中原大唐贡献大量的白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习惯了精美丝绸,芬芳的香水,再让他们穿上普通的裘衣,却是难如当天啊。

如今置身长安城,犬上御田锹心都快揪在一起了。

与倭国内忧外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蒸蒸日上的大唐帝国。

可爱的分界线

夜幕降临,天空渐渐变暗,皎洁的月亮,隐隐约约地露出半个脑袋,还不时地躲进云雾的怀抱之中。

天空由淡蓝变成了暗紫,天黑了,月亮在闪烁着她那美丽的光芒。不像太阳那么火热,也不像天空那么湛蓝……

但如今这般的文静、轻柔的月光,却让犬上御田锹感不到一丝温馨。。。。。。

故国都城,藤原京此时恐怕一片令人心慌的黑暗,民众百姓们都睡了,倒是那些贵族还在用着大唐颤的透着芬芳之气的奢侈的鱼烛,放声高歌。

而眼前的长安,犬上御田锹摇了摇头,随行的要员们,心中也是一片黯然,最初的兴奋也消失殆尽了。

看着繁华似锦、灯红酒绿的长安城,再联想到本国家乡的悲惨情景,相信任何一个稍微有点血性的人都会在心中蹦发出无尽的愤恨。

然而犬上御田锹的倭国遣唐使们,却以另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将这股怨恨化做了一种另人不寒而栗的意念。

这种意念让他们能将心中的恨意,极其自然地掩藏在谦卑的笑容之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执着的匍匐在大唐的脚下。

惟有在夜深人静,无人留意之时,他们才会在黑暗处,流露出一丝对中原王朝的恨意和贪婪。

其实从客观的角度看,这些倭人,也算是很可敬的,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委曲求全。

但民族和民族的仇恨之间,本就是没有什么对与错,每个人都有他爱恨情仇的理由,有着他们对自己民族的执着,但可恨的,恐怕是那些心向外族的人。

而此刻在松鹤楼红梅居的厢房内,应着烛光,这些倭国特使们却在低声交流着。

可爱的分界线

第一更送上,晚了,请原谅,支持小妖,收藏、推荐,谢谢了各位。

大唐皇帝李治。。。第二十一章小国崛起,也不容易啊

:2011…10…132:31:46本章字数:7383

“惠日君,你们今天拜访了城外的大唐皇家军校,如何?”

站在松鹤楼二楼的窗户边,背负着手,看着楼下往来的大唐百姓们脸上那幸福的欢笑声,没一声,都听的犬上御田锹一颗心不停的抽搐。

沉默了一会儿,作为这次遣唐副使,惠日眼神中闪烁不定,良久平抑了心中的波动,才苦声道。

“犬上君,你今天没能随我们一起去,却是着实可惜了。虽然,如今的大唐皇家军校还没有彻底竣工,但已经建成的‘水木清华’藏书楼,较之藤原京最高的议政大殿还要雄伟华美数十倍。其中更是包揽了东西方各国的典籍,古今著作孤本,让人眼花缭乱。若是能留在这里学习上几年,惠日此生是真的无憾了,只可惜,现在我们竟不被允许借阅。”

听了惠日君的话,犬上御田锹的眼神寒光一闪,随后恢复平常,心头却也露出一丝苦涩的味道。

“惠日君,还有诸位,这一路看来,犬上心头是既恨且哀啊。

惠日君口中的大唐皇家军校,固然令人叹服,但真正让犬上心中苦涩的是大唐的通商码头港口。

我已多年没有踏上中原的土地了,一切也都出乎我的预料。仅仅才十来年,大唐竟发展如斯。

那括州港口乃本君平生所见过的最大的运河码头,港口上堆积如山的盐堆,远远望去就像富士山的积雪一般洁白纯净。另一边则是堆满了刺人眼球的七彩绫罗绸缎。

还有从各地运来的各色蔬菜水果,美轮美奂的衣物、工艺品。

河面上的商船夜市往来川流不息,每一艘都不在我倭国来使之船之下。

而且听一个叫做吕清的商人说,那些盐和蔬果都是要运往北方草原的,然后船队再从上游的山地运来各种矿产和来自草原的羊毛。

但。。。但就是这样的码头商港,在大唐却是排不上名号的,据说最繁华的南方广州番禺港,要比这括州港大上数十倍。

唉,真不愧是天朝上国,不但物博,疆域更是广阔得望不到边际啊。

这次我们带来的,准备向大唐皇帝陛下敬献的一张白鹿皮、三张弓、八十枝箭,现如今,即使是以本君的面皮,也有点拿不出手了。”

犬上御田锹说到这里,啧了啧嘴,苦的,却再也说不下去了。

而厢房内一干遣唐使臣们,眼中随着犬上御田锹的诉说,和一路来的见闻,不由的流露出了贪婪和惊慕之色。

如此丰厚的物资同时出现在一个码头,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而且就这样的码头,还是排不上名号的。

这中原大陆的富庶与文明,让这些游历学习的东瀛倭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