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的情况。
也是,任谁被关了14年,不见天日,也会和人交流困难的。毕竟,身为对亨利七世有重大威胁的人物,爱德华从小被单独关押。看守他的士兵,都被禁止和他说话。脱困后,爱德华有些不太适应和人交往。
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巴黎的宫廷内补修宫廷礼仪课,并学习法语。法国人是真心希望把爱德华伯爵培养成法国在英国的代言人的。
要知道,尽管已经25岁,爱德华伯爵的心智,其实也就是个大男孩。因为,他从小与人隔绝,几乎不和外人打交道,心智自然无法成长,甚至还出现了严重自闭的情况。
正好,路易十二目前正在率领大军进攻那不勒斯王国,没有精力处理爱德华伯爵的事情。于是,路易十二就遥控下令,先派一些宫廷教师,教爱德华伯爵学习宫廷礼仪,并教其学习法语。而在教爱德华伯爵学习法语的同时,被派遣去教爱德华法语的老师,也被要求天天给爱德华伯爵灌输法英“友好”,以及法国希望建立以法国为首的“西北欧共荣圈”的思想……
事实上,爱德华伯爵虽然变得有些自闭,可却不傻。他知道法国人的野心。虽然法国人和苏格兰人都帮助他,但这两国都没安好心。他们的愿望,不是为了帮助爱德华,而是希望英国乱起来。
但是,爱德华自小生长在大贵族家庭,也不是傻子。他知道,不管是法国人还是苏格兰人,都没安好心。可是,他也没别的选择。作为英国较为合法的继承人,他是无法置身于事外的。即使他从未参与过反对亨利七世的活动,也被亨利七世关了14年。如果不是他姐姐玛格丽特想出了“掉包”的法子,这会儿,他早就被亨利七世干掉了。
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和亨利七世站到对立面上,接受成为法国和苏格兰的傀儡的现实。而他若是敢拒绝成为这样一枚棋子,法国人能分分钟把他送给亨利七世。而亨利七世抓到他的唯一后果,就是把他干掉。
对于帮助姐姐把自己救出伦敦塔的“北海商会”的那群荷兰人,爱德华伯爵也是很感激的。而北海商会名义上的首领爱迪生,也是爱德华伯爵感激的对象。
说起来,马林也是很老套,想名字也随便来。前面整出个爱因斯坦,北海商会这边,又弄出个爱迪生。搞得爱德华伯爵,对于300多年后才出生的爱迪生大大,感激不已……
不过,爱德华伯爵也误认为,北海商会是哈布斯堡家族秘密支持的。因为,北海商会,明面上是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商会。而阿姆斯特丹,处于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下。因此,爱德华伯爵也把“爱迪生”,当成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手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虽然自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法国人对待爱德华伯爵还是很不错的。起码,爱德华伯爵被当成了流亡的君主对待,而不是像当初在伦敦塔内当囚徒那样。
在巴黎,爱德华伯爵贪婪地呼吸着野外新鲜的空气,晒着14年不曾晒过的阳光。巴黎宫廷的法国人,很不理解爱德华伯爵为何那么爱晒太阳。他们又如何理解,一个14年不见天日的可怜孩子,曾经对阳光是多么的向往……
除了给爱德华找老师教习宫廷礼仪和法语,法国人在军事上,也比较支持爱德华。即使路易十二远在意大利,还是指示国内,挑选一批出身贵族家庭的非长子的见习骑士们,跟随在了爱德华伯爵身边。并且,路易十二还下令开始为爱德华伯爵招募流浪骑士,组建板甲重骑兵。
这个年代,已经不是英法百年战争的时代了。这个时代,因为板甲制造技术的大大进步,板甲对英格兰长弓的防御力已经很强了。所以,带上大群的能够抵抗英格兰长弓的“弹幕打击”的板甲骑士,也是非常重要的。
爱德华四世在1470年亨利五世复辟后,逃到勃艮第,从勃艮第那边借来了15000军队,其中就含有大量的勃艮第板甲骑士。在勃艮第板甲骑士的冲击下,拥兵3万的亨利五世,尽管拥有大量英格兰长弓兵,却没能逃脱失败的命运。因为,长弓兵对武装到牙齿的板甲骑士杀伤力有限。而一旦板甲骑士冲进长弓兵阵内,就可以肆意屠杀长弓兵了。因为,长弓兵的近战能力和骑士相比差太远了。
而此时,法国人的打算,也是让沃里克伯爵爱德华学习其伯父爱德华四世,借用法国为数众多、武艺高强的法兰西骑士,去击败英国人引以为傲的长弓兵部队,谋夺英国王位。
为此,路易十二还通过书信,和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达成了秘密协议——两国商定,如果沃里克伯爵代表的约克王朝复辟成功,双方将会各派1万大军长期驻扎在伦敦,暗中掌控这个强国,压制其强大和崛起……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马林,则化名爱迪生,躲在幕后偷偷乐呢。他早就知道,一个假的理查就能让法国和苏格兰倾力支持,更何况一个真的爱德华?
当他协助玛格丽特救出沃里克伯爵爱德华后,就派人将其送往法国。接下来的事情,法国人自会出面处理,压根不用他参与了。
果不其然,法国人得到沃里克伯爵爱德华后,如获至宝,立即接到巴黎养了起来,并开始为其招兵买马。甚至,苏格兰那边,也送来了大批的钱财和武器铠甲。
虽然苏格兰国力不强,也不敢正面挑衅英国。但是,说到背后给英格兰捅刀子,苏格兰人绝对不会含糊。所以,即使不公开出面帮爱德华伯爵进攻英国,但必要的支持,那是应有尽有。
甚至,支援爱德华伯爵的金钱和武器铠甲,很多都是原本打算用来支付给苏格兰正规军的。眼看沃里克伯爵爱德华“举事在即”,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干脆把这批军饷和武器铠甲送给了爱德华伯爵,好帮助其给英格兰人带来巨大的破坏。
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德华伯爵明知道自己只是傀儡,仍忍不住热血沸腾。因为,法国人和苏格兰人承诺,会帮其招募2万大军,助其攻打英国,谋夺王位。其中,会有几千名身穿板甲的见习骑士参与其中。只等路易十二班师回朝,法国人就会把支持爱德华伯爵登陆英国、和亨利七世争夺王位,作为重要的头等大事来处理……
当然,法国人也是有条件的。除了日后要驻军伦敦的条件还没提,眼下,爱德华伯爵,需要娶一名出身法国的大贵族之女为妻,以达到和法国强化联姻的目的……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机构改革
奥里希王宫的扩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然,这并不影响王宫的日常办公。因为,扩建只是在旧王宫四周添加围墙和建筑而已。最多,施工时响声很大,影响王宫里办公者的心情。
幸好,这个年代没啥切割机械,无法发出非常刺耳尖锐的响声,不然,听着这些声音,也挺让人崩溃的。
但即使如此,马林这个享受惯了的现代人,对于王宫四周嘈杂的声音还是很不适应。于是,他心情开始有些烦躁。同时,也开始不乐意每天处理那么多政务了……
因此,马林决定,增加一些机构,来分摊自己的工作……
首先成立的是秘书处,所谓秘书处,就是帮自己老板处理杂务的机构。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有事让秘书干,没事干……”
不过,因为跟着马林混的四个大学生秘书都是男的,后面那半句就不成立了,但前半句还是可以做到一部分的。
而且,国家不是公司,马林也不可能真的把权力交给秘书处。比如军权,比如财政大权,还有重要的人事任命权,马林就没打算放权给秘书处。
军权马林是打算城里总参谋部的,只不过,因为东弗里斯兰伯国的军事教育刚刚起步呢,没有十年八年的,无法培养出有当参谋能力的军官。所以,总参暂时是无法成立的。
而财政大权,马林暂时肯定是交给科勒的了。毕竟,科勒还是比较值得信赖的,至少眼下如此。当然,也是因为马林目前手下严重缺乏人才。所以,马林要求,以科勒为主,拉比等几个大学生为辅的财政部,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拒绝首相杰弗里一些不合理的支出要求。当然,如果拒绝首相的要求,必须形成报告,报告给秘书处,转交给马林本人审核,避免发生财政部和首相争斗的局面。
至于重要的人事任命权,那就不用说了。没有了军权、财政权和重要的人事任命权,首相就只是处理杂务的纯文官了,翻不起什么浪花来。而马林想偷懒,就打算把秘书处,培养成代表他自己的审核部门。
他们审核的东西,是杰弗里那边转交过来的行政文件和处理意见。然后,秘书处根据马林的要求,一一作出批示,并使用马林的印章。当然,没有马林的签字。
在成立秘书处之初,马林就想到过防止秘书处膨胀成类似明朝内阁那样的机构。所以,马林限制了秘书处的权力。秘书处的人员,只能在马林的指导框架下,使用印章,作出批示。
而且,任何有关军事和财政的东西,秘书处都无法做出批示。除非,马林有事外出,他们才能根据马林严格制定的表格,对照着做出批示。但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情况,他们没有资格做出批示。比如,大规模军事调动,没有马林的亲笔签字,是无法执行的。秘书处使用马林的印章,能调动的军队,最多不超过100人。而且,这100人,绝对不能是奥里希城里的或者开进奥里希,以免发生宫变。甚至,在马林的设想里,未来即使总参成立,也不能调动奥里希城里的兵马。都城的兵马,只能由马林最信任的人来指挥。
没有军事指挥权和财政审核权,也没有重要人事任命权,秘书处相当于一个处理杂事的部门。当然,因为审核首相递交的处理意见,也是有一定分量的。
这样一来,首相的权力受到了限制,但秘书处也不能自己处理文件,只能审核。而科勒,也能在财政上予以监督,制衡这两方。
在未来,马林甚至打算成立类似联邦调查局(FBI)这样的机构,用来监督手下,防止他们有不轨之心。不过,眼下马林手里没有相关人才,只好先让绍尔的手下,开始锻炼此方面的能力。
但即使如此,马林还是决定限制这个情报机构的权力。不管是明朝的锦衣卫或是东厂,还是民一国时的特务,因为拥有超然的执法权,都成了祸害。
所以,即使成立了如此的情报机构,马林也不打算给予他们司法审判的权力,避免他们做大和制造冤案。
为此,马林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情报局只有侦查权、举证权和起诉的权力,类似后世的检察机关。但是,检察机关是公开的,容易被有心人监视。而情报局是暗中的,有心人不但不能监视,反而要被暗中监视。因此,它的作用,比检察机关还要大些。
不过,最终的司法审判权,情报局是没有的,甚至执法权都被压缩到了极限。想要逮捕某个官员或贵族,必须取得大法官的授权。而且,司法审判权也归法庭。这样,情报局再牛,因为没有司法审判权,不具备栽赃陷害别人的能力,就能避免做大。但因其无孔不入的能力,又能让马林“耳聪目明”,了解到全国各地的形势,避免被蒙蔽。此外,情报局的存在,只要有几次漂亮的出手,就能震慑住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随着商业贸易的兴起,马林可以预见,东弗里斯兰的城市人口会越来越多。那么,城市治安问题,也就需要大大重视了。
之前,东弗里斯兰伯国城市人口很少,但马林现在大规模扩张城市,还大搞移民,未来城市人口肯定会形成不小的规模。
而城市,也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目前的乡下地区,因为农奴庄园的存在,农奴被限制在庄园内,不乱跑,倒没啥流动人口,只要庄园主或管理人按照法令管理那些农奴就可。所以,乡下地区,目前是没啥治安问题的。
但城市不同,城市向来是三教九流集中之地,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多。没有治安力量,是不行的。
之前,虽然各地都有治安官,但一般都是当地官员兼任的。而且,他们手下的治安人员,也不是正规的。要么是治安官的小弟,要么干脆就是当地的士兵。这些人往往本身就是混混流氓之流,执法也比较粗暴。甚至,还有欺压百姓的行为。后世的城管比起这个年代的治安人员,不要太文明哦……
于是,马林签署命令,取消治安官的设置,专门成立警察部队。当然,乡下地区依然沿用治安官制度,由别的官员兼任。但在5大城市——奥里希、埃姆登、莱尔、登堡和诺登,马林分别建立了警察局,取消了从前的治安官,组建了正式的警察局。从前的治安官,被警察局长代替。
而警察的来源,则是上次莱尔县战役后,因伤退下来的部分原军人。当然,这些退伍军人,虽然无法在部队继续呆了,可身上的伤也不算太重,至少组队去殴打混混流氓没有啥问题。
这些人因为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纪律严明,不会像混混流氓那样欺压百姓,但也很有战斗力,能镇得住场子。
马林一共挑选了300名受了伤后选择退役的优秀士兵,分别派到5个城市,建立警察部队。
警察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们需要随时殴打混混,也要有制止暴乱的能力。在武器选择上,马林犹豫了很久……
首先,火枪是不适合的。火枪杀伤力太大,适合杀人,不适合执法。而且,这个年代的火枪,装填时间太长了,准头也很差。若是一枪不能集中罪犯,反而会让自己倒霉,嗨容易误伤无辜群众。
所以,马林首先排除了火枪。反正,他早就在全国禁枪,不愁有人拿枪和警察作对。那么,马林就开始考虑给警察装备刀剑。
于是,骑士用的轻剑进入了马林的视线。这种轻剑,携带方便,重量也不大,适合警察用来巡逻和执行任务和打击犯罪。因此,轻剑是要装备的。
不过,平时在教训刺头的时候,拔剑是容易伤人的。所以,配备警棍很有必要。但是,马林没有橡胶,无法制造专业打人的橡胶警棍。于是,马林想起了后世的打架神器——棒球棍……然后,棒球棍也就成了警察的装备之一……
遇到刺头和混混什么的,警察不用拔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