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海商-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后,晏世轮立即用密密麻麻的小字,记录了以上几种行业的设立、经营模式,并且有几种手段可以如何如何挤占市场等。

待晏世轮将经济方面写的差不多了,考虑到,此时的荷兰,已经拥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商船队了,这个商船队很庞大,当时17世纪荷兰的人口就100多万不到200万,而商船队却有一点五万艘船,那么一万多艘船,这样一个庞大的数目,即便是在今天的话它也是一个,也是很大的。17世纪中期,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6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大量的财富(来自于民间、欧洲各国)使得国家武装力量大为增强,荷兰已经成了一个让葡萄牙和西班牙都畏惧的海上强国。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由于晏世轮的出现,这段历史不会再重演了),垄断了日本的对外贸易;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在非洲,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在大洋洲,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荷兰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座城市的名字叫作纽约。看上去一件件光荣的创举,晏世轮不禁紧咬银牙,他把这些一一记录,然后文字暗示宁凤晨,诸如“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者“只有实力强大的国家才有能力完成”等等字样,保管宁凤晨看到后,就要跃跃欲试。

晏世轮想到,国家之间,它的竞争除了这种财富的竞争还有实力的竞争,实力竞争就发现最后它要演化成通过贸易,通过经济,通过战争的手段,要把以前的东西给遏制下去,然后它取而代之以后,它要垄断来攫取垄断贸易中间得到的一些财富,所有的欧洲列强整个发展故事都是这么一个过程。当时欧洲大陆上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靠海外贸易暴富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大西洋上一个岛国,这个岛国就是英国。当时的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一位足智多谋同时又对黄金白银有着浓厚兴趣的女性,她发现,英格兰的任何一个地方距离海洋都不超过一百二十公里,英国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个天然的优势,也发展海洋贸易呢?

而英国当时在欧洲的确是一个弱国,而西班牙是一个强国。早期的时候它不敢西班牙正面的对抗,所以它就采取了一种很不光彩的做法,就是所说的海盗活动,因此女王鼓励私掠船、海盗,像雷利和德雷克以及其他的人去扩大英国贸易,开拓殖民地,如弗吉尼亚,甚至袭击西班牙的贸易。他们像私掠船者一样行动,差不多就是海盗了,因此,如果他们和西班牙发生冲突,女王可以否认他们和她有关,并且说他们是违**的官方政策的。这样一来,女王可以不牵扯到一些海军行动,但是却积极鼓励他们,因为她把它看作发展国家的一种方式。就这样在女王的支持下,一五八零年,英国海盗弗兰西斯。德雷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亲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在这次历时三年的航行中,德雷克的船队不仅掠夺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而且还袭击了西班牙在欧洲的港口。这一次抢劫活动在英国的历史上非常非常地著名,因为在英国的历史上著名是因为他的这一次行动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实际上他的这次活动是得到了当时的女王就是伊丽莎白一世支持的,而且伊丽莎白本人还在这次活动当中,那还投了资有股份。

满载而归的德雷克给投资者带来了四千七百倍的利润。作为资助者之一,伊丽莎白一世分到了十六点三万英镑的红利,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当时政府一年的支出。高贵的女王亲自来到了德雷克的坐舰上,隆重地授予这位海盗骑士称号。此后,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前赴后继地加入到海外掠夺的行列中。在当时的英国,德雷克就被当做一个民族英雄。可是西班牙对于这种抢劫活动是非常非常地恼火。一次次的争夺和冲突之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被彻底激怒了。一五八八年的夏天,他派出了自己所向披靡的无敌舰队,这个拥有一百三十艘战船、八千名水手和两万名士兵的舰队在大西洋上劈波斩浪,他们已经称霸了半个多世纪,这次的目的是要教训英国。当时全欧洲都认为西班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踏平英国国土,但是幸运女神站在了英国一边。从七月份的二十一日到二十九日,双方舰队相遇于英伦海峡。西班牙兵舰体庞大,运转不灵,在英国轻快战舰的机动攻击下遭遇重创,狼狈逃窜的西班牙舰队又在海上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几乎全军覆没,从此“无敌舰队”在海上消失。此次胜利也极大地振奋了英国人的士气,回顾历史,它确实标志着十七世纪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自此西班牙的霸权开始向英国转移。无敌舰队惨败后五十年间,西班牙仍旧保持着大国地位,但显然其根基已经动摇。

虽然打败了西班牙,但当时英国的实力还不足以称霸海洋。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的是荷兰,英国还需要时间积蓄力量。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英国终于向荷兰的贸易霸权发起了挑战。一六五一年,英国颁布了航海条列,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实际上这个政策就直接的打击了当时的欧洲的荷兰,打击了他们荷兰的航海。荷兰人被激怒了,一六五二年英荷之间爆发了第一次战争。荷兰人和后来的法国人都挡了英国的路。因此英国必须利用它的海军,挑战所有这些国家的权威和力量,争夺他们的殖民地和贸易。在第一次英荷战争中,荷兰战败,被迫承认了英国颁布的航海条列。之后,英国和荷兰又接连爆发了两次战争。这个三次战争双方各有输赢,可是最终英国还是占了上风。从此,荷兰船只逐渐退出了驰骋近一个世纪的茫茫海域,英国逐渐成为了新的海上霸主。

晏世轮此时想到,就是要利用英国人这种霸权主义的思路,去控制欧洲,去掌握贸易主动权!英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就是要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最初,英国政府沿袭了欧洲大陆各国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一方面实行鼓励本国商品出口、限制他国商品进口的贸易政策,比如废除了毛纺织品的所有出口关税,对谷物等商品出口给予奖励或补贴;另一方面在海外拼命抢夺竞争对手的殖民地,打压竞争对手的海外贸易。如果英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它的命运也会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一样,会被新的贸易竞争对手取代,但幸运女神又一次垂青了英国。1688年,英国爆发了没有流血的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确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政体,议会及政府逐渐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封建****的君主统治在英国结束了。一个全新的国家,一个完完全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国家出现在了人类历史的舞台上。这个国家注定要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从1733年,兰开夏的钟表匠凯伊发明了飞梭,到1769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在琢磨怎么能够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商品,赚取更大的利润。英国在光荣革命之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只要经历了这场革命,生产力将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到了那时,历史再也禁锢不住现在台湾上发生的一切!工业革命后,晏世轮将以坚船利炮,撬开每一个敌对势力的嘴,打断他们的牙,称霸世界!当蒸汽时代和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它推动着业已领先的英国继续前行,让这个小小的岛屿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进一步地超越了其他各国。工业革命让英国的棉纺生产力很快过剩。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当时的英国人口不到两千万,生产这么多的衣服、布料后卖给谁呢?一个睿智的英国人在这时开始全面反思统治欧洲长达三百多年的重商主义贸易保护政策。英国人认为,可以继续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征服(其他领地)以及保持独有的垄断地位来赚取金钱,但是如果选择了自由贸易,我们可以挣到更多的钱。而且,如果我们让别人有钱了,他们就能够向我们购买更多的产品。

晏世轮以想到了这种“贸易保护”政策,就不知不觉想到了《国富论》上面,如果说,瓦特靠蒸汽机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靠《国富论》为工业革命后的全球贸易缔造了一个新的秩序。在过去,所有的贸易大国都是靠贸易保护、用武力保持贸易垄断来获取财富,而亚当斯密认为:平等竞争的自由贸易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亚当斯密的理论是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以前发表的,它起了一个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世界强国。世界霸权国家,也使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英国开始在全球推动自由贸易主张,先废弃《谷物法》,结束对谷物进口的限制和关税,又废弃《航海条例》,不再要求英国以及其殖民地的外贸运输必须由英国船队运送,结束英国海运公司的垄断,使英国进入全面零关税时期。英国这种打开大门的自由贸易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1760年英国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只有1。9%,到1830年上升至9。5%,1860时则高达19。9%,其贸易额占全欧洲的20%,其制造品出口量占世界制造品贸易的2/3,让只占世界人口2。5%的英国成为主宰世界的帝国。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种经济的自由化是在英国早已取得了在工业领域绝对的领先地位后才得以实现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我们才进入了自由贸易的时代。

看来,这个《国富论》的确是重中之重!刚好,当时穿越时,随身带了一本,虽然从来没翻过。晏世轮决定,在漫漫海路上,不能光让宁凤晨温习外语,让他多看几遍这个《国富论》,人家英国人凭借亚当斯密的思路,成为“日不落”,大明也绝对可以!这个亚当斯密的思路在当时还没有重视到一定程度,但是到了一八一五年,英国人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拿破仑战争,这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亚当斯密对英国的贡献。对于这一轮英法较量,有人这样评价:“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一个小小的细节是这次战争最好的注脚:拿破仑曾嘲笑英国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家,但是这位法国英雄却没有想到,无论自己用多么强大的力量,采取什么严格的封锁措施,也难以阻挡“小店主”国家的产品涌入它要去的地方。拿破仑更不愿承认,即便是自己的军队与英国人面对面作战时,法国人身上穿的军服,也都是来自英帝国的棉纺织品。事实上,在战争中,英国为参战国提供了军服、枪炮和其他产品,而整个欧洲正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因此当战争结束后,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产业大国。大发战争财的,在历史上都成为了大哥,晏世轮赶在欧洲“三十年战争”时奔赴欧洲,就是为大明争一个大哥位子的!

随后,赶紧叫过汪才枫,命令道,今后要在每处未开设的,还有已经设立完毕的“基隆商馆”内,扩建四处场所,即“金乡保险公司”、“金乡证券交易所”、“金乡银行”(筹)还有“金乡期货”。具体的运营流程、开展手段,找宁凤晨详谈。

第三十一章 奔往欧罗巴(下)

交代完以上内容,晏世轮又是长呼出口气,压抑了太久,终于有了落实的方案,让他顿时心情舒畅。他又看向了底下绑成粽子的一个个荷兰人。

他这次不再对着所有人发言,而是让“十二金刚”中的“铜头”(此人乃少林俗家弟子,硬功了得,又机敏能干,擅于近身肉搏,晏世轮的贴心仆人,书友晴晴baby提供)领着众弟兄,把荷兰人留下一名,其余的都领出去,待这一个问完话之后,下一个再进来。这么做的目的,晏世轮是想不要遗漏什么有用的情报。因为刚才只是看到他们,自己就有如此之多的想法,逐一的问话应该收获更大!索性也把宁凤晨、史可法都留了下来,看着他审问这些红夷。为了让大家都能明白,晏世轮亲自客串了翻译。

随着问询的深入,其中几个人的话让晏世轮似乎突然心念一动,想明白了好长时间困扰自己的问题。立即高兴的坐不住了,但是看向周围,大家好像都不为所动。是荷兰人说的太普通或是太难理解吗?都不是。晏世轮找到的答案,跟荷兰人说的其实没有关系,而是通过荷兰人的问话,和晏世轮长久的思考进行了碰撞,产生了新的东西。认知层级比他高的,认为这是常识,认知层级比他,一个人的认知模式的升级,比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加有用。世界有那么多的纬度,如果我们没有修炼到那个地步,知识再多,也没有用。就比如一款好的软件,装不进垃圾的系统一样。比如现在在老老实实的蹲在地上的荷兰人邓禄普。

邓禄普,说自己毕业于格罗宁根大学,(创建于1614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自十七世纪建校以来,学校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和教授罗宁根市是荷兰北部的中心,历史悠久,经济发达。长久以来,格罗宁根一直是荷兰的知识、科学、文化、贸易和工业中心)

邓禄普是学化学的,专门研究矿物化学和橡胶制品。此时,还没有出现定型的橡胶产品,而早在哥伦布航海之前很久,美洲热带的印第安人就使用橡胶使鞋防水和使织物防水。他们还用橡胶制作瓶子和球。欧洲人带回了这些样品,并试图制造出防水的橡胶织物。但是,在炎热的天气下,橡胶就会变的很黏,天冷时又会变脆。橡胶在欧洲的第一个实际应用就是铅笔擦,或者说橡皮。所以,邓禄普是专门研究橡皮擦的“科学家”。

那时橡胶还用的是它的印第安名命名的,意思是哭泣的树。根据橡皮的用途,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在1770年才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