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说话叙旧,也谈好了燕国的接管,宋老青成了幽州留守,王平非要和朱武去继续征战,平州和营州有三十多万的燕**力,燕国皇帝的圣旨去了未必好用,不过那些燕**力的将帅都有亲眷在幽州,所以具有要挟的收降条件,只是不能拖的久了,一久容易发生自立,所以明rì朱武就率军远征。
宋老青成为幽州留守,陆七又任职杨延昭为幽州副留守,陆七对杨延昭的印象良好,而且杨延昭已然表过了归附之意,虽然定国公躲着陆七不见,估计是与顾将军一样,惜身后名声。
次rì,朱武和王平率领十万本军,加上二十万混编后的大军北去,急切的去收取燕国的疆域和军力,昨rì就北方战略已然达成了共识,必须在辽国反应过来之前,获得了北方疆域的稳定防御。
朱武一走,陆七传令杨延昭前来幽州镇守,主要负责幽州对外的防御布局,而宋老青为留守总管,主要归治内部军政,陆七却是提醒了宋老青要怀柔,宋老青笑了,让陆七放心,他不会清洗杀戮的。
杨延昭抵达了幽州城,与陆七和宋老青探讨了北方的防御战略,最后陆七将幽州附近数州为一防御区域,雁门关以外的云州,蔚州等数州为一防御区域,调定国公杨业去了雁门关外驻扎防御辽军,他直言告诉杨延昭,他愿意定国公为雁门关外的数州镇守,就是为了让他们父子能够及时互援,杨延昭感激陆七的信任。
才定好了北方的防御战略,陆七正要给周皇帝送捷报和重新书好的降书,突然有南面传来了紧急军情,陆七看了军情为之愕然,简直是非常意外。
军情是张永德忽然弃守了寿州防线,率领大军退向了大名府方向,如今应该是抵达了大名府,陆七很无语,张永德竟然会突然撤军去大名府,那肯定不会是周皇帝的军令,而依据时间推断,张永德是在他步步为营的与燕军作战时,退离了寿州防线,也就是说,张永德还不能知道他覆灭了燕国。
“张永德既然退兵让路,那意味着张永德背叛了周皇帝,不过张永德的退兵,八成是傅潜引起的,可能张永德恼恨我夺走了傅潜的军力,而我能够夺走傅潜的军力,根由自然是周皇帝的镇北宣抚使任职,只怕赵匡义的大军已然进攻到了开封府。”
“张永德退兵让路的奔了大名府,目的一是不愿再为周皇帝效力,二可能是想夺回被我夺走的傅潜军力,只是傅潜的军力已然被我拆调整军,而且大半都归属朱武去了北征,他想夺回是不可能了。”陆七看了紧急传来的军情后,暗自猜度了一番。
陆七在猜度后,与宋老青说了一下,之后下令调了十万步军和五万骑军,离开幽州南下,他此去主要是阻止张永德北上,如今燕地初得,必须封锁中原内乱变化的信息,否则出身傅潜军的将帅和归降的燕军,很可能生出不甘心思的造反。
大军过了拒马河,南下奔了德州一带防御张永德北上,另外也传令太原集结十万军力备战,更是远令了关内发兵十五万来北方,同时沿途传告燕国已然被大周覆灭的消息。
陆七大军抵达瀛洲,才使人避开大名府的路线,绕道去给开封府报北方大捷,而他也得报张永德的先头五万军力进占了安德县,领军的却是傅潜。
陆七不急于夺回德州,十五万大军一起行军的向德州进发,傅潜在德州已然得到燕国被战败的消息,听了几疑是做梦,也根本就难以相信,命人再探消息真伪,结果却是探来陆天风自燕国回师,率领着大半燕国衣甲的十五万大军,正奔了南来。
傅潜听了回报心惊肉跳,热锅蚂蚁似的煎熬抉择,最终自觉若是被陆天风大军困在安德县城,只怕张永德也难以救援,他主动撤军去了大名府,陆七大军一至德州,就驻扎不前,而驻扎易州的定国公杨业,也已然遵令的去蔚州一带接管镇守。
*****
大名府,北方总管府军衙,张永德坐在军衙内的书房里,脸sèyīn沉的看着傅潜送来的信息,与傅潜一样,他看了信息也是难以置信,但难以置信也得信,傅潜不可能送来假信息,而陆天风的善战,也是张永德深为所知。
张永德起身走出了书房,伫立在门外仰望远空,天空是晴朗的,万里无云,但张永德的心里却是纠结生寒,陆天风能够进灭了燕国,却是给了他当头一棒,他以前一直是对付燕军的北方总管,与燕军征战了多年,却是从未获得过大胜,而陆天风却是出师就灭了燕国,这种事实不但狠打了张永德的脸,也让张永德心生恐惧。
伫望了远空片刻,张永德忽恼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张永德却是在怨恼傅潜,他之所以退军让路的来了大名府,确实与傅潜有很大的关系,是傅潜去了寿州见他,愤恨的说了失军之事,张永德听了自然生气,周皇帝让陆天风去北方助战他知道,却是没有想到陆天风会夺走傅潜的军力,多种不忿因素叠加之下,他退军来了大名府。
但现在听说陆天风覆灭了燕国,张永德却是知道自己犯了致命的错误,竟然将自己陷入了进退不能的危机,本心是想坐山观虎斗,但如今自己反成了困虎。
退兵让路造成了背叛朝廷的事实,与赵氏也存在着水火不容,而陆天风覆灭了燕国的事实,会使得陆天风的威势如rì中天,而他在大名府,军力数量不如,人心和军心也会趋向了背离,而且他还缺粮,大名府所在的地域,因为晋国公的反叛祸害,农事却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没有粮食为立足之本,一切都会成空。
*****
开封府,如今却是陷入了兵戈肃杀,赵匡义的大军进攻到了开封府,却是没有兵围了开封府,而是在距离开封府一里外的南面扎下大军,所以开封府其他三面依旧能够出入,但对进入盘查非常严格,而出去却是容易,据说是皇帝允许开封府的人随意离开。
陆七使出的六位报捷军使抵达了开封府,进城时被扣住严查,当听说大周虞王陆天风已然覆灭燕国,立时如同惊雷震撼传荡,军使说是虞王殿下亲率步军牵制燕国二十万军力,暗中让定国公的六儿子杨延昭,率领五万骑兵奇袭幽州,俘虏了燕国皇帝。
军使被盘查后,韩通亲自带着军使去报捷,这绝对是天大的,能够扭转局势的消息,如今的开封府人心动荡,开封府里藏了太多的亲赵势力,韩通rì夜的巡查城防,将亲信安置城门密切监视,但他却是知道,开封府太大,城内若是真的发生了造反,他很难及时镇压,因为敌我态势过于复杂。
〖
第203章报捷
韩通带着军使匆匆跑进了皇宫,而在途中就让近卫去通知开封府各处将士,告知虞王陆天风已然覆灭了燕国,等近卫们去通告已然是晚了,北方大捷的消息飞也似的传开,很多勋贵和重臣都得了眼线飞奔禀报。
开封府鼎沸了,听了禀报的勋贵和重臣却是信者居多,陆天风已然铸就了不败神话,而且实施的战略也确实合乎军事逻辑,定国公父子的善战也是众所周知,于是纷纷出门去见皇帝。
定国公府,一个将官砰砰砰拍门,门一开就冲了进去,开门的家丁却是恭敬侧礼,一抬头见人都快到了前厅,将官冲进了厅中,却是看见了卫国公石守信和夫人都在,另外还有七个身穿将甲的武将。
“国公爷,来了大消息了,陆天风北方大捷了。”将官急喘气的吐说。
石守信猛的站起,伸手抓了茶碗走前递给将官,将官接过茶碗咕嘟咕嘟的喝了,然后吸口气,道:“大人,陆天风自北方遣来报捷军使,说已然覆灭了燕国。”
“什么?”一个将官立刻脱口惊疑,其他人也都惊愕的看着报信者。
“应该是真的,军使将燕国玉玺和向大周皇帝陛下投降的国书,送来了开封府,军使说,虞王夺取傅潜的军力后,就让杨延昭为五万骑军统帅,绕路去奇袭燕国后方,而陆天风率领步军进攻牵制二十万燕军,结果杨延昭奇袭幽州,俘虏了燕国皇帝。”将官回答道。
石守信怔了数秒,点头道:“应该是真的,陆天风却是知人善用,杨延昭那小子很有本事,又熟悉北方的地理和军情,是能够乘虚得手。”
“军使说,奇袭战略就是杨延昭献上的,虞王听了后,就将河西的三万骑军,加上得自傅潜的两万骑军都给了杨延昭统帅,虞王只留了十三万步军与燕军捉迷藏的战斗,吸引了燕国十万骑兵。”将官又说道。
石守信点头,不想将官又道:“军使还说,虞王已然率领二十万大军回师,奔了德州去了,而燕国那里的善后交给了定国公和杨延昭。”
石守信一怔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才道:“陆天风大军回师,应该是张永德逼迫的,张永德这回可是要倒霉了。”
“难道陆天风是去进攻永德郡王?”卫国公夫人起身惊道,她的女儿嫁给了张永德的一个儿子,是薛居正为媒,就像赵普给石忠飞和杨十四小姐牵了红绳。
“陆天风回军有二十万,八成是带回了十几万的燕军降卒,回军未必会与永德开战,但肯定是要阻止永德接近北方,陆天风若是任由永德进军到拒马河,那后果会造成燕军降将反水,十几万降卒离开了燕地,就不容易了反水,而且还能够先发制人的威迫大名府。”石守信说道。
“大人之言在理,陆天风应该还没有掌控燕地,也不可能很快就平定了燕地。”有一个将官说道。
石守信点头,道:“你们都回去,没有我的命令那个也不许妄为,如今的形势乱动就是找死。”
“诺!”将官们军礼恭应,之后离开了。
将官们一走,石守信吩咐换衣入宫,朝服一直备着,卫国公夫人忙服侍石守信穿戴,石守信边穿边道:“这帮家伙猴急的催我,还好我明智,否则麻烦大了。”
“你不帮赵匡义得了开封府,难道你是倾向了陆天风?”卫国公夫人问道。
“之前我是观望,所以躲着不出,现在不得不倾向了陆天风,陆天风既然自燕国带回了二十万军力,那就能够与太原关陇形成了呼应,而且威望也会暴涨。”石守信说道。
“你前些日子说过,陛下是有心将大周江山给了陆天风,如今看来,不给也是不成了。”卫国公夫人感慨道。
“早就不成了,陛下的两个成年儿子过于无能,换成是我抉择,是要权位还是要儿子,陛下是不想绝后。”石守信说道。
卫国公夫人点头,道:“永德郡王的事情,以后你能够帮助脱危吗?”
“我现在能够顾了自己就很吃力,咱女婿是长公主的儿子,我可以说话保住女婿的性命,永德郡王是福是祸,我只能旁观,他却是昏了头,既然听令阻击了赵匡义,那又何必再抽身。”石守信说道。
“你不是说过,是因为陆天风夺了傅潜的军力吗?”卫国公夫人道。
石守信摇头,道:“所以说他昏了头,军力既然被陆天风夺走了,那根本就夺不回,却是天真的想去抢回来,如今他只有三十万军力,落在关内和别处的亲近军力也弄不回来,他是进退两难了。”
石守信说完就匆匆离开了府宅,赶去了皇宫凑热闹,如今去见皇帝是一种态度,他估计很多摇摆的大臣勋贵都会去了皇宫。
果然,等石守信到时,来皇宫的人数已达二百多,一见石守信来了,很多大臣勋贵或多或少的神情异样,因为石守信自从赵氏兄弟被宣告为叛逆,就托病在府不出,如今竟然为了北方大捷出府,那就有了风向标的意味。
周皇帝本来在后宫养身,被韩通急吼吼的求见给请到了前殿,听了韩通的禀报,周皇帝的眼睛为之有神,王继恩过去接过军使奉上之物,打开仔细检查后,才捧送给了周皇帝。
周皇帝直接捧看了打开的降书,看了后,点头道:“天风有心了。”
韩通一怔,一时没有理解皇帝的言辞,见周皇帝又看了一封书信,观看中轻轻点头,那是陆七书写的信函,告诉了周皇帝为什么能够覆灭了燕国,因为他利用江阴军的战船,载‘苏州军’去奇袭了幽州,等等具体战况。
看完了,周皇帝轻语道:“朕与燕国征战多年,却是想不到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北方十数州域归入大周版图。”
“陛下,此次陆天风,哦,虞王殿下建功非小。”韩通说道。
周皇帝一笑,道:“他已经是一人之下了,建功也是无赏。”
韩通听了不敢再言,自从陆天风被封为虞王之后,开封府就有了一个传言,说皇帝陛下在河西之时,已然认了陆天风为义子,而陆天风也曾经说过一种大逆之言,就是女婿当得半个儿子,他能够娶了两位公主殿下,与皇帝陛下更加的亲近了,而事实上,皇帝真的是允婚了两位公主殿下给陆天风。
由于请见的大臣勋贵太多,皇帝举行了朝会,驾临紫宸殿接受众臣朝拜,宣告陆天风的北方大捷,王继恩将燕国皇帝的降书拿去给众臣传看,最后众臣道贺北方十余州域归为大周版图。
次日,周皇帝又举行了祭天大典,继而八百里加急传告天下。
随着陆天风北方大捷的军报之后,开封府的气氛悄然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城中将士都有了尽心的表现,城中的人心也由动荡不安趋向了稳定。
北方大捷的信息,在军使抵达开封府的当日,就被人飞骑送去了洛阳,曹彬接报后大吃一惊,却是盘问了送信之人数遍,打发了之后在书房良久,最后取出秘藏的赵匡义和张永德的来信全部焚毁,之后让送信息之人飞骑去告潘美。
潘美还在襄州驻扎,正在准备西征关内,原来张永德退军让路后,赵匡义大军一到开封府,就使人给曹彬和潘美送了策反之信,一是向两位郡王做了承诺,二是抨击皇帝竟然要将大周江山给了陆天风。
曹彬和潘美与陆七都有过嫌隙,而且身为大周赫赫战功的老臣,内心自然抵触大周江山落入陆天风之手,所以潘美和曹彬都口头做了回应,答应开封府落入赵匡义之手,他们就进攻关内,因为曹彬和潘美的家眷都在开封府。
第204章‘大宋’
潘美一接了信息,也是大吃一惊,而且让他无奈的是,曹彬明确中止了进攻联盟,也就是赵匡义攻陷了开封府,曹彬也不会再进军关内。
曹彬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