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袁家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袁家庶子-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公之虑正是某所担心!”郭嘉说道:“马颊河畔袁显歆侥幸脱身,日后请他则是不肯再应,时机错过再寻甚难!”

“诛杀袁显歆不得,可有扰乱其心之法?”

郭嘉说道:“袁显歆身在濮阳,邺城之事他难以插手。一旦邺城乱起,他如何心安?”

“我等距邺城甚远,怎可使之乱起?”

“袁显歆身旁有一人,智虑寻常武勇不足,脾性暴躁容易冲动,此人可为我等所用!”

“奉孝所说可是孟达?”

“正是!此人留于袁显歆身旁并无太多用处,只可做个摆设!”郭嘉说道:“若是要他看见于袁家不利之事,回到邺城却可助曹公成就大事!”

“我军与袁显歆对峙濮阳,有他在此怎可调出此人?”

“大军到时,自有计较!”

曹操赶往濮阳,在马颊河畔没能对袁旭下手,只得先行离去。

走没多日,他回到想象赶来的大军。

进入军中,曹操迫不及待的向郭嘉问道:“奉孝所献之计,不知如何行事?”

郭嘉说道:“官渡一战我军俘获审配二子,不知曹公可还记得?”

“此二子才干寻常,将之关押便可,奉孝因何想起他们?”

“虽说才干寻常,却是扰乱邺城之源。”郭嘉说道:“我军进逼濮阳,待袁显歆不在城头,可令二子前往搦战。孟达若见,必将怀疑审配与曹公有所牵连,彼与蒋奇素来交好,不便行事或可寻其一同回返邺城,向袁绍呈禀此事!蒋奇辩才非凡,由他呈禀此事,袁绍怎会不信?”

“身在我军,却用敌军之人行事。”曹操说道:“放眼天下,除奉孝之外可有他人?”

“曹公过誉!”

“此事交于奉孝,务必扰乱邺城,乱了袁显歆心智。”曹操说道:“击破濮阳,某便是得了河北!”

“曹公放心,某当谨慎行事!”郭嘉应了。

在袁旭手下吃了不少的亏,郭嘉正恨得牙根痒痒。

有了报复的机会,他当然会把握住!

曹军兵临濮阳城下已是数日之后。

袁旭闭城不战,曹操也是拿他无法。

不可能整日在城头守着,袁旭总有打盹的时候。

这一日恰巧是孟达领军守城。

正望着城外,曹军之中冲去一骑快马。

看清马背之人,孟达吃惊问道:“来着何人?”

“某乃审轩。”身披铜甲骑乘快马的小将军喊道:“曹公令某前来搦战,速速差个有能耐的前来与某厮杀!”

审轩正是审配之子,他来搦战,孟达问道:“汝父尚在邺城,汝却来向我等挑战,究竟是何道理?”

“官渡一战袁绍兵败退回邺城,可曾管顾我等?”审轩喊道:“曹公仁德,不肯害了我等性命,为其夺下濮阳又待如何?”

“小将军好没脸面!叛主求荣不过如此!”

被孟达骂了两句,审轩顿时大怒。

他正要放声喝骂,曹军之中传来鸣金。

闻得鸣金审轩持剑指着孟达说道:“某知汝是谁,待到曹公击破濮阳,必取汝项上人头!”

丢下这句,审轩掉马离去。

远远看他在城下叫骂,曹操问道:“此人乃是审配之子,因何肯代我军出战?”

“审配智虑寻常,生子更是蠢的紧。”郭嘉说道:“曹公容他兄弟二人活下,又许了不少好处,他怎肯活路不走偏偏选条死路?”

第326章 审配削官

审轩搦战,孟达如鲠在喉。

吩咐偏将镇守城墙,他匆匆进了城内。

正打算去找袁旭,孟达又觉得不妥。

袁旭与审配在邺城走的很近,事情传到他的耳中说不准被轻描淡写的划过。

左思右想,孟达决定先去与蒋奇商议。

曹军兵临城下,各人每日都有不少事务要忙。

孟达见到蒋奇时,蒋奇正带着一拨袁军清点城内粮草。

濮阳是个大城,粮草储备极多,清点起来很是麻烦。

见孟达来了,蒋奇很是诧异:“孟公不在城头,因何来此?”

“曹操内应已在邺城,某有何心思在城头御敌?”

“孟公何出此言?”蒋奇愕然。

“方才有一人前来搦战。”孟达说道:“蒋公不妨猜猜是谁?”

“谁?”

“审轩!”

“审配长子?”蒋奇一愣:“他因何前来搦战?”

“官渡一战,审配二子均为曹操所掳。”孟达说道:“审轩前来搦战,无疑已是投效曹操。”

“如之奈何?”蒋奇眉头一拧。

“审轩倒是小事!”孟达说道:“审配在袁公身边,若他已投效曹操,袁公即便筹措兵马,又怎可敌得曹操?”

“此事当速禀公子。”

“决然不可!公子与审配向来相熟,若他得知必定要我二人闭口不言,从而暗中探查。时日一旦迁延,万一袁公决定与曹操开战,岂非坏了大事?”

孟达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蒋奇锁紧眉头问道:“孟公有何计较?”

“某今晚镇守城墙。”孟达说道:“晚间你我留下书信,将此事呈禀公子。悄然离去赶赴邺城,公子知晓我二人所为,也当不会降罪!”

蒋奇想了一下,确实没有更好的法子。

与袁旭接触时日不多,认定他为人宽宏,只要为袁家,应不至于治他二人之罪。

更何况回到邺城,袁绍得知此事也将护着他们,即便袁旭有心降罪怕也不易!

做了决断,蒋奇说道:“此事由孟公做主!”

俩人简单商议,到了晚间濮阳城门开起一条细细的缝隙。

数骑快马从缝隙中走出,直往邺城方向去了。

曹操军营,探马发现濮阳城内出来几人当即回报。

有人离城往邺城赶去,曹操清楚是孟达等人擅离职守,前去向袁绍通禀讯息。

濮阳城内,已经睡下的袁旭被卫士唤醒。

从卫士手中得了孟达留下的书信。

浏览之后,他一把将书信攥起,向卫士吩咐道:“即刻差人去追!务必将俩人追回!”

卫士应声离去。

袁旭却半点睡意也无。

审轩搦战,显然是曹操挑拨离间之计。

二人竟不通禀,擅离值守逃出濮阳。

不用说也知道,他们将往邺城,向袁绍通禀此事!

坐在屋内,等着卫士回报。

半个多时辰后,卫士撞进门来。

“公子,出城去追的人被曹军拦截,蒋奇、孟达已是走远!”

曹军拦截追兵,无法赶上蒋奇、孟达,袁旭紧攥拳头,恨不能插上翅膀将俩人揪回。

明知是当偏偏要上,俩人也是蠢的可以!

数日之后,邺城袁绍府宅。

孟达与蒋奇躬身立于袁绍面前。

“你二人辅弼显歆,因何回返邺城?”袁绍问道。

“回禀袁公。”蒋奇说道:“我二人擅离濮阳,乃有紧要之事!”

“擅离职守,当某不敢杀你二人?”袁绍眼睛一瞪。

“袁公息怒!”蒋奇说道:“相比邺城,濮阳只是一地,袁公安危方为紧要!”

“何事?”袁绍脸色很是不好,向二人问道。

“某于城头巡防之时有一人前来搦战。”孟达说道:“此人乃是审配之子审轩!”

审轩到濮阳城下搦战,出乎袁绍意料。

“你二人且去歇息,某自有计较!”

孟达、蒋奇行礼退下。

“召审配前来见我。”俩人离去,袁绍向卫士吩咐。

没过多会,审配进入屋内。

行礼之后审配问道:“袁公唤某,敢问何事?”

“正南,汝二子落入曹操之手已为其所用,汝可知晓?”

审配一愣,愕然说道:“犬子为曹操所掳某已知晓。只是他二人因何会降曹操却是不知!”

“父子异人而事,汝若为监军恐人不服。”袁绍说道:“且在家中休养,监军一职由孟达代行!”

“袁公……”审配想要辩解。

“不必多说,你且去吧!”

袁绍不想多说,审配也不敢强辩,告退离去。

孟达接管监军,重新整备城防不提。

削了审配兵权,袁绍怎么想都觉着心中不爽,又令人把逢纪唤到近前。

“袁公召唤甚急,不知有何吩咐?”逢纪行礼问道。

“元图与正南争斗多年,对他应是最为了然。”袁绍问道:“孟达、蒋奇二人带回消息,说正南二子投效曹操,彼在邺城应是于某不利。元图有何看法?”

“袁公对正南,应是比某更加了然。”逢纪说道:“正南为人耿直,向来执法严明,得罪之人也是众多。其二子纵然投效曹操与他何干?”

“父子异主,元图莫非不觉不妥?”

“正南之子智虑寻常,武勇更是比不得军中偏将。”逢纪说道:“曹操因何任用他们?只为挑拨离间而已!事关己则乱,只因关系河北,袁公才有疏忽!”

袁绍一愣:“元图之意,乃是曹操故意为之?”

逢纪躬身一礼没再应声。

从神情,袁绍已看出他的意思。

“元图与正南向来不睦,因何为他开解?”

“某与正南不过私人恩怨,相比袁公大事算得什么?”逢纪说道:“曹军进逼河北,袁公万不可自断臂膀!”

“元图气量宽宏,某心甚慰!”袁绍说道:“此事某已心知!”

回到府中,审配左思右想总觉着不是滋味。

他对袁家克躬勤勉,只因儿子被曹操擒获便遭到袁绍猜忌。

这么多年他为袁家做的,完全没了回报!

正坐在屋内胡思乱想,门外传来卫士的声音:“审公,逢公前来求见!”

遭到袁绍猜疑,逢纪又于此时求见,审配想当然的认为他是前来奚落。

第32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满心烦闷,审配根本不想见逢纪。

“某无心会客,告知逢公,他日某当登门拜访。”

审配话音刚落,房门已被人推开。

他正想发怒,进入屋内的逢纪已是拱手一礼:“审公莫非还在为削夺职权一事烦扰?”

“某二子不孝,惹出如此祸事,逢公莫非特意前来耻笑?”审配脸色阴沉,问了一句。

“审公多虑了!”逢纪笑道:“袁公唤某前去谈论审公之事,某只是前来知会一声。”

与逢纪向来不睦,得知袁绍唤他前往询问,审配顿时有种不好的感觉。

没等他开口,逢纪已是说道:“审公无须多心,某告知袁公,审公为人刚正,所得罪者甚多,有人中伤也是寻常。”

审配没想到逢纪会在袁绍面前为他开脱,愕然长大嘴巴,半晌没有言语。

“话已带到,审公知晓便可!”逢纪拱手说道:“某先告退!”

“逢公因何如此?”审配连忙问道。

“审公欠某一个人情,须你还时还望莫要推辞!”丢下一句,逢纪转身离去。

目送逢纪离去,审配满脸愕然。

人情他是欠的大了,如果逢纪将来提出极其过分的要求,他也不可能一口回绝!

紧攥拳头,审配恨不能立时将他两个儿子抓回来,当场杖杀!

孟达、蒋奇返回邺城,濮阳城外,曹军依旧保持只围不打的态势。

曹军军营,沮授望着濮阳城,紧紧攥着拳头,太阳穴的青筋都在微微颤动。

官渡一战之后,曹军向河北推进,一路如同摧枯拉朽,沿途袁军根本无力阻拦。

袁旭赶往濮阳与曹军对峙数日,虽说后撤至濮阳,曹军却始终无法主动前进半步。

濮阳就在眼前,如果能逃离曹营进入城内,便可再度为袁家效力!

心底做着盘算,沮授已是决定,寻找绝佳时机逃出曹营。

曹操屡次试图招揽沮授未果,近来也不怎么将他唤去说话。

在曹操营中,沮授早先每有动作都会有人监视。

时日久了,曹军对他的监视也比早先松懈许多。

做出逃离曹营的盘算,沮授数日以来始终不动声色。

孟达、蒋奇二人离开濮阳不久,曹操精力全在守城的袁旭身上,对徐守管控松懈了许多。

觉着时机已到,沮授谋算起如何逃离曹军。

夜幕悄悄降临,又是一个宁静的夜晚。

曹军军营点燃着一团团篝火,除了巡夜的兵士偶尔从营中穿过,整座营地一片宁静。

火焰舔舐着干柴,发出“噼噼啪啪”的轻响。

沮授营帐,油灯跳蹿着昏黄的火苗,帐内被火光映照的一片昏黄。

没有收拾任何细软,沮授掀开帐帘朝外看了看。

守在帐外的曹军兵士熬不住倦意,拄着长槊睡了过去,他隐约还能听见轻微的鼾声。

一队曹军披坚执锐从他的营帐外走过。

目送曹军巡逻队走远,他悄悄蹿出营帐。

身穿一套灰色长袍,在夜色中,沮授的身影很是朦胧。

若不仔细分辨,根本无从判别。

出了营帐,他一路小跑,往曹军军营外蹿去。

才要逃出远门,他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暴喝:“前方何人?因何出营?”

回头望去,他看见一员曹将领着书名兵士,正飞快的往这边奔来。

深知被曹军发现,沮授加快了脚步。

领着兵士来此的正是李典。

他本没觉着沮授是要逃离曹营,见他加快脚步,当即发觉不对,向兵士下令道:“将他擒住!”

数名兵士加快步伐,追着沮授而来。

毕竟文质出身,沮授跑没多远就被曹军赶上。

曹军兵士一拥而上,将他按倒在地。

被曹军按住,沮授高声喊道:“因何擒某?”

到了近前,李典见是沮授,怪怪一笑说道:“某当是谁,竟是沮公。不知深夜出营,沮公打算何往?”

李典一句话,将沮授问的无言以对。

半炷香之后,被两名曹军扭着臂膀,沮授立于曹操面前。

他昂然挺胸却把脸扭到一旁,看也不看曹操一眼。

“某得则注已是数月。”站在沮授面前,曹操说道:“好言已是说过无数,则注若肯投某,定不相负!袁绍待则注如此薄情,不知因何却对河北忠心不二!”

“曹公恩德某铭记于心!”沮授昂然说道:“某受袁公恩义多年,虽说官渡一战袁公兵败,又怎肯轻易相负?”

曹操默然。

沮授铁了心不肯投效!

怀有爱才之心,曹操始终不肯戕害沮授。

可他若返回河北,投到袁绍帐下,在曹军数月,对曹操营中之事也是知晓甚多。

任他离去,曹操决然不肯!

早先关羽离去,曹操念在他是刘备结义兄弟,不可能真心投往河北。

而且关羽乃是武将,并不似沮授这般心思细腻。

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前往河北,曹操才睁一眼闭一眼。

放任沮授回到河北,曹军日后攻伐北方,将会受到更多险阻!

凝视沮授,过了半晌曹操才叹息道:“则注一意如此,某虽有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