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在渭城稍事休息,草草地吃了顿饭,离开了渭城,陈团率众将出城相送,杨勇带着二美女和一千铁骑当天午后就回到大兴城。
杨勇义释罗松母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军民之中传为美谈。
早有细作报于了李世民。李世民高兴之余,也深感震惊,心中赞叹,“杨勇义勇冠绝天下,心胸大如天地,本王不及也。”
消息传到程咬金那里,老程晃着大脑袋不住地赞叹。
这几天,程咬金心里颇不平静,本为杨勇帐前的八彪将,现在成了李世民大将,骂名肯定是落下了,但程咬金也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双方居然和亲了,杨勇好女人,这一点他早就见怪不怪了,但是两国不打仗了成了亲家,自己还怎么擒杀李世民呢?老程这一计岂不白使了?
程咬金还在乎罗松母子投唐,暗地之中,程咬金把罗松的祖宗八代骂多少遍之后,骂他们忘恩负义,反复无常,并暗下决心,有机会我老程不但要擒住李世民献给王爷,还要杀了罗松这个叛徒!如果没有机会,我老程藏身大唐为王爷通风报信,把大唐的机密献给王爷,尽绵薄之力。
李世民一行在大兴城前后一共呆了五天,第六天早起,李世民率队离开大兴城返回大唐,杨勇带着开阳公主李凤儿等男女众将出城相送。
(今天仍然三更,第一更送到,祝大家周末愉快。)
第819章统一江南
一个月后,也就是公元619年9月中旬,捷报传来,江南的萧铣投降称臣了。。。杨勇一听,喜出望外。
原来,李靖率十万大军开到宜昌,与秦琼、张英和赵晟的五万人马兵合一处,共十五万人马,从两路围攻荆州,一路由李靖率主力从荆门直扑荆州,另一路由秦琼率领从枝江配合李靖从西面进攻荆州。荆州是萧铣的战略要地,也是萧梁西北的门户,由萧铣手下最意的战将晋王董景珍带十万精兵在此驻守。
董景珍跟李靖交兵不是一次了,洞庭湖一战,李靖被他杀得大败,董景珍一路跟进,事隔半年多,二人再次征战疆场,董景珍这次就犯了轻敌的错误。
不过董景珍身为晋王,三军统率,作战经验丰富,一看义军来势汹猛,人多势众,他不予出战,而是凭借坚城和长江天险而守。
李靖和秦琼以优势兵力发起猛攻,双方激战五天,攻不下荆州。李靖一看强攻不行,他和秦琼仍从北面和西面佯攻荆州,同时派大将单雄信带一支人马袭击了百里洲。
百里洲是长江中游的一个大岛,面积200多平方公里,董景珍忽略了这里的战略要势,岛上竟然没有驻军。单雄信人的马轻而易举地拿下百里洲后,出奇兵迅速荡平了江南的宜都、松滋、公安、江陵等几个县,从南面又渡过长江,直插荆州东部,这样,董景珍四面受敌。
董景珍一看荆州成了孤城一座,也慌了,连夜弃城而逃,打算抄近道逃往武昌,刚到沔阳(今天的湖北省潜江市一带),武昌失守的消息传来,徐茂公率十几万大军得下汉阳后,又一举拿下了武昌,宋王杨道生阵亡。。。
董景珍没有办法,只得带着残兵败将改道南下岳阳。不久,李靖和徐茂公的大军随后追到岳阳。
岳阳是萧铣的老巢,但此时梁王萧铣却不在岳阳。原来萧铣亲征被杨勇打垮之后,楚王郑文秀阵亡,他带着受伤的齐王张绣退守长沙。现在镇守岳阳的萧铣手下的燕王许玄彻,手下有十二万大军。
董景珍带着残兵败将跑到了岳阳,加上镇守岳阳的燕王许玄彻的人马,梁军共纠集了十六万大军与义军决战,称为岳阳会战。半个月后,城破,燕王许玄彻战死,董景珍走投无路被部将杀死,十六万梁死的降的降,全军覆没。
李靖和徐茂公拿下岳阳后,兵合一处,纠集了三十万大军直扑长沙,到这里就把长沙城包围了。
岳阳失守,萧梁举国震动。萧铣现在是江郎才尽,四面楚歌,连京师岳阳都丢了,大的州郡就剩下一个长沙。原来财大气粗的萧梁,疆域辽阔,兵多将广,实力可谓雄厚。可是现在只剩下南部的几个州郡,兵马也不过十多万,关键他手下的十几个王子死的死,伤的伤,现在就剩余一下伤势刚刚痊愈的齐王张绣,可谓是缺兵少将。
萧铣一看大势已去,他的盟国大唐也指望不上了,因为开阳公主和杨勇和亲的消息此时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萧铣知道再打下去也不会出现第二种结果,因此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之后,命守城兵将弃了刀枪,他亲自带着齐王张绣等文武群臣,捧着玉玺开城投降了。徐茂公和李靖把他捆起来,大队人马开进了长沙。
至此,萧梁正式败亡。这样从617年萧铣罗县起兵,到618年他在岳阳称帝,再到619年献长沙投降,前后历时不足三年的时间,比历史上记载的那个五岁的萧梁提前两年退出历史舞台,这当然是杨勇穿越过来的功劳,不过三岁的萧梁也好,五岁的萧梁也罢,都属于短命的地方割据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至多是昙花一现。
两位军师一面给杨勇报捷,一面休整人马,整编俘虏,处理完战后事宜后,留下精兵强将,守住长沙、岳阳、武昌、荆州、宜昌等战略要地,带着二十万大军押着萧铣、张绣等主要战俘凯旋搬师。
同年的十月初,李靖和徐茂公等二十万义军将士来到大兴城外,杨勇闻报后大开城门,亲自带着军师魏征、六个美女老婆和大将赵四海等人出城迎接。
见到杨勇之后,李靖和徐茂公带着众将赶紧给杨勇施礼,杨勇笑着让众将免礼,这些大将们很长时间都没见面了,尤其秦琼两年多都没见着杨勇等人了,今天一见格外亲切。
寒喧之后,李靖和徐茂公向杨勇简单汇报着这次平定萧铣的经过,其余众将各自找对劲儿的互诉离别之情,有说有笑,非常热闹。
李婉儿随父南征,离开杨勇才三个月,却好像过了几年一样,还有白玉、碧儿、珠儿,和杨勇分开的时间更长,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离别之苦都急需倾诉。但此时人多眼杂,杨勇又忙着跟李靖和徐茂公扯着,他们几个也没法跟自己心爱的人倾诉,只有过来和杨玉凌等几个姐妹唠叨。
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现在他们是一共是十个女人,要算上是杨一梦,就是十一个。三个一团,两个一伙,叽叽喳喳。
李婉儿和白玉就发现了旁边不远处站着一袭白裙的李凤儿,人长得很俊,但却不认识,此时也没人跟她闲聊,她独自一人站在那里,也不在意别人,表情淡然,孤孤单单,与众人喜庆欢乐的气氛有点格格不入。
“玉儿妹妹,她是谁呀?”李婉儿瞥了一眼李凤儿,问白玉。
“婉儿姐姐,你再问一个人,咱俩都知道了。”白玉也向她投去陌生的目光。
“该不会是王爷新纳的小妾吧!”李婉儿向李凤儿眨着眼道。
这话让旁边跟南宫赛花、杨玉凌聊得正起劲儿的玉镜公主听到了,玉镜公主来到李婉儿近前,瞅了一眼李凤儿,故意大声道:“婉妹这就不懂了吧,什么小妾呀!让姐姐告诉你们吧,人家可不是妾,人家可是大唐的开阳公主,大名鼎鼎,对了,叫什么什么来着?”说着戏谑地看着李凤儿。
“大唐公主?”李婉儿惊得瞪大了眼睛,大唐和义军和亲的事她也听说了,今天一到人就有些不高兴,不由得冷笑道,“大唐到底有多少公主啊,平阳公主才战死了几个月,这又来个开阳公主?”
李凤儿早就注意到了这几个不友好的目光和话语,柳眉一立,刚要发火,一考虑自己的处境,她又忍住了。
但是这个细微的动作还是被玉镜公主捕捉到了,“哟,脾气真大呀,不愧是公主,不会哭鼻子吧!”
滴滴,咯咯,几个美女就掩嘴笑起来。
“你们想欺负人?”李凤儿厉声道,二目灵光一闪杀机顿现,手不经意间摸向腰间的佩剑……(ps:第二更送到,晚上还有一更。亲们,多多捧场。)
第820章魏征封官
李婉儿一看,也不示弱,把小嘴一抿,“哎哟哟哟,公主这是要干什么呀?怒了?瞪眼了?想动武了?你以为这样我们就怕了,告诉你,们不怕!”
“就是!大唐的千军万马我们都不怕,大唐机关算尽我也不怕,难道你瞪瞪眼睛我们就怕了?”玉镜公主也在一旁插话,话语之中充满了挖苦和嘲讽。
其实,李婉儿和玉镜公主敌对的不是李凤儿,也不是杨勇又多了个女人,而是李凤儿大唐公主的身份。
“欺人太甚!”李凤儿再也受不了,粉面通红,银牙紧咬,呛啷一下把宝剑拉出来了。
“看来公主真想比划比划,那婉儿只有奉陪了。”李婉儿也把配剑亮出来了,说着拉开个架式,脸上仍然乐哈哈的,但是笑容的背后向李凤儿投去轻蔑的目光。
两个人的气氛就白热化了,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白玉一看怕出事,赶紧解劝,“大家都是自己人,玩笑归玩笑,别伤了和气。”但是没人听她的,二人仍然对峙着。
“住手!”一声轻喝,杨玉凌来到了他们中间,瞟了他们俩一眼,“你们俩这样做就不怕王爷生气?众目睽睽,注意你们俩的身份!”
白玉伸胳膊把李婉儿拉走了,李婉儿向杨勇那边瞟了一眼,见没人注意他们,他们现在就像边缘人一样,赶紧把宝剑收了起来。
那边罗士英过来安慰了李凤儿几句,把他推到了一边了。
李凤儿余怒未消,心里狠道,“贱人,有朝一日,我必杀之,你们这些贱人没一个好东西,只要我们秦王殿下一声令下,姑奶奶一个不留,包括贼人杨勇在内,把你们斩尽诛绝!”
李凤儿心里这么想着,对罗士英也没个谢字和笑脸,气乎乎地把宝剑还匣,给这几个美女来了个脊背。
这时,杨勇和李靖、徐茂公聊完了,转身正看到李凤儿一个人格格不入地站在那里,给了大家了个背影。
杨勇歉意地一笑,“凤儿,过来过来,本王忘记给大家介绍了,怠慢了公主,本王之过也!”然后把李靖、徐茂公、秦琼、尉迟恭、单雄信、公冶长、张家祥、张公瑾以及其余的九个美女都喊了过来,对他们介绍道,“我们义军和大唐和亲了,双方维持现状,永结百年之好,这是本王的新王妃,大唐的开阳公李凤儿,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杨勇此言一出,众将都有些吃惊,虽然他们在江南就听说和亲之事,还认为是传言,今天看来是真的了,不过众人一下子都转不过弯来,你死我活的仇敌,拼杀了这么多年,一桩婚事就能泯恩仇吗?心里的敌对情绪不可能消除,不过看在“新王妃”这三个字的面子上,都挨个过来给李凤儿施礼。
杨勇笑着一个个给李凤儿作介绍,李凤儿脸上的怒容稍减,含羞还礼。
等介绍到李婉儿、白玉的时候,李凤儿对杨勇万福道:“王爷,妾身身子不舒服,请示告退。”说完也不等杨勇说什么,扭身就走。
杨勇看出了李凤儿脸色和动作不劲儿,刚才还好好的,现在却出了状况,不由看看李婉儿和玉镜公主,因为杨勇知道,这几个美女老婆之中,要说性格强、嘴皮子不饶人的就是他们俩,南宫赛花跟他们俩还不一样,性格开放,大大咧咧,什么都无谓,但她不好称强。
两个人一看王爷的目光,都赶紧把脸扭过去了,杨勇看他们俩那表情,就猜了个八**九,再看看他们的老大杨玉凌,杨玉凌充他点点头。
杨勇知道怎么回事儿了,当众不好多说,把这件事先压心里,和众人进城之后,开始说萧铣的事。
由于梁王萧铣和张绣是主动献城投降,杨勇决定给他们俩以俘虏的待遇,把绑绳给他们解开之后,交代魏征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果二人愿意当官,酌情给他们个官干,也别小太了,如果不愿意为官,多给他们一些钱财和庄园,回去经营去。
萧铣和张绣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虽然他们献城投降了,但那是被三十万大军围住走投无路了,换句话说他们投降得有些晚了,早干什么去了?杨勇不杀他们,不让他们坐牢,已经是开了天恩,他们俩是罪魁祸首,还给他们这样两条路供选择,两个人感激涕零,跪倒给杨勇磕头,然后又给魏征磕头,一致表示愿意死心踏地效忠杨勇。
魏征一看这二人还是官瘾不下呀,是啊,这年头谁不想当官呢,凭着自己为官多年,魏征知道,眼下的官场还不是一般的乱,有本事的又有路子的就不用说了,该着人家官运亨通,扶摇直上;有本事的没路子的大小也能捞个一官半职,不过不可能做大,大都在原地踏步;没本事的,有路子的是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往上钻,一旦得道之后就能飞黄腾达,鸡犬升天;那些没有路子的,没本事的只好望官兴叹了。
本军师既然遇到了这么好一位王爷,决不能让这种官场乱像存在,必须大刀阔斧进行整治。现在你们俩既然想当官也好办,新得了这么多地盘,哪个州郡县衙都有空缺,请示过杨勇,打算先给他们俩弄个官干着,一个是议承一个是县尉,一个是从五品,一个是从七品,一文一武,均是郡县内的主要职位。
草拟好之后,魏征也不敢擅自做主,来请示杨勇。
杨勇一看,郡里的议承相当于二十一世纪地级市的市委秘书长,而县里的县尉相当于二十一世纪县里的公安局长或刑警队长,不由得笑道,“玄成,这也太小点了吧,人家曾经一个是叱咤风云的梁帝,一个是赫赫有名的齐王,文能治国安邦,武能统率千军万马,既然投降了我们,也别大材小用啊,至少也得给个什么太守呀将军呀什么的,别让人家背地里怨我们没诚意。”
魏征解释道:“王爷,属下是这么考虑的,给他们俩的官是不大,但是我们一下子得了这么多地盘,肯定得整顿吏治,江南诸王相继败亡,我们只是实现了军事的上占领和统一,政经管理方面还是空白,下一步就得推行义军的政策,首先得从官场抓起,而且得分重点,那当然是先从高官抓起。其实官无论大小,有了政绩必然提拔,那些贪腐之官必然清除,他们俩只要有能有德,高官厚禄指日可待,如果是相反,给他个再大的官也得把他们撸掉,到那时似乎让人怀疑王爷在用什么报复手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