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此时其身边还有不少亲卫,把救他救上了一只战船顺流而下,带着其余的将士逃之夭夭。
主将一跑,剩余的吴军群龙无首,不管是水里的还是岸上的吴军将士军心顿时散了,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杨勇传令,降者免死。因此,一个多时辰,这场激战就结束了。张迈的五万水军被打垮,身负重伤的张迈带着残部顺着淮河逃下去了。
杨勇也不追赶,因为河里还有不少将士需要救援,战船侧翻的,漏水的,着火的,将士们船上的和被困在水中的,比比皆是。杨勇等人又一阵忙活,死的是没办法了,有救援价值的将士、战马和战船等都得救了。
此时杨勇的水军统领廖勇,身上多处受处,浑身是血,经过简单止血后,仍咬牙坚持战斗,指挥着剩余几十只大小战船,在河中数次往返,将淮河北岸的近十万义军全部运到南岸,当天傍晚,这场渡河之战才宣告彻底结束。
虽然打垮了张迈的五万水军,但杨勇的义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伤亡人数上看,义军并不比吴军少。经过统计,此战杨勇的人马伤亡了两万三千余人,主要是伤亡在水战上,其中,五千水军只剩下一千四百余人,全部渡过淮河后,杨勇的近十三万人马,只剩下十万大军。
再放眼整个淮河战场,一片狼藉,河水里漂浮的,滩岸边横躺竖卧的,到处都是死尸,惨不忍睹,并不怎么清澈的淮河水此时也成了更浑浊的血水。更有残旗片片,还有废刀断枪,俯仰皆是。
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是场胜仗,杨勇和众将士一样,心里感到欣喜。有军功的全部登记在册,每次战后这事由皆专人负责,自不必说。杨勇一边传令清扫战场,一边抓紧救治伤员,看押好俘虏,因为此战还抓了两千余名俘虏,这些兵将来不及逃跑,就成了杨勇的战俘。
跟往常一样,杨勇传令不许虐待俘虏,做好他们的工作登记造册,愿意投降的,编入义军的水师,与义军将士一视同仁,不愿投降的不勉强,经过教育收了刀枪和甲衣就地谴散,这件事交给军师徐茂公负责安排。
天黑了,须得安营扎寨,不过这不是个事儿。因为有现成的,张迈带着人跑了,五万水军的营寨已经送给杨勇了,只需要稍加整理,再临时搭建几座帐篷,将士们就可以入驻了。
当晚,杨勇和徐茂公等人看望了廖勇等受伤将士,廖勇身中三刀两枪,身上共有五处伤口,但都是皮肉伤,小伙子也算是钢筋铁骨,一直在坚持战斗,杨勇当即加封为上将军之职,并赏百金,廖勇泣泪谢恩。
看望完伤员后,杨勇又查看了营房的岗哨和巡逻人员,二更时分他睡意全无,和徐茂公商议下一步的打算。
二人命人拿出军用地图捕开一看,过了淮河往东南二百多里地就是庐州即现在的合肥,拿下了庐州,再往东不过四百里就是吴都丹阳了。胜利在望,两个人兴致勃勃,连夜商议进兵之策。
夜幕下的淮河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经过了一天的喧嚣,她像一个战斗得疲倦的巨人一样,沉沉睡去
533。第533章迟到的救兵
杨勇和张迈的水军在淮河畔大战的时候,杜伏威的大队人马就驻扎在一百四十里之外的濠州。
濠州即今天的安徽省定远县一带,在隋唐时期别看是个跟县一样大的小郡,但却个战略要地,要想取庐州和丹阳,这里战略要冲。濠州也是历史名城,历来为兵家必争。汉时王莽曾在这里驻过兵,当时称武城。三国时期称下邳,曹操和刘备在这里大战过。到了南北朝时期,这里又经数次征战,梁武帝第一次把这里改为“定远”,隋文帝时改称濠州。
杜伏威为了稳妥起见,将他的皇宫行辕临时安在了这里,离战场不足一百五十里,这对他这个皇帝来说,是个安全距离,对他的骑兵来说又不算个距离,如果有需要,他的骑兵可以在两个时辰之内赶到,用他的话说,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他在这里亲自坐镇督战,有张迈的五万水师在前面拒敌,有淮河之险,还有耗费巨资修筑的水下防御工程,让淮河成为杨勇的埋骨之河,万无一失。
带着这种必胜心情,杜伏威在他的一大群嫔妃佳丽伺候下,在阚凌等干儿子的护卫下,在这里坐等捷报。
开始时,捷报果然传来,杨勇的战船被阻在拦江防护网上,寸步难进,损失惨重,吴国的水军正在围歼杨勇的义军。这一战报当然是张迈命人发过去的,这与杜伏威的探马探知的消息相符。
杜伏威闻言龙颜大悦,暗道,张迈真是不付朕所托,可算打了个胜仗。看来朕所料不差,杨勇的人马只能在旱岸上驰骋,到了水里他们就泥菩萨过河了,我们吴国有的是江河湖海,今后可有他们好受的。
杜伏威越想越有成就感,越想越高兴。可是他的高兴劲儿还没过,离第一个捷报不到半个时辰,坏消息传来,杨勇亲驾一舟,把他们的拦江防护网给毁了,杨勇的几十只战船已经过去了
杜伏威闻听根本不相信,这怎么可能这道水下防护工程,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那么粗的石柱子和铁柱子,每隔一米五就有一根,外加三道那么粗的铁索链相互联起来,在水下呈网状结构。这道长达几里地的水防护网那得有多坚固呀,那么多大小战船都冲不过去,杨勇一人一枪就能毁得了,岂有此理呀
想到此,杜伏威拍案而起,要杀报事者,认为他故弄玄虚,谎报军情,犯了欺君之罪。
这名报事者人头还没落地呢,又有探马来报,跟前面的探马报的基本一样,杨勇带着几千名义军已经登岸了,双方在岸上激战,吴军已经顶不住了。
杜伏威这下可在龙椅上座不稳了,也不杀那个报事者了,在龙书案前来回走了几趟,心中忿闷不已:杨勇一个人真就神力无敌,把他的拦江防护网给挑了而且,登岸仅有几千义军,张迈的两万人马竟然不是对手今天这怪事也太多了吧
这时,他的几个干儿子都得到消息了,进来后纷纷跪倒请令带兵前去支援张迈。
杜伏威一看,这些干儿子当中唯独没有阚凌,认为阚凌还没得着消息。现在的杜伏威对这些人一点也没信心了,因为他跟杨勇交战这半年多来,手下的人马尽打败仗了,王雄,张迈,这些在他心中百分之百能胜的将领皆相继溃败,他觉得现在必须得动用阚凌这最后一张王牌了。
因此,杜伏威没答应这些干儿子的请求,而传旨让阚凌前来见驾。
其实阚凌早就得到消息了,他时刻派人关注着淮河战事。因为前者他主动请缨,要求带兵渡过淮河跟杨勇大杀一场,结果被杜伏威给否了,这个立功的机会让给了张迈的水军。当时阚凌心里隐隐有几分失落和不悦,如今,张迈的水军先胜后败,令阚凌心里大起波澜。不过他没有像杜伏威的其他干儿子一样着急,反而内心里有几分欣慰。他料定杜伏威必然传见他,因此他在自己的营帐之中故作什么事都不知道。
接到圣旨后,阚凌不敢怠慢,见到杜伏威跪倒磕头,一副丝毫不知情的表情道:“儿臣参见父王。”
杜伏威有些迫不及待了,“我儿免礼。可能你还不知道吧,刚刚得报,淮河之战我军失利了,杨勇把我们的水下防护网给挑了,几千贼军已经杀上岸来,猛不可挡,张迈的水军够呛啊”
“啊竟然有这等事”杜伏威刚说到这里,阚凌故作糊涂,一脸的不可思议状。
“嗯,朕原来也没想到,这个杨勇太诡异了,世事难料哇。”杜伏威说到这里轻叹了口气,继续道,“这里离淮河战场仅一百多里,还来得及,朕命你带一支马队火速赶往支援,不得有误,一定不能让杨勇的人马过河”
“儿臣遵旨,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杀贼人个片甲不留”阚凌施礼后,大步流星出了皇罗帐,点兵去了,心里带着种迟到的舒爽感,心里话,早就该这样了
作为杜伏威左大将军的阚凌,手握重兵,在吴国论兵权他仅次于王雄,他亲自训练的精兵就有十万之众,这次随杜伏威出征,这十万人马全带来了。
不过救兵如救火,这个距离步兵发挥不了作用,就得靠马队。
阚凌领旨后回到自己的营帐一声令下,一万马队眨眼间全部集合完毕,人喊马嘶的整装待发。阚凌全身披挂,手提三尖两刃刀,飞身上马,带着一万马队风驰电掣般出了濠州城,向淮河岸边飞驰而来。
中途探马来报:“大将军,大事不好了,我军被杀得大败,张迈身受重伤,五万水军全线溃退,顺着淮逃之夭夭。我们来迟了,请大将军定夺”
“废物”阚凌嘴角挤出这几个字,催促手下将士道,“弟兄们,这里离淮河不足八十里了,我们立功的时机到了,半个时辰内务必赶到,乘杨勇的人马刚刚过河立足未稳,把他们杀回去,冲”
阚凌言毕,一马当先冲下去了,这一万名骑兵紧打马鞭在后面紧紧跟随,荡起漫天的征尘,遮天蔽日。
这次没跑出三十里地,一匹快马从后面追上来他们,“大将军,圣上有旨”
534。第534章吴王使者求见
阚凌不知杜伏威又有什么指示,只得率队停住,跪倒接旨。
“大哥,父皇口谕,命你立即率队回去见驾。”来的这员将叫付光,也是杜伏威的干儿子之一,在马上向阚泽报拳施礼道,累得气喘吁吁,也是满身的征尘。
“什么事”阚凌一皱眉道,因为这个付光,在杜伏威的这些干儿子当中,论地位和受宠程度,仅次于阚凌,阚凌怀疑是不是这小子在兴风作浪。
“小弟不知。”付光再身躬身抱拳。
“收兵,撤”阚凌不敢抗令,只得率着一万马队和付光回兵濠州。
傍晚时分,一身征尘,满头是汗的闻凌跪倒在杜伏威前,不解地问:“父皇,儿臣眼看就要到达淮河岸边,把贼人杨勇驱回北岸,运气好了能擒杀贼酋杨勇也未可知,父皇因何把儿臣调回”
杜伏威道:“我儿有所不知,你们出发不久,为父获悉,张迈这个蠢才身负重作,其部五万水师被杀得全线溃退,沿河而逃。杨勇的大批人马已经开始渡河了,我儿长刀队虽然勇猛无敌,但敌众我寡,为父唯恐我儿有失这才让你们中途返回,破贼人杨勇还得从长计议啊。”
阚凌一听心中很不高兴,杨勇最先登岸的几千人马已经跟张迈打了半天了,属疲劳之师,其余的正在渡河,我的长刀队赶到一个冲锋就能把他们击溃,定能活擒贼人杨勇,多好的战机呀,可惜又没抓住,父皇怎么现在变得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了莫非真的被杨勇打怕了
但心中不高兴,阚凌脸上可不敢带出来,还得跪倒谢恩,“多谢父皇,父皇圣明。”
“起来吧,你们都给朕说说看,怎么才能大破贼人杨勇”杜伏威现在是种患得患失的心态,看向这些干儿子们。
有主张退的,有主攻的,有主张守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后阚凌说话了:“父皇,以儿臣愚见,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我们摆下大阵,让他们往里钻,只要贼人杨勇能进阵,他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杨勇或被杀或被擒,义军也就旗倒兵散了。”
杜伏威点头道:“嗯,朕也是这个意思,这样吧,从现在开始,朕身边的所有兵马都归你调用,你选好地形摆阵,为父连夜修书一封,明天就派人给杨勇下书,以阵赌输赢,引此贼上钩。不灭了此贼,朕难解胸中的恶气。”
“父皇明鉴。破贼人杨勇,儿臣的十万长刀队已经足够,剩余的几万人马应该守在父皇左右,时刻保护父皇的安全才是。为了稳妥起见,父皇最好是撤回庐州,听儿臣的捷报。”阚凌嘴上这样说,心中却这样想:你赶紧离我远一点吧,让我全权指挥这场战斗,别再乱下命令扰乱我的作战计划了。否则,我们还得吃败仗。
“难得我儿一片孝心,准奏。”杜伏威满意地点了点头,同意了阚凌的方案。
当晚,杜伏威仔细斟酌之后,给杨勇写了一封亲笔信,写好后又检查了几遍,见无什么纰漏用信封装好,封上火锡,命人把干儿子付光叫进来。
付光是杜伏威的三十几个干儿子中比较中意的一个,也是能文能武,除了王雄和阚凌,就得说付光受宠,现在官拜上将军之职。
杜伏威连夜传见,必有要事。付光进来后跪倒施礼,杜伏威让他起来,看了看他,付光今年才二十六岁,高高的个头,周正的身板,一脸的精明强干,“我儿,朕有一封书信,需要亲手交给杨勇过目,朕想来想去,也只有我儿最合适了。我儿可愿意替为父辛苦一趟”
伏光闻一听赶紧二次跪倒道:“承蒙父皇厚爱,儿臣一定不辱使命。”
杜伏威大喜,又盛赞付光几句,把他打发走了。第二天,付光收拾好以后,带上杜伏威的亲笔信,在几名亲随的陪同下,上马往义军的大营而来。
送走了付光,杜伏威带着成群的嫔妃宫女,九万大军他带走八万,留下一万和原来驻守濠州的一万兵将守城,挑选了四个干儿子陪王伴驾,将剩余的二十几个干儿子全部留下归阚凌调用,就这样,在八万大军的保护下,杜伏威起驾回兵庐州。
阚凌把他送走后,回到营帐,传令布阵,因为昨天晚上,他就看好地图,连夜选了地址。一声令下,十万长刀队浩浩荡荡就开出了濠州。
视线转回到杨勇的大营。淮河大战取胜后,杨勇和徐茂公连夜研究,定下了攻取庐州的计划,但若要攻取庐州,首先得取濠州,这座大县城是绕不过去的。
而且,他们已经探知杜伏威的大本营就在濠州。这一场是硬仗,杨勇和徐茂公商议后,打算在原地歇兵三日,等整顿好兵马,粮草充足以后,再进兵濠州。
可是第二天,有探马进来禀报:“报王爷,吴国使臣求见,杜伏威的干儿子之一付光带着杜伏威的书信要来下书,付光一行已经到了我军大营的前沿,请王爷定夺。”
“下书”杨勇一听就是一愣,杜伏威又耍什么花招遂看向军师徐茂公。
徐茂公思忖道:“王爷,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还是让他进来,看看书信的内容再作定论。”
杨勇点头,吩咐道:“让他们进来”
“诺。”报事的答应一声走了,半个时辰后,付光的战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