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烈明-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最后,我才明白,你心里不仅装着自己的儿子和大清的江山社稷,总还是有我的位置的!”多尔衮情轻声说道。

福临的身子情不自禁的猛然颤抖起来,不同于刚刚的恐惧,此时的他分明感受到了一众从未有过的孤寂,这种孤寂远远要比刚刚死亡带给他的感受要强烈千百倍。

所谓的众叛亲离,便是这种感觉吗?好不容易夺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大权,但却没有一丝喜悦的感觉。手中的权力转瞬间飞走。忠于自己的部属和爱护自己的母亲也在同一时间远离自己而去,此时才发现原来所谓的振兴大清不过是黄粱美梦而已。

所有的一切随风而逝,原来却是又回到了起点,只不过物是人非,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而已。这种悲凉的感觉充盈着福临的心房和四肢百骸,也让他的手慢慢的伸向自己的佩剑。

这把佩剑还是当日里多尔衮送与自己的。听闻曾是大明帝师孙承宗所有,还是崇祯皇帝御赐的宝剑。多尔衮在呈上这柄宝剑的时候曾经说过,希望福临能以前朝为鉴,励精图治,兴盛大清。但今日里,这把宝剑却要终结福临的一切雄心壮志。

就在众人惊骇的看着远处的多尔衮和大玉儿的时候,福临就在此时静悄悄的用手中的佩剑割开了自己的咽喉,执剑的右手猛然垂下,佩剑掉落在泥水之中。水花四溅。多禧才在此时回过头来,一看之下,魂飞魄散。

鲜血喷出,在空气中发出嘶嘶的声响,福临却是毫不在意,脸上甚至荡漾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身子慢慢歪倒。多禧瘦弱矮小的身躯承受不住他的重量,两人一并跌倒在泥泞的土地上。

“皇兄!”博果儿还是一个少年。哪里见过如此的惨象,当即“哇”的一声痛苦起来。哭声惊动了众人,所有的人这才发现,原来顺治皇帝已经悄悄的自刎成仁了。

两黄旗的队伍顿时混乱起来,所有的人已经顾不得自家的尊贵和体统,纷纷跪倒在泥浆之中,向着多尔衮俯首称臣。还有一些帝党的死忠,眼见着大势已去,皇帝又自我了断,便抽出兵刃,一并追随而去。西便门外马上陷入到一片混乱之中。

“杀!”多铎面庞变得愈发狰狞起来。福临的自尽并没有让他感觉到多少复仇的快感,反而有种无处宣泄的憋闷。“把这些忘恩负义的狗奴才全都杀光!”

但一骑飞奔而来,到了多尔衮和多铎的面前高声禀告的一席话却让多铎瞬间颓丧下来。

“辽河东昌堡、广宁一线失守,何洛会、阿哈尼堪等人尽数战死,明军李定国所部和朝鲜朴有周、蔡门亨、叶赫部德尔格勒、察哈尔阿布奈、布尔尼等漠北蒙古联军已经长驱直入,我军残兵不得不向山海关一线撤退!”

前来报信的亲兵声音不大,但多铎却听得分明,整个身躯上下顿时变得冰凉彻骨,手中的长枪也脱离了掌控,一下子掉落在地上。

“完了、完了,何洛会的兵马也全军覆没,李定国将再无阻隔,再加上朝鲜、海西女真、察哈尔那些虎狼之辈,辽东将再无可御之兵!”

幸存的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包括范文程、佟国赖等人顿时如丧妣考,一个个哭天抢地的哀嚎起来。皇帝死了、太后死了,辽东最后的防线也崩溃了,阿济格大军被困在陕西,朱平安的兵马四面包抄而来,这是天要大清灭亡啊!

刚刚还气势汹汹想要斩尽杀绝的多铎此时也没了精气神,呆呆的坐在马上,好一会儿,这才缓过神来,忙不迭的将求助的眼神投向自己的兄长多尔衮。

多尔衮依旧紧紧的攥着大玉儿冰凉的手掌,脸上烧伤的伤口浑然不觉。

“哥!”多铎颤声说道:“你好歹清醒一点,如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你是大家的主心骨,可千万不要伤心过度……!”

良久,多尔衮这才幽幽的叹息一声。“大清完了!”

众人闻言,心中更是悲怆。代善死后,两红旗便被其子硕托和孙儿阿达礼掌握在手中,他们俱都是多尔衮的心腹,此时已经带兵前来增援,看到多尔衮这副颓丧的模样,忍不住开口劝谏道:“摄政王,如今大清无主,正需要您来主持大局,天下之大,咱们八旗子弟何处不可以去得,只要杀出重围,到了草原之上,大明即便兵强马壮,又能奈我何?”

“岳乐的方略我也听说了!”多尔衮缓缓说道:“他的法子的确是大清眼下唯一的出路。只不过现如今,南北的屏障都已经失陷。我军再向被进发,风险便增大了许多,很有可能被明军南北夹击!”

硕托和阿达礼还要争辩,多尔衮却是转过身来,“留在北京是死路一条,向北却还有一线生机。你们两人这便派人召集我八旗族人吧,凡是愿意跟我等回到草原或者辽东的,今日晚间便在西便门外集结,子夜时分咱们便一起出发!”

硕托和阿达礼闻言大喜,连忙去前去联络。但多尔衮却是叫住了他们,“此次进兵贵在神速,告诉大家,老弱妇孺便留在京师吧,汉人一向标榜自诩仁义之兵。料想不会难为妇孺。本王这边需要的是可以作战的男丁,十五岁以上到五十五岁全部征召入伍,自备干粮、兵刃、战马,子夜时分全数在西便门外集结,逾期不到者,本王也不会难为,但今后便不要再做满人的子孙了!”

“谁敢不来,我两红旗一定让其全族尽灭!”硕托两人恭恭敬敬的打个千。杀气腾腾的转身离开。

西便门的城门大开,班布尔善、罗木岱跟随着两红旗的兵马入城招募八旗旗丁。召集八旗子弟入伍,好不容易消停下来的京师再度喧闹起来。在场的宗室和大臣们都是面面相觑,但事到如今,即便是范文程这样足智多谋的人也是无计可施,只能是黯然的回到城中与家眷诀别,收拾行李和细软带着麾下的旗丁老老实实的到城外集合等候开拔。

两黄旗的包衣亲军死伤惨重。加上一众被福临提拔起来的新贵,还剩下千余人,也全部被两白旗接收。其中也只有襄郡王博果儿暂时被多尔衮留在了身边。

交代完了一应事宜,多尔衮再度返回马车之中,面对着前来问候的王公贵族竟是谁也不理。只是呆呆的握着大玉儿的手发愣。

多铎犹豫了半晌,还是跳下马来,走到马车边,“哥,全是我的错,要不是我贸然撤军,局势不会变的这么遭……!”

多尔衮摇摇头,“你我兄弟,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一清二楚。这些话就不要再说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都是我的错。霍五、纳古等人事先再三劝谏,但我却全然没有听进去,以至于酿成今日的大祸,玉儿也因此……。”

多尔衮轻轻拭去眼角夺眶而出的泪水,“你是为了我着想,这才领兵进京,如果你不来,我也未必能如此轻易的脱身,天意如此,你我还能说些什么?”

“那十二哥……?”

多尔衮的心头也是一阵酸楚,山陕的局面已经万难挽回,汉军降将们降而复反,杨廷麟的大军倾巢而出,阿济格已经是无路可走了,眼下只有希望他能突出重围,要是能杀出一条血路来,或许能够通过榆林卫进入广袤的河套地区,说不定兄弟还有再见之日。但眼下,兄弟三人也只能各自自求多福了。

多尔衮回身看看大玉儿的遗体,脑海中忽然浮现出那最后的画面。

多尔衮疯了一般搬开压在大玉儿身上的房梁柱子,眼前的大玉儿却已经口吐鲜血,坚持不住了。

“玉儿、玉儿!”多尔衮紧紧抱着她渐渐冰冷的身体,口中却只能无助的叫喊着。

“斗了、斗了这么多年,所为的究竟是什么啊!”怀中的大玉儿就像是梦中的呓语一般,口中的声音低沉清晰。“到头来,自己的儿子都背叛了我,多尔衮,你告诉我,我做的这一切到底值得吗?”

“值得、都值得!”多尔衮连忙回答:“你一直都在我身边,只要是你让我做的,一切都值得。我答应你,我不要皇位了,我不要什么皇父摄政王了,只要你留在我身边,什么我都答应你!”

大玉儿轻轻一笑,双目却渐渐合拢起来,声音也变得越来越轻,“送我回科尔沁草原吧!中原虽好,可那里才是我的家啊!”

第六十一章光复京师

隆武元年七月初三,在京师盘踞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满清朝廷正式撤离。如同当日里的李自成一样,他们也是作为战败的一方不得不撤出了这天下的中枢所在。经过一整夜的召集,八旗的各旗旗丁、亲贵凑集了近六万人,加上各地溃败而来以及多铎麾下的两白旗精兵,总数在在十万人上下,就在七月初三的夜半时分,安然从西便门离开北京。

随同他们一同上路的,还有大行皇帝顺治以及太后大玉儿,包括代善等在变乱中被杀的重臣的棺椁。也是这一天,满清有了自己的新皇帝,也就是襄郡王博果儿,年号等都未确定,便匆匆被众人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一刹那间,这皇帝的位置对于任何人都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多尔衮已经不再眷恋那个曾经让他为之疯狂的宝座,他只是躲藏在装载有大玉儿遗体的马车上,独自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他的授意下,博果儿成了最终的人选。

帝党、后党、摄政王一党,都成了昨日黄花,如今的八旗为了生存,已经不得不再次团结起来,现在他们也只有多尔衮一个选择了。中原、江南、辽东都没有八旗的立足之地,也许只有那遥远的极北之地才是他们最安全的港湾,但有一个前提,那必须是他们能活着到达那里。

八旗各部无心恋战,京师北直隶、河北之地相继被明军收复,就在多尔衮离开京师之后的第五天,也就是七月初九这一天,朱平安的北征大军开入京师,先锋武定国的新军第三卫首先入城,接管城防。

历经两载。京师终于重回大明的怀抱,但自进城之后看到的情景和感受,却与朱平安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原本设想的百姓们箪食壶浆,夹道相迎的情景并没有出现。大街小巷,家家关门闭户,避之不及。朱平安和他麾下的大军竟然在这种极度冷遇的情况下进入到京师城中。

不仅是朱平安,就连朱平安麾下的将领和士卒都是诧异万分。部队中也难免出现了一些不解和抱怨的声音。京师被流贼和满清鞑虏窃居这么长的时间,各地百姓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无不是急盼甘霖普降的迫切,怎么到了北直隶京师地界竟然遇到了这种情势。

但仔细想来,这也是人之常情。两年之内,京师“城头变幻大王旗”,京师的士农工商百姓先是被流贼的追赃助饷折腾的不轻,接着便是清军入关,窃居神器。八旗贵族在京师跑马圈地,尤其是剃发令的推行,更是让百姓们叫苦不迭。现在明军再度占据京师,百姓们心中难免保留着猜疑的想法,升斗小民,每日里只是关心自家的兴衰荣辱,哪个能清楚国家大事,谁又能知道明军能在京师中呆多长时间呢?其实说实话。百姓们关心的并不是谁来做这个江山,只要是能国泰民安。其实坐在九五至尊宝座上是谁,对于他们来说,倒的确是无所谓的事情。

大军就在冷冷清清的氛围中缓缓进入京师,朱平安的军令也在同一时间下达到各部。所有入京的兵马,全部入驻原京营部队的军营,没有军令不得擅自外出。皇城全部封闭。由跟随朱平安一同进京的山东巡抚赵光挻焱踅鸱⒂仪ЩП砀涸鹗匚馈S捎谥暗牧』煺胶捅渎遥食侵诘囊恍┕睿ㄌ矶夹枰掭莺椭亟ǎ庑┮惨徊⒔桓苏怨鈷,从山东自由贸易区管理委员会直接拨付银子即刻开始重修工程。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迎奉隆武皇帝朱聿键入主京师。

历经流贼和清军两场打乱之后,朝廷元气大伤,文武重臣十不存一,原有的朝局被彻底打乱,包括各地的藩王也是元气大伤,神宗皇帝的嫡系子孙除了远在广西的朱由榔已经再无旁人,其余的旁系藩王也是伤亡了十之七八。但这种情况也让朱平安处理政务时减去了一个巨大的负担,从洪武皇帝、永乐皇帝一脉相传的藩王制度始终是压在大明头上的一块巨石,现在,这快巨石被消耗一空,也正是朱平安从新着手制定实施新的方略的最佳时机。

至于党争,在朱平安看来,却不是什么最重要的问题。无论任何朝代、任何时期,党争都是无法绝对避免的,即便是后世标榜民主自由的超级大国内部,其中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名字一个形式而已。所以,朱平安认为,党争并不可怕,关键是党争不能脱离当权者的掌控范围,也就是说,党争一定要在当权者划定的范围之内,如果出圈,便是破坏游戏规则,任何胆敢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最终结果只有死路一条。如何具体运作,朱平安还要和自己的智囊团精心设计一番。

目前,显然还不是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

“宜将剩勇追穷寇”,这句话,朱平安一直奉为金科玉律。一直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都是中原汉民族的大敌,从秦汉直到如今,皆是如此,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事情,历史上也发生过多次,每一次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带给汉民族的却都是深重的苦难和难以磨灭的创伤。现在,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蒙古草原,现在其中绝大部分的力量已经归附于大明,草原的经济命脉掌握在朱平安的手中,蒙古贵族已经不得不成为大明的经济附庸,接下来,朱平安还有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的长远计划,虽说现在海洋贸易已经成为主流,也逐渐成为支撑大明经济命脉的主要支柱,但对于与西亚、中亚的沟通、交流和贸易,还主要依赖于陆路。商路断绝,也间接造成了中国西北地区的贫瘠和落后。如果能将丝绸之路再次打通,不仅是可以使得西北诸省获得发展的良机,大明因此开疆拓土,也可以使得西北、东北各族不得不依附于大明的羽翼之下,成为大明战车前冲锋陷阵的马前卒。

而满清,朱平安却没打算如此轻易的放过。在要全歼它的有生力量之后,便是依托于西北、东北的经济开发计划,大规模的向这些地区进行移民。当然这要区别于以往朝廷一纸令下,以强权逼迫百姓向遥远的边疆迁移的方式。在这一点上,朱平安对于洪武皇帝朱元璋这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