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卫朔毫不客气戳破了梁丘的美好幻想,在他看来此次行动之所以缴获颇丰,主要是因为本地豪强尚未被胡人抢掠过,家产大多还在,这才便宜了卫朔。

“对了,二郎他们进展的如何了?西边的司马奥有什么动静吗?”看完战利品,卫朔又关注起战事来。

“启禀主公,张大人、曹参军他们已经扫荡完了朐、赣榆两县内的坞堡,如今正率大军返回,杨大人带着援兵正日夜不停地监视着西边胡人的一举一动。想必司马奥也没想到,我军的动作竟然如此之快,以至于他无法做出任何反应。”

“嗯,看来我们这一次算是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不过,这样的好事怕是可一不可二啊!另外,传令下去,封锁水军参战的任何消息,决不能让敌人得知和登陆战相关的一丝一毫的信息。”

“诺!臣下这就去安排!”

战事如同卫朔预料的那样,进行的十分顺利,各地坞堡除了少数进行了负隅顽抗,大多数坞堡得知家主被俘后选择了投降。对于投降的豪强家人,卫朔严禁下面的人去骚扰人家。他没有要从**上消灭豪强的打算,他只想从豪强手中得到急需的粮食与人口。

随着朐、赣榆两县相继落入卫朔手中,位于西南边的利城县豪强顿时感到脖子后面凉飕飕的。本来仗着三地豪强联盟才勉强与卫朔对抗,如今只剩下一个利城县,这里的豪强各个如丧考批感到天塌了一般。

当利城内的绝望气氛达到端的时候,曹宏再次奉命踏入了城内。曹宏打量着比之前萧索了不少的市面,不禁暗自嗟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这次曹宏奉命前来说降,跟第一次来时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当初几乎没人理他,但这一次不但全县豪强家主前来迎接,还隆重的为其举办了欢迎宴席。

在宴席上,曹宏直言不讳,将卫朔的要求通告给在场的豪强家主,尽管众人脸上十分难看,但也没人敢直接拒绝,更没人敢给曹宏脸色看。看到豪强们如此表现,曹宏更是大失所望,豪强果然都是一群色厉内荏之辈!

第88章 苏峻的打算

曹宏的利城之行十分顺利,那些豪强已被吓破了胆,纷纷献地纳降。没用多长时间,卫朔就彻底将东海国东部几个县纳入怀中,为了消化掉该地区,他立即让人实施均田令和释奴令。

为了防备西、北两面的敌人,卫朔派张二郎、曹宏分驻利城、赣榆两地,他自己则亲率大军坐镇祝其。之前卫朔还没觉得人才匮乏,可如今随着地盘扩大,他才意识到麾下可独当一面的人才太少了。

正当卫朔忙着剿灭地方豪强势力之时,突然接到来自崂山朱文的书信,在信中朱文劝他抽空回崂山一趟,崂山如今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朱文有些扛不住了。

卫朔收到书信后,特意将杨黑子找来询问一二。他这才知道,原来自洛阳陷落之后,青州各地已无对抗曹嶷之心,这一变化加快了曹嶷整合内部的脚步。

到了现在,曹嶷基本上完成了对青州西部个郡县的整饬,他的目光逐渐对准了青州东部几个割据势力。崂山虽然不是首当其冲之辈,但也在曹嶷的整合收编之列。

“卫大哥,我听朱先生说,曹刺史虽然没有撤掉卫大哥身上的官职,但却指名道姓要大哥前往刺史府一趟。朱先生说这是曹刺史给卫大哥设下的鸿门宴,绝对没安好心!”

卫朔闻言暗自腹议道:“看来得抽空回崂山一趟了!”

想到这儿,卫朔立即将梁丘找来,向其告之了他的打算。

“怎么?主公必须现在回去吗?眼下正是关键时刻,若没有主公坐镇,属下怕出现意外啊!”梁丘面露担心之色。

卫朔摆摆手不以为然道:“能有什么意外?那些豪强地主没了部曲和粮食,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再说我们在四周驻扎有近万兵力,足以应付各种危机。在我离去之后,尔等只需谨守城池可矣!外人绝不敢轻易冒犯我们!”

梁丘闻言颇为赞同道:“这倒也是,铲除了地方上的豪强势力,等于将内乱掐死在萌芽之中。没有内患牵制,纵有外敌入侵也不足为虑啊!”

“此言甚是有理,正是因祝其似危实稳,卫某才敢离开一段时间。可崂山就不一样了,如今崂山即将迎来一场生死考验,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送掉崂山上的一切基业。”

“主公,崂山局势有那么严重吗?”

梁丘得知崂山危局,也不禁大惊失色,作为卫朔的心腹,他当然清楚崂山基业对主公大业有多重要。没有崂山上出产的青盐、炒茶,祝其哪儿来的发展资金?

“恐怕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祝其虽然西、北两面皆敌,但背后还有祖逖为外援。崂山就不行了,只有一条海路可与外界相通,其余各个方向都被敌人封锁的死死的。”

与梁丘密谈之后,第二日卫朔就悄悄登上了前往崂山的海船,临走之前他特意嘱咐梁丘、杨黑子二人封锁他不在的消息,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动荡。

就在卫朔踏上前往崂山的海船时,在青州东部掖县有位豪杰也正想前往崂山一趟。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日后平定了王敦之乱,又随后起兵叛乱的那个枭雄苏峻。

苏峻虽然不是大族出身,可也是官宦之家。苏峻年轻的时候读了不少书,学了一身本事,十八岁的时候就被推举为孝廉,还曾担任过郡主簿,在长广郡掖县一带十分有名。

永嘉年间,曹嶷入寇青州,导致青州西部大量流民逃亡东部沿海一带。其中一大部分被崂山接纳吸收,剩余的则被苏峻安置在掖县一带。自此苏峻为了自保,纠合了数千流民与乡人一同聚众起事。

不过,苏峻起事不是为了寇略地方,他是为了抵抗曹嶷以图自保。当时在掖县乡间一带有许多像苏峻这样的豪强,他们各有聚集的徒众,但苏峻的实力最为强大。

为了团结众人,苏峻派长史徐玮传檄文于各个屯落,宣扬王化,又收拾无主的枯骨埋葬,远近之人感激他的恩义,便推举苏峻为主。

自此之后,苏峻便带着众人在掖县附近加强军事训练,以期日后应付曹嶷来攻。

本来曹嶷没精力关注像苏峻、卫朔那样的地方割据小势力,他的主要精力都在应付各地世家。谁知自洛阳大变后,青州本地世家一改往日暧昧不清的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开始旗帜鲜明地支持起曹嶷来。

世家们之所以态度大变,无非是看到洛阳陷落后,西晋朝廷已没了复起的希望,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利益保护人。而手握重兵,又对晋室保存着一丝好感的曹嶷就成了青州世家们最好的选择。

当曹嶷理顺了与世家关系后,他的注意力就被青州东部几个地方割据势力吸引住了。且不说崂山每年出产的渔盐之利,单说聚集在东部大量的流民也是曹嶷急需的劳动力。

眼下曹嶷正打算新建广固城,急需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可青州经过几次动乱后,人口已极度减少,如今东部那些流民反而成了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由不得曹嶷不动心。

如今曹嶷拥兵十余万,对掖县、崂山一带正虎视眈眈。战前曹嶷为了拉拢苏峻,承诺只要苏峻缴械投降,他就任命其为掖县县令。

接到曹嶷派人传来的消息,苏峻立即召集部下以及兄弟苏逸商议。

长史徐玮出言劝道:“主上乃郡县豪杰,岂能降盗匪、夷狄之辈?我闻江东琅琊王乃宗室俊彦,今统领江东六郡,日后继承晋室大统者,必此人!今曹嶷势大,不可力敌,主上何不退往江东自保?”

苏峻闻言大喜,可他的人弟弟苏逸却提醒道:“兄长,掖县距江东有千里之遥,若从陆路撤退,必然会受到曹嶷的追击。咱们当中有不少老弱妇孺,万一途中有所损伤,不就害了诸位乡邻?”

“那兄弟有何高见?”

“海路,我们可以从海路撤退,往日常听人说,崂山人有大量船只来往于江东海面,咱们可以向他们求助。若从海上撤退,不但节省了时间,且还免了遭受敌军威胁。”

“崂山?就是那个产青盐的崂山?”苏峻闻言一动,随着青盐被贩卖到各地,崂山的名号在青州也是越传越响亮。

“没错,就是那个崂山!听说崂山的主事首领,本是崂山上的逃民,机缘巧合之下得了制盐秘技。靠着此秘技,崂山不但收拢了数万流民,还大肆开建港口,经营水军,听说他们的水军中已有了大小数十艘船只。”

“长史,你觉得二郎这个建议如何?”

徐玮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回答:“能得到崂山相助自是最好,可我们拿什么与崂山交易呢?崂山毕竟是流民建立的割据势力,对朝廷恐怕不会有好感。主公若冒然前去,有些不妥,不如先由在下前往打探一二吧。”

“长史言之有理,而且撤退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我们还得想法说服其他人同意撤离才行。那些流民本来就是背井离乡逃难至此倒还好说,可本地乡民就不太好劝说了。接下来长史就负责与崂山交涉,而我与二郎则抓紧时间游说各地豪强。”

“至于咱们那位刺史大人嘛……就以生病为由,暂时敷衍过去就是了。”

“诺!”

……

经过大半天的航行,卫朔终于顺利抵达了崂山。此时青岛港内旌旗飞扬,锣鼓喧天,码头上挤满了前来迎接的人群,打头的正是张大叔、杨二叔、朱文、张大郎等人。望着诸多熟悉的面孔,卫朔站在船头不禁热泪盈眶。

第89章 喜相聚

“啊哈,张大叔、杨二叔、张大哥、子文看到你们安然无恙,我就心满意足了。”

跳下船头,卫朔一路小跑着迎向众人,看着依旧精神矍铄的张大叔,不禁感慨万千,张大叔是他来到穿越到晋朝后遇到的第一个古人,对卫朔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卫小哥儿,你可算回来了!老汉就盼着你能早日儿回来,可总也不见你的踪影。每次向大郎打听你的消息,他总是说你快回来快回来了,却没想这一去竟然数月未归,可急死老汉了。”

张大叔拍着卫朔的肩膀激动地不行,其他人同样激动不已,纷纷围着卫朔诉说着别后之情。卫朔一脸微笑,时不时地点点头回应两句。再次踏上崂山,他倍感亲切。

过了好一会儿,卫朔才跟张大叔、杨二叔几个长辈寒暄完毕,这时他才有时间聆听朱文、张二郎两人汇报工作。

“主公,如今崂山四周已安置了不下三万流民,光是青壮就有近八千人,护卫队已扩充到了三千人,水军也有近千人,战船不下六十艘。整个不其县以南,基本上都归咱们崂山管辖。”

听了朱文的简单汇报,卫朔非常满意,不由得开口赞道:“嗯,子文、大郎你们干得不错,若非有崂山支持,此次祝其县也不能顺利接受徐州东部沿海地区。对了,咱们的盐田现在开垦了多少亩?”

“这个还是让大郎来说吧,盐田一直都是由大郎负责的。”

这时张大郎站起来道:“社长,如今我崂山共有盐田五千余亩,不过开始出产青盐的不过才三千余亩,其余两千亩都是新开垦出来的新田,尚未有盐产出。我和朱先生商议,决定再开垦五千亩盐田,总数达到一万亩就差不多了,再多崂山也没那么多人维护。”

“嗯,看来崂山的人口还是有点少,正好我打算在徐州开垦新的盐田,你们二人商量一下,看看崂山能抽调多少手艺精湛的盐户前往祝其县,在徐州东部沿海仍有大片滩涂地可开垦成盐田。”

自掌握了徐州东部沿海地区后,卫朔就决定开垦新的盐田。祝其县不但拥有比崂山更广阔的田地,还拥有超过崂山上数十倍的人口。若利用得当,在徐州沿海完全可以开垦出数万亩盐田。

“这又什么难的?等会儿,我就让杨二叔挑些盐户,让他们坐船南下徐州开垦盐田去。”

卫朔满意的点点头,随后他问起了炒茶生意。不过,炒茶生意可就不像青盐那么一帆风顺了。

“主公,炒茶乃新鲜事物,需要时间才能被众人接纳,眼下炒茶的销售前景十分不妙。很多茶商一听炒茶就直摇头,根本不与我们洽谈。另外,限于崂山没有自己的茶园,只能从江东收购茶叶,导致炒茶的产量一时也上不去。”

“主公,我等让你失望了!”说起炒茶,朱文就一脸沮丧,觉得自己辜负了卫朔的期望。

卫朔忙出言安慰道:“诶!子文何出此言?!你和大郎二人做的已非常好了,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说实话,回来之前,我真没想到崂山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这都是你们二人的功劳啊!”

“其实炒茶是个好东西,如今崂山上下早就不再喝煮茶,纷纷喝起了炒茶,由此可见炒茶的魅力。只是那些世家大族还没意识到炒茶的妙处,若能有一位在世家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名士,愿意为我们的炒茶扬名,那说不定能一举破解眼前的困局。”朱文若有所思道。

卫朔觉得反正炒茶的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只和朱文、张大郎二人定下了大方向便不再讨论,等日后时机成熟了再说。

说完公务,三人正要拉拉家常,忽然有护卫进来禀报说:“启禀大人,外面有一位自称是苏峻使者的人前来求见朱先生。”

朱文闻言满是不解道,“苏峻?他不是在掖县折腾吗?我们双方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今日他怎么向我们派出了使者?”

“苏峻是何人?”卫朔忙出言问道。

“主公,这苏峻乃掖县有名的豪杰,如今在掖县乡间十分有威望,麾下聚集了数千乡党。前日突闻刺史曹嶷要召他做掖县县令,在下以为他已归顺了曹嶷,不料今日他却向我们派出了使者?不知在打什么盘算。”

卫朔一听与曹嶷有牵扯不由得问道:“那曹嶷可曾派人上山?”

朱文知道卫朔担心什么,忙安慰道:“主公莫担心,曹嶷显然还没想好如何处理我等,故一直不曾派人过来。我们则牢记主公教诲,只谨守关隘,因双方都十分克制,到现在为止双方也没发生任何冲突。”

听了朱文的话,卫朔眉头紧皱,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俯下身神秘兮兮地看着朱文、张大郎道:“我听说曹嶷有回归朝廷之心,不知你们是否有所耳闻?”

“什么?!这,这……这怎么可能?主公,这是从哪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