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将近日出之时,有人持旨意和手令把皇宫侧门打开,外面的粮车碌碌而入,也不远去,就把粮食卸在附近广场上,待全部卸完后再由宫内太监等转移。
晓阳府办事处的人半夜动员了几十家粮店往皇宫送粮,上千辆多辆马车驴车手推车…一起汇集到皇宫附近,情景霎是壮观,好在凌晨街上人车很少,并无阻碍;另有人拿着圣旨外加内廷侍卫护送,没人敢拦。。
他们这么一折腾,也就让一些人盯上了—后半夜冒着宵禁令,拿着圣旨运这么多粮也有些太显眼了,于是就有暗探开始到皇宫附近窥探,可他们只见到皇宫戒备竟然比平时森严了几倍!就知道出事了。
到了平时开宫门的时候,宫门却还没有开,除了侧门在运粮。
有**上前询问,却被喝令“滚开!”远远的说要找哪个哪个皇子,也没人理。
到了上午,各皇子府上及其势力已经有几千人聚集到皇宫南门,吵嚷着要见皇上、要见皇子,得到的却是皇后旨意:“今查有奸党欲不利于皇上,皇宫全部封锁,无旨意不得接近,否则就地格杀!”
………………………………………本章完……………………………………
第二百二十一章 皇宫炮响
第二百二十一章第221章皇宫炮响
这下子集体轰然!除了一干“奸党”,还有围观的几十万大都城百姓。“不利于皇上,就是谋反的委婉说法!”
“出大事了!”
“谁谋反?”
“看御林军那如临大敌,只怕谋反者就在这里!”
“蒙古人内讧。。。哈哈哈”
“大炮啊。。。”围观人群议论纷纷,兴奋异常―――好久没有这打大架的节目看了!
可是“奸党”们可没心思说笑:他们的主子给扣住了!可是看御林军戒备森严,谁也不敢靠近。
又过了一阵子,更多的“奸党”人马汇集到皇宫附近,将近中午时仅在皇宫南门就有三万多人马聚集!
运粮队伍早给隔断,侧门也已关闭,可在这段不久的时间,已经有三十万斤粮食和一些副食品运进皇宫!
宫里有了食品,也有了更多的底气。
宫门外的“奸党”们越聚人越多,自己认为腰板硬了,就开始聚集起来靠近宫门大骂,让把宫门打开!
因为御林军已经弓上弦的原因,所谓靠近,也是在两百多步,在弓箭射程之外。
“轰!”城楼上一声巨响,一枚硕大的圆形炮弹砸入人群,顿时血肉横飞!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个人零件已经飞了起来………只要沾上,最少是个重残!
那颗炮弹砸倒数人之后动能未尽,在石板地上还蹦蹦跳跳走动了百多步,又带到了数人,溅起的石片四处乱飞,造成了更多的伤残。
重炮!
皇城城楼上是有重炮的,而且炮口就在那露着以为威慑之用,不过那重炮除非是大庆鸣礼炮,否则基本就没响过,于是很多人以为那就是礼炮了。
“嗷嗷~”这时候那堆人才反应过来,理解了“礼炮”的狰狞,争先恐后往后跑,有的还带着满脸满身的血。老百姓纷纷给他们让路,让他们一直跑了两三里地,跑到看热闹的身后才罢!躲在了老百姓身后,他们才算觉得安全了些。
有些给炮弹或碎片击在下肢的家伙,兀自在地上挣扎、爬行;有的根本已经爬不动了,只能进行临终嚎叫。
“乖乖~”老百姓并不奔逃,反而更加兴奋,有的争相向前挤,想把现场看清楚些。大约他们认为,他们不是奸党,炮弹不会碰他们。
“哈哈哈…”城头上传来嚣张的大笑声,正是热西提那厮,刚才正是他亲自点响了炮信。“龟孙子,爷爷*你妈妈,快来攻城啊,不敢的是乌龟王八蛋!哈哈哈哈…”
街心,那颗炮弹兀自冒着烟,被强势围观着。
“%¥#?*—%”奸党们惊魂稍定,远远地骂起来,这帮人做别的不一定行,在这方面绝对是京城是名列前茅的那批,只骂得花样翻新、口吐白沫、摇头摆尾,骂出了诗意哲理,许多地痞无赖拍手叫好,老百姓听得津津有味!
御林军们自然也要回骂,可是毕竟人少了不少,有些落于下风。热西提骂得口干舌燥,恼羞成怒之下,亲自调整好一门重炮,又是一炮轰去!
“奸党们”已经逃出两里多远,即使是重炮直接也打不到,只能以高仰角吊射,当然这样的准头就差了好多,这一炮落在密集的人群中,奸党没打死几个,老百姓倒打死打伤一群!
人群“轰”地一下炸了,不管是奸党还是老百姓,多少万人争相恐后往远处跑去,恨不能尽快离皇城远点,可那时候的街道都比较狭窄,怎当得起瞬间如此拥挤?
乱中有人跌倒,后面更多的人因此跌倒并且被踩到脚下。
人和人挤作一团,谁也别想前进、谁也别想后退,憋得喘不上气、说不出话。
许多人被践踏过无数遍早已没了气息,尤其是妇孺…
挤到什么程度?街边的房子都给挤塌不少!
有的人都倒地上奄奄一息了还念叨呢:“我们不是奸党…”
晚了。
一个时辰之后人群终于散去,只有一地的死尸和嚎叫的伤者,不管是奸党还是老百姓,基本全部跑光。人堆中少量的逡巡者,是冒死来找亲人的,或是趁灾打劫发死人财的地痞。
这后一炮直接杀伤的不过几十个,后来踩死挤死的却有好几百,伤者更加不计其数。
皇城城楼上一众御林军倒是哈哈大笑、乐得不行,如过节一般。众马屁精簇拥着热西提,各种谄媚之语如滔滔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又如京城春天的大风一般凶猛无比。
“大将军两炮打死好几千叛党,英勇无比!”
“哪里好几千,那是好几万!”
“将军天下无敌!”
“将军大炮厉害!”
“将军胯下大炮更厉害!”
热西提撇着大嘴享受了半天,嘟囔着:“老子要不放两炮,这帮混混不知道咱们御林军有多厉害!”
“好!”周围欢呼,热烈鼓掌。
热西提突然想起了什么似地,跟一干党羽郑重道:“全赖皇后娘娘他老人家临危下旨,我们才有机会开炮打退奸党,你们说是不是应该感谢娘娘啊?”
“应该!应该!”
于是御林军齐声高呼:“皇后娘娘千千岁!皇后娘娘战无不胜!皇后娘娘大炮厉害!”御林军喊口号是专业技能之一,喊得整齐洪亮、热情豪放而不失音乐韵律感。后来一万多人齐声高呼,全城人都知道了皇后下令开炮。
虽然御林军击败了来犯,可是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地盘,出去跟“叛党”巷战他们却不乐意。
于是就是个僵持。
…
开炮如此大事,自然有人报给了斯琴皇后。
“啪嚓!”茶杯落地,斯琴目瞪口呆。“怎么闹得这么大?只是让他们守住皇城而已!如此一来,便是不死不休之局了!”在这个圈子里面久了,斯琴明知如此的大事日后必然要有人承担,自然不能让手握兵权的大将军承担,也不能让大臣和贵族们承担,那么…
斯琴手抖了起来,似乎已经想到了自己的结局:一条白绫。
……………………………本章完…………………………
第二百二十二章 围困危局
第二百二十二章第222章围困危局
慌乱之间,斯琴把目光投向了**上的老皇帝,哭嚎起来:“老家伙,你还不醒?老娘就要死了啦!你还不醒!嗷嗷啊…”一时间有些歇斯底里,幸亏有人拉住了。百度搜索
待屋内平静些,那个“情报员”小太监上来行礼道:“娘娘,事到如今,不如想想办法,尽快把皇上唤醒才好。听…有人说,皇上有些特殊的爱好?”
“特殊的爱好?…。银子?”斯琴想了半天终于想起了这个—全世界人都知道的秘密。
“对啊,皇上喜欢银子作的乐曲演出!不行,那乐器在内库里拿不出来…”有个老太监惊喜道,不过接着就让他自己否了。
“银餐具。。。也在内库。”
“银筷子有两双!”有个伺候吃饭的小太监想了起来。那是吃饭的家伙自然要放在外面。
“谁有银子?拿出来!”斯琴手拿银筷子,面向周围人们。
都这时候了众人也不再抠门,纷纷从旮旯角落找出一些散碎银子,也有百多两。
斯琴把银子放入盘中,凑近老皇帝,以银筷子敲击,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动了动了。。。”老皇帝的眼皮好像在动。。。。。。经过了白天的镇压,“奸党”们虽然不再敢靠近皇城,却是远远的在闹腾。有的在大街上敲锣打鼓宣传“皇后一党”杀害无辜百姓的罪恶,到各衙门和各大佬家中闹着要解决;另有一帮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几门小型火炮,远远的向皇城方向射击,大多打不到皇城,却砸坏民居若干。
第二天情势更加恶化,各皇子各势力的支持者闻得自家主子危在旦夕,“自己人死伤数万”,纷纷怒火中烧,打着“清君侧”的旗帜从各地提兵而来!
山西蒙古河北山东的不会很快到,可是京郊的却是转眼就到,第二天早上,从密云、怀柔、通州等地来的骑兵已经兵临城下!
再晚一些,唐山的、山海关的、保定府的…都到了!
数杆大旗在烈风中招摇,许多骑兵在城下绕圈奔驰,高喊开城门。
其它的许多援兵正在路上!
只有阿里不花有些踌躇:“一个是自己女儿皇后、一个是主子皇子,帮谁更合适?”最后决定:“谁打赢了帮谁!”于是下令兵马慢慢行去,没有打什么特殊旗帜。
不过这些外来的兵都被大都大将军似老温关在了城外。他也不傻:“这帮家伙大多军纪败坏,不见得就比土匪强些,要是让他们进了城,皇城不见得能打下来,这京城可就倒了霉!到时候倒霉的大佬们一起找上来,就得有人负责!”
这似老温也是皇族,论辈分还是老皇帝拖欢的亲叔叔,忠实性自然没有问题,只是他这忠实性,并非只是忠于老皇帝本人,也有相当的部分是忠于整个皇族的利益,于是眼下的情况可是让他犯了难。
“侄媳妇和侄孙打将起来,属于皇族内部事务,应该帮谁?按说我应该帮侄孙多些,毕竟都是嫡亲血脉,不过宫里面…”似老温拿着皇后的来信,满脸的为难和迷惘,这已经不是第一封信了,信上说的主要是:皇帝刚醒、有人闹事、请多坚持。
各皇子支持者的信件自然也如雪片飞来,不过给他统统丢进了纸篓。“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才!”
“若是皇上醒来主政,自然是以皇上为主…。问题是皇帝情况如何?”
…
皇宫这边,固然外面攻不进来,又有人质在手,好似情况稳定。可是宫里本身的补给品并不丰富,三十万斤粮食,摊到小两万人身上实在不多,再大量运进补给已经不可能,过不了几天必然断粮。
至于那人质,却是杀不得的;不但杀不得,还得好吃好喝伺候着,顶多是软禁。要不然以后哪位当了皇帝…
无奈之下,斯琴只得下令趁夜打开后宫门,把次要的宫女太监们放出来一批,由晓阳府和几个亲近的王公暂时领走(省粮食);“奸党”们想要如何,可群龙无首之下,又不敢真的扩大事态。
老皇帝寝宫。也不知道是敲银子真有效还是他本身病好了,反正他那状况的确是越来越好,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多,眼睛已经能张开大半,只是肢体不大好使,说话也含糊不清。
斯琴找情报员又弄来了十锭五十两一锭的大银子,给老皇帝攥在手里两锭,其它的摆在枕头边。老皇帝果然很感兴趣,双手不知道哪来的力气,把银子攥得紧紧的;努力把眼睛乱转,盯着的自然是银子。
银子放在那里就不能动,谁要敢动他就在那里嗷嗷叫,说些含糊不清的话,搞得太监们**单都不敢换。
斯琴趁着他清醒了些,不断给他灌输:
“你那几个儿子,趁你病重冲进来,要拿你的银子!”
“叛党调来了大批兵将围攻皇宫!”
“几十万叛党拥在城外,要杀进城来!”
“叛党断了咱们的食品,已经饿肚子了!”
“快些好起,好让人送银子来!”
老皇帝只是攥紧他的银子,偶尔呜了呜了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对银子的话题反应要稍大些。
终于几天过去,粮食快要耗尽,也就开始限制食品供应,御林军那边开始怨声载道。拖下去其实对皇后一帮不利。
“叛党”们也知道这个道理:等粮食耗尽,宫里自己就垮了。
不得已之下,斯琴想了个办法。
“这能行吗?”拟旨大太监睁大了眼睛,对皇后想要代拟圣旨的想法表示质疑。
“又不是别的,只是找人来调解罢了。”斯琴耐心道。
不过拟旨大太监还是胆儿突突。
皇权不可侵犯!真要是老皇帝醒了追究什么,第一个砍的就是他!
或是因此发生了什么后果,大佬们联名追究,第一个砍的还是他!
“事情摆在眼前,皇上倒了,对大家都没好处。”斯琴冷冷道。
拟旨大太监思虑再三,提出要看看皇帝。
………………………………………………本章完……………………………………………………
第二百二十三章 镇压与解决
第二百二十三章第223章镇压与解决
“皇上,皇后娘娘要代拟圣旨,找人来调解,可否?”
老皇帝定定看着他,并无什么表示。百度搜索
“皇上,皇后娘娘要…”一连说了三遍,老皇帝才眨了一下眼睛,又眨了一下!头部稍稍动作,好似在点头。
拟旨大太监看这个样子,也就搞了一份大意为“请人来调解”的旨意,在老皇帝面前宣读,又举着给他看;又由掌印大太监在他面前盖上玉玺。
斯琴皇后也在上面用印。
接下来一位大太监由一队御林军护卫到处传旨,倒也没人敢拦—毕竟老皇帝还没死。
十几位亲近和中立的皇族大佬包括似老温都接到了旨意,心中闹得不行。虽然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不过那上面玉玺盖着呢,谁敢抗旨?
退一万步说,就算圣旨是皇后自己擅自弄的,那也是圣旨。等老皇帝醒来,要收拾皇后不假,抗旨的也要收拾!
老皇帝那小心眼的脾气,一般人想起来都有些胆战心惊,尤其是他们这些在京的。
于是大佬们也只得去。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寝宫内,各位大佬隔着珠帘齐齐下跪。
老皇帝并无太多表示,只是眼睛乱转。
“平身!”皇后代皇帝说。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