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募兵制……
实在是太烧钱了!
所谓募兵制,其实最先出现在东汉,将军队的组成分为两种,长期军队和临时军队,长期军队由朝廷供养,负责守卫个州县,而临时军队,则是在战时兵员不足时临时招募,战时由朝廷负责,战后叙功,无功者各自归家。
但是募兵制出现不久,就被废置不用,一则长期军队的供养,每年会耗费朝廷打量的军费,而且由于服兵役年限太长,导致军队年龄偏大,没有有效的战斗力,而临时募集来的兵员大多是散兵游勇,难以管理,也没有强劲的战斗能力。
所以李绩从一开始就排除了这个选项,没想到现在又被李弘提了出来。
“对,募兵制,不过却不是前朝的募兵之制,我朝的情况不同,自当有所改进!”
李弘的声音中多了几分慎重,淡淡的开口道。
“我朝府兵制,乃是闲时为农,战时为兵,这样固然可以为朝廷省下大笔军费,但是如此一来,我军的战力也同样大大降低,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之时,战乱频繁,兵卒们大多经历过战场厮杀,这一点尚不明显,但是如今大唐承平,新晋募得的士卒大多战力疲乏,想必这一点,裴将军应当有所体会!”
闻听此言,裴行俭倒是一愣。
紧接着便苦笑道。
“殿下果真是慧眼如炬,此次西征大战,我军战力的确比前些年要下降不少!”
李弘轻轻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故此,孤曾经考虑过,新的兵制当中,最后觉得兵农必须分开,要彻底脱离府兵制的桎梏,令我大军常驻者****操练,方能维持我大军战力!”
“不过……”
这个时候,戴至德却是有些犹豫的开口说道。
“殿下,若是兵农分离,那么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大笔的军费支出,这一点如果不能解决,恐怕改革兵制之事难以继续推行啊!”
而李绩和裴行俭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皆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虽然如今的大唐富庶,但是每一笔财务的支出,都是计划好的了,如果贸贸然让户部支撑全国的军费,恐怕是力有不逮!
“嗯,这一点孤也考虑过!”
李弘微微颔首,脸上也罕见了露出了一丝笑容。
“若是全盘改成募兵制,的确是会增加大笔的军费,所以孤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将募兵制和府兵制相结合,将大唐的军队分为三个部分!”
听到此处,众人的神色皆是慎重起来。
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才是戏肉,单纯的募兵制或者府兵制肯定已经难以符合大唐的情况。
但是李弘提出的这个法子却是一个新鲜的办法,倒是让他们来了兴趣。
而李弘也是没有继续吊胃口,整理了一下语言,便脸色凝重的缓缓开口道。
“第一个部分自然是禁军和各地的精英部队,这部分的兵士,不必太多,但是必须兵农分离,训练力度必然要加大,由朝廷供养,赋予兵器,铠甲,这部分的兵士只需要加强训练即可,为我大唐的长期镇守军队!训练的成果,要让每个兵士以一当十!”
李绩和裴行俭对视一眼,皆是点了点头。
李弘的想法正是他们心中所想的,禁军和精英部队是整个军队体系的核心所在,必须要保持其战力强劲。
“第二部分则是地方的普通军队!孤的想法是,这部分的兵士可以加大兵员,采用府兵制和募兵制结合的法子,入军时朝廷发放衣物,和部分的粮饷,按照府兵训练,兵农结合,闲时操练,同时在军府当中耕种,这部分想必能够自给自足,所以朝廷不用投入太大的军费。”
李弘皱着眉头,继续开口道。
不过这回反倒是戴至德带着几分疑惑问道。
“可是如此一来,和府兵制有何区别,只是加出了一笔军费培养精英的军队吗?”
不得不说,这一点也是裴行俭疑惑的地方。
而李弘也没有让他们等下去,开口说道。
“自然不是,即便是这部分地方的普通军队,也和以往的府兵制大有不同!”
第二百五十八章:藏兵于民!
这句话倒是让李绩来了兴趣,问道。
“那殿下究竟是如何打算?”
顿了顿,李弘接着说道。
“以往的府兵制,是将兵士和农民相结合,兵士即是军籍,也是民籍,而且一旦入军,若非立功授勋,则只有在年老之后才会放还归乡,如此一来,虽然府兵的家中可以减免税赋徭役,但是仍然鲜有人愿意参与!
而孤的想法则略有不同,这部分的普通军队,不以战力超人为重,只进行普通的训练和对抗,以五年为期,年满放还归乡,并且赐予一定的归乡费用。
朝廷衙门遴选小吏优先任用,如此当可保兵员源源不断……”
其实这一招还是李弘借鉴后世的办法引援过来的,其实在大唐,还是有相当多的热血男儿,想要从军报国。
但是成为府兵之后,如非立下军功,几乎是一辈子难以逃脱军府,而如今也不比初唐,没有战争,自然也就没有军功。
所以这些人才会对成为府兵望而却步,如果说能够想办法缩短兵制的年限,这个问题想必也就会迎刃而解。
“话是如此不错,不过……”
待得李弘说了自己的看法,裴行俭顿时一喜,不过片刻之后,眉头便又一次皱了起来。
“不过殿下,五年为期的话,的确可以招来兵员,但是一个合格的兵员要训练成功,至少也要五六年,而且若是没有上过战场的话,还是会差了许多!
军纪军法,都难以肃立,所以此举恐怕难以实现啊!”
裴行俭说的比较委婉,也十分详细,在他看来,太子殿下从未接触过军事,所以自然会出现这样的错漏。
不料李弘却是微微一笑,淡淡的反问道。
“裴将军莫急,听孤一言,敢问将军,若是没有战事的话,这些驻守在各地的军队职责为何?”
裴行俭一愣,显然是没有料到李弘会忽然问他这个问题。
不过思量了片刻,裴行俭还是老老实实的开口道。
“若是没有战事或者叛乱的话,这些军队的职责,无非是日常的操练,加上各州县追捕逃犯之时可能会要求协助,不过最主要的职责应当是镇守地方,防止地方出现民变或者叛乱!”
“没错!”
李弘轻轻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裴行俭的说法。
随即便继续开口道。
“除了上战场打仗之外,各地守军的职责主要是保境安民,这一点和上战场不同,裴将军刚才所说五年可训练出一名合格的士卒,不过是以上战场能够保命的标准罢了,但是这一点却是平常的驻军不需要考虑的。
孤的意思,这些各地的普通军队,皆是由各地的二十岁壮年构成,这些青年入军之时,发放衣物兵器,用一年左右训练军纪军法。
随后便可以担负起保境安民的职责,至于战力方面,入军的都是青壮年,想必除了叛乱之外,都能应付的来!”
而裴行俭的脸色也是一怔。
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理论上来说,军队一般是不会插手地方的事务的,除了民变,暴乱等等其他难以应付的事情之外,通常不需要军队出动。
而就算是要应付这些事情,也不必要好几年来训练,一般来说,只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够让一支队伍初步成型。
不过战力显然是要差上很多,恐怕上了战场也是送死的角色。
但是放在地方上,却是足够了!
只不过……顿了顿,裴行俭便开口问道。
“可是殿下,无论是哪一种军队,其职责都在于守庶大唐,若是真的如此实行的话,其军队战力必然大大下降,到时候若是一旦有战事来临,又当如何?”
没错,李弘的这个法子的确是不错。
如果单单只是要负担一部分精英军队的军费的话,大唐还是能够承受的起的。
只是如此一来的话,那些普通军队为了生计,必然会比原来更加流于形式,耕种大于操练,军力必然下降。
而李弘的一切设想都是建立在平时没有战事的时候,如果一旦战事来临的话,凭那些平常疏于训练的军队,恐怕真的难堪重任!
裴行俭和李弘的关系不算疏远,也就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
而且刚刚李弘对于军队的看法,也让裴行俭明白,这位太子殿下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样,完全对军事一窍不通!
“将军莫急,请听孤说完。”
李弘淡淡一笑,他怎么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记,顿了顿便开口说道。
“先前孤刚刚说了,兵制由府兵制和募兵制结合,分为三个部分,孤已经说了禁军和精英军队,各地的普通军队两部分。
而第三部分就是战时军队,按照孤的想法,战时的军队同样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各地的精英军队,剩下的兵员从普通军队中调拨一部分,再由朝廷募集剩下的一部分,最后组成出战的大军!”
而李弘的话音刚落,裴行俭便是神色一凛,明白了李弘的意思。
“如此一来,五年为期的兵制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这些募得的兵员当中,必然有大半,甚至是全员都是经过五年兵役的士卒,关于军纪军法,将军必然可以不必担心。
而且经过五年的训练,这些士卒的军阵之道,必然会比普通的募兵来的更加优秀,也更容易指挥,只需要稍加训练磨合,便可以以精英军队为主力,组成一支势不可挡的大军!
战事结束之后,有功者叙功,无功者赏赐钱财放还家乡,这样既可以保持战力,也不会太过耗费军费!”
李弘继续开口,说完了自己的设想。
而此时的裴行俭,脸上也带着一丝钦佩,先前他却是没有想到,原来还可以如此藏兵于民。
毫无疑问的是,这些经过训练的士卒虽然比不上战场厮杀的军汉,但是只要稍加整合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而且若是精英军队训练得当,以他们为主力,自然无往而不利!
“殿下……”
不过就在此时,戴至德却是眉头紧皱,开口道。
“此事怕是不妥!”
第二百五十九章:强行甩锅~
反而让李弘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站出来反对的会是戴至德。
而戴至德同样也是直截了当的开口道。
“殿下此法的确可以提升军力,军费支出想必也在朝廷承受之内,但是老臣尚且有一疑问,依照殿下的办法,确实可以藏兵于民,若有战事,募兵制的优势也能够体现出来,但是殿下可曾考虑到,此举对地方安定的影响吗?”
说实话,戴至德虽然博览古今,但是毕竟是个文人,对于军阵之道,却是不甚熟悉,所以他只能从政务的角度上来考虑这件事情。
军费支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最让戴至德担心的反而是对于地方安宁的问题。
要知道,不管这些普通军队战力和精英军队相比再差,他们也毕竟是经受过训练的兵卒,如果五年放还乡里,那么对于地方上的不安定因素将大大增多。
而且兵卒的武力渐强,也会不服管辖,给地方官员带来相当大的困扰。
这才是戴至德最为担心的。
“戴师可是在担心,兵卒会令地方不安,滋生豪强之辈?”
李弘沉吟了片刻,开口问道。
待得戴至德轻轻点了点头,李弘的眉头也是皱了起来,这一点确实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顿了顿,李弘转身对着裴行俭说道。
“裴将军,孤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疑惑,想要请教裴将军!为何同是我大唐军队,只是有的士卒却是纪律严明,军纪风正,而有些则成为逃兵,更有甚者,成为敢于对抗上官的兵痞?”
其实这一点,李弘早就有所疑惑。
当初他的东宫六率,虽说是自禁军调拨而来,但是实际上却是一批兵痞,要不是李弘用了种种手段,将其压服,恐怕如今也不会这么顺利。
但是相反的,李弘见过禁军的演练,这些守庶皇城的禁军将士们,纵然是未曾经历过真正的战场搏杀,但是却战力超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军纪严明,无一人敢违法乱纪。
不得不说,这两者差距之大,简直不像是一个军队出来的人物。
而裴行俭则是一怔,旋即苦笑道。
“殿下有所不知,但凡将士的精气,皆汇集于为将者一身,若为将者赏罚分明,严行军法,其手下的兵卒必然军纪严明,持正为公,但是若是反之,为将者昏庸无能,犹豫不决,更有甚者克扣粮饷,中饱私囊,则手下的兵卒必然油滑不堪,难以担当重任!”
这其实就是军中不是秘密的秘密了,为将者是一支军队的灵魂,但是因为某些原因,皇帝一般不会长期让一个主将统领一支军队的时间过长,避免完全的嫡系部队的形成。
但是这样做固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皇权对于军队的掌控,但是同时也让一支军队的素质变得参差不齐,若是遇到贤明有能力的主将的话,军队风气便会为之一清。
而若是遇到昏庸无能的主将的话,兵士们便会迅速变成兵痞,并且难以再次扭转回来。
这一点裴行俭的心里清楚,但是却无可奈何,因为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之内。
没想到听了裴行俭的话,李弘的脸上反倒露出一丝笑容,开口道。
“戴师所担心者,无非是这些兵卒没有良好的管理,最终会变成兵痞,服役放还之后会为祸乡里,滋生豪强之辈。
但是方才裴将军也说过,一支军队的精气在于为将者,孤相信,若是由裴将军亲自统领的军队,必然军纪严明,即使是兵士放还归乡,也不会成为地方不定之因,反而会对地方治安大有裨益!”
一言既出,戴至德也是微微沉默。
他毕竟对于军事不太了解,不过既然裴行俭都如此说了,想必不会有错。
老头子眉头一皱,继续开口道。
“即便是如此,可殿下要明白,如同裴将军这般治军严谨,谋略超群者毕竟是少数,若是真的按照殿下的法子施行,必然仍旧有许多兵痞豪强滋生,此事又当如何解决?”
这一次戴至德的口气缓和了些许,但是还是皱着眉头,一副苦恼的样子。
反倒是李弘微微一笑,对着李绩的方向投去了目光,让后者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一点就要看英国公了!”
李绩一脸愕然,不明白怎么事情就突然扯到了他的头上,只是老狐狸的直觉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