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璎芸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取出银票递给了白进举。
打开来看了一眼,白进举顿时眉开眼笑的欢喜起来,还拜倒冲白璎芸作了个揖,刚直起身,便听见白璎芸的话语声在耳边响起。
“不过,我有个条件,还得两位兄长同意。”
白璎芸环顾着看了白进举和白进啸一眼。
“五妹妹有话直说,便如二哥所说,妹妹的事,我们两人在所不辞。”
白进啸仗义的拍了拍胸口表示道。
“你们买到的考题,要抄录一份给我。”
白璎芸的唇角边,泛起了一抹神秘莫测的笑容。
狐疑的相视一眼,白进举有些不解的问道:“五妹妹,你是替谁讨要的?要知道,这份考题,我们可是花了八百两银子购得的,若不是银两不够,是绝不会跟妹妹开口的,若是有人也要讨要这份考题,那可就不是一百两这个价格了。”
白璎芸没好气的斜了白进举一眼,正欲开口斥责,可想了想,又把原本的话收了回去。
见白进举和白进啸都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白璎珞不答反问,“祖父不是一直夸那个穷酸书生和薛家表哥的学问好,觉得两位兄长没有用心吗?若是这次那个穷酸书生落了榜,反倒是两位兄长榜上有名,你说,祖父还会对他另眼相看吗?”
微一怔忡,白进啸顿时明白了白璎芸的意思。
而白进举则面色轻变,“十年寒窗苦读,才有今日一搏,这……”
“真是没用……二哥哥若是想后半辈子还被祖父和父亲这样念叨,那大可不必,就当妹妹从来没说过吧。
一脸看不起的瞪了白进举一眼,白璎芸站起身欲朝外走,刚走了两步,身后,传来了白进举和白进啸异口同声的阻拦声,“五妹妹留步。”
白璎芸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第177章手脚
正月十六,是白璎芸十五岁的生辰。
年前各地的掌柜的回来报账,从三房那里得来的那些产业,让二房平白得了将近三万两银子,腊月开始,二老爷和二夫人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褪过。
是故,白璎芸的及笄礼,二房也张罗的很是周全。
白璎珞老早就准备了一对羊脂玉镯子,十六日一大早,送去了云水阁。
白璎芸看到,心里只欢喜了那么一瞬,背过人去,脸却一下子耷了下来。
一直都听母亲说,白璎珞如今有了至少五万两的体己银子,将来出嫁时祖母和大伯母还会添上一笔,白璎芸始终都不信,可眼下,证物就摆在眼前,白璎芸却由不得不信。
一对羊脂玉镯子,还是这样纯粹的好玉打磨而成,市面上怎么也要几十两银子一对,可白璎珞就这么大大方方的送给了自己,可见,在她那儿,这对羊脂玉镯子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件。
一想到此,白璎芸的心里就酸酸的。
办完了白璎芸的及笄礼,二房顿时忙乱起来。
二夫人忙着将给白璎芸置办好的嫁妆清点了一遍又一遍,不妥当的地方,再厚厚的添上一份,等到一应准备妥当,已过了二月二。
而白璎芸,则是彻底的清闲了下来。
二夫人早已派了婆子和丫鬟过来,每日费着心思做补汤给白璎芸喝,要么便是让手巧心细的丫鬟给白璎芸敷面,只等着到了大喜的日子,出现在婆家人面前的白璎芸水灵灵的,让苏文远挪不开眼。
不让做绣活,怕熬坏了眼睛。又不让在屋子外头逗留太久,怕晒黑了皮肤。
几日下来,白璎芸只觉得自己快闷出病来了。
“今年的会试,可还是二月初九?”
喝药一般的灌完了一碗汤,白璎芸不耐的蹙了蹙眉,擦干净嘴角,白璎芸回头问着喜鹊道。
喜鹊心里觉得有些奇怪,面上却没表示出来,只老实的答了话,“是呢,这几日,二少爷和三少爷都挑灯苦读呢。”
“那我去瞧瞧二哥吧,预祝他金榜题名。”
转了转眼珠,白璎芸起身朝外去了。
三年一次的会试,前往京城参考的人,总有几千人之多,可是能金榜题名被取中的人,最多也就三五百人而已,落榜之人又要回去再苦读三载,等待三年后再次来考。
是故,会试过后,皇城墙根前贴皇榜的位置,总能看到有人喜极而泣,有人捶胸顿足,还有些已经考了许多次仍旧榜上无名的,还会想不开去护城河边寻短见。
尤其是那种小户人家,但凡家中有学子参加会试,整个二月,一家人都会跟着提心吊胆,到了会试前的那些日子,便连下人的脚步声都轻巧了几分,似是怕惊扰到了少爷读书似的。
白璎芸进屋的时候,白进举正翘着二郎腿,手里举着本书看着。
“五妹妹,你怎么来了?”
放下手里的书,白进举笑道。
“怎么,帮完了忙,二哥便打算把我丢到一边去了?”
打趣的说着,白璎芸的目光在白进举的书案上一扫而过,踱着步子走到书桌前,她压低了声音问道:“那考题,二哥可拿到了?”
提起考题,白进举顿时喜上眉梢,“初五夜里就能拿到了。”
“那么晚?”
白璎芸有些意外的蹙了蹙眉。
“不晚了……”
得意的说着,白进举掰着手指数到:“初九才考试,初五夜里拿到题,还有三日的功夫够我们做准备,准保万无一失。”
见白璎芸面露不解,白进举卖弄的解释道:“这种事情,可是夜长梦多的,卖家要保证买家拿到的考题不会被泄露出去,自然要这般防范。你是不知道,那年初二放了考题,结果被人泄露了,传到了圣上耳朵里,那可是雷霆震怒啊,结果,临阵变了考题,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所以,那之后,都是提前一两日才给考题。如今能有三日,我们合该偷笑了。”
“可是,三日的话,咱们还来得及应对吗?”
想到之前商量好要做的事,白璎芸有些拿不准了。
露出了一副“山人自有妙计”的表情,白进举说的愈发得意,“我和三弟早就商量妥当了。过几日请祖父给咱们押题,抑或是将书院里夫子们押的题目做好了文章拿去请祖父给点评一二,到时候,那穷酸自然也会前来,哼哼……”
白进举冲白璎芸眨了一下眼,言下之意:你懂的。
白璎芸满意的笑了笑。
一连几日,白璎芸得空就要去白进举那儿走一遭,二夫人虽不喜欢那几个庶子,可如今到底是要紧的日子,白进举若是考出了功名,她这嫡母脸上也有光,白璎芸便是嫁了人也有个依靠,二夫人便默许了,一边还吩咐了厨房炖些补脑的汤送去了白进举屋里。
二月初六,不止白进举和白进啸,便连杜轩和薛柘,都差了人从书院叫了来,四人聚在了白老太爷的书房里。
“进举,此次,你们夫子可押题了?”
见四人正襟危坐,白老太爷面上的表情也肃穆了几分。
白进举被点名,忙站起身,一本正经的答了话。
说罢,他将放在手肘边的一本书册递给了白老太爷,“祖父,这是孙儿依着夫子押的题目所做的文章,还请祖父给看看。不足之处,孙儿即刻回去改正,便是临时抱佛脚,也是好的。”
白老太爷接过书册看了起来。
一时间,书房内愈发静谧,只余众人的呼吸声。
每逢会试,京城几大书院的夫子们,都会押些题目出来给学子们,虽知押中的可能性极小,可能做一番准备也是好的,兴许所做文章里的某些句子就能用得上呢。
如今这么多年下来,早已成了书院的一项传承,据说,还有大户人家专门请了学问好的老夫子来为孩子押题,增加考中的几率。
而靖安侯府里,白老太爷便是这样的人。
多做一手准备总是好的,虽说有些取巧,可也不算是作弊,白老太爷乐得为之。
“文章还不错,不过,花团锦簇的句子多了些,倒不如实在些的好。我就不帮你修正了,你自己回去再揣摩揣摩。”
白老太爷这样说,便是认可了自己这篇文章,当即,白进举的面上,就浮起了些许喜色。
紧接着,白进啸、杜轩和薛柘三人也都送上了自己所做的文章,白老太爷静心读完,各自给了几句意见。
待到尽数品评完,白老太爷语重心长的叮嘱道:“会试考的不止是你们的学问,还有你们的心态,和毅力。有多少学子,每年没等九日的会试结束,就自己放弃了?所以,这期间有可能发生的任何突发状况,都是你们要应变的,所以,遇事时千万莫要心慌意乱的,失了沉稳。”
见四人点头应诺,白老太爷叹了口气,“今儿已经初六了,三日后的此刻,你们便正在考棚里,这些年的所学,便都要体现出来了。乡下人常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话粗理不粗。这几日,一边好好休养,一边多看些文章,莫要懈怠了。”
说罢,白老太爷起身走到书桌后,取出四本书册来,放在了众人面前。
“这是我押的题目,一式四份,都是一模一样的。当然,肯定不会是考题,但是,看了也不会有坏处,这两日你们得空的话可以看看。”
此刻的白老太爷,不像是位居上位的尊者,倒更像是平常人家一位疼爱孙儿的老者,满眼满心,尽是对孩子们的疼爱。
“是,谢祖父关怀。”
白进举起身,连同其余三人一同拜倒叩谢。
抬手将一摞书册都拿在手里,白进举彬彬有礼的冲杜轩和薛柘道:“杜学兄,薛表哥,到我屋里坐一会儿吧,我有两个题目要请你们帮我分析一下,必定不会耽误二位太久的。”
见他们这般和睦,白老太爷很是欣慰,挥了挥手,看他们鱼贯着退出了书房。
回到屋里,白进举和白进啸难得谦逊的问了好些问题,杜轩和薛柘也都做出了解答,待到从靖安侯府出来,天边已染上了一层绚丽的晚霞。
看着二人的背影渐行渐远,白进啸犹疑的问道:“二哥,你说,那穷酸会看吗?”
被篡改过的考题,写在一个小纸条上夹在了给杜轩的书册里,生怕纸条从书册里掉了,又生怕杜轩没看,白进啸颇有些忐忑。
白进举却全然不担心,信心满满的笑道:“是祖父带他入京,又举荐了他进青松书院,所以,他不信别人,对祖父,却定然是相信的。再说了,没听他一口一个‘恩师’的叫着嘛,他就是看见那纸条,也定然会以为是祖父对他的偏爱,由不得他不信。”
听白进举这般分析着,白进啸也觉得多了几分信服,得意的点着头道:“那傻小子定然会抱着那考题欣喜若狂,二哥,你说他悉心准备了三日,上了考场却发现那考题与卷子上的完全不一样,会不会彻底傻眼了?”
怔了一下,白进举笑的开怀,“等出了考场,不就知道了?”
第178章及笄
得知杜轩来了的时候,白璎珞正在庆安堂陪白老太太说话,本有几句勉励他的话想要跟他说,可想着如今正是紧要关头,莫说书院的夫子,便是白老太爷也会多加叮嘱,白璎珞便歇了心思。
待到再从庆安堂出来,才知杜轩又跟着白进举去他书房里说话了。
心内有些不妙的感觉,可再得知薛柘也是一同去的,白璎珞才稍稍有些安心。
回到兰心阁坐了会儿,便听闻薛氏来了,白璎珞忙起身迎了出去。
“嫁衣可绣好了?”
环顾了一眼屋内的布置,薛氏柔声问道。
白璎珞羞涩的点了点头,薛氏笑的愈发柔和,“今儿都已经初六了,后日便是你的及笄礼,老太爷和老太太虽说不大办,可我和你伯父商量了一下,权当是让两位老人家也跟着热闹一番,所以,我请了戏班子,后日在家设宴听戏,你有什么交好的小姐要请来的,今儿便写好帖子,明儿一早都送出去,可记住了?”
白璎芸的及笄礼,府里也只是简单操办了一下,到了自己这儿,竟要大办,白璎珞心里虽拿不准是为什么,可能让祖父祖母跟着欢喜一场,她自然是高兴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你自小虽是在二房长大,可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心里,将对你爹娘的好,都加在你身上了,这你是知道的。及笄过后,你就要出嫁了,以后便是还有小一辈的孩子放在二老身边,可到底没有了从前的精气神儿,所以,你便是他们带过的最后一个孩子了。便是为着他们的心意,此番的及笄礼,也马虎不得,你也莫要多想。”
从白璎珞面上打了个转,薛氏就知晓她心里在想什么,忙解惑一般的告诉了她缘由。
白璎珞抿嘴笑了笑,“又要让大伯母操劳了。”
“傻孩子……”
爱怜的拍了拍她的手,薛氏轻叹了口气道:“岁月催人老哟,昔日襁褓里嗷嗷待哺的小丫头,如今,也变成大姑娘了。”
两人正说着话,便听得院子里有人大步跑来,极没规矩的样子,白璎珞抬眼看去,薛氏已经脸色轻变。
不知道是院子里的哪个小丫鬟这么冒失,白璎珞的心里不由担心起来,不成想,屋帘掀起,却是前院的一个管事。
“大夫人,宫里来了特使来宣旨了,侯爷和二位老爷都不在家,您快些准备准备去接旨吧。”
那管事一脸急色的说道。
靖安侯去上朝了,二老爷和四老爷,以及白进远都去了各自的衙门里,此刻这侯府里,除了白老太爷,再无男丁。
饶是薛氏已经见惯了大场面,也不禁脸色轻变,心里飞快的转起来。
起身朝外走去,薛氏一边扭头问着那管事道:“是内务府的,还是哪位主子宫里的特使?”
擦了把汗,那管事应道:“奴才不认识,不过大管家说,是宁华宫的首领太监。”
薛氏轻叹了口气,没好气的瞪了那管事一眼。
那管事心里觉得有些莫名,却也没敢开口,跟着薛氏出了兰心阁,得了她的吩咐,才转身大步朝外院去了。
薛氏回到茗雅园快速的更了衣,再到大门处,宫里的特使正由大管事陪着喝茶,一旁,另有五六个小太监,各自捧着一个托盘恭敬的候着。
“靖安侯夫人,咱家奉皇后娘娘之命,不过,这旨意却是给贵府六小姐的。咱家事先没说清楚,对不住了。”
来人是宁华宫的首领太监顾长福,见薛氏盛装而来,顾长福才想起自己并没有对侯府的管家说过这旨意是给谁的。懊恼的拍了一下额头,顾长福有些歉疚的跟薛氏说道。
“您客气了,便是给六小姐的旨意,我来接旨也是理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