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榜时间稍晚一点,要等赵祯进殿,拿着详定官的名单进来,吊开真卷,赵祯唱名,吏官记录,有时候也对名次进行一些改动,特别是前十名的名次。再与诸官核实两份试卷,将榜单递到尚书省。有些慢,因此郑朗虽起来早,可出去看榜时间并不早。

梳洗准备了一番,太阳早就出来,雾气也散去,郑朗带着两个少女,这才坐在马车上,往尚书省不疾不忙地驰去。

路过那个老卒的包子铺,看到居然有许多人在排队,郑朗对宋伯说道:“停下。”

郑朗对四儿说道:“去,我赐他四个字,给他招来这么好的生意,替我要两个大包子过来,不能便宜了他。”

又是冷笑话,江杏儿捂些小嘴巴一个劲的乐。

四儿真去要了,挤到人群前道:“兵哥子,给我们家省元两个包子。”

老卒用汗巾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看了看四儿,又看了看停在不远的马车,惊喜地跑过来,跪于地上说道:“谢过省元。”

“勿谢,上次向你讨要了两个包子,考得很顺,再讨要两个包子,以图一个好兆头。”

老卒这一回知道了,郑朗不是向他讨要包子,而是替自己宣传啊。jī动的不知说什么好,拿来两个包子,大声道:“省元,你一定会中状元的。”

“谢你吉言。”但郑朗知道自己会中,不会省元连一个进士都中不了,状元这个难度还是很高。好在这一届“高人”不多,否则上一届或者下一届难度会更大。

马车又开始行驶起来。

江杏儿偎依在他怀中,媚声说道:“郑郎,奴才知道你的心有多善良。”

“非是善良,唯求不要去害别人,在自保的情况下,多帮助一些人吧。”

“奴突然感到郑郎中不中状元无所谓,只要这样一直偎依下去,奴比什么都开心。”

“那怎么行呢?大郎一定要中状元,”四儿道。

良好气氛生生地就让她破坏掉了,郑朗看着这个小mí糊,不由乐起来,大约她认为今天日子很重要,刻意打扮一下,梳了双螺髻,中间的青丝散披于双肩上,身上也穿了一条湖绿sè长裙,并且脸上抹了一些脂粉,随着晨风吹进马车,香味若有若无的飘进郑朗的鼻子里。郑朗嗅了嗅问道:“四儿,你搽的是什么香粉?”

“是杏儿姐姐带奴去潘楼钟家铺子买的桂花脂。”

“好脂,香而不浓,隽而不俗。”其实郑朗对脂粉也不懂,只觉得不刺人鼻子,就很好了。

得到郑朗夸奖,四儿高兴地说:“谢过杏儿姐姐。”

然后缩在郑朗怀中做了一只乖猫。

到了尚书省,来了许多士子,不仅有进士科的,还有诸科士子,以及开恩科考特奏名制的老士子们。后者数量占了多数,有许多人白发苍苍,站在晨风中,脸上有些期待,有些担忧。

郑朗心里说道,此时不能让小皇帝看到他们表情,否则前一段时间自己与张方平的努力有可能全白费了。正想着,张方平走了过来,道:“先恭贺省元。”

“若是状元,我不敢受之,若是进士,当受之。”

两人哈哈一乐,郑朗又说道:“我也先恭贺张兄台。”

“唉,我连进士都不敢受之。”张方平担心地说。郑朗心中有数,这一届录取的进士不会少,张方平一定会高中的。可诸士子心中没有底,万一象前些年,来一个只录三分之一,自己未必能中的。因此,连张方平这样洒脱的人,此刻有些着了相。

两个舅哥也走了过来。三舅哥春风得意,挽着一个满脸英气的小娘子,不过长得还蛮好看的。小姑娘施了一礼道:“见过省元。”

“见过嫂嫂。”郑朗道,怎么办?王家这个小娘子岁数比自己小一岁,可嫁的是舅哥,乖乖喊嫂嫂。

又说了一会儿话,两小口子躲在一边说悄悄话。王德用抢婿,仅是一个开始,更多的人从东华门到贡院这一段路上张棚结彩,开始磨刀霍霍,这才是真正的榜下捉婿。

接着又有一些士子过来寒喧,说了一会儿,一些官员衙役在禁军的拱卫下到来。

先是特奏名,榜单渐渐拉开,许多老年士子看到自己名字出现在上面,喜极而泣。但更多的人失望了。录的人比史上少了三分之二,只取了三百十二名,就是这样,张方平还叹息了一声:“人数太多。”

录取了就要用的,至少会授一职官。养活三百多名官吏,国家一年又要多浪费多少钱帛?郑朗没有答话,实际很好了,史上一共录用了八百五十七人,那才叫恐惧。

可随后喜悦被冲散,到了诸科,榜单慢慢揭开,原来是二百八十二人,让赵祯以为这一届士子德操好,名额松动,录取了三百十六人。但对大多数士子来说,这是好消息。人越多,自己录取的机率才越大,至于国家如何,自己能管得了吗?

两份榜单贴完,最重要的一份榜单提了出来,进士榜!

许多士子眼睛忽然转了方向,盯住了郑朗。

郑朗看着无数道眼光盯着自己,不由mō了一下鼻子,这可是状元,当真那么好中的?

可是四儿却很高兴,不知道说什么好,道:“大郎,今天天气好。”

天气是好,万里无云,天蓝得象宝石一样……!。

第二百十三章 大三元(九)

以状元之名求月票,与前面相差不大,诸位,争一争就上去了。麻烦再看一看手中有没有月票,有请再投一下,在最后决战时刻大力支持一下,谢谢。

今天什么人最风光?新中进士。

几乎整个国家在关注,上到王候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郑朗曾在心里面YY了一下,是没有电视转播的啥,否则收视率能达到九十个点,一百个点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有朝政放下来,赵祯坐在崇政殿上,殿试官、省试官、宰相、大臣、馆职等诸臣全部入殿shì立,然后眼巴巴的等候举子进来,对他们行注目礼。

前三名要向皇帝进诗的,可皇帝在今天也不能坦然受之,需赐诗回之,再赐绿袍、牙笏、赐驺游街。唱名赐第结束,还有杏林闻喜宴,朝廷出资于皇苑西边的杏林苑举办一场隆重宴席,宰臣作陪,大学士作陪,皇帝还要继续赐诗,真写不出来了,赐一本《大学》。

士子谢过朝恩后,到贡院立题名碑,登录科录,将自己名字刻在贡院的石碑上,进行造册。

整个过程里最有脸面最让人注意的是状元,到时候会有一百多万的京城百姓观看。所以说每殿廷胪传第一,则公卿以下无不耸观。尹洙也曾艳羡的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不可及也。你就是替宋朝将幽云十六州收回来。也不及状元登第时的荣光。

殿上胪传第一声,殿前拭目万人惊。名登龙虎黄金榜,人在烟霄白玉京。

新科进士带进来还有一会儿,坐得久了也无聊。

赵祯说道:“今天天气真好。”

大臣心中很无语,天气不好能放开榜单吗?

但是今天天气真的很好,诸人透过大殿的殿门朝外看去,看着瓦蓝瓦蓝的天空,居然找不到半丝云彩。

赵祯又说道:“好干净的天空。”

这样的天,一年到头总有那么几天。但不能往其他地方想,一想就不是味道。有的大臣琢磨了一下。也能用好干净去形容……

赵祯又问道:“若是朕让状元讲说可不可以?”

也就是替赵祯讲解经义,做皇帝的也要学,不求成为文坛大家,至少有一些基础。朝堂议事时武将纯是打酱油的,包括若大的西府宰相王德用皆是如此,真正议事的全部是文臣,你听都听不懂,如何处决朝务?因此做皇帝同样是活到老。学到老。原来是孙姡в敕朐K飱'告老还乡后不久病逝,冯元也开始处理政务,于是换了讲说。都官员外郎贾昌朝、屯田员外郎赵希言、太常博士出崇文院检讨王宗道、国子博杨安国,皆以文学见长,日以二人进shì讲说。

讲说本身官职不高。但真是如此……

皇帝的老师哎!

看一看吕夷简现在让李迪逼得苦逼的,张士逊仅是一个和鼓,为什么居宰相数载,正是此二人是赵祯以前的老师。

皇帝需要老师,仅是讲说,似乎那个小状元还真可以。中状元的经过大家也听殿试官说过,人家多次估猜到卷子是谁的,为避讳是搁了搁,搁到第三,然而想想一卷子的温润与其人德操,最后终于又提了出来。别问我想什么,这样的人不中状元没天理了,你们想怎么说我们都可以,但为了国家我们必将让他中状元。

可不能啊,岁数太小。

但说又说不上来,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然不是这个道理,十七岁做你的老师,难道二十岁做宰相,诸位大臣大眼瞪小眼,觉得小皇帝想法太让人匪夷所思,于是看着两个大佬,吕夷简没有说话。何必说!有人会先说。果然李迪站出来道:“陛下,恐怕未必行。”

“为何?”其实赵祯心中也在笑,知道不行,虽然他很想,这样就有机会天天与小状元说说话,每一次见面都让赵祯感到很温暖,此子虽小,可对自己十分尊敬,就象尊敬自家大哥一样。大约他是孤儿,自己也是独子,缺少了一种兄弟温情才如此吧。也进谏,可也安慰劝解,甚至看到自己心烦意躁时,替自己弹一弹琴。

若是做讲说,最好不过,然而赵祯也知道郑朗岁数小,不切实际。不过李迪既然问了,他也反问一句。

李迪道:“臣与此子说过,他想在殿试放榜后外放到江南?”

“江南?”赵祯一下子站起来,又道:“那不行。”

讲说不行,朕也知,可为什么放放,还是江南那么遥远的地方。

李迪微皱了一下眉头,继续道:“陛下,臣当时也不解,询问原因,他说,因为长年在家苦读,几乎是闭门造车,偶有听闻,亦是道听途说。因此想先下去看一看,了解民间疾苦。并且他还想修书,几个小郎又要教导。所以才想要外放。”

李迪也无奈之,休说讲说,就是此子在京城也不能呆下去,若他呆在京城,范讽必须讳之外贬他州担任知州。不然一上早朝多难堪啊。再说,这也是此子的本义,也不是某胡编之。

“为什么到江南?”赵祯很是不悦地说。

所有大臣都有些折眉头了,你就是宠爱,不能宠得如此明显!

吕夷简这才手持牙笏走上前来说话:“启禀陛下,此子臣未曾晤,然听家中三子时常说一些他的事,也说过江南之事,其原因有数条。他自感岁数小,阅历少,反正是勘磨时间,因此想去江南担任一县令。”

“县令?”赵祯jī动的说,***,就是外放。凭借状元也不能让他担任一个县令啊。四年才出一个状元,当真如此不值钱?他谦虚。你吕夷简也要谦虚?别忘记了,他还在教你儿子!

吕夷简也皱眉头,感到此子当时做的决定很正确,资历少年龄小,偏你又对他如此宠爱,吃味的人会很多。我们几个老家伙无所谓啦,可朝堂上却有很多是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官员,他必然会妨碍这些人的仕途。一人不多,十人许多。若这些人联起手来。岂说此子,外加他那两个小学生。同样被做掉了。

但吕夷简也有一份sī心。外放对此子有利,对他也有利。虽然此子很包容,眼光看得很长远,这也是自己喜欢欣赏的地方。可归根到底,他与自己不是一路子的人。若在朝堂上起了争议,此子必然与自己争辨。别人好些,此子又在教授自己儿子,到时候自己会很尴尬。

“官职之事可以日后商议。”先投降一下再说。具体授什么官,此子愿不愿意担任,与我无关。接着说道:“此子前去江南还有一个原因,自唐中叶以后,江南始重。始至我朝,创国之初,国用颇省,因此不觉。可一统天下以来,人口增加,国家用度始巨,江南是国家税务主要来源之所。想治理好国家,不可不重江南也。又,此子天赋之佳,百年乃一遇也。”

赵祯点了一下头,这才不错嘛,千年一遇夸张,百年一遇确也勉强受之。

“然玉不琢不成器也,放于朝堂上年太幼,不能主持大局,虽然勘磨,而对此子来说,成长也慢,并且年幼,xìng格未定,陛下宠之,诸学子仰之,群臣多因其幼而护之,非大坚志不溺于此,望陛下三思。”

大家一起将此子如拱星捧月一般对待,时间长难保不生骄傲之心。

赵祯心里道,不会,但吕夷简的话不能不考虑。脸sè稍稍缓解。

两位大佬发话,后面更多大臣进谏,皆说可以外放。到江南看一看好啊,也是为了你去看的,哪里是国家的钱仓与粮仓。

江南好啊,文风雅约,此子去一定会如鱼得水。否则到北方去,哪里常时间受到契丹人的危胁,或者去西北,又有党项人之害。看看民间什么情况,弓箭社啊,忠义社啊,这些乡兵(民兵)战斗力都胜过正规的禁军。此子岁数小,是文人,不能去,剽悍的民风不要将他吓着。

地方上走一走,并且是江南,再回到朝堂上,对国家了解得更多,也是对此子一种载培。

此子学问有了,但说与做是两回事,看一看赵括与马谡,理应放到地方上勘磨。离京城近,陛下对他爱护,未必是美事,只有江南在京城几千里之外,才能真正起到勘磨的作用……

有人为了公心,确实要到地方上磨练一下,江南好,是非少,但后者不能说出来。陛下太过宠爱,必有人嫉妒之,避一避,也好。更不好说出来。

有人仅是附庸两位大佬,两大佬发话,他们肯定要与之呼应。

有人正好站在这里等进士谨见,闲得蛋痛呢,于是人云亦云。

有人确实是怀了嫉妒的心理。

仅一会儿赵祯被说得头昏脑胀,道:“就依诸卿。”

依诸卿什么?他吵得头痛,暂时没反应过来。

还是蔡齐看不下去,不就是一个外放吗,有两位宰相说过,事成了定局,你们在干嘛呢?想开斗争批判大会?手持牙笏走出来道:“陛下,此事已决,还有诸卿,也勿争,别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

仅一句,所有大臣自动的闭上嘴巴。

……

榜单揭开,诸位士子大声欢呼。

第五百六十二名,雍州杜岑。

不是为杜岑欢呼的,这是最后一句,最后一等,只能获得赐同进士出身。真正的贵者是三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