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瓦-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后纪灵面南望向寿春方向,泣道:“纪灵不才,大失陛下所望,罪无可恕!今一死以报陛下!”说着,纪灵毫不犹豫地将佩剑横到了脖子上,连看都没看管亥一眼,飞快地在项上一抹,一股鲜血喷射出来,血溅五步。

管亥派人上前查探,纪灵已经是气绝身亡。于是令人将纪灵的头割了下来,准备拿到刘泽帐前请功。

主将纪灵既死,副将雷薄陈兰投降,义成之战便很快地落下了帷幕,五万淮南兵,除了近三万人做了俘虏之外,其余的两万人马,大多死于乱军之中。纪灵的背水一战非但没有起到提升士气的作用,反而加速了袁军的崩溃之势,五万人马无一逃脱,全部被歼灭。

大战结束之后,刘泽已经是立好了中军帐,各师各旅皆是到帐前纷纷报捷。

管亥提了纪灵的人头,引了陈兰雷薄去进见刘泽。

“启禀主公,纪灵人头带到!”管亥提着纪灵的那颗血淋淋的人头,大步入帐。

刘泽不禁一喜,道:“纪灵可是子前所杀?”

管亥倒是没有抢功,据实地道:“末将并未曾斩得纪灵,那纪灵逃到淮水边,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得以而自杀之。”

刘泽微微一笑道:“若非子前苦苦相追,纪灵缘何肯自杀?今日一战,子前当为首功一件!”

管亥没有沾沾自喜,道:“今日能获纪灵之首级,并非末将一人之功,袁军降将陈兰雷薄亦是居功至伟,若不是他们缠住纪灵,而后又引末将追击,末将定然难获其功,主公若是要赏,不如赏此二人吧?”

雷薄陈兰喜出望外,想不到管亥竟然会如此仁义,并没有贪墨诛杀纪灵之功,要知道战场之上混乱不堪,冒功抢功之事屡见不鲜,他们不过是两个小小的降将,管亥真要是贪墨了他们的功劳,那他们也是连屁也不敢放一个出来。而此时管亥不但没抢他们的功劳,而且向刘泽举荐了他们,如何不令二人感激涕零,上前拜见刘泽:“降将雷薄陈兰拜见刘使君。”

刘泽看了他们一眼,道:“左将军雷薄!右将军陈兰!按理说袁术对你们俩可是不薄呀,缘何会临阵而叛?”

雷薄陈兰对视了一眼,躬身道:“袁术倒行逆施,僭号称帝,犯下的是不可饶恕的谋逆死罪,我等皆是汉臣,食得是汉禄,绝不肯奉此贼为主,只是在寿春之时苦无良机,现如今出兵再外,我等才有此机会。愿投刘使君帐下效命!”

刘泽呵呵一笑道:“叛国逆贼,人人得而诛之,二位将军能弃暗投明,实是我大汉之幸。不过二位在袁术殿前爵禄优厚,本公可给不了你们左右将军的位置,就连本公也不过才是镇东将军领讨逆将军。”

陈兰慌忙道:“岂敢岂敢,袁术伪帝敕封的伪职缘何做得了数,我二人既投刘使君,甘为马前之卒,以效死命。”

刘泽道:“今日纪灵授首,你二人的确是立了一件大功,本公自会论功行赏,权且退下吧。”

雷薄陈兰揖礼而退。

刘泽打量了下搁在托盘之中的纪灵首级,叹道:“想不到纪灵到是能对袁术效死愚忠,五万袁兵,只有纪灵一人横剑自刎,倒了算得上是一条铮铮硬汉!虽然纪灵打仗不行,耍计谋更是门外汉,但倒也有一身誓死不降的傲骨,足以让人敬佩了。来人,将纪灵的尸首合在一处,用最好的棺椁装敛了,送到寿春去吧。”

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这样的品格刘泽是最为敬重的,纪灵做为袁术麾下的首席大将,对袁术的忠诚那是没有任何二话,兵败之余,没有选择投降,也拒绝成为俘虏,这样的气节确实是让人敬佩的,刘泽自认为倒是轻看了这个纪灵。英雄重英雄,刘泽自然也没有将纪灵暴尸荒野的习惯,而是命人将纪灵的尸体找回来,将头颅缝回到了腔处,用棺椁装了,送还到寿春去。

在义成全歼了纪灵的五万人马之后,淮北的局势便渐趋明朗了,在接下来的数日之内,第一军团连下义成、平阿、下蔡诸多县城,横扫淮北之地,气势如虹。

袁术在寿春见到了纪灵的尸体,不禁是涕泗横流,哀痛不已,同时刘泽的大军已从北面威胁到了寿春的安全,更让袁术惶惶不可终日,除了加强淮河的防备以防止刘泽从淮北渡河偷袭之外,更让他担心是就是张勋在阴陵的防守。阴陵是淮南东面的大门,一旦失去,敌兵就可以长驱直奔寿春而来,对于袁术而言,能不能守得住阴陵,就等同于能不能守得住寿春,能不能保住他的大陈王朝仲家皇帝。

而刘泽的目光,也投到了隔着一条淮河的阴陵之上……

第438章阴陵之战(一)

张勋可没有纪灵那般的张狂,奉袁术的命令带兵去守阴陵,到也是中规中矩,不敢有丝毫地造次,进驻阴陵之后,立即加强了阴陵的城防,准备依托阴陵高大的城墙做长期坚守的打算。

阴陵以前是九江郡的郡治所在,袁术称帝之后,改九江郡为淮南尹,治所也迁到了都城寿春,但阴陵做为郡城,无论是城墙的高度厚度,都是远超一般的县城,城内防御工事齐备,城外有护城河,城下有拒马鹿角,地上备有滚木擂石箭塔床弩,而且张勋的五万人马到位之后,阴陵城的守备空前强大。

在淮南,能与袁术第一大将纪灵比肩而立的,也只有张勋,不过同纪灵的飞扬跋扈骄狂恣意比起来,张勋要沉稳干练的多,这些年来与纪灵明争暗斗,一直是貌合神离,此次传来纪灵在义成惨败身死的消息,倒让张勋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经历过盱眙之战,张勋清楚刘泽的实力如何,此次刘泽大举南下,张勋统兵拒守阴陵,深感压力山大。

在张勋看来,纪灵之败完全是他咎由自取,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纪灵还真把他自己当成了韩信项羽,换句话说,就是换了韩信项羽来,也未必就能用这些计策对付得了刘泽。对于纪灵而言,最明智的做法莫过于放弃掉淮北的那几个孤县,沿淮河布署防御工事,以淮水为屏障防范刘泽的进攻。真的不想放弃淮北的土地,也可以固守义成等县。依托城防坚守,虽然死守义成并非良策,但比起纪灵背水一战来说,却着实又高出了一筹。纪灵的背水列阵破釜沉舟,可以说是昏招之中昏招,根本就没有摸索清对方的兵力部署作战意图,纪灵就异想天开地用这种极端的手段去鼓舞士气,下场之惨烈也就不足为奇了。

淮南军现在的状况,张勋可是有着比纪灵更清楚的认识,这次他统率的五万军队。其中有一半都是后来招募到的新兵。别说是没有上过战场,就连系统的新兵训练都没有完成,战事紧急,直接就发派到阴陵前线来了。这样的兵士素质可想而知了。就算是那些跟着袁术东征西讨南北厮杀的老兵。由于粮饷被克扣。也个个都是怨声载道,士气低迷。

就凭着这样的一支军队,张勋想也没想野战与徐州军交锋的事。虽然此次刘泽派来的仅仅只有四万多人,而且领军的也并不是刘泽的心腹之将而是新近归降的吕布旧将张辽,可张勋一点也不敢大意,从徐州传来的消息,刘泽刚刚完成了对军队的重组,选优汰劣,可以说,现在出战的,都是最精锐的部队,自己绝难匹敌。

所以张勋放弃了与徐州相邻的钟离,选择了在阴陵固守,而且张勋下令,任何人不得开城出战,擅离职守者,一律杀无赦。

第四军团在夏丘与第一军团分兵之后,旋即就南渡淮水,从盱眙出发,沿着淮河南岸,向寿春方向挺进。张辽没有轻兵冒进,而是步步为营,徐缓推进,很快就拿下了无兵防守的钟离,兵锋直指阴陵。

斥侯兵已经将阴陵方面袁军的情况探了个一清二楚,张勋此时龟缩在阴陵城中,根本就没有出战的意图。张辽将大营扎在了阴陵以东二十里的地方,急召诸将议事。

刘泽在北线全歼纪灵五万大军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第四军团大营,诸将欢欣鼓舞之余,也深感压力。刘泽的这一仗打得太漂亮了,干脆利落地吃掉了纪灵的五万人马,连一个漏网之鱼也没有,而第四军团自出战以来,还未同淮南军打过一仗,横亘在第四军团面前的,是张勋的五万人马,只有攻下阴陵,歼灭张勋的人马,第四军团才能向西挺进,完成与第一军团会师与寿春城下的计划。自副都督太史慈高览以下,诸将皆是跃跃欲试,都想当攻城的第一先锋,主公都已经在淮北大获全胜了,第四军团没有理由在阴陵城下裹足不前。

但张辽却是一脸的沉静,他不是不想争功,但他知道攻城不是儿戏,何况守城的军队人数还在自己军队之上,如果一昧地强攻硬攻的话,只会徒增士兵的伤亡,能不能拿下阴陵还是未知之数。

主公在淮北的大胜,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却是有着极其偶然的因素在里面,如果不是纪灵的刚愎自用,这一仗固然能赢,但也绝对不会赢得那么轻松。张勋显然是吸取了纪灵的教训,将其全部兵力龟缩到了阴陵城中,依托坚城固守。无论在何种情形下,依城固守都是最好的防御手段,同等的兵力之下,攻城部队的伤亡必定会大于守城部队,如何在保证伤亡代价最低的情况下,迅速地拿下阴陵城,是张辽首先必须在考虑的问题。

张辽很清楚,现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是刘泽力排众议给他的,无论是论资排辈还是按功劳战绩,张辽都不可能与刘关张三人比肩而立,甚至凌驾于赵云太史慈徐荣张郃之上,对第四军团都督的任命,徐州高层一直有着不同的意见,但刘泽始终坚持自己的决定,张辽最终还是坐上了第四军团的都督之位。这是主公的信任,也是主公的期待,张辽感到了他肩头上的担子有千钧之重,为了不负主公的厚望,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第一场战役便是一块试金石,无论如何也必须要打好这一仗。

第七步兵师总兵孙观主动请缨出战:“张都督,末将愿率本部人马前去挑战,诱张勋出城,都督可率兵伏在其后,待张勋出城之后,一举歼之。”

张辽轻轻地摇摇头,道:“纪灵在淮北被歼,张勋已成惊弓之鸟,肯定不会轻易地出城迎战,如想破敌,还得另觅良策。”

第八步兵师总兵郝萌道:“现在袁军已经是闻风丧胆,就算他们固守城池又当如何,张都督,第八师愿为前部,强攻阴陵,誓斩张勋之头!”

张辽眉头微蹙,道:“阴陵城垣高大,易守难攻,我军若是一昧强攻,必然会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左一个不行,右一个不好,众将的提议一一被张辽给否决了,帐中诸将脸色渐变,凭借着刘泽的器重张辽才得以上位,但并不代表众将都是心悦诚服的。军营之中,永远都是一个凭实力服众的地方,这是张辽出任都督以来的第一仗,也是第四军团成军之后的第一仗,第一军团已经在淮北为他们竖立了一杆标尺,众将们都暗暗憋了一口气,不能说超越第一军团,最起码也不能落后太多吧,拿下阴陵这一仗,无疑将是表现他们的一个机会。

但张辽似乎有点不愠不火,全然不象有着极强的求胜**,军营之中等级森严,张辽身为第四军团的主将,众将自然不能随意地指责,但无意间留露出来的不满情绪还是在大帐之内蔓延。

第五骑兵师的总兵于毒冷哼一声道:“那么依张都督的意思这阴陵是打不得了?”

张辽道:“阴陵自然是要打,不过我们得制定一个详细的攻略方案,务必使我军的伤亡降到最低。”

于毒道:“主公已经在准北取得大捷,就等我们第四军团会师于寿春城下了,张都督想要万全之策,那得等到何时才行?据斥侯来报,张勋在阴陵至少积存着数月的粮草,难不成都督要困张勋到粮尽之时方才攻城?”

于毒的言语之中带有质问之意,张辽的脸色不禁有些阴沉,不过他并没有发作,太史慈轻咳一声,道:“于总兵之言也有些道理,我军目前气势正旺,如果困于阴陵城下不得寸进,士气必然下跌,彼时再去攻城,必然更为困难,张都督还须斟酌一二。”

张辽目光环视众人,沉声道:“某已思量出破敌之计,明天开始,便令诸军攻城,一月之内,必可拿下阴陵。不过本督将令,必是令行禁止,诸军须按将令进退,任何人不得有误,否则一律按军法处置!”

众将心头一凛,别看张辽平素温文尔雅,但下起军令来却是严辞厉色,威仪森森,众将悚然称诺,拜而离帐。

参军陈宫留在了最后一个出帐,众将出去之后,张辽将他唤住了,道:“公台留步,辽还有事相商。”

陈宫淡然一笑道:“文远早已是成竹于胸,区区阴陵,自不在话下。”

张辽道:“我自知凡事皆瞒不了公台,只是我初掌兵权,诸将难服,第四军之中,也唯有公台与我相厚,不问计于公台,我还真不知要找何人?”

陈宫道:“主公敢将一军付于文远,正是主公有识人之明,文远之才,经天纬地,自然无需妄自菲薄,若想在军中立威,自然靠得是战绩,阴陵之战,必成就文远之名!”

张辽与陈宫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第439章阴陵之战(二)

接来的几日,徐州军对阴陵城发起了攻击。正如张辽所预料的,任凭徐州军百般辱骂,张勋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死活就是不出战,四门紧闭,吊桥高悬,摆出一付誓守阴陵城的架子。想诱使张勋出城并以伏兵袭击的计划肯定是流产了,想拿下阴陵,看来只有强攻一途了。

张辽披挂整齐,亲自到壕前督战,令军士搬运土石,填壕塞堑,最先把护城河给填平,令孙观率第七师为攻城先锋营,大举攻城。

接到命令的孙观精神为之一震,要知道这可是他加入徐州军之后的第一战,孙观弃了马,亲自指挥第七师的士卒向阴陵城发起攻击。虽然这是第四军团成军之后的首战,但这些士兵却没有一个没上过战场的。此次军队的重组,原来徐州军各派系的势力全部都打乱了,现在的第四军团之中,有陶谦的老牌嫡系丹阳兵,有徐州本土的军队,有臧霸的开阳兵,也有跟随吕布转战四方的并州军,虽然构成复杂,但每个士兵都是身经百战极富战斗经验的,若论单兵素质,天下几乎没有几支军队可以与之比拟,稍微差一点的,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