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崇祯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逐鹿崇祯末年-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夫人看了看这两位小将,这两个小将都是十七岁,刚刚从孩儿兵中提拔上来的勇猛战将,双喜比张鼐大几个月,个头也高,因两个哥哥都先后战死,就剩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几年前闯王就将他收为义子。但闯王和高夫人对两人却一般看重,并没有远近之分,虽然双喜是义子,但人们也把张鼐当做闯王的义子看待。这时,两个人的眼睛都哭成了红桃子,弄得高夫人心中也是一酸,但在孩子面前,高夫人不能表现出来,便安慰说:“放心吧,闯王乃星宿转世,自有神灵保护,没事的。”

虽然嘴上安慰着两位小将,高夫人的心却一直放不下,待看到老神仙一双紧锁的寿眉,高夫人更是有一股不详的预感,现在农民军的形势可谓凶险已极,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答应接应闯王的曹操音信皆无,如果这时候闯王再有个三长两短,那么轰轰烈烈十多年的农民军起义就会烟消云散。

“老神仙,怎么样?”

尚炯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铁子打入胸口足有一寸深,又卡在骨头上,难以取出。但如果不赶紧取出铁子,几天势必会化脓,那时候神仙也就无能为力了。”话落拿起一块沾满鲜血的护心镜翻来覆去的看了起来,口中又似自然自语,又似闻询大家:“这是什么武器,竟然击穿了闯王的护心镜。”

“会不会是火铳?”高夫人虽然觉得火铳的威力不足以击透护心镜,但又想不出还有什么武器能比火铳的威力更大,因此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

尚炯摇了摇头,看了双喜、张鼐一眼:“我问过双喜、小鼐子,他们没有见到有人使用火铳,只听寨墙上一声巨响,闯王就受伤落马,根本就没有看清楚闯王究竟是怎么受伤的。再说据小鼐子说当时距离寨子得有二三百步,一般的火铳根本就不可能打这么远。”

“你是说对方离闯王二三百步,穿透了闯王的护心镜,又伤了闯王,这怎么可能!”

“唉,这王家寨有些古怪。”

“哼,明天老子带人攻破了他的寨子,杀他个鸡犬不留,看他还有什么古怪。”说话的是闯王手下第一猛将刘宗敏。

“捷轩,不可莽撞,我听说曹变蛟、左光先在贺人龙大败之后,不但没有退,还把贺人龙的防区接管过去,步步紧逼。闯王又受了伤,贺人龙必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必会卷土重来,而潼关官兵云集,去河南、湖广、渭南的道路据说都有重兵把守,看来是想在潼关与我们决战,而曹操也没有什么音信,我们不可不小心应付。”

“曹操这个玻璃猴子,我操他姥姥。”刘宗敏怒急而骂,但意识到是与高夫人说话,忙将剩下的脏话吞回肚子:“我们好不容易到了这,没有曹操我看我们很难通过潼关,进入河南。曹变蛟、左光先现在距离我们不足二十里,现在他们的游骑都时不时的骚扰后营了,明天我看就会进攻,闯王现在又昏迷不醒,下一步我们怎么办?大家都说说。”

众位将领纷纷默然,大家千辛万苦的从汉中赶到潼关,本想着在曹操的接应下冲破潼关,进入河南。多少兄弟因此倒在了路上,眼见到了潼关,竟然入了如此的险地,官兵四处围堵,本来说好接应的曹操也不见了踪影,现今闯王又受了重伤,主心骨一倒,一股浓厚的悲观情绪在大家当中蔓延开来。

高夫人见众位将领都默然无语,知道现在的决定干系重大,谁也不愿意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便用眼睛朝李过示意。

李过是李闯王的嫡亲侄儿,打起仗来像一只出闸的猛虎,因此得了一个绰号“一只虎”,但平时的李过沉默寡言,像个大姑娘是的。见婶子将求助的目光像自己投来,略一思考,缓缓的说:“如今官军将通向河南、湖广、四川的路都堵死了,后边曹左两人紧追不放,贺疯子也不会善罢甘休,前面有孙传庭重军守卫潼关,近来有传闻说洪承畴不日也将赶到潼关,那样的话我们可进了官军的包围圈了。原来是曹操答应到潼关接应我们,我们才一路从汉中杀到潼关,但现在曹操音信皆无,八成是中途变卦了,我看不如趁着贺疯子新败,曹左兵力薄弱,转头杀他个回马枪,还是回我们汉中去吧。”

他们所说的曹操是农民军一位重要将领的绰号,本名罗汝才。两三个月前,李自成还在汉中一带的大山中同官兵兜圈子时就派人给曹操送信,希望曹操率领在河南的各家义军到潼关牵制孙传庭,以便自己能够进入河南。曹操当时同意牵制孙传庭接应他到河南。李自成得了曹操的回信,才不顾官兵的重重拦截,向东杀来。离河南边界日近,才看出来官军并没有受到曹操的牵制。可是消息不灵,到底曹操为什么中途变卦,没法知道!

“妈的,我不信没有他曹操这个臭鸡蛋,我们就吃不上槽子糕了。没有他我们照样能冲过潼关,别说是孙传庭这个混蛋领的官兵,前面就是刀山枪林,也一样挡不住我们老八队。要是没有这股闯劲,我们也不是闯王的队伍了。”刘宗敏话说的虽然粗,但气势让本来沉闷的气氛有了缓和,把人们挑动起来。

郝摇旗本来主张集中兵力打通去河南的道路,现在见刘宗敏也有这个意思,赞同道:“汉中太苦了,如果再回汉中,我看不用官军打咱们,就是饿也得饿死在大山中。再说我们这些年闯过了多少府县,闯跨了多少官兵,他孙传庭也不是一个脑袋,两个胳膊吗,我就不信能挡得了咱们闯王的队伍。”

这时,有几个将领纷纷附和,大部分都不想再回汉中那个苦地方了,眼见河南在望,现在说退就退了,也是无法向下边交代,但高夫人一直担心孙传庭设着圈套等着自己去钻呢。

高一功见姐姐眉头皱了两下,张了张口却没有说话,知道她不太赞成与官军死斗,虽然高一功心中也有些倾向闯过潼关去河南,但看姐姐的样子,便开口说:“这件事事关我们老八队的生死,不能就这么匆忙就决定了,我看还是等老神仙将闯王的伤治好了,看看闯王的意见。”

高夫人看了闯王一眼,心道:“现在大家意见不一,自己也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闯王你快醒来吧,这支队伍没有你可不成。”

第五章 得千里马

当田羽投奔官军,竟被副总兵授予千户一职在王家寨传开,王家寨一下子沸腾起来,人们奔走相告。自从王老侍郎告老还乡之后,王家寨虽出过几个秀才,也算诗书传家,但一直再也无人做过大官。虽然田羽刚刚来寨中不久,但与人们相处比较融洽,心目中早就把田羽当作了王家寨的人了。这田羽刚一投军,就做了千总,实乃近几十年王家寨最大的喜事。

普一听说这个消息,王德清对自己前段时间能留下田羽而暗暗得意,又带着族中有名望的老人到田羽的住处向田羽贺喜。

田羽对王家寨也存有感激之情,就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这帮人帮了自己一把,因此当王德清等人要依礼制向田羽叩头的时候,田羽忙扶起大家:“王寨主,不必客气。我应该感谢各位数日来的照顾之恩。”

王德清等人忙说不敢,又将早已准备好的银子献上,田羽正要推辞,王德清说:“田将军,这是我们王家寨的一点心意,希望田将军跟随贺大人能够功成名就,封侯拜相。我们不求别的,只希望将军日后能够记得王家寨这段快乐时光即可。”

“那田某就收了下,多谢众位。”

王德清等一众乡绅刚刚离去,田羽家就挤满了闻讯赶来的人们,这些人要不是与田羽住了几天邻居,要不就是与田羽一起干活的马夫,每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真心为田羽高兴。

有个叫王六的马夫一听说田羽投了官军,而且授了大官,便与堂兄王启元商量要投奔田羽。王启元也正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又联络了几个要好的年轻人,一共八人一起来到田羽的屋子,要求与田羽一同投军。

田羽用目光扫了一下他们,八个人将胸膛都挺得高高的,虽长期营养不良,不免面带菜色,但各个精神抖擞,生怕田羽不要自己。田羽对这几个人也略微了解,知道他们也都是苦哈哈,便同意了。

王六等人一听更是欢呼雀跃,各自回家准备,而周围的人纷纷露出羡慕的目光。

第二天,贺人龙一早就率所部官军朝商县进发。

一路无话,一到商县,贺人龙便召集翻山鹞、董学礼、周国卿等人会议。翻山鹞等人这两三天已经收拢近两千人的队伍,又从各地征召了大约一千名新兵,还有二百多匹战马。贺人龙见损失不是很大,队伍人数甚至比战败前更多,心中异常高兴,又将田羽介绍给大家,听说是贺人龙的救命恩人,翻山鹞等人不敢怠慢,使田羽很快就融入到贺营中来。

贺人龙对田羽更是不错,本来老兵就不多,而且田羽仅仅不过是个千总,但贺人龙却给田羽配了七十名老兵,一百名新兵,而且七十名老兵里面还有五十人是骑兵。田羽没有使用过冷兵器,像长枪、大刀这样的技术兵器根本就不敢选,长枪不用说了,虽是百刃之王,但没有一些功夫根本就是一根烧火棍。就是大刀田羽一着急就管不了刀刃刀背乱砍一气。挑来挑去田羽选择了狼牙槊,因为这个有力气就可以,田羽虽然看着比较瘦弱,但就是在前世的特警营里那也是佼佼者。

短兵刃田羽本来想选个铁鞭,但贺人龙为了表示自己看重田羽,竟将他多年不离身的宝剑火精赠与了田羽,引得众将眼红不已。

至于马匹,王六早就在那二百多匹战马中挑了一匹好马。原来王六从小就跟着爷爷当马夫,爷爷小时候上过私塾,认识些字,后来家道中落,沦为一个马夫,为了能够给主家多饲养些好马,因此特意读过一些相马的书籍,王六耳濡目染便精于相马之道,但从来没有和别人说过而已。

贺人龙等人在王六之前,早就挑过几遍了,没有人看得上这匹长得高大,但丝毫没有精神,显得瘦瘦弱弱的黑马,但王六一过去就被这匹马吸引住了。这马浑身乌黑,只有两眼之间有一块如白缎子一般的白毛,毛多卷曲,很像龙鳞,腹下更是有左右对称的两块旋毛,很像两个乳房,行走间跨灶极大。

田羽见王六给自己选了这么一匹马,不觉好笑:“六子,这就是你给我选的好马?”

王六一副自鸣得意的样子,一字一顿的说:“这当然是好马,而且是千里马。”看着大家都不信的样子,王六有些急了:“李伯乐《相马法》上说:‘旋毛在腹下如乳者曰千里马。’不信你们试试。”

贺国英第一个不信:“就这马还千里马,要叫你这么说,老子那些骑兵的马岂不是万里马。”贺国英一番话引得众将大笑不止。

王六有些委屈:“如果贺爷不信,你骑一下试试。”

贺国英见王六一再坚持,又怕再戏弄王六,拂了田羽的面子,王六终归是田羽的亲兵,便点头道:“我试试,要不是你小子今天请我喝酒。”

“贺爷,你试过了,要还觉得小六子说了大话,这商州的酒馆任你选。”

大家见王六说的笃定,纷纷鼓动贺国英试一试,这匹马只配了辔头,还没有马鞍,董学礼对大家说:“既然是千里马,那就得好马配好鞍,正好我那有一副好鞍子,给田千总配上。”

董学礼的亲兵立刻把马鞍搬了出来,镶着银饰的白鞍子,白色的锦缎垫褥,闪着亮光的白银镫子,往马背上一放,更显得漂亮。

贺国英翻身上马,他还没有来得及扬鞭子,这匹战马好像通人性一般,已经按照他心中所想的方向,缓步跑起来。它跑得那么平稳,使骑马的人仿佛觉得它不是在坎坷不平的路上跑,而是走在极其柔软的雪原上。

贺国英一磕马刺,马一受痛,如箭般射了出去。贺国英只觉得耳旁的风声呼呼响,树木一闪一闪地向后倒退,简直像骑着一匹神驹在腾云驾雾。

直跑出三里多地,贺国英才余兴未尽地勒转马头。回到众人面前,还未等下马,便高声说:“好马,好马,果真是千里驹。”

众人虽没有试马,但都是大行家,连声称赞王六是伯乐。

贺人龙清了一下喉咙,对田羽笑着说:“盛公,既然是千里马你得给它起个好名字。”田羽投奔贺人龙以后,给自己起了个表字盛公,而贺人龙称呼其表字,以示敬重。

“下官没有读过几天书,哪能起什么好名字,还请大人赐名。”

贺人龙捋了捋胡子:“既然盛公这样说,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恩,这马跑起来似如腾云驾雾,我看就叫追风骥吧。”众将一听此名字纷纷叫好。

傍晚,田羽躺在军帐中,辗转反侧睡不着,今天得了追风骥虽然很高兴,但他却对未来充满了担心:“大明宦官为祸,党争不断,而现在的崇祯帝刚愎暴戾,这些都慢慢的腐蚀了大明的根基。即使现在国家危难之际,这些问题仍越演越烈,在事的好官,做不的事,未任事的好人,也不肯出头,现在大明这座大厦已经摇摇欲坠,自己到底能不能力挽狂澜,做个中兴之臣呢。”眼见月已西斜,田羽才在朦胧间入睡。

第六章 牛刀小试

贺人龙一面督队前进,一面观察着周围的地势,与农民军多年的战斗,使他逐渐机警和老练。他见两侧丘陵起伏,林木茂密,适于步兵埋伏,而前面开阔异常,适于骑兵作战,远处是一个小陡坡,根本就看不到后边的情形。如果农民军在小陡坡后面埋伏一队骑兵,等大军到了开阔地,派一队骑兵从正面冲锋,而两侧加以步兵偷袭,那自己这队官兵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贺人龙马上示意大军停住,示意董学礼派斥候向前搜索,然后命令摆出防御阵型。虽然连农民军的踪影都没有看到,但众将还是坚定的按照贺人龙的命令行事。如果不是贺人龙的机警和剽悍,这些人早就成了农民军的刀下之鬼,因此贺人龙的命令都会被严格执行。

贺人龙所率士兵虽然三千出头,但有三分之一是新征之兵,一旦正面被农民军骑兵突破,那接下来就是被屠杀。因此贺人龙将能战之将和百战老兵都配到了正面,两翼多是新兵,再配以骑兵加强。因田羽是第一次上阵,贺人龙将他留在了身边,作为预备队。

斥候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