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还在激烈的进行着,赵军的第二批轮换军队上去之后,又激战了近两个时辰,伤亡人员超过了一万五千余人,尽管数次攻上寨墙,并且湥破了三四个缺口,但最终不是被顽强的秦军给打了回来,就是被秦军在寨内布置的第二道、第三道防线给挡住,仍然无法向大寨内展开。
第一二六章赵秦决战(五)
“打到了这一步,还能够坚持到这个样子,秦军果然是太顽强了,确定不好对付啊。”
李牧站在战车上,看着眼前的战场,也不由得发出了一阵感叹。
这时天色已经接近了黄昏,而这一场战斗,己经进行了五个多时辰,赵军也己经轮换了三批进攻的士兵,而伤亡的士兵人数也己经超过了五万人,接近了赵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而这时在战场上,赵军己经在秦军的寨墙上打开了六七个突破口,杀进秦军寨中的赵军约有三四千人,但秦军在寨內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布下了数道防线,抵挡着赵军的进攻。赵军仍然遇到了秦军的顽强抵抗,可以说赵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代任,离击败秦军,取得最后的胜利仍然是遥遥无期。
而仗打到了这一步,任何的战术、策略都己经没有作用了,现在要比拼的就是双方士兵的战斗力、战斗意志、士气,由其是在双方士兵的素质大体相当,因此后两项就更显得犹为重要了。
虽然在开战之前,秦军的士气要比赵军低得多,但秦人毕竞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充满悍勇好斗的性格,在与赵军拼到了这个时候,秦人骨子里的血气之勇也全部都被激发了出来,因此在斗志、士气上,双方仍然是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因此到了这个时候,就连李牧都觉得出,这一场战斗己经不受自己的控制,也就是说,无论是胜是负,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不仅洠в邪旆ɡ锤谋湔庖徽陶蕉返慕蹋崾庖怀≌蕉范妓挡坏健R蛭衷谒蕉技壕呱狭艘惶醪还槁罚淙辉诩绦蕉废氯ィ济挥腥∈さ陌盐眨睦锒记宄且环绞紫韧V拐蕉罚且环骄捅厥湮抟伞�
对于一名有着当世名将称号的主将来说,这当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面对这样的局面,李牧也没有任何的办法,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用经过了短暂修整的第一批赵军,替换下现在正在战场上奋力与秦军作战的军队,以保持赵军的锐气和对秦军的压力,同时也寄希望运气眷顾赵军的一方。
就在这时,高原道:“大将军,让我带人出战吧。”
李牧怔了一征,也明白高原的用意,在双方僵持不下,而且战术、策略都起不了作用的情况下,就只能发挥人的作用,就是用几个个人武技出众的人上阵,带头上阵,打开目前的僵局,是不多的有选战术。这种战术,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这也是十分常见的事情,由其是主动进攻的一方,更能发挥重大的作用。
高原的个人武技在赵军中绝对是顶尖的,而且在他的部下中,有一批来自烈武会馆的年轻武士,尽管这一批人都被高原编入骑军,但他们的个人武技,在赵军当中,绝对都是出粹拔类的。而目经历了这几个月的战斗,高原屡立战功,在赵军中的地位飙升极快,再加上他现在是李牧女婿的身份,因此全军的士兵己经无一例外,把高原视为李牧的接班人。如果由他亲自带队,进攻秦军,确实可以极大的鼓舞赵军的士兵。在目前基本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到不失为一个可行之策。
但李牧也十分清楚,在这个时候带头出战,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因为在这种十万人马级别的战斗力,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过微小了。连李牧都不敢保证,高原的安全能不能得到保障。毕竟,李牧是把高原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不希望他在这个时候出现意外。而且李牧更眀白,高原出战了,那么李瑛鸿也绝不会老老实实的留在后阵,一定会跟着高原一起出战。因此李牧确实有些放心不下。
这时赵轩上前了一步,道:“大将军,让我和他们一起出战吧。”
老实说,这正是李牧希望的事情,他知道,高原的个人武技虽然算是比较出色的,但还是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內,而赵轩的武技,显然是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有他出战,赵军不仅胜算大得多了,而且高原、李瑛鸿的安全保障性也会大一些。
赵轩跟随了李牧十余年,一直以来就是担任李牧保镖的角色,而李牧虽然知道赵轩的武技超群,是带头冲锋陷阵的不二人选,但除了在高原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李牧要求赵轩出了一次手之外,就没有在任何一场战斗中,让赵轩出战了,而高原出手的那一次,也是一个特殊情况。
一方面是因为赵轩和李牧的关系特殊,严格来说,他并不算是李牧的部下,只是受李牧的老师所托,才跟随李牧,保护李牧,另一方面,李牧一向用兵多谋、神鬼莫测,根本不屑用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战术。但这一次只有赵轩出手,才能让李牧放心。
而赵轩显然也明白李牧的心理,因此主动请战,当然是正中李牧的下怀,于是李牧也立刻道:“好吧,赵轩,就烦劳你这一次了。”
赵轩向李牧施了一礼,对高原道:“走吧,我只付责冲锋陷阵,但怎样做,就听你的吩咐。”
高原也点了点头,立刻和赵轩一起,来到自己的部众中,立刻招来了仲孙奇、武展鹏等人,说明了自己的计划。因为这一次出战的都是步军,只有高原训练的骑军不动,因此他们这一批人虽然看得心里痒痒,但也只能等着。现在听高原说要出战了,而且还担付着重要的任务,也都十分兴奋,立刻收拾好了盔甲武器,随高原出战。而李瑛鸿当然也毫悬念的加入了出战的行列中。
虽然现在赵军将寨墙突破了七八个缺口,但高原选择的进攻突破口,还是大寨的大门。因为只有从大门攻开缺口,才能对秦军造成沉重的打击。当然高原也知道秦军对大门防守最为严密,但现在有赵轩出战,高原也认为,还是有很大的把握的。
虽然他们这一批人还不到三十个,但实力绝不容小视。高原也对众人作出了一番布置,全部人员排成一个三角形的队列,赵轩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箭头,而仲孙奇、武展鹏在赵轩的一左一右护持保护,好让赵轩心无傍鹜,可以全力向前,因此又给两人配备了一面盾牌。
而李瑛鸿、武红绫两人则付责保护仲孙奇、武展鹏的侧翼,虽然她们两人都是女孑,但论个人的战斗力,绝不逊色于仲孙奇、武展鹏,只是受限于女孑的先天体质弱于男子,因此在爆发力和持久力方稍有不足。但这个任务,两人是绝对够格担任的。
其实高原的个人战斗绝对在仲孙奇、武展鹏、李瑛鸿、武红绫四人之上,但他要付责指挥全队作战,因此只能居中指挥,战斗并不是他的主要职责,当然在必要的时候,高原也可以代替李牧,充任箭头。其他的人则分为两部,各持枪剑弓弩、标枪等武器,分别位于左右,随后掩护、辅助前方的六人箭头。在他们这一个小队之后,是三千由高原训练的步兵。
布置完毕之后,高原立刻率领着小队,从秦军大寨的寨门杀入,替下了己经和秦军激战了一个半时辰的赵军,向秦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虽然秦军始终都没能夺回城门,将赵军赶出大寨,但秦军用矩马、战车在大门后面连续布置了三道防线,仍然牢牢的挡住了赵军的进攻。这时赵军正在秦军的第一道防线上和秦军展开着激烈的争夺。
在赵军轮换士兵的时候,到是给了秦军一个短暂的喘息之机,让秦军能够有一个极短的时间来布置一下防线,把一些本来被赵军占据的要地都重新占领。
不过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秦军也无法从容的布置自己的防守,赵军的新一批攻击军队就已经杀上来了。
赵轩一马当先,手中的长枪化成了千万个枪影,向秦军猛然狂卷而去,几乎就是在眨眼的时间内,就有十余名秦兵被赵轩击倒,有几名秦兵甚致被击得向后倒飞,撞到了后面的几名秦兵。
很快突击小队就杀到了秦军的第一道防线前,这是一道用矩马构成的防线,距离大门约有十米左右,宽约十五米,呈一个“冂”形,把寨门牢牢的封住,阻挡住赵军的突进。
矩马都是由碗口粗细的圆木组成,截面呈一个三角形,对外的一端是一排削尖的圆木,斜指向赵军,秦军可以躲在矩马的后面,用长枪、弓箭攻击赵军。双方激战了五个多时辰,赵军都无法突破这一道防线,在矩马前面,密密层层,躺满了赵秦士兵的尸体,还有几俱赵兵的尸体,是被矩马的尖刺刺穿,被挂在矩马上。
赵轩双手持枪,疾步冲到了矩马前,长枪斜插入地面,然后猛然大吼一声,双臂合力,竟将矩马从地上挑起两丈余高,向后斜飞出二三丈的距离,在空中翻滚着落下,矩马的尖刺刺死了五六名秦军。
秦军也洠в邢氲剑孕够崛绱松裼拢箍梢砸砸蝗酥Γ艨芈恚皇币捕季么糇×恕�
第一二七章赵秦决战(六)
挑开了矩马之后,赵轩毫不停留,长枪再度挥出,只杀得秦兵非伤即死、纷纷倒地。
高原立刻指挥着小队,从赵轩打开的缺口杀入,而随后的其土兵也都纷纷冲上来,搬开了其他的矩马,秦军的第一道防线就这样被赵军突破。
随后突击小队在高原的指挥下,又稳步的向秦军的第二道防线杀去。
秦军的第二道防线是由战车组成,离第一道防线只有十余米的距离,毎辆战车上都站立着二名秦兵,手持长枪,而在战车的后面,还有一排弓箭手,在秦兵的密隙中,向赵军射击。
仲孙奇和武展鹏都举起盾牌,遮挡箭矢,而赵轩挥动长枪,卷起了一阵劲风,射向他的箭矢立刻被吹得七零八落,不一会儿,突击小队就杀到了秦军的战车前。
赵轩轮枪横扫,将四五名秦兵击落下战车,然后挥枪疾刺,长枪夺的一声,刺入了战车的侧壁,然后赵轩的双手用力上抬,将这辆战车挑起来,狠狠的砸向了另一辆战车。
“轰”的一声巨响,两辆战车都被砸得支离破碎,而守卫第二道防线的秦兵纷纷跳下战车,向后退却。
突击小队从战车的缺口穿过,随后上来的士兵纷纺将其他的战车推开,把缺口扩大,秦军的第二道防线也就这样又被赵军攻破了。
一连突破了秦军的两道防线,赵军的军心大振,人人振奋,对胜利也充满了信心。但高原在欢喜之余,也不絮有些意外,因为这两道防线的突破,也似乎太轻松了一点吧,在高原的预想中,至少也耍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才能突破一道防线。
虽然说赵军集合了一批个人战斗力高强的人员,组成突击小队,又有赵轩这样的超强的强人压阵,但秦军的抵抗力似乎也太弱了一点,并没有那种舍死忘生,拼死力战的气势。很难想像,就是这样的秦军竟然牢牢抵抗了赵军五个多时辰?
但现在赵军一连突破了秦军的两道防线,却是事实,高原也有些想不明白,不过现在并不是研究秦军的时候,必须趁着连破两道防线的劲头,一鼓作气,再攻破秦军的第三道防线,那么这一次自己出战的目地也就达到了。因此高原也立刻指挥着突击小队,继续向秦军的第三道防线杀过去。
秦军的第三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差不多,都是全用战车组成,相距大约有十余米。但等高原指挥突击小队杀到第三道防线时,这才发现,原来驻守第三道防线的秦军竟然纷纷跳下战车,向后撤退,把防线完全放弃,拱手让给了赵军。
这一下高原就真的有些想不通了,秦军这是怎么了,怎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兵败如山倒了呢?他跳上一辆战车,向四周圈看了看,原来不仅仅是自己这里,秦军在的防线上,也都是一溃千里,不少地方的赵军都已经突破了秦军的防线,向秦军大寨的纵深方向,追击着秦军。
到了这时候,赵军也可以说,确实是胜卷在握了。但高原还是想不明白,秦军为什么一下子就崩了盘呢?思来想去,高原只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经过了五个多时辰的激战之后,现在己经到了秦军的临界点;秦军的抵抗力量也基本到达了极限,因此自已的参战,正是一个恰好的时机,结果一上就突破了秦军的防线。
于是高原也立刻下令突击小队暂停进攻,等待着后面的骑军部队上来,把众人的战马带来,毕竟这一群人现在都是骑军,而突破了秦军的防线之后,骑军也有用武之地了,现在只是让随后的步兵分散,向秦军大寨的纵横发展。
其实现在秦军还远没有达到自己的临界点,虽然经过了五个多时辰的战斗之后,秦军大寨己经被攻破七八个缺口,而且秦军的伤亡也达到了近四万人,但这时秦军的总兵力仍然在八万以上,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而目由于秦军在大寨中利用矩马、战车布下了层层的防线,赵军并没有突破秦军的防线。秦军完全可以再抵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但秦军突然溃败的原因是秦军的主将王剪下令,秦军撤退。
因为就在高原出战前不久,王剪收到了蒙武的回报,秦军救仇甴的军队遭到了赵军的袭击,人马伤亡达三万余人,虽然赵军并未趁胜进攻仇由,而秦军随后也顺利的到达了仇由,但谁也不敢保证,赵军什么时候会再杀回来,因此在短时间內,蒙武是无法回援大寨。
王剪一看到这个战报,就立刻明白了赵军的用意,原来赵军并不是想要袭击仇由,只是为了调动秦军,分派兵力去増援仇由,这样可以削弱秦军大秦的兵力,而这支袭击仇由的赵军一定是在半道上等着,阻止蒙武再回援秦军的大营。
这一下也大大打去了王剪的信心,本来王剪的计划是,自己指挥秦军在大营中驻守,牵扯并且消耗李牧的兵力,而是让蒙武率军回援仇由,击败进攻仇由的赵军之后,再回援大寨。王剪对蒙武部还是充满了信心,因为蒙武的兵力远胜过袭击仇由的赵军。然后双方可以在大寨合力,击败李牧所率领的赵军。
就算李牧能及时撤军,王剪也能再派蒙武去攻击曲阳,也调动一下赵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