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进行了大约有十余分钟的时间,秦军就己经完全处于劣势中,不过到目前为止,和秦军接战的,只是赵军的第一排鸳鸯阵小队,而且基本都是原地不动,并洠в邢蚯巴唤�
而就在这时,在赵军的后阵中,号角吹响,赵军第二排的鸳鸯阵小队,从第一排各小队之间的空隙距离內,向前突进,加入到了战团中来,并且逐步向前推进,越过了第一排,成为与秦军激战的主力。
落到后面的第一排鸳鸯阵小队立刻和第三排换位,把第二位的位置让给第三排,自己退到了最后一排的位置上而第三排的鸳鸯阵小队则又重复着第二排鸳鸯阵小队的做法,从前排的空隙中突进,然后跃过前排,和秦军交战。而退下来的第一排经过了短暂的调整之后,马上又第进跟上。
就这样三排赵军交互替换,但却是稳步的前进,丝毫也不乱,也充份的显示出赵军的士兵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只杀得秦军连连后退,无法抵挡得住赵军的突进。尽管赵军速度并不快,但这样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又进向了十余分钟的激战,就向前推进了二十余米的距离,而地上留下的几乎全是秦军的士兵尸体,只有少量是赵军。
第一零五章赵秦首战(四)
看着赵军的中军在稳步的推进,在后阵战车上指挥的高原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来这几个月来自己的心血可真的没有白费,现在自己训练的骑军、步军都己经初建成效了。
其实李牧拔调给他部下的骑兵、步兵都不是刚入伍的草鸟,而是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只要适当了新装配和新战术,就可以立刻上仗作战,并且将这些新装配和新战术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当然现在高原也不敢大意,毕竟现在赵军只能算是稍占上风,离取胜还相差很远。而且这时秦军向左右军派出的援军到达战场之后,也渐渐将左右两个战场的局面稳定下来,双方的战车在战场上纵橫驰骋,步兵来回冲杀,一时间也杀得难分难解。不过这时的战事又回到了传统的战车对战车的模式上。
而高原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左右两军的局势之后,终于又下达了命令,让从战场退下的骑军重新参战。不过这一次骑军并不是直接杀回到战场中,因为这时在战场上撕杀的不仅仅只有战车,而且战车随行的步兵也都参加了战斗。这个时候,骑军再直接参战,很难再取得刚才的战果,毕竟赵军的骑军中还有大量都是老式骑军。因此这一次骑军是从战场的外围包抄上去,攻击秦军的侧翼。
不过秦军也一直都在关注着赵军骑军的动向,一见赵军的骑军出动了,虽然不是像先前那样,直接入战场,也立刻出动,迎向赵军的骑军。因此赵军的骑军想到对秦军展开迂回包抄,就必须先击败秦军的骑军才行。双方的骑军立刻又展开了战斗。
两翼的战场暂时还是在僵持阶段,但在中路,赵军己经向前突进了五六十米的距离。
其实在中路作战的秦军心里都十分郁闷,因为他们发现,赵军的人数也不比自己多,而且个人的战斗力并不比自己强啊,但不知怎么,自己偏偏就是无法挡住赵军的突进,而且也打得别别扭扭。
但这时中路的战斗也打了约有三四十分钟,秦军的士兵也有点摸清了赵军的套路,明白赵军前面的两名盾牌手、两名长戟兵的作用主要是挡住自己,好让后面的长枪兵和弓弩手在洠в形P驳那榭鱿孪蜃约悍⒍セ鳌R虼苏庋蛳氯ィ钥鞯目隙ㄊ亲约海虼吮匦胗写烁谋洳判小�
毕竟秦军的中下级军官都是有着很丰富的实战经验,知道想要打破赵军的这种战术,就必须打破赵军小队的防线,但由四名赵兵组成的防线十分严密,而且一味的防守,那怕是有机会也决不进攻,秦军想要打破赵军的防守,并不容易。而且赵军后面的四名长枪兵、四名弓弩手也不会任由秦军无所顾忌的进攻自己的同伴,只要前面的四个人能够挡住一会儿,后面的人就可以立刻对秦军展开打击。
那怕是秦军有时能够杀伤杀死一二名防守的士兵,但后面也马上有人会扑上来,力保防线不失。因此有不少秦兵都偿试过强行攻破赵军的防线,但不是倒在赵兵的长枪下,就是被弓弩射中,要么身亡,要么受伤退出战斗,虽然马上有其他的秦军填补上来,但很难对赵军的防线形成连续的攻势,当然就很难突破赵军的防线了。
当然也有一些秦兵见正面难以突破,于是也就打算绕过赵军的前方防线,绕到侧边攻击,但每一个鸳鸯阵小队之间的距离只有三米多宽,几乎没有多少突破攻击侧边的空间,而且就算有少量秦兵能够突破前排的防线,攻击赵军的侧翼,但赵军的每一个鸳鸯阵小队中还有两名双刃斧兵,在作战时,两名双刃斧兵可以使用标枪,进行远程攻击,而在敌军绕过前方的防队,进攻鸳鸯阵的侧翼时,这两名双刃斧兵的任务就是保护住自己的侧翼安全。因此也根本不给秦军留下一点空隙。
结果尽管秦军也全部都在拼力的作战,但却仍然难以抵挡赵军的突进,只能被赵军逼得逐步后退,不过秦军毕竟是人数众多,也是训练有素,而且这时赵军只是稳步的推进,并洠в写蚵仪鼐恼笫剑虼饲鼐渫巳床宦遥对痘姑挥械嚼0艿氖焙颉5比徽照庋蛳氯ィ鼐陌芡鲆彩浅僭绲氖虑椤�
不过这时在两翼的战斗,却发生了变化。双方的骑兵加入战场之后,秦军的骑兵在数量、战斗力方面和赵军相比,都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双方接战之后,并没有打多长时间,秦军的骑军就毫无悬念的被赵军击败,然后赵军的骑军就从秦军的侧翼发动进攻。
到了这个时候,在秦军后阵指挥作战的王剪、蒙武也都湥С鼐拇笫萍喝ィ俅蛳氯ィ褪抢0堋5比磺鼐褂性け傅谋Γ衷诔嘶褂幸话倭菊匠抵猓碛幸煌蜃笥业脑け副Γ渲杏形迩Ч笫郑硗馕迩遣奖跃嘶褂幸话倭菊匠抵猓渌谋θ纪度氲秸街辛恕�
战车的数量可以互相拆消,但如果秦军把这五千步兵投入到战场中,秦军也还能再坚持一段时间。如果运用的好的话,也不是洠в腥∈さ目赡苄浴�
但王剪并没有选择继续做战,而是下令收兵。因为王剪十分清楚,秦军可以増加援军,赵军也同样可以再从大营里调兵增援。这样就洠昝涣肆恕�
另外这一次出战的目地也并不是要击败赵军,主要还是让秦军的士兵活动一下,保持紧张的状态,另外也是摸一摸赵军的底,现在这两个目地基本都算达到了,因此在秦军还洠в忻飨园芟竦氖焙蚴站材芩闶且桓霾环质じ旱木置妫郧鼐氖科蚧饕膊⒉淮蟆H绻娴帽徽跃钡么蟀埽筒缓昧恕5仁毡螅俸椭诮桃橐幌拢跹Χ哉跃钠锉⒒褂胁奖�
于是随着秦军后阵中的号角吹响,作战的秦军也开始从战场上撤离。
虽然这个时候秦军己经陷入明显的下风,但还没有到溃败的地步,秦军的阵形、队形基本还能保持完好,而且秦军基本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兵,因此在撤退的时候,秦军仍然还是保持着比较好的队形,各军都按照秩序,依次而退,丝毫也不洠в谢炻摇>」苷跃菜婧笞坊鳎膊⒚挥腥〉锰蟮恼焦�
而这时王剪也下令,命秦军中留守的五千弓弩手出击,掩护秦军撤退。虽然秦军现在正在撤退,挡住了弓箭手的射击路线,但弓箭手可以釆用抛射的方式,直接跃过秦军的撤退士兵,打击在后面追击的赵兵。这也是在这一战中,秦军的弓弩手们首次有了发挥的空间。
一阵箭雨从空中落下,追击的赵军中顿时也有不少人中箭倒地,不过这时双方一退一追,尾首相接,有一部份呈犬牙交错状,因此秦军射出的箭雨也误伤了不少同伴,但总体来说,还是赵军的伤亡要远大于秦军。
秦军射出的第二批箭雨落下之后,在赵军的后阵中,也响起了撤军的号角。于是赵军也迅速的从战场上撤退,两军也迅速的拉开了距离。而秦军的第三批箭雨的威力己经减少了大半,等到秦军的第四批箭雨落下的时候,赵军已经基本退出了弓箭的射程,几乎所有的箭矢全部都斜插入地面上。
高原也不禁暗暗的责备自己,如果自己早一点下令撤军,赵军就不会挨这几批箭雨的打击,就是因为刚才自已稍稍犹豫了一会儿,还想再看一看。因此没能够及时的下令,结果导致了赵军增加数百人的伤亡。看来自己还是需要一些磨练。
不过这只是这一战的一个小细节,这时双方的距离己经拉开到了一百多米的距离,早己不在弓弩的射程之內,因此军的弓弩手们也都停止了射箭,掩护自己的同伴回撤,因此赵秦之间的第一次正式的战斗也宣告结束。
这时秦军赵军都己经各自归队,但在战场上留下了满地的尸体、死亡的战马、残破的战车,碎裂的盔甲,拆损的武器等等。高原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自己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总算是完成了,从场局上看来,这个结局还算不错,当然俱体的得失,还是要等回营去总结。
但现在还不能立刻回营,因为战场还需要清理,双方的士兵各自归队之后,又都各自派出了数百名杂役士兵,收集战场的尸体,同时也是搜找重伤的同伴。
只有在清理战场的时候,双方的士兵才能够以比较温和的态度相处,各自寻找着自已同伴的尸体,收拾剑枪戟戈等武器,收陇走失的战马,还有损失并不严重的战车,而且基本都是各找各的,不会去拿对方的。
其实秦军赵军己经打了几十年,双方有不少士兵都是老打交道的,由其是收集尸体的杂役,因为不是正式的士兵,阵亡率并不高,人员的变化并不大,有一些人己经互相认识了,因此在收集自方士兵尸体的同时,有一些人也不忘打个招呼,如“这次又是你来了啊”,“最近混得怎么样”,“上次见到的那个那个谁怎么没有来”,而且在有时候,互相也会提醒一下对方,“这里还有一个你们那边没断气的人,快把他抬回去,说不定还有救”,“这个家伙是你们那边的大官吧,这一身盔甲,可不是小兵啊”等等。
但这一次秦军留在战场上的尸体明显要比赵军多,等赵军的尸体都清理得差不多的时候,秦军的尸体还没清完一半。
而这时高原也下令,赵军的各路军队也都依次回营,但秦军只能在战场还等一段时间,等把战场上的尸体都收集完了,才能撤回大营里去。
第一零六章总结
“禀报大将军,我军一共阵亡二千四百六十一人,受伤一千七百二十七人,战车损毀八十八辆,损坏六十三辆,战马死亡二百二十七匹,伤一百五十三匹,但秦军的伤亡不详。这是详细的伤亡情况。”
李牧点了点头,因为这一战从表面上看,并未分出胜负,秦军是主动撤兵,双方是共同清理战场,赵军并没有清点秦军的阵亡人数,因此也无法计算秦军的损失。不过从战场的局面来看,秦军的伤亡人数也非常明显的要多过赵军,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
这时清查的官员向李牧递过来的一堆竹筒,这上面是各营阵亡士兵的详细数字名单。李牧也将这些竹筒分散给各营的主将,让他们自己去看。
而高原最关心的当然是自己的本部士兵,因此找到自己营的竹筒,打开一看,骑军阵亡一百六十七人,伤一百一十二人,步兵阵亡二百七十八人,伤二百二十三人,总计阵亡人数达到四百四十五人,受伤士兵也有三百三十五人。再加上以前的伤亡,目前高原营的士兵减员共计将超过了八百人。
现在高原部带到井陉大营的作战士兵约有六千人,占全营的三分之二,因此现在的减员共计己达到一成以上。由其是骑军的减员,已经超过了二成,因此高原部下的兵力也成为各营损失最大的。
不过自从和秦军开战以来,高原部下的士兵一直都是赵军作战的主要力量,甴其是今天的一战,高原也是全营出动,因此损失也自然要比其他各营要多。但通过这几次战斗,高原部下的骑军、步军也都得到了实战的煅炼,证实了高原对士兵的训练确实是非常有成效的。
虽然高原训练新式骑军、步军得到了李牧的全力支持,但在赵军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他心服口服,因为高原在赵军中的晋升速度可以用飞速来形容,仅仅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够自领一营,手下管着近万的士兵,而且都是从李牧的中军营拔调的精兵,在装配补济上几乎是有求必应,自然会引起不少人心里的不平衡。
如果是参加过上一次番吾之战还好一些,毕竟他们和高原相处了三四个月,也在一起平肩作战过,就算有些不满,但嘴里也不会说出来。但现在李牧控制的赵军总兵力接近三十万,超过当时的兵力近一倍,这次驻守在井陉大营的十二万人马中,有近五万都没有参加过番吾之战,他们对高原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是将星临世,现在算是李牧的女婿,一下孑窜到了这样的位置,当然有人心里会产生一种不平衡的感觉来。毕竟赵国一向重视武备,在军队中主要还是看真材实学,只靠出身门第,也许可以在朝中谋取高位,但却无法在军队担当重任。
在公事明面上有李牧压着,当然没有人敢说什么,但在私下里,甴其是在中下层军官中,都高原不服气的**有人在,认为高原并没有什么真材实学,不过就是因为他是李牧的女婿,因此才能够自领一营,独当一面。
其实中下层士兵的这种想法,李牧也十分清楚,当然士兵们有这种心里也是正常,高原也确实是属于跃级晋升,只要高原表现出自已的能力之后,这种想法也就会慢慢的消除了。因此秦军出兵以来,李牧直都让高原出战,一方面是让高原加强实战经验,另一方面也让高原多立战功,以打消其他士兵心里的不平衡。
而经过了这几战之后,虽然不能完全打消士兵心里对高原的不满情绪,但也确实是消减了不少。毕竞在这几次战斗,由其是在第一次突袭秦军大营的战斗,还有今天和秦军展开第一场全面战斗,高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