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高原也有些庆幸,好在是自己组建了重甲骑军,否则怎样对付夸父族战士,还真不好办。当然也对夸父族战士的强大战斗力心悸不己,毕竟他们能以血肉之躯来对抗重甲骑军,还给重甲骑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
不过虽然击败了秦军,也算打了一个胜仗,但对目前的大局却洠в刑蟮母墓郏蛭〉拇笥磺鼐髌疲衷谥皇O陆肝湔庖恢Ь樱淙徊凰闶枪戮钊耄彩枪抡颇衙6艺庖徽街杏捎谇鼐脑备系剑⑽茨艹沟谆骼G鼐骨鼐⒚挥性馐苤卮蟮拇蚧鳎盗Σ⑽词芩穑梢远玫谋θ匀辉谑逋蛞陨希壳白芗撇蛔憔磐蛉耍虼司荒苄∈恿饲鼐�
另外尽管在这一战中,重曱骑军的表示十分出色,可以说在战场上发捍了关建性的作用,完全证明当初建立这样一支烧钱的军队是正确的,但高原也知道,重甲骑军并不能包打天下,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克服的缺点,因此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望在重甲骑军身上。
当然,代军也可以再从鸿上塞调集兵力来增援,但现在代军的目标并不是要攻占井陉,只是牵制秦军的兵力,等待司马尚突袭蓟京得手,不让秦军有足够的兵为去增援蓟京一线。而这个目地,显然也己经达到了,因此没有必在井陉塞前驻守,可以先向后退一退,等待更好的时机。
于是和众将商议之后,众人也都一至同意高原的意见,暂时从井陉退军,等待时机。
既然众将都同意退兵,高原也就不要迟疑,趁着秦军刚刚败阵,暂时无力再向代军的大营发动进攻,尽早撤军,以免夜长多变。因此就在第二天,代军就开始从井陉向鸿上塞的方向撤退,三天之后,代军也完全撤离干净。
而尽管秦军得知代军撤军,但果然是对代军还心有余悸,另外秦军的混编训练也没有完成,因此并没有追击代军,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代军撤退了。
不过代军的突然撤军,也让秦军的诸将有些意外,但韩腾却敏锐的意识到,这说明代军的重甲骑军并不是无敌的,应该存在着某些弱点,否则代军也就不会在这个时候撤军,因此对蒙恬的建议,也不由得又多了几分信心。
蒙恬仍然不为代军的行动所动,以五十辆战车,配备一千骑军、三千步军继续训练车、骑、步一同作战,不过在这个时代,毕竟是有丰富的战车作战的经验战术,绝大部份士兵也都有随同战车作战的经验,因此训练起来到也并不困难,就在代军完全从井陉前撤退的时候,车、骑、步一同作战的战术也初见成效。
但蒙恬还是不敢大意,又指挥着车、骑、步军队进行了两次模拟战斗,并且还拉来三千骑军办演代军的重甲骑军进行配练,结果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效果,因为战车不用战马拖拉,可以自行行驶,虽然在速度上要比传统的驷马战车慢得多,但洠в姓铰淼那V疲匠蹈榛疃啾洌娴墓シ滥芰σ哺看螅胁奖;ふ匠档牧讲啵植沽苏匠档姆烙醯悖俣炔蛔悖蚩梢杂善锞疵植梗虼嗽诔怠⑵铩⒉骄男髡街拢⒒恿思蟮耐Γ魑淞返钠锞揪筒皇嵌允郑淮虻么蟀堋�
而韩腾看完了模拟的战斗之后,也对蒙恬训练的车、骑、步军队的能力十分称赞,因为这样的作战模式,可以充份发挥各兵种的优势,并且互相弥补不足,既使不靠士兵个人超强的个人能力,同样也能达到提升战斗力,不仅能够对抗代军的重甲骑军,而且在其他的战场上,也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不过这样一来,以这样一支车骑步的混编军队就显得有些少了,毕竞现在这样一支军队还不到五千人,因此韩腾又拨出了一百辆战车,交给蒙恬,让蒙恬再训练两支类似的军队。
蒙怡到也没有拒绝,迅速又组建起了两支混编军队来,又经过了几天的训练之后,蒙恬又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对抗练习,甴新组建的三支混编军队对抗一万五千骑军,做为对新组建的混编军队最后的演练。并且还专门请来了韩腾、蒙武、李信、辛胜、章邯等诸将观看。
结果在这一次对抗练习中,混编军队再次取得了大胜。因为在正面冲撞中,骑军当然是无法战胜战车,而挡住了骑军的冲锋之后,骑军的威力也就大为下降了,而战车的随行骑军、步军立刻赶上去,枪戟戈剑齐下,顿时将骑军打得落花流水,阵形大乱,整个战事只进行了不到半个时辰就结束了,以混编军队的大胜告终。
虽然在这一次对抗练习中,受伤的士兵多达五百余人,其中受伤较重的士兵达到了六十余人,另外还有两百多匹战马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损,但结果却令韩腾等人十分满意。尽管他们也都清楚,代军重甲骑军的沖击力并不是一般骑军可比的,但从战斗的经过来看,战车确实能够有效的抵挡住重甲骑军的冲击力。因此用混编军来对付重甲骑军,应该是可行的。
等对抗练习完毕,蒙恬上台向韩腾交令,韩腾哈哈大笑,道:“蒙将军果然是练兵有方,有了这样一支军队,我们又何用惧怕代军的俱甲骑军呢?”
蒙恬道:“那里,那里,大将军太过讲了,其实能够训练出这样一支军队来,也是多亏了有大将军制造出来的这些战车,如果没有这些战车,而还是使用以前的驷马战车,是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因此末将不敢妄居其攻。”
其实蒙恬说的也是实话,车、骑、步混编军队的核心还是战车,而且只有韩腾制造出来的这些新式战车才能充任核心的角色,老式的马拉战车实际己经不能适应战场的需要了。
韩腾点了点头,道:“是蒙将军太过谦了,现在我们歇兵己足,又训练出了车、骑、步混编军队,是不是应该向代军发动进攻了,我听说攻占了蓟京的王上将军己经派遣王贲和杨端和率军出击,向上谷郡进攻。这一次出战,我大秦两线出击,现在王上将军己经攻占了蓟京,而我们这一线却还一事无成,如果让王上将军再决取了上谷郡,等回到咸阳之后,我们还有何面目去面见大王呢,因此各位以为,我们应该如何向鸿上塞进军。”
韩腾的这一番话,到是让李信、辛胜、章邯等人颇为意动,因为秦国最重军功,秦人尚武好胜,秦军的各将领自然也都渴望建功立业,不甘人后,而这一次出战,井陉这一线的秦军十分不顺,和代军在井陉、鸿上之间百余里的距离内反复拉距,到现在为此,秦军己经损失了超过六万的军队,还包括大量的战车,己经近半的夸父族战士,尽管代军的伤亡也不小,但从总体上看,代军似乎还占有一点的优势,对比另一线王剪统领的秦军,确实要显得逊色得多了。
虽然在出战之前,就己经制定下来井陉一线牵制,蓟京一线主攻的战略,而且王剪能够顺利的攻占了蓟京,多少也有一些运气的成份,不禁没有遇到代军的阻挡,而且正好赶上燕国內部自己闹內乱,用撞上好运乞来形容,也不为过。但立功就是立功,这也让李信、辛胜、章邯等人多少觉得脸上无光,当然也希望能够在这一线取得一些突破,建立一些战功。而现在秦军总计还有约十八万的兵力,蒙恬训练出来车、骑、步混编军队,基本可以对抗代军的重甲骑军,因此也应该向代军发动一次进攻了。总不等看着王剪再立战功吧。
经过众人的商议之后,秦军终于做出了决定,这一次出兵进攻鸿上塞,将分两路,一左一右进军,以左路军为主攻,共计七万军队,以为李信主将,蒙恬为副将,三支混编军队为核心;而右路的兵力为三万,付责牵制吸引代军的兵力,主将为辛胜,副将章邯,两路齐进。而韩腾和蒙武两人带领三万军队,随后做为两路接应。
第五九九章突袭蓟京(二)
袭击蓟京城的,自然就是代军。
早在十余天之前,司马尚就带领着三万突袭的代军,在北方绕了一个大圈,到达蓟京东北的山谷中隐藏起来,而秦军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代燕交界的蓟京西面地区,因此根本就没有察觉到代军己经在蓟京城边潜伏了下来。
而在山谷中潜伏下来之后,司马尚立刻就派人和早己潜入蓟京的代郡锦衣卫人员取得了联糸,了解了蓟京城里的情况,现在巳潜入蓟京的代郡锦衣卫人员有近千人,共计分成六批,每批一百五十人到二百人不等,为了隐密启见,这六批人员互相之间都不知道其他人的存在,而另有专门的人员付责联络传递消臭,而且在前期代郡还以经商为名,将大量的武器、盔甲带进蓟京隐藏起来,可以说己经做好了充份的准备,只等着行动。
不过这时秦军刚刚占领蓟京,城内城外的驻军多达近十万人,而且守卫十分严密,因此司马尚也不敢轻举妄动,就在山谷中潜伏下来,等待时机。
果然,过了几天之后,秦军就出兵去进攻代燕边境埋伏的代军,驻守蓟京城的秦军,只剩下三万余人,而且还有一半驻守在城外。
司马尚当然知道时机己经来了,于是立刻和潜入蓟京的代郡锦衣卫人员联络,并且约定好了突击的时间、信号和城內城外互相配合的方式。
这一次代军突击蓟京,一共出动了六个军,分别为蕃勇右军,威骑军、骁武军、平远军、广德军,威边军,为两个全骑军和四个步骑混编军;共计约三万余兵力。
因为秦军在蓟京城外还驻有一万五千军队,分别驻守在南北两门,因此代军将突击蓟京的目标放在东门,付责突击蓟京的是平运军和广德军,蕃勇军为接应后备;城中潜伏的六批人员则分别在城中四门放火,南西北三门各派一批,每批约一百五十人,目地只是制造**,扰乱秦军的注意力,而在东门派遣两批人,人数约三百五十人,这才是真正接应代军入城的人员,还剩的一批约二百人付责各路接应预备。
而威边军、骁武军分别在秦军驻扎在城外的两个军营附近埋伏,因为一但城中乱了起来,秦军一定会调城外的军队进城救援,因此这两支军队的任务就是等秦军一出大营,就立刻先用步兵向秦军的大营发动攻击,而大营被袭,秦军一定会回兵救援大营,代军的骑军再趁势杀出,袭击骑军,就可以一举击溃城外驻守的秦军,另一支全骑军威骑军则付责接应城外的两路代军。
这一番计划,也是司马尚精心策划出来,可以算是十分周道全面了。
于是在入更之后,代军立刻从山谷中杀出,虽然山谷离蓟京有五十余里,但代军的士兵都配有战马,而且虽是黑天,但沿路都有锦衣卫的人员接应,为代军指明道路,因此代军的行动十分迅速,二更刚过,就己经到达离蓟京不到十里的范围。
各路代军都在锦衣卫人员的指引之下,进入各自的战场阵地,而司马尚带领着蕃勇军、平远军、广德军直接赶奔蓟京的东门。
这时己经接近三更,天上已出现一轮残月,缀着淡淡的星光,因此依稀可以看出几十步远的距离。而随着距离的拉近,代军的士兵也能够看到远方城墙上阑珊的火光。
突击蓟京的代军在城外约二里多远的一个小山边和接应的锦衣卫人员碰头,这时他们早己经在城外做好了准备,在山头上堆好了三个柴草堆,见司马尚带领着代军赶到,立刻依次点燃了三个柴草堆,橙红色的火焰顿时照亮了天空,在数里之外都可以看得十分明显。
而这时在蓟京城里,潜伏的锦衣卫人员也都各自就位,并且拿到了武器、盔甲,因为在事先做好了充份的准备,早在数月之前,锦衣卫在四个城门附近都买下了一套住宅,武器盔甲就埋藏在宅孑里的地下,同时还在宅中准备了大量的干草、干柴等引火之物,因此锦衣卫的人员在白天零散的躲进宅府,起出了武器盔甲,并且就在宅院里等待着行动的信号。
只等信号一起,首先在宅中放火,制造混乱,然后从宅中杀出,或者扩大混乱,或者接应代军进城,这样行事既安全又隐密,又方便。
就在众人等得有些不奈烦的时候,信号终于来了,看到城外的火光之后,锦衣卫的人员立刻行动起来,首先在宅院中放火,因为这时在宅院房间中都堆满了干草干柴,自然是一点就着,不一会儿就全宅着火,一下子就映红了半边天空。
而其他的锦衣卫人员纷纷从宅中出来,各自手执枪剑武器,还有不少人拿着火把,在周围四处放火,制造混乱,虽然在蓟京城里驻扎着一万五千秦军,但蓟京是燕国的都城,虽然不及临淄、大梁、咸阳那么规模宏大,但也不算小,区区一万五千秦军,当然不可能在蓟京城里守卫严密,因此也给锦卫衣容出了不少的时间来制造混乱。结果不一会儿,在蓟京城里的东南西北四门附近火光大起,大乱了起来。
不过秦军的兵力虽然不多,但在四个城门到是留下了不少兵力驻守,而代军制造混乱的地方,也都比较靠近城门,因此守城的秦军见城中火光大起,一片大乱,自然要赶去救火平定混乱。
其实将放火地点选择在城墙附近,也是经过了精心的挑先,就是为了吸引守城秦军的注意力,南西北三门的锦衣卫趁着混乱,和赶来救火的秦军交战,拖住秦军,而在东门,锦衣卫在放火制造**之后,只留下少量人员,牵制赶来救火的秦军,而其他人则通过其他的街道,赶奔城门方向,当然这也是早已设定好的路线。
因为守卫城门的秦军大部份都赶去救火,留守城门的秦军极少,只有三四百余人,虽然人数不算少,但要分守城门、城楼、城墙等等,而且这时城外的代军己经来到了防城河边,大吵大闹,大喊大杀,也吸引了守卫城墙的秦军注意力,因此这时在城下驻守,保卫城门的秦兵只剩下一百多人,而杀过来的锦衣卫却有近三百人,再加上秦军丝毫也没有准备,结果一下孑就被锦衣卫杀散。
而等城墙、城楼上的秦兵发现城下的情况不对,纷纷赶下城来支援的时候,己经来不及了,锦衣卫己经将守卫城门的秦军杀散,控制了城门,然后立刻分成两批,一批抵挡增援的秦军,一批赶忙过去开关落锁,打开城门,放城外的代军进城。
但这时城门虽然打开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