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征途-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问道:“为什么?”

高原微微一笑,道:“在下这次出使齐国,仍是公事,武安君还在代郡等候在下回去复命,因此在下不能在临淄久留,明天就要启程发出,自然无法接受洛小姐的邀请了。”

虽然明知是推托,但高原抬出了公事,洛明珠当然也没法说什么了,只好道:“即然是为了公事;那么明珠也不敢让大人因私而废公;如果大人再有机会来到临淄,一定要到眀珠家中做客。”

高原点了点头,笑道:“好吧,如果在下能有机会再来齐国,一定答应洛小姐的要求。”

刚才都还在嫉妒高原的那些年轻的学者、士人在松了一口气之后,又在心里大骂高原,这么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居然就被高原这么轻易的放弃了,受洛明珠的邀请,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什么公事在身,根本就是个托辞,怎么样也不差这一天吧,但高原却像是根本不在乎一样,这也太洠в刑炖砹税伞�

其实尽然洛明珠和淳于钟秀都是这个时代少有的美女,但对高原的吸引力都十分有限,因为在另一时空里,高原已经见惯了各种各样美女,对美女早己有足够的心思承受力;而且高原在代郡已有三名妻妾,再加上一个剑舞姬,也都是美丽动人,就算和洛明珠、淳于钟秀相比略逊一筹,但也差不了多少,毕竟高原也不是那种见了美女就走不动路的人。答应淳于钟秀的要求,是因为淳于父女替自己隐瞒了身份;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个回报,否则高原跟本就没有兴趣参加什么论战。

见说不动高原,洛明珠只好转向淳于钟秀,道:“既然上卿大人无法到明珠家中做客,那么淳于姐姐就不能推辞了。”

淳于钟秀微微一笑,道:“承蒙洛姐姐厚爱,钟秀自当从命。”

这时孔鲋笑道:“好了,虽然上卿大人明天就要返程,但今天来到了稷下学宫,也不能就这么离开了,现在己经到了中午,我们己经准备下了宴席,上卿大人怎么样也要出席,等用餐之后,再请上卿大人在稷下学宫中游历一番,也带上卿大人看一看稷下学宫的风采。”

对孔鲋的邀请,高原当然没法拒绝,只好点头答应下来。孔鲋也立刻下令,开始摆上宴席,盛情的招待高原。

而在吃完中饭之后,洛明珠向孔鲋告辞,而随后由孔鲋亲自领路、淳于父女相陪,带领着高原在稷下学宫中参观游览。

和齐国的王宫相比,稷下学宫的建筑规模并不差多少,但色彩以青灰为主,没有王宫那么明艳,而且在学宫中进进出出的全部都是身穿上袍的学者士人,或捧书苦读,或听人讲授、或围坐议论,显得学术之风十分浓厚,也颇有几分学院的风彩。因此高原到觉得这里的环境比王宫更舒服一些。

尽管稷下学宫的历史并不算长,但曾经吸引过大量的学者入住,因此也留下了不少的故事,由其以孟子、荀孑这两位大宗师,都在稷下学宫里住过相当长的时间,也留下了许多逸事,基本每到一处,孔鲋都会讲说一段历史,那位贤士曾在这里做过什么,留下过什么遗迹等等,都娓娓道来。这些故事都是高原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也觉得十分有趣。

转了一圈之后,一行人来到了稷下学宫的藏书馆里。这也是稷下学宫另一个足以自傲的地方。

藏书馆一共有六间,每一间的平面都超过二百平米,中间摆放着一排一排的书架,靠窗的位置是桌椅坐位,每张桌案上都摆放着笔墨,不少人都伏在桌案上,挥笔书写。

孔鲋向高原介绍道:“现在稷下学宫**计有藏书八千余部,十余万卷,包罗万像,诸孑百家、史乐医卜巫,无不应有尽有。而且每一部书至少保贮五份,其中三份供学者借阅观看,而另两份则是用于分开收藏,以防火灾陨失。而有些阅读量较大的书籍,会保贮到十分以上。”

高原也点了点头,七八千本书,在现在社会也许不算什么,一般喜爱读书的人,家里也会收藏几干本书,但在这个时代,可就不得了了,七八千本书,就够得上国家图书馆的标准了。向高原在代郡发展印刷术,多方搜罗书籍,到现在也才搜罗到不足三百本。而且随便走了几个书架,绝大多数书籍都是高原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估计都是在后世已经失传了孔鲋一边陪着高原在书架间穿行,一边又道:“不过现有稷下学宫的藏书只有当年全盛时期的一半多,在齐威王时期,据说稷下学宫中的藏书多达一万五千余部,二十余万卷,可惜当年燕国侵齐,稷下学宫也遭到了燕军的劫掠,其中有些书被燕国劫走,也有相当一部份被燕军损毁了,只剩下十之一二,后来经过了四十余年的恢复,多方收罗,现在也不到九千部,有些书大约己经失传了。”

高原听了,也苦笑了一声,虽然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但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也在不断遭到毁坏,远得不说,就高原所知,另一时空时大约二十年左右以后的时间里,先后发生了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火烧咸阳,这两个事件对中华文化造成了相当沉重的浩劫,许多珍贵的上古文献书籍就从此失传了。虽然这事和高原无关,但看到这满屋的书籍,高原还是生出一些遗憾来。

说着走着,高原的目光忽然一转,原来发现有几个书架上摆放的竟然都是纸书。

第三三二章稷下学宫(六)

孔鲋笑道:“这些纸书都是刚刚购买回来的。”说着,他从书架上抽下了一本【论语】,又道:“像这本【论语】,如果是竹简,至少要十余卷,而改用纸书,却只用这一册就够了,想不到代郡竟然能够发明这种纸书的制造技术,实在是太方便了,可惜现在只有这十几册书。”

高原左右看了一看,见每一本书的数量都在十本以上,笑道:“如果把这里的所有书籍都制成纸书,恐怕连一间房就够了。”

孔鲋的眼里也放出了一丝兴奋的光芒,道:“所有的书都能够制成纸书吗?”

高原点了点头,道:“虽然我对制书之法所知不多,但这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什么书,都可以大量的制成纸书。而且我们代郡现在也正在大量的生产各种书籍,这一次带来的只有这十几本书,不过在下离开代郡的时候,另一批书也在制造当中,下一次代郡的商队到达临淄的时候,将会带来一批新书。”顿了一顿,高原又道:“只是我们代郡的书籍有限,到现在也只收集到了不到三百部各种书籍,因此也无法大量的制造其他书籍。”

孔鲋立刻道:“书籍好办,我们稷下学宫的藏书,只要是代郡需要的,我们都可以提供副本,只要代郡能够大量的制造。”

高原看了看,道:“祭酒大人的这个提议很好。不过稷下学宫能够提供藏书,也不能白白提供,我们自然要对稷下学宫有一些回报才行,因此在下到有一个建议,只要是甴稷下学宫提供的藏书,我们生产出来之后,将免费赠送给稷下学宫一百册,祭酒大人以为如何?”

孔鲋差一点叫了起来,他正不知道怎么向高原提的这件事,稷下学宫当然不能白向代郡提供藏书,自然要求代郡赠送一些免费的书籍。原来代郡的纸书在临淄上市之后,除了商人发现了其中的丰厚商机以外,就是学者对纸书也十分关注,因为相对于竹简书、木简书,纸书的优势实在太了,除去携带方便之外,纸书能够大量制造,就是竹简书、木简书怎么也比不了的。

稷下学宫的藏书虽多,但学者士人的人数更多,除了少数常用书之外,其他书籍只收藏五部,三部供学者阅读,远远不够用,因此绝大多数书籍根本都不外借,只能在藏书室中阅读,但就是这样,也满足不了学宫的需求。

本来稷下学宫的士人众多,完全可以组织人员大量抄写,做为备份,但且不说抄书人员的蕲资,就是这么多的竹简、木简、笔墨等物,也都需要庞大的资金,而自从齐王建继位以前,对稷下学宫的兴趣也比先辈的齐王淡多了,只是免强保证学宫的基本费用和各学者的俸禄,其他方面能免就免。因此现在的稷下学宫在财政上也有些捉襟见肘,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来。

看到了代郡制造出来的纸书之后,孔鲋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用稷下学宫的藏书去换取代郡制出的纸书。只是不知道怎么和代郡的人联系。而且孔鲋是孔子的九世子孙,又是稷下学宫的祭酒,当然不可能像商人一样,主动去找代郡的商铺谈这些事情。

而淳于钟秀提出,邀请高原参加与洛明珠的论战,对孔鲋来说,简直就是瞌睡碰到枕头,要什么来什么?因此不仅满口答应,并对高原釆取高规格的接待。论战结束之后,不仅设宴招待高原,而且还带高原游历稷下学宫,在参观藏书馆的时候,孔鲋才试探的提了一下。

不过高原到是十分配合,不等孔鲋开口就主动提出,要对稷下学宫有所回报,也让孔鲋少了许多尬尴,只是孔鲋没有想到,高原一开口就是一百册,这可大大的超出了孔鲋的预期,因为在孔鲋的预期中,每本书只要三十本就行了,那怕是二十本也行,因此孔鲋差一点兴奋的昏了过去。

高原笑道:“祭酒大人,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还需要向武安君上报,只有武安君同意,最终才能确定下来,在下会为稷下学宫尽量争取,但送给稷下学宫的书籍也许不会有这么多。”

孔鲋忙道:“那是自然,其实用不着一百本,只要有五十本就行了,那怕是三十本也可以。”

其实高原作出这样的决定,一方面是出于一种历史的使命感,既然自己提前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那么尽可能的多保存一点这些上古的文献古籍,每多印一册,那么躲过浩劫,保存到后世的可能性就会多一分。而另一方面,也是有意向稷下学宫示好,毕竟在稷下学宫中不乏有真材实学,能做实事的文士学者,现在代郡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材,因此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让稷下学宫的学者对代郡产生好感,为下一步从稷下学宫中招筹人材,先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高原又道:“祭酒大人,在下明天就要出发回代郡,一到代郡在下就会立刻向武安君上书,等我们有了决定,就会通告留在齐国商铺的刘弘,由他向祭酒大人通告,并且协商详细的事宜。”

孔鲋也点了点头,向高原深深一揖,道:“无论结果如何,孔鲋都要多谢上卿大人,也请上卿大人转告,代孔鲋问候武安君。”

高原也忙还了一礼,道:“祭酒大人,在下一定为祭酒大人带到。”

说定了书籍的事情,两人也都十分满意,于是又在稷下学宫的其他地方转了转,眼看着天色己经接近黄昏了,于是高原也向孔鲋告辞,准备返回馆驿去。

而高原回归,自然也还是由淳于钟秀架车相送。

两人乘座的是一辆两匹马拉的骈车,也没有带车夫,由淳于钟秀亲自架车。在这个时代,架车是每一个贵族弟孑必须学习的技艺,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御就是指架车的技术。因此淳于钟秀能架车驱马;也并不奇怪。

稷下学宫离临淄的西门并不远,还不到十里,中间有一片树林,因为这时天色己经接近黄昏,再加上树高叶林,因此在树林的小道上行驰,光线也明显暗了下来。

淳于钟秀一边驱车而行,一边道:“这一次论战获胜,到是多亏了有大人相助。”

高原道:“那里,到是淳于小姐对秦国的研究深刻,到是令在下十分佩服。”

淳于钟秀道:“听说大人在代郡施行新法令,和商鞅变法多有相同之处,可见大人也是偏爱法家的治国之术,可惜大人明天就要离开齐国了,钟秀到是真想向大人好好在请教一番,大人对法家有那些看法。”

高原笑道:“淳于小姐和淳于先生不是喜欢游历天下吗?那一天你们到代郡做客,而且淳于小姐也可以直接在代郡考查,不是更好吗?”

淳于钟秀笑道:“好啊,那就这样说定了,我和父亲在齐国的事情结束之后,一定会去一趟代郡,到时候你可不能不欢迎我们。老实说,我们虽然到过赵国,但还真洠ス狈讲菰姆绻狻D憧梢阄颐且黄鹑ビ卫菰叮姨的愕姆蛉俗榻艘恢铱烧嬉煤玫募兑幌隆!�

高原大笑道:“如果你们父女能够光临代郡,在下一定倒履相迎,这些要求我都能够答应……”

两人正说的时候,高原忽然感觉到胸口一阵烫热,久没有动静的护身符,居然在这时发起热来。现在高原己经知道了,这个护身符有三个功能,一是给自已提供力量;二是为自己治疗;三是示警,不过现在自己己经从护身符里吸收了蚩尤之力,并不需要护身符再提供力量;而且自己也没受伤,因此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高原的心念一转,猛然一把抓住了淳于钟秀的手臂,拉着淳于钟秀向后飞跃。因为这个时代的马车都是从后面上下,因此两人向后飞跃,自然就跃下了马车。

淳于钟秀一点防备都洠в校虼烁久挥蟹从矗捅桓咴铝寺沓怠�

而两人的身体仍在空中倒飞,还没有落地的时候,只听左右的树林上空连继发出了“嗖嗖嗖”的破空声音,从两侧的树林中,一连射出数十支箭矢,两匹拉车的马匹都身中十余箭,几乎同时发出一声悲鸣,颓然倒地,而在车身上,也横七竖八,插着十几支羽箭。有几支箭甚致都射穿了三寸厚的车壁板,可见力道之强。如果这时两人仍然还在马车上,恐怕早己被箭矢洞穿了身体。

等两人落地之后,第二轮箭矢又向两人激射过来,不过这时高原己经有了准备,整个身体挡在淳于钟秀的身前,右手拨出了军刀,在自已的身前挥出一片匹练似的光布,将射来的箭矢全都挡下,同时,两人也在不断的后退中。

就在这时,只见从两侧的大树上跃下二十余名黑衣人,有人手执弓弩,有人挥舞长剑,向两人冲杀过来。

第三三三章袭击

这时两人都已连续后退出了六七丈的距离,氯怂淙挥稚涑隽思讣蛭钦媸┥洌捕急桓咴智崴傻幕拥兑灰坏幕髀洌馐焙谝氯耸种械腻蠊蠖喽技荷渫辏僦匦绿钭靶录喝焕床患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