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军追出了大营,随后掩杀了四五里的距离,也都无机可趁,也让李牧大为赞叹,闻惊而不慌,虽败而不乱,桓齮果然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不过这一战毕竟是赵军获胜了,因此李牧也立刻下令,停止追击,收兵回营。
等李牧收军回营之后,高原和李瑛鸿也带领着骑军,兴高彩烈的返回来了。
见到李牧之后,李瑛鸿也一声欢呼,道:“父亲,这一次我们的骑军可是大显神威了,说出来一定会吓您一大跳,您也绝对不会想到,我们的骑军可厉害了。”
李牧呵呵笑道:“好了,好了,看你高兴的样子,我就知道你们这一次一定打得不错。不过详细的情况,还是让高原来说吧,我怕你说不清楚。”
李瑛鸿吐了吐舌头,才转头对高原道:“还是你来说吧。”
高原这才走过来,向李牧详细的报告了袭击秦军大营的经过,而且也向李牧报告了损失,带出去的五千骑军,仅仅只损失了二百余人,而新式的骑军只阵亡了五十四人。不过由于撤退得太快,来不及清点战果,但估计秦军的损失不会低于五千人。
听完了高原的汇报之后,李牧的脸上也闪过了一道惊喜的神sè,虽然李牧也意识到,新式骑军的战斗力确实会大幅提升,但也没有想到,这一次战斗的结果还是超出了自己的预料,因为李牧本来预计,这次袭击秦军大营,高原带去的五千骑军损失决不会在五百人以下,甚致是超过一千人,那知损失竞然远远底于自已的预计。因此李牧也对新式骑军的战斗力要重新估计。当然最好是自己能够亲眼看一下。
不过李牧毕竟是十分沉稳的人,惊喜的神sè只是一闪而过,然后点了点头,道:“高原,你们表示的很好,这一次获胜,你的骑军是居功致首,我会派人安排宴会,今天晚上可要好好的庆贺一下。”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士兵急匆匆来到了李牧的面前,道:“大将军,陈将军有军情传来。”说着将一个竹简双手高举过头顶,呈给李牧。
李牧接过之后,打开一看,也微微点了点头,对高原道:“高原,今晚的庆贺宴会要取消了,你们现在立刻回营房去休息,晚饭之后出发,今天晚上还有大战要打。”
虽然经过了紧急的抢救,但大火被扑灭之后,秦军的临时大营仍然只是剩下一片废墟,帐营、车辆十有七八都被烧毁,而秦军留在大营中的物资也几乎烧毀殆尽,遍地几乎都是秦军士兵的尸体。
桓齮收陇留守大营的败军,大约还有**千余人,但留在大营中的伤兵则几乎全部都葬身在火海中。而这一次进攻赵军的大营,秦军的损失也达到了七千余人。因此这一战下来,秦军阵亡的士兵接近二万,这样的结果,也可以说确实是一场惨败。
尽管这时天sè还没有全暗,但桓齮下令留下守卫放哨的士兵,其他的士兵就地休息,埋锅造饭,并且救治伤员等等,然后自己钻进了帐蓬,沉思了起来。
这时在桓齮的心里也有些茫然,不知下一步该如何才好。虽然现在秦军的总兵力还有约十二万左右,但经过了这一场败战之后,秦军的士气大落,而赵军获胜之后,气势大涨,在这种此消彼涨之下,自己再想攻克赵军的大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另外李牧现在是不是真的还在赵军的大营里,也让桓齮有些捉摸不定。因为他对李牧领军去救援邯郸是深信不疑,毕竟现在邯郸危急,而且赵王迁又连下急诏,调李牧回兵,孰亲孰重,李牧不可能分不清楚,因此于情于理,李牧当然是应该亲自率军回援,没有道理派别人领军回援,而自己却仍然留在番吾大营中。至少桓齮认为,如果换了是自己处在李牧的立场,一定会亲自领军返回邯郸去了。
不过在今天的战场上,赵军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战术,又不能不让桓齮怀疑,李牧又像是仍在番吾大营中。因为只有李牧在大营里坐镇,赵军的表现才能够解释得通。
如果李牧真的是留在番吾大营里,那么他又有什么诡计呢?难道他认为无需自己亲自领军,赵军也能够守得住邯郸,而他留在番吾,就是为了挡住自已,使邯郸不会陷入两面夹击当中?
这样的解释到是有一些道理,但也有说不通的地方,桓齮正想着的时候,只听在帐外有人大声道:“大将军,井陉大营有急报传来。”
桓齮怔了一怔,井陉大营才是秦军真正的主营,这次桓齮出战,北线秦军的大部份粮草军需物资等等,都屯放在井陉大营中,不过秦军在井陉大营驻扎了三个多月,也在这里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守卫严密,丝毫也不比赵军的番吾大营差,赵军不可能像偷袭这里一样,就用几千骑军就能去偷袭秦军的井径大营。因此桓齮到也并不认为井陉大营会有什么不测,只是道:“呈进来。”
帐帘一挑,一名士兵走进大帐,将一个竹简呈给桓齮。
接过了竹简,桓齮打开一看,顿时如遭重击一下,整个人都懵住了。原来竹简写的内容是:赵军奇袭秦军的井径大寨,秦军失守井径,现在已经退到了仇由(河北盂县)驻扎。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而桓齮也立刻明白了李牧的真实用兵,原来李牧根本就没有回军去救援邯郸,从番吾大营派出去的人马其实是绕了一个大圈之后,去袭击秦军的井径大营,而李牧本人却仍然留在赵军的大营中,指挥赵军抵挡秦军的进攻,同时也是为了拖住秦军。这样看来,赵军前几天弃守外围的防线,以及今天奇袭秦军的大营,实际都是李牧亲自制定的作战计划。
虽然秦军在井陉大营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但守军却只有三万余人,但需要防卫的范围极广,而且又洠в写蠼な兀跃龆南骶甑谋θ创锏浇送颍虼司甏笥兀彩窃谇槔碇械氖虑椤6甏笥兀鼐谋毕弑匕芪抟桑毕咭话埽舷叩那卦缫簿凸抡颇衙仓荒艹肪庋焕矗獯吻毓フ缘木滦卸灿直焕钅粱饬恕�
想通了赵军的整个作战计划之后,桓齮也不仅由衷的赞佩李牧的用兵之道,果然是有如神助一样,本来秦国给南线増兵,加大了赵国邯郸一线的压力,对李牧来说是极端不利的局面,而李牧偏偏就能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中找到战机,击败秦军。看来有李牧一天在,秦国就不可能灭得了赵国。
第二十二章袭击秦军
东边的天空渐渐泛起一片鱼肚白的颜sè,也给档奶斓卮戳说谝凰抗饷鳌�
桓齮站在战车上,回头看了看身后,这时在他的前后,都是一眼看不到头尾的秦军队伍。在昏暗的光线中,形成了一条黑沉沉的长龙。桓齮在心里也默默的估计,经过了一夜的急行军之后,秦军至少己经走出了近三舍之地(一舍为三十里),应该是远离了赵军,现在大概可以松一口气了。
在昨天接到了秦军的井陉大营失守的消息之后,桓齮先是震惊,但马上就意识到,秦军现在已经陷入了极端危险的境地中,尽管现在秦军现在还有十几万大军,但井陉大营失守之后,秦军己经陷入了赵军的两面夹击中,进难攻,退难守,孤立无援的境地中。而且现在秦军的大营被额,粮草物资也全部被赵军烧光,随身携带的粮草仅仅只够支持二三天用,而且秦军的士气低落,军无斗志,别说是赵军两面夹击,就是赵军只是和秦军对持几天,秦军估计就会自行溃败了。
因此桓齮也立刻当机立断,马上下令,秦军连夜撤军,远离番吾,退到仇由去驻守。同时也传令到其他的各地驻守的秦军,也全部都退到仇由去聚集。
于是进攻赵军的大队秦军也连夜出发,将床弩、抛石城、粮车、锣鼓等沉重的辎重全部都扔弃掉,只带上随身的粮草、水等必备的物资轻装出发,加急赶路,经过了一夜的急行之后,一直到天光放亮,秦军实际己经走出了一百多里的距离,超过了三舍之地。
因此这时桓齮才算是稍稍放心,不过秦军在昨天白天就己经打了一天的仗,而且又经过了一夜的急行赶路,这时也都是人困马乏,又累又饿还打瞌睡。步兵几乎是走一步跄一步的向前走着,而有的骑兵在马背上就睡着了,一头栽倒了下来。战车上的士兵虽然稍好一点,因为不用走路,还能够偷偷在战车上打个旽,但拉车的战马却受不了,走着走着,不防马前失蹄,结果弄得马倒车翻。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多起。而且行军的速度也越来越慢了。
不过秦军的军法极严,而且又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因此尽管这时秦军的士兵们己经jīng疲力竭,但也不敢停留,还是咬牙苦撑着前进。如果是换了其他国家的军队,这时早就己经有人躺下装死不走了,但在私下里,秦兵之中己经都颇有怨言了。
这时有一名秦将来到桓齮的车前,道:“大将军,现在将士们都已是人困马乏,疲惫之及,还是先休息一下,埋锅造饭,饱餐一顿之后,再行军也不迟。”
秦军现在十分疲惫,桓齮也十分清楚,另看桓齮在战车上站得笔直,其实现在桓齮也十分疲劳,想好好的睡一觉。只是自己身为全军的主将,怎么样也要撑住。
听了秦将的建议之后,桓齬向左右看了看,这时天sè才刚刚放白,周围仍是乌蒙蒙一片,看不太清楚,于是桓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左右有人道:“禀大将军,这里叫落石坡。”
桓齮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想了一想,道:“再向前走十几里,就到了郦水河边,那里有河水可饮,也有河堤可以驻守,让将士们再坚持一会儿,等到了郦水之后,再休息造饭吧。”
虽然秦军现在都己经十分疲惫了,但毕竟平时训练严格,还洠в械匠挪幌氯サ氖焙颍仪鼐木脱厦鳎虼嘶庚t的将令传下之后,秦军的士兵们还是不敢违令,只好咬牙坚持行进。而且知道到了郦水边就可以休息,在士兵心里也都有了盼头,不觉也都生出一些力量,行军的速度也快了一点。
而桓齮的心里也稍稍放松了一点,一手扶着战车的车辕,合上双眼,也想打一个盹。但就在这时,只听一阵密集而急促的马蹄声,在秦军大队的左右两侧响起,而且由远而近,越来越响。
桓齮的心里猛然一惊,顿时睡意全无,向左右看去,这时天sè又稍高了一点,也可以隐约看到,在秦军大队的两侧,无数的骑军影子,各自挥动着枪戟戈剑,正向秦军冲杀而来。
这时桓齮也不禁心头一凉,赵军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向秦军发动了攻击,看来自已还是低估了李牧的用兵之能,而这一回秦军是凶多吉少了。
原来收到了赵军攻占秦军井陉大营的消息之后,李牧也立刻预料到了秦军一定会连夜撤军,毕竟桓齮是jīng通兵法的人,当然不会留在原地等死,而且秦军也只有退到仇由,无路可去。而赵军也必然要趁势追击秦军,才能彻底击败北线的秦军,完全赢得这一次战斗的胜利,因此李牧一面命高原等骑兵休息,同时也派出大量的探子,打探秦军的动向。
秦军果然如李牧所预料的一样,连夜撤军,不过李牧却并没有马上追击,只是派遣探子,牢牢的跟住秦军,并且在沿路做好记号。一直到了下半夜,李牧才下令出击,由自己亲自率领八千骑兵为前部,其中也包括高原的一千jīng锐骑兵。而且毎一名骑兵配备两匹战马,沿路换乘,以保持马力。又命袁选领三万步兵随后接应。
其实以李牧的身份,不必亲自领军为前部,但这一次赵军的胜劵在握,而李牧也想亲眼看一看jīng锐骑军的战斗力,因此还是决定亲自领军督战。
虽然赵军出发的时间,要比秦军晚了几个时辰,但因为赵军是全骑军,而且又是一人配双马,也可以不惜马力赶路,再加上秦军的行踪己经完全就在赵军的控制之中,因此到了黎明时分,赵军的骑军就追上了秦军的大队。
于是李牧立刻下令,命赵军的骑兵马上换马,一部份骑军下马作战,然后分为两路,从秦军的左右两侧发动攻击。赵军的骑军分成数队,分别从两侧杀向秦军的大队,首先是一阵箭雨,将秦军士兵shè死shè伤一片,随后赵军的骑军纷纷纵马杀入秦军的队例中,枪刺剑砍,立刻将秦军杀得人仰马翻,伤死无数。
尽管这时秦军的总兵力还有十二三万人,远远多于赵军,但现在秦军的队伍却是拉成了长长的一条,首尾难顾,而赵军却是对秦军进行拦腰进击。更何况这时秦军经过了一夜的急行军之后,己是人困马乏,士气低落,军无斗志,免强行军还行,但作起战来,就根本不堪一击。而赵军又是全骑军突击,秦军自然就更不是对手。
结果在转眼之间,赵军就反复的冲杀了几次,而秦军的队列也被赵军冲得大乱,尽管秦军的军纪森严,但这个时候也约束不住秦兵了,除了少部份的秦军还能免强与赵军作战之外,绝大多数的秦军根本就无心恋战,纷纷撤械脱甲,四散奔逃。毕竞在这个时候,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命要紧,军法也只能放在一边。
但赵军全是骑军,虽然这时有一部份骑军下马作战,但还是有相当一部份仍然是在马背上,因此只要是赵军追击,秦军也根本不可能逃得掉。
高原带领的骑军自然都是在马背上作战,因为已经经过了一场战斗的洗礼,因此现在这支骑军也更是驾轻就熟,一开始还以整体队列,来回冲了两次,将秦军的阵列冲乱之后,骑军立刻又分散成五十人或百人的小队,在战场上追逐砍杀着秦军,而他们的重点,是解决秦军现在还残存的抵抗力量,而追击己经败逃的秦军,则是交给其他的赵军去做了。
这时秦军己经被赵军分割成数十段,因此底抗的力量也只是数百人,千余人的规模,而且还是分散在战场的各各地段,各自为战抵抗赵军的进攻,而大多数秦军都己溃散。
一但遇到了这样的秦军,就会有二到三支赵军的骑军小队分从不同的方向进攻过来。而且赵军的进攻并不是一味的向秦军的阵列进行强攻,而是首先围绕在秦军的外围,由一部份骑兵对秦军开弓shè箭,力图先将秦军的队列打乱,如果弓箭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