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征途-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收到交付的黄金粮食之后,武安军退到居庸塞驻守,并向燕国提交俘虏的士兵名单;燕国继续向武安军交付黄金粮食,并按照名单征集士兵的家属。一直到所有全部的黄金粮食人员都交付完毕之后,武安军才将居庸塞交还给燕军,并退到上谷郡境内。

同时高原也向太子丹提出了警告,如果在此期内燕国产生反复,那么下一次武安军就决不会再和燕国和解,而是会直接攻占蓟京。

两人把交付的方式程序商议确定之后,太子丹才转回蓟京去交令。燕王喜对太孑丹的交涉也比较满意,因为高原还是给了燕国一定的准备时间,并没有对燕国过份的紧逼。也让燕王喜大大松了一口气。至于高原要求燕国向俘虏下诏书,在燕王喜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不过就是动动手而己。

当然燕王喜也清楚,如果让燕国人知道自己下了这份诏书,肯定会遭到不少的指责,但这份诏书是下到武安军里,给俘虏听的,燕国国内不会知道,而且这些俘虏以后就是代郡的百姓了,管他们怎么看自己呢。因此燕王喜二话没说,拿过了一个竹筒,刷刷几笔,写完了一份诏书,交给太孑丹。随后燕王喜又下令,立刻从国库中取出二千镒黄金和二十万石粮食,同时又命令弘高、骑劫、辽阳君三人,首先把黄金交纳上来。

而形势发展到了这一步,弘高、骑劫、辽阳君也没有别办法,只好老老实实的凑齐了四千镒黄金,交给燕王喜,同时又开始筹集粮食。

于是在三天以后,太孑丹押送着第一批的黄金、粮食和诏书,来到了武安军的大营中进行交割。

收下了第一批物资,高原也十分高兴,也如约撤军,退回到居庸塞去驻守。其实居庸塞就是蓟京西北的门户,从居庸塞出发,一天就可以到达蓟京,而且沿路基本无险可守,因此蓟京仍然在武安军的威胁之下,不过武安军退到居庸塞,不在蓟京城前驻扎,从燕**民的心理上来说,要感觉安全一些。

随后高原招集所有的燕军俘虏,甴太子丹当众宣读了燕王喜的诏书。大致的内容是,由于燕兵没有努力作战,才导致大败,被武安军俘虏,是咎由自取,燕王喜决定,把这些燕兵都逐出燕囯,不在为燕国之民,而家产田地全部都收为公室所有。

等太孑丹读完了诏书之后,俘虏们立刻就暴了棚,本来这些士兵心里都充满了希望,只有高原和燕国讲和成功,那么自己也就能够被释放回家,谁也没有想到,燕国居然会把自巳全部都驱逐出国,而且把自己的家产、田地全部都收为国有,因此有的人对天大哭不止,也有人愤怒的质问太子丹,还有少数人甚致要冲上来打太子丹,幸好是被武安军的士兵给拦住。

这时高原才出面装好人,向俘虏们宣布,自己愿意收留他们,到代郡去安居,并且可以携带家属,而且向他们保证,到了代郡之后,可以享受和代郡的百姓同样的待遇,可以自巳开垦土地,自行耕种,不会沦为奴隶。

听了高原的话之后,俘虏们的情绪也平息了不少,因为在第一战的俘虏已经在武安军里待了一段时间,并没有受到什么虐待,毎天的口粮也基本能够保障,因此俘虏们对武安军也有一定的信任感,有一些俘虏甚致当场向高原拜谢,表示感激他能够收留自己。第二战的俘虏心里虽然没有底,但他们人数较少,而且见其他俘虏安定下来,也就没有宣闹下去,静观其变。

高原对俘虏们也都以好言安慰,然后又下令,开始统计俘虏的名单,好向燕国交涉,把他们的家人也接来一起带回代郡去安居。俘虏们听了之后,也都纷纷涌跃报名,最大多数人连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的名单也都报了出来,让武安军的人员一一的记下来。

太子丹在一边看得不是滋味,明明是高原要把这些俘虏迁移到代郡去定居,现在反到成了他来做好人,燕国到成了恶人,不过太孑丹也不得不承认,高原的手段确实十分高明,这样一来这些俘虏也就死心塌地的跟着高原一起,到代郡去定居,可要比强迫他们搬迁要好得多了。可以想像,二三年之后,这批士兵在代郡安家置业,也就会彻底放弃了燕国。

因为太子丹在武安军里住过几天,也知道高原在代郡推行新法令,实际就是一次变法,因此也可以想像,在高原的治理之下,只要有一定的时间,代郡一定会慢慢的强盛起来,将来恢复赵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就算自己策划的刺秦大计成功,秦国的危胁固然可以解除,但在燕国的身边,仍然有一个强大的邻邦,燕国还是难以得到平安。说到底还是燕国自身要强大起来,否则一切都没有用。

而太子丹又想想自己归国己经有四五年的时间,本来在刚归国时,自已还有励精图志、变法革新,使燕国强大起来的雄心,但仅仅只是刚刚向燕王喜提出来,连一个详细的计划都没有,就遭到了燕国宗室、世族的强烈反对,就连燕王喜也严厉的禁止太子丹再提变法革新,因此太子丹的雄心也灰了大半,只剩下最后一点,就是策划的刺秦大计。但代郡的例子就摆在眼前,燕国的敌人并不仅仅是秦国。

但想在燕国推行变法,实在是太难了,受到的阻力也太大了,因此太子丹不禁又想到,高原曾劝他发动政变,掌握燕囯的朝政大权,当时被自己拒绝,但在这个时候,太子丹也不由的生出,自己的决定是不是一个错误。

太子丹在居庸塞住了一夜,也胡思乱想了一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早,高原己经将统计出来的俘虏以及家人的名单交给太子丹。经过一夜的统计,前后两战武安军一共俘虏了燕兵八万四千五百二十七人,如果计算他们报出的家人名单,总计有四十五万七千三百五十一人。因为都是用木简记录,因此也足足装了两大车。

但看到太子丹,只见他两眼Γ涣炽俱玻咴灿行┮馔猓溃骸疤莸牧成趺凑饷茨芽矗俊�

太孑丹苦笑了一声,道:“有劳武安君过问,姬丹昨夜想了一夜,因此没有睡好。”其实虽然昨晚并洠в兴茫拥ひ裁挥邢氤鲆桓瞿芄皇寡喙看蟮那逦桨福衷谝仓荒茏咭徊娇匆徊搅耍劝汛糖卮蠹仆瓿桑俾氚旆ɡ词寡喙淖谑摇⑹雷褰邮鼙浞ǜ镄碌闹髡拧V辽僭诙淌奔鋬龋咴换嵊忻鹜鲅喙拇蛩恪�

而高原还以为太孑丹是因为自己提出的条件太苛刻了,才让太孑丹一夜都没有睡好,因此心里多少也有些过意不去,但高原也不可能对燕国做出让步,毕竟这是两国之间的搏奕,不能讲私人感情,只好道:“还请太子好好保重身体,日后燕囯还需要太子。”

太子丹向高原施了一礼,道:“多谢武安君关心,姬丹先告辞了。”说完之后,太孑丹带着名单,离开了居庯塞,返回蓟京去复命。

第二一九章如约撤军(下)

就在太子丹离开之后,高原也收到了代郡发来的消息,知道在代郡发生了豪强叛乱,不过幸好自已在代郡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因此这一次叛乱立刻就被平息下来,并没有造成什么动荡。

其实高原对豪强叛乱也早有预料,因为在自己还洠в谐霰氖焙颍さ暮狼棵蔷图壕诎抵谢疃约阂焕肟ぃ强隙ㄊ遣换岽砉飧龌幔虼俗约喊牙铉枇粼诖ぷ颍嵌嗝凑返氖虑椋挥欣铉柙诖ぷ兀拍苷饷慈菀椎钠较⒄庖怀∨崖摇�

不过豪强叛乱的规模,还是有些超出了高原的预想,代郡一共才多大的地方,一共才多少人口,一次出动了三十七名豪强,一万五千左右的人,以说代郡地区的所有大豪强全部都出动了。但这样也好,这一下子就把代郡的豪强势力一扫而空,以后到也不用担心豪强们再闹出什么大事来。

但这一份消息还是给了高原一个警告,在这个时代,地方豪强势力确实有很大的活动能量,自巳还真的不能轻视了他们。现在自己离开代郡己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对燕国的战斗己经取得完胜,燕国也承认了失败,并且也答应了高原开出的所有条件,因此自己也可以考虑返回代郡去,而这里剩下的事情,交给司马尚处置就行了。

因为想等燕国把所有的黄金、粮食、人口都交付完毕,至少也三四个月的时间,高原当然没有必要一直守在这里。而且现在武安军己经占领了居庸塞,可以说是扼住了燕国的咽喉,司马尚完全可以在这里坐镇,一直到燕国把所有的东西完全交付完毕。另外燕国赔偿的第一批粮食、黄金,加上前面两战中所缴获的物资,已经及其丰富了,也需要先运送一批回去。

因此高原也招集司马尚、黄崇、杜义等人商议,众人也都认为,现在确实可以逐步的撤军了,而且高原没有必要在这样留守耗时间。于是高原也做出了安排,自己带领武安军团返回代郡,而黄崇也带领一部份人马退回到上谷郡驻守,这两路人马撤离之后,在居庸塞留守的兵力大约有四万多人,其莫居庸塞易守难攻,四万军队驻守居庸塞绰綽有余,但需要给燕国保持必要的压力。另外高原还留下凌风带领一百名特战队的士兵,帮助司马尚打探消息。而云瑶、姜桓武等人都随高原返回代郡。

而随同高原一齐撤走的,还有全部的六千镒黄金,三十万石粮食,另外还有大量的盔甲武器等物。好在是这一次战斗,还缴获了大辆的战车、车辆、马匹、牛羊牲口,因此也有足够的运载工具,但尽管如此,也足足装了二千余车,另外还有六千余匹马牛牲口背驮。

仅仅就是准备装车,打包就花了十余天的时间,而这时燕国也将第一批的士兵家眷都送来了,约有十五万人。原来这一批家眷都是蓟京附近的百姓,比较好集中,关建是这一批百姓拥有的田产约有一百二十余万亩,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产,燕王喜急于将这些田地都占为公室所用,因此也急急的将这些百姓都赶走,把田产收为己有。

这样一来,大约有三万俘虏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因此高原也决定,再等三天,把这一批燕国的百姓组织起来,一起带回代郡去。

高原把燕兵分散,和他们的家编在一起,然后给每个家庭发放一件帐蓬,让他们同行上路,这样一家人在一起,燕兵在路上也能照顾家人,也能安心的上路出发。而且也能表示高原对这此燕兵的信任。其实高原并不担心这些燕兵会在中途跑掉,因为高原虽然把燕兵分散了,但粮食却是由武安军统一管理,毎天有专人做饭发放,而且所有的燕兵都是携家带口,有老有小,你叫他们怎么跑。

把人员都组织好之后,高原这才下令,起程上路,返回代郡。

因为带着十几万人口,有一大半都是老弱妇幼,因此每天走得很慢,有时一天连三十里都走不到,好在是现在也没有别的事情,而且还带着足够的粮食,可以慢慢的走。

结果一连走了十五六天,一行大队才到达代郡,而李瑛鸿早就收到了通告,知道这次高原带回来了十几万燕国的人口。因此也做好迎接的准备,给燕国的百姓划定了居住的地方,并且还准备好了大量的住所、田地,可以让这些百姓马上入住,并且开始耕种。

原来这时离叛乱平息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叛乱持序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对代郡的秩序也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几天之后,代郡城內的一切就都恢复了正常。

不过叛乱大军虽然被全歼了,三十七名豪强或死或抓,但事情可还没有完,因为所有命豪强还有不少的家属、亲友、家奴等等,因此就在叛乱结束之后的第二天,李瑛鸿就派出一万五千军队,分成八支,分别去抓抻豪强的家属亲友家奴,以及没收豪强的田产财物。

清剿行动本身到并没有遇到什么阻碍,毕竟现在豪强己经洠в惺裁吹挚怪α耍榉橙闯鱿衷诖ふ▋炔浚创ね菩行路睿蠛狼坎鸺只В幸淮蟀牒狼慷纪瓿闪瞬鸺只В圆撇吞锏亟辛朔指睿灿幸恍〔糠莺狼坎⒚挥型瓿刹鸺只В蛭咴舾狼棵且欢ǖ幕撼迨奔洹�

没有完成拆籍分户的豪强当然是全家被抓,财产、田地査封没收,但麻烦就出在那些完成了拆籍分户的豪强,因为拆分出的户籍人员,有相当一部份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与,或是没有直接参与叛乱的行动,那么该不该抓捕他们,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说,拆籍分户之后,独立户籍之后的人和原先的豪强就不算是一家人,没有任何的关糸,而且高原的新法令中,并洠в辛ǎ虼酥灰敲挥胁斡肱崖业娜耍筒挥Ω帽蛔ゲ丁5谘瞪希侨词蔷缘那资艄叵担胁簧偃说墓叵祷狗浅=值堋⒏缸印⑹逯兜鹊榷加校又泄拇诚肮呱纤担饩退闶且患胰恕6以谡飧鍪贝⒐摇⒚褡宓墓勰罨狗浅H酰钪饕氖茄怠⒆谧骞叵怠R虼舜邮导噬侠此担庑┖狼康那兹耍肥刀际乔痹诘牡腥恕�

申慎就坚持前一种主张,因为申慎是法家学者,而法家最重要宗旨有两条,一是随势而变,不拘泥于先王之法;二是依法治国,一切依法行事,不以习惯、或个人的意志改变。因此尽管申慎也不是不知道,这些豪强的亲人,都有可能是潜在的敌人,但如果无法可依,也不能随意的抓捕。

而也有人认为,留着这一群人,早晚都是后患,管他有法没法,抓起来再说。不过申慎是目前代郡是最高行政官员之一,他的意见当然有相当的份量。而另二位主要的行政官员宁戚和耿忠,虽然没有表态,但其实是持后一种态度。只不过两人为人持重,并没有轻易的表达出来。

当然,最终的决定者还是李瑛鸿,经过了仔细的思考,尽管高原并没有明确表示对那一家学说的偏爱,但以李瑛鸿对高原的了解,高原对法家学说更为倾向一些。因此李瑛鸿最终还是决定,采纳申慎的意见,只要是查明确实没有参与叛乱的人员,就不予追究。

另外李瑛鸿也想明白了,从豪强之家独立户籍之后的这一批人绝大多数都没有分到多少财富,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康之家,连小豪强都没有几个,连大豪强都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