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之后,悦昕收拾完自己准备睡觉。刚躺在床上,就看见轩辕澈,又从窗外穿进来。
……
他躺在悦昕的身旁,默默将她抱在怀里,双方都没有说话。
早上醒来,照例,身旁褥子已经冰凉。
悦昕想,这是什么意思呢?和她默认,昨晚他们说的一切都是对的吗?
但眼下有太多事等着她去处理,她只能将这件事,先按捺下。
今天从各个联络点回来,悦昕很心急,还是没有翔阳县回来的消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一整天,她都在门口徘徊。
下午的时候就有消息陆陆续续从灾区传来,大街小巷各种传言的版本都有。
轩辕澈将轩辕意一行人召集到王府的密室里,讨论是否在第二天早朝时,顺势提出赈灾。
这个香饽饽,每年都会被争来夺去,只因这期间,不仅他们可以收获更多的孝敬,而且可以使自己的势力更加庞大。
在此期间,悦昕一直待在门口,这样如果门口有人说话,她能立马听到。
“明日早朝,肯定会有人提出赈灾事宜,你和景和他们商量一下,到时提出异议。”轩辕澈落于主位之上,肃然开口。
“嗯,之前讨论过,由陈景和大人提出,更加顺理成章,毕竟往年,都是工部和户部主持赈灾各项事宜。”萧光景将之前和其他人商量的结果告诉他。
“好!一开始我们先搅混了水,再乘乱取栗!”说着轩辕澈转头面向轩辕意。
“意儿,明日,你在早朝时,一并提出主持赈灾,人多反不会引起父皇怀疑。”
“明白,反正父皇一直都知道,我对皇位没什么能力和兴趣。”轩辕意突然想起什么,“不知道四哥,会不会也要去。”
轩辕澈闻言一愣,四皇子轩源恒,父皇极其宠爱的一个皇子,平日里习文弄墨,是天下学士的楷模及敬崇之人。
眼看着他们就要结束商讨,悦昕心急如焚,她目不转睛地望着门口。
“昕儿姐姐,门口有人找。”悦昕一听,顾不得和其他人打招呼,立马快步奔了出去。
来人是大格,他看起来很憔悴。
“姑娘,这一趟我自己去的翔阳县,里面是我就所见写的,今年灾情确实比往年要更加严重。”
“嗯,我知道,你辛苦了。我现在有事忙,你先在京城住两天休息一下,我晚点去找你。”悦昕边说边急忙打开信件。
“是。”
果然,情形比京城里描述的要恶劣得多,有几处百姓情绪异常暴躁。而且最主要的是,今年东西贫富差距的拉大,可能会让暴乱爆发得比往年还早!
悦昕边想边往书房走,正好撞到走出来的轩辕意。
“等一下,你们,是准备明天一早去请旨赈灾吗?”
轩辕意不解地看着她,这个丫鬟,怪怪的,他想。
“是,反正往年每个皇子都会主动请缨,而且父皇年迈了,他会越发希望我们这些皇子,更多地承担起治国治家的责任。”
像是被突然点醒一般,她下意识地拉住轩辕澈的衣袖,“等一下,再等我一下…”
“你怎么了昕儿?”温柔的语气让其他人不由自主望向他们。
悦昕没有说话,她一直陷在自己的思考中,如果暴乱提前爆发会如何,现今形势,皇帝是如何的想法,如果一旦赈灾失败,将面临何种局面?悦昕脑子里不断充斥着各种问题,还差一点线将其完全穿起来。
“三哥,你的丫鬟好奇怪~是这里有问题吗?”说着用手指点点自己脑袋,揶揄的口气里轻蔑毫不掩饰。
突然一道凌厉的目光扫向轩辕意,让他下意识地闭上嘴。
有问题?对!就是有问题!悦昕蓦地抬起头,望向众人。
“如果我是你们,我不会参与明天的请旨。”悦昕说着,眼里闪烁着担忧。
“为什么?”轩辕意皱眉。
轩辕澈淡淡地扫向轩辕意。
悦昕将手中的信递给轩辕澈,“这是今年灾情最严重的翔阳县的现状。如不出意外,明日早朝皇上第一个要派人去的应该就是这个地方。”
第二十六章 助力 及时消息
“你怎么知道?”萧光景一脸不信任地问道。
“今年旱灾从年中就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只是没有严重到要上报的地步,而一般地方官员对于这种事,能少报就少报。”
“所以旱灾从几个月前就开始了?”萧光景仍旧不相信悦昕所说。
“是的。”
“你怎么知道?”
“先别管我怎么知道,这几个月,灾情一直没有缓和,地方官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最近,有几处民众抗议,又死了好些人,才开始沸沸扬扬起来。”
悦昕转头看向轩辕澈,“而今年,因为豪丰航运,东西部的贫富差距被拉得过大,所以民心非常不稳定。”
“所以才要去赈灾啊!”轩辕意嚷嚷道。
悦昕睨了他一眼,这个孩子,心思真单纯,难怪皇上对他放心。
轩辕澈被悦昕看的一顿光火,“你这眼神,什么意思啊!你过来,看小爷怎么收拾你!”
说着作势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意儿!”轩辕澈堪堪看了他一眼,他一愣,立马偃旗歇菜了。
悦昕一脸冷汗,这孩子…
“昕儿,接着说。”
“是,往年这个香饽饽之所以香,是因为赈灾粮拨下去,即使没有多少分到灾民手里,也已经过去了几个月,这个时候如果民众情绪爆发,他们说是因为暴民,皇上自然相信,还会全力镇压。”
还不等悦昕说完,轩辕意急急开口,“那今年为什么不行?”
“因为暴动已经快要开始了,如果朝廷的赈灾没有落到实地,暴动随时可能发生,这个时间太短,无论为钱财还是为势力,可能都来不及,最后反而可能会落得个骂名,吃力不讨好。”轩辕澈接着悦昕道。
“是,大意就是这样。”
轩辕澈将信笺递给萧光景,“如果上面所说属实,确实不宜轻举妄动。”
“那也不能因为这样,就不去请旨吧?现在皇上正伺机考察各个皇子,这个时候不求立功,会失去在皇上面前建功的机会吧?”
萧光景仍旧不同意,他看着悦昕,眼里的考究不言而喻。
悦昕此时抬眸,乌烟的眼正然对上萧光景,让他触不及防,“恰恰相反,皇上现今年迈,他极需一个有能力能继承大统之人倒是不假,只是他更加希望找一个,能对手足手下留情之人却也是真。”
“你如何得知。”
悦昕略转头看了轩辕澈一眼,接着道,“非但团聚的日子,就是平日里,皇上也总会将各皇子召集进宫,共享晚宴,这说明皇上对于他儿子之间的感情,看的极重。”
轩辕澈闻言,抬起头,望向她。
“奴婢随王爷进宫几次,皇上总是会说起,当年他皇兄,扶持他,处理朝政,治理国家,奴婢想,皇上应是个重情义之人。”
“你!自古天家薄情,我倒是第一次听说,皇上重情!”萧光景一脸揶揄。
“每个人经历的不同,对待物事看法也不尽然相同,萧侍郎何必强求。”说的有些多,悦昕喉咙略感不适,她下意识用手揉了揉喉咙。
“况且…”突然一杯茶递到她面前,她一愣怔,抬眸,却撞进一双墨玉的眸里。一时间竟无法移开视线,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他们。
突然院中的鸟鸣异常清晰地传进悦昕耳中。
“咳咳咳!”轩辕意重重地咳嗽了几声,拉开了二人胶着在一起的视线。
萧光景转头看向王雪,只见她眉头紧蹙,脸色苍白,似站不稳般。
“况且什么?”他赶忙转移众人视线。
“况且皇上的父皇,也就是太祖皇帝,曾经亲身经历皇族之间的手足相残,那时候国中上下,民不聊生,辽人乘乱抢占我朝疆土,有一小块地方,至今仍在辽人手里!”
“那又如何!这和当今皇上,没有关系吧!”
“对啊对啊,太祖爷爷那个时候的事,我们都知道,那又如何!”轩辕意急忙插嘴道。
不知为何,每次听轩辕意火急火燎地说话,她总能想到以前看过的动画片中的小狐狸,又骄傲又蛮狠,心地却很善良,可爱的不要不要的!
“噗嗤。”悦昕没忍住,笑出声来,轩辕意一愣,当明白她在笑他时,气得脸色通红。
“元悦昕,我告诉你,你再笑我,看我怎么收拾你!到时候我可不给三哥面子!”
“对不住王爷,刚刚想岔了。”悦昕对他露出一个讨饶的笑。
轩辕意微一闪神,将头撇向一边,“哼!”
悦昕不在意,继续说道,“就是因为经历过,皇上才更能明白,如果兄弟之间不能相互辅助的,到不如趁早除去,不能说皇上残忍,为顾大局,会为下一任君主扫除道路上的障碍,却也是他的责任之一。”
“你讲了这么多,这和我们这次的赈灾有什么关系啊?”王雪忍不住插嘴,她走到轩辕澈身边,自己到了杯茶。
悦昕看了一眼,继续道,“介于皇上如此心思,这种时候,他一方面会考察皇子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也要观察,看谁有夺嫡的野心,程度为何。”
她看了眼轩辕澈,“一个对皇位如此执着之人,可能其野心过大,不好把控。未来也有可能为了皇位不折手段。所以这个时候出风头,并不见得是好事。”
“三哥,你说。”
轩辕澈低头看了又看悦昕递过来的信,半响,才抬头,“我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就算王爷去请旨,到最后真正落到王爷头上的可能性也很小呀!”王雪急道。
“这个时候王爷如果去请旨,轮到他头上的可能性极大。”萧光景望着王雪,接口道。
“我和其他几位大人商议过,王爷今年第一年参与朝政,皇上为拉拢其心,将此等差事交于他,一方面可以缓解灾情,毕竟朝廷派出了王爷,另一方面,皇上可借机考察王爷实力,这也是为何我们极力促成此事原因。”
“可是三哥,如果你不去请旨,父皇肯定也会觉得你有问题的!”轩辕意小小聪明了一把。
这让悦昕心里又乐开了,只是想到今天已经惹怒了他,还是保持低调为好。她想着,强压下嘴角。为此轩辕意狠狠瞪了她一眼!
“是啊。”房里一时陷入安静。
“不是不去,而是去不了不就好了。”众人听完恍然大悟,“对啊,这个主意好,可是怎么才能去不了呢?总不能说突然病重了吧,一眼就能被拆穿!”
轩辕意又聪明了一回。
悦昕考虑着开口,“近期太皇太后身体一直不适,考虑到如果去赈灾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回来,王爷担心她的身体,连夜亲自去桃源镇的府邸取一只百年老参。无奈太过着急,从马上摔下,受伤需要休息。”
悦昕清脆淡然的声音,犹如在叙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却在其他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众人难得动作异常一致地转过头看着她,就像看着一个奇怪的东西…
这人是不是小时候坏事做多了,找借口都能找的那么理所当然?!
不过借口听起来完全顺理成章。大家商量了具体细节,敲定由轩辕澈带着一贴身侍卫连夜出发,赶往桃源镇。
轩辕意第二天还是照之前所商议的去请旨,因为即使他请了旨,也轮不到他。但是却能营造一种肉香四溢的氛围,也将加大轩辕澈受伤的影响。
“回来再找你算账!”轩辕澈撂下一句话,匆匆忙忙走了。
第二日早朝,皇上果在朝堂上对各地知府隐匿地区灾情不上报的事大发雷霆,责令吏部严查上报,必严惩不贷!
之后有大人出列提出,由太子监理赈灾事宜,方可安抚民心。显而易见,此乃太子之流。同时二皇子所在党派提出异议,建议由二皇子主持。四皇子轩源恒并轩辕意亦出列,提出监理一事。
朝堂之上,气氛愈加剑拔弩张,其中以太子和二皇子辩论最为激烈。每年如此,众人也心知肚明,最后基本就是他二人之事。
皇上正襟坐于龙椅之上,眼看着下方几人争得面红耳赤,却也不加制止。
突然,皇上微咪了眼睛,“逸轩呢?”
这时大家才猛然发现,轩王爷今天没有来上朝。众人交头接耳,低议纷纷。
“小德子,去,去看看人为什么没来。”皇上脸色阴沉,昨日应该都收到消息了,今天没有来上朝,他是何用意?
是不欲,不敢,还是,另有图谋?
“喳”皇上身边小厮领命疾步走出。
“你们继续。”
“是”
“臣以为,太子为国之未来,借由主理赈灾,正可以在天下民心中树立威望,故臣推举太子,主持赈灾。”工部尚书出列,弯腰道。
“非也。”他前一排中年男子紧接着出列,“如何大人所言,太子乃国之未来,天下臣民必仰其威仪,又何须通过赈灾!各皇子,才应通过此些事宜,学习为国分忧!其中二皇子素来有此经验,故臣推举二皇子!”
皇上无奈地看着下面各个你来我往,每年连说辞都一般!
过了一会,小德子回来了,“回禀皇上,王爷府上下人说,轩王爷昨儿晚上匆匆赶回桃源镇了。”
皇上紧皱眉头,“他突然回去那里干什么?”
“据府里的奴才说,昨儿个晚上王爷仓促地启程赶往桃源镇,好像说去拿什么老参。”小德子毕恭毕敬地回答。
“怎么突然要回去拿什么老参?”皇上毕竟经历足,他并不全然相信,他会无缘无故,在这个敏感的时候,突然回去拿什么老参。
“具体王爷并没有仔细交代,只说第二日一早赶回来上朝。”
“算了算了。”皇上拜了拜手,神情甚是不耐,本想给他一个机会,既然如此,也罢!
“不管他,这次灾情严峻,朕思虑再三,决定派两个皇子坐镇主持,太子和老二,你们准备准备,尽早出发吧。”
“是,儿臣定不辱使命!”太子和二皇子双双下跪谢恩。
第二十七章 受伤 终得机会
下朝之后,就有內庭司急匆匆来报,“皇上,不好啦,轩王爷从桃源镇回来的路上不慎摔落马!”
“什么?怎么回事?”来人将大概和皇上交代了一下。
听闻具体详情之后,皇上方知,逸轩为了第二日能请旨赈灾,可又担心太皇太后的身子,于昨晚连夜赶回桃源镇,取他外祖珍藏的百年老参。
但由于连夜赶路,精神不济,不慎从马上摔下来,手和腿脚多处骨折。
近期皇城气候多变,太皇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