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方道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游方道仙- 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过些时日。将要离山一行。由玄冲长老和你们明途师叔教导修行,而听音阁与斗法阁的听讲,也不能落下。”

秦先羽缓缓说道:“你们须得勤勉修行,待我回山之后,会再次选徒。”

众人无不吃惊,有人略显慌忙惶恐,有人惊喜激动,不一而足。

“待我回山后。能够令我满意的便可划归名下,至于原本在我名下的弟子,倘如修行懈怠,令我不能满意,便逐出名外。”

秦先羽说道:“但下一次选徒也并非彻底定下,依然如半年之前一样,未来若不能令我满意,亦是逐出名外,若是令我满意,可划归名下。我也不瞒你们。在中州燕地第十脉彻底落定,昭告天下之前。你们是身为十脉弟子便有许多难以彻底稳定的变化,比如选徒一事就是如此。”

众人俱是听得心潮难定,尽数跪倒。

秦先羽微微点头,说道:“切记,修行不能懈怠。”

“是,祖师。”

众弟子齐声应话。

这众弟子均为善字辈,属四代弟子,而秦先羽身为当代弟子,相隔数代,乃是祖师和徒孙的辈分,自然不能乱了规矩。

虽然这些弟子划归第十脉,可毕竟只是四代弟子,修为尚浅,年岁极小,总不能因为秦先羽收徒,便破格提升至二代弟子,列作三代弟子。并且,这些弟子如此年轻,修为也过于浅薄,只能和各脉善字辈弟子相比,若是与其余各脉长老并肩,便又有了许多矛盾之处,又要生出许多争端。

一个羽化已经扰乱了中州的规矩,在第十脉再也不容有这类特例。

因此这些弟子还是四代弟子,属于隔代徒孙,而非秦先羽的徒弟。

包括善业善无等五名弟子,俱是如此。

虽有师徒之实,但非师徒之名。

原本掌教真人考虑到这里,确是有些思虑,毕竟有师徒之实,却无师徒之名,着实不是一件令人欢喜的事情。掌教真人经过深思熟虑,曾示意秦先羽,倘如召集众脉首座及长老,加以商议,或许可以将这五名弟子收为亲传弟子,位列二代,当然,其余上百弟子便只能是四代弟子。

可秦先羽考虑之后,还是婉拒此事,依然把五大弟子划在善字辈四代弟子中。

既然会扰乱中州燕地的辈分,那便作罢。再者说,既然是商议,必然会有争端,何必再起风波?

不论是否有师徒之名,但这些弟子依然还是在他名下,祖师和师父虽然辈分不同,称呼不同,属于隔代再传,可在他眼里,却还是一样的。

“眼下我为第十脉首座,一代弟子,而他们都属四代弟子,中间原本应当作为中流砥柱的二三代长老弟子则尽数空缺,不免尴尬。不过这种尴尬随着未来岁月流逝,总会消去,待得过去数百年,辈分交替,等这些四代弟子辈分提高,补足了空处,也就没有了这种尴尬局面。”

秦先羽心中暗自思忖道:“只是未来后辈弟子翻阅第十脉的名册时,便会发现第十脉初代首座真人之后的两代弟子,是一片空白,只从第四代开始。”

如今第十脉缺了二三代的长老,便从主峰上划来了玄冲和明途等人,诸般事情俱由他们处置,如同第十脉的中流砥柱。好在第十脉未有落定,琐事不多,绝大多数事情还是以教导弟子为主,因此玄冲明途等几位倒还应付得过来,不必再招更多长老弟子作为帮手。

待得其余琐事也都交代完毕,秦先羽方自前往主峰,登上古剑宝殿。

……

古剑宝殿之中,掌教真人坐在主位上,低头看着手中的木简。

而在他眼前的桌案上,木简或纸张信件,堆积成了小山一般。

当道童通禀之后,秦先羽踏入宝殿之内,见到的便是这一幕。

掌教真人似是未有察觉,细细观看手中木简。

秦先羽也不急躁,就在一旁等候。

待到掌教真人看完,他放下木简,微微叹道:“金丹四转,仙中之仙,确有闯荡天地,游历八方的本领,但你真的要在此刻便即离山?”

蛮荒疆域一事,秦先羽此前未有提起,但掌教真人既然查过秦先羽的出处,又如何不知?

掌教真人早知有这一日,也在等着这一日。

秦先羽也同样知晓,因此未有先行报备,只是专心处理第十脉的事情,教导十脉弟子。

听见掌教真人问话,秦先羽点头应道:“今已得道成仙,能够丹成四转,实是意料之外。至于眼下,每日修行可以增厚道行,但想要积蓄到推转金丹的地步,已不是近日可以做到的。我等候了许多日子,以海中玉蟾炼丹十九诀要温养大道金丹,得以稳固,又耗时半年教导弟子,如今一切都已稳定,再不能拖延了。”

掌教真人沉吟片刻,说道:“广成白玉楼船暂时不在宗内,不过本门之中,这等飞空航行的宝物并不稀少,甚至你的五色烟罗也有这般功用。但要前往蛮荒疆域,长途跋涉,历经千百万里,还是广成白玉楼船这等专门用以飞空航行的宝物为好,你去宝库之内,取古皇金船罢。”

古皇金船,也是中州燕地著名的宝物,与广成白玉楼船齐名。

忽然,掌教真人顿了一顿,说道:“你若是不急于一两日,我倒想让你顺路去办一件事情,实则也与蛮荒疆域有关。”

秦先羽略微沉吟,点头说道:“既然等了这么些年,也不急于一两日。”

他自登上界来,受燕地教诲指导,恩惠无数,位列一代弟子,作十脉首座,地位极高。如今既然掌教真人有事吩咐,自是不能退缩而拒绝。

“中州极南之地,处在中州边界,与南州相交,沾染南州风气,对中州规矩礼仪反而较淡。”

掌教真人说道:“在最偏东南之处有一座小国,亦是本门豢养人种,选取徒弟的地方,国中有本门外门长老坐镇,唯有燕地本门弟子可以出入,而不容其余修道人踏足国境,哪怕是中州本土的修道人,亦是如此。但近些日子出现外人,似乎非是中州人士,有南州甚至是蛮荒疆域的气息。”

秦先羽微微一怔。

掌教真人说道:“前些日子景叶归宗,恰好驻守南边的外门长老传回此事,他得知之后,便请命去了南边,乘坐的正是广成白玉楼船。”

秦先羽皱眉道:“景叶身为地仙,金丹二转,莫非还镇不住这些寻常小国之中的事情?”

掌教真人沉默片刻,说道:“外门长老传来消息,景叶寻到端倪,追踪出去,数日不归,已然失了音讯。”

秦先羽蓦然一震。

他脑海中想起那个淡泊之态的男子,枯坐山崖边上四十年,一朝开悟,得道成仙,连推二转。秦先羽从他身上得到了不少感悟,也从他那里解了无数疑惑。

而这样一位地仙,却也有了这般难事?

秦先羽上前一步,施礼说道:“尚未成仙之时,蒙景叶解惑无数,感悟良多,今日他既有难,自当前往探明虚实。”

“外门长老等候过了两三日才惊觉事情有变,传回消息,时至今日,距离景叶失踪,已过五日。”

掌教真人说道:“我原本要派玄京前去,既然你要往南边一行,既是顺路,便去探上一探,想来以你如今的道行,加上诸般手段宝物,足以应付许多变化。”

秦先羽平静说道:“静心悟道多年,却也应当是舒展一番。”

ps:下一章非常晚,要在深夜才能写好,为避免影响大家的正常作息时间,我认为还是睡醒了再看比较好,推到明天早上更新吧

五百一十章燕观主

南梁国位于中州极南之地,处在两界山边上,而国都京城有一座道观,名为燕支观,传闻是仙界所传承的道统,而道观主人亦是一位怀有神通道术的修道人,非同凡俗,国中百姓尽都视之为在世的老神仙。

阳机城内,繁华似锦。

城外十里处,有一小山,山腰有一茶亭。

相较于城中繁华,城外山野自是显得荒凉,更时而有山林野兽。

这茶亭正好给人一处歇脚休息的好地方。

今日天气凉爽,且无霜无雨。

茶亭不大,做的是养家糊口的小本生意,亭中只得四张桌子。

靠内一桌,仅坐了一人。

此人面貌清秀,一身淡色道衣,面上含笑,正听着众人高谈阔论。

“小道长,您的茶水。”掌柜的满头大汗,低笑道:“往日里只有天气炎热时,行人口渴,我这茶亭才有这么热闹。今日天气凉爽,原以为没多少生意,竟是遇上了这商队的几位贵客,一时忙碌,招呼不来,让您久等了。”

那年轻道士微微一笑,说道:“不碍事,贫道不急。”

掌柜的说道:“这里离阳机城仅有十里,已是最后一处歇脚的地方。一般商队迎风尘而来,几乎都会在这里略作休息,休整过后,养足精神,才往城池行去,毕竟精神好了才好作生意。而眼前这几位贵客多次往返,倒是熟人了,不好耽搁。您且稍待。点心待会儿就上。”

年轻道士点了点头。笑道:“掌柜的自去忙罢,贫道在此等人,不忙。”

掌柜大喜,自去忙碌。

年轻道士饮了口茶水,这寻常茶亭的茶水,自然比不了燕地仙山上的灵茶清泉,但他两三年间初次下山,倒觉颇有韵味。他看着周边众人,心中暗道:“掌教真人命我前来南梁国,我乘坐古皇金船赶来此地,但不好驾凌城内,才在附近停下。适才发出讯息至今已有一个多时辰,怎么还不见有人来此接我?短短十里,竟然无人赶来,莫非有事耽搁?”

还在这般想着,那边商队谈天论地,已然谈起了城内神仙之事。

秦先羽不禁定下心神。仔细去听。

“话说本朝国师燕观主,就是一位怀有神通道术的人物。凭空能生水火,可在刀锋剑刃之中来去,脚步行走间都有罡风凛冽。据说当初在皇帝面前便是走了七步,风雷之声骤起,唤作踏斗布罡,就得了极大的赏赐。”

“当初他老人家也曾经呼风唤雨,在旱季招来雨雾,滋润大地,真是神通广大,法力无穷。”

“本朝大学士原本认为这些事情都是胡说八道,故弄玄虚,曾上本参过燕观主,后来亲眼见到他老人家施法,才彻底信服,从此尊称为老神仙。”

“像燕观主这等驻世的老神仙,实是百姓之福。”

秦先羽听着众人议论,在心中和掌教真人交给他那些关于梁国的介绍,不断互相补益,丰满充实。

梁国虽然是处于上界秘地,但被燕地豢养,作为选徒的地方,隔绝其他修道人,因此修道人在梁国仍是极为神秘的。不像是其他地方,就算是凡人百姓,也都知晓世上有修道之事,大多也都期盼自己或者后人,能够有幸得遇仙缘。

所谓的燕支观,其实就是燕地驻守在这里的一处传承,燕观主正是燕地派遣出来的一位外门长老。

而这里的风气,确实不像是中州常见的风气,略微添了些南州的彪悍,总体而言,与幽州尘世的大德圣朝略有相像,但却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大德圣朝杜绝修道人显法于世人眼前,但是在这梁国,只是不允许燕地本门弟子之外的修道人踏足,却是没有限制显法于人的规矩。

其中显法最多的,自然便是燕观主,因而也有了老神仙的称呼。

至于燕地,梁国上下并不知晓这个名字,许多年的古老传说中,梁国百姓只称作是传说中的仙山。

而燕支观就是仙山在人间的道统传承。

“不过最近城中有了不少奇怪的风声,听说邪人在国中各处蛊惑人心,连燕观主这种怀有**力的老神仙都不能尽数清除,还向仙山之中求援,后来请来了一位法力更高的仙人。”

“然后呢?”

“最近那些邪人销声匿迹,但这种仙家事情,总不是我们所能获知的。”

“也是,燕观主这种老神仙,谁也不能揣度。”

“听我爷爷讲,在他年幼时,燕观主就已经是梁国的国师,后来我父亲那一辈,他还是国师,到了我这一辈,燕观主还是国师,当真是长生不老的神仙。据说燕观主接掌燕支观的岁月已经十分悠长,历经了四代帝皇,依然是如此道骨仙风的模样。”

“燕观主是老神仙,能够长生不老,也是情理之中。”

“可惜无缘拜入他老人家门下,没有这修仙炼道的仙缘。”

“我家一位远亲,他家孩子出生之时异象频生,倒是有幸被燕观主选中,送往仙山。而后来我家那远亲也被燕观主重赏,已经是一方富庶人家。”

众人议论之中,时有惊叹。

就在这时,前方烟尘滚滚,又有一行车队,最前方有一支旗帜飞扬,上书一个白字。

众人见状,俱都面色微变。

“白氏商行?”

“这是白家的车队?”

“白家虽然是商贾世家,但据说背后是宰相大人为靠山,并且还跟许多王孙贵胄作生意,实在是惹不起。”

众人纷纷起座,结账离开。

原本打算在茶亭中歇息半个时辰的商队,见到白氏商行。却也都纷纷离开。动身启程。

不过片刻间。茶亭里就剩秦先羽一人。

适才悠闲饮茶,或谈天说地的这些人都离开茶亭,要么启程离开,要么则在亭子外收拾行囊,俱都避开了白氏之人。

白氏商队果然也在城外休整,停在茶亭外。

那茶亭掌柜见状,连忙收拾前边客人的剩茶糕点,让自家婆娘快些洗净茶杯。煮沸水,备茶叶,取点心。

茶亭只有四张桌子,每桌至多坐上八人,已是拥挤到了极点。而白氏商队的人足有数十,自是不够位置,当下就有人朝秦先羽走来。

一个络腮胡的粗犷男子大声道:“那小道士,快起来给大爷挪一挪位置。”

然后这年轻道士只是笑了笑,朝一边挪了挪位置,坐偏了些。

茶亭中响起一阵笑声。

那粗犷男子脸色燥红。怒道:“让你滚开,不是让你腾出个位置就算了。”

秦先羽这才总算明白。为何众人适才喝茶时都迅速离开,腾出位置,原来这白氏商队确实颇为霸道。他微微一笑,说道:“同样是付钱喝茶,怎么贫道就不能坐?”

那粗犷男子扔出十多个钱币,道:“你的钱有爷爷的多吗?”

秦先羽从玉牌中取出些许掺杂金银的器物,运用法力捏成一锭金子,便放在了桌上。

茶亭中倒吸口冷气。

看这小道士如此清秀瘦弱的模样,弱不禁风,居然是头肥羊?

所谓财不露白,那掌柜的也吓了一跳,连忙上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