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回到家,就看到姐姐陈云一脸兴奋的在和陈父陈母说话。
“真是没有想到,弟弟竟然这么厉害。你不知道,弟弟跳机械舞时,全场的人都是目瞪口呆,呆立当场,包括我也是。
这种舞蹈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你们没看到真是太可惜了,不过可以让弟弟回来再跳一遍给你们看。”
刚说完就看见陈朗进门了,于是立刻跑了过来帮弟弟拿书包,“弟弟,你再跳一遍那个机械舞给爸爸妈妈看看吧。”
陈朗则是一脸的无语,自己的姐姐平时也很稳重啊,怎么现在这么活泼了,果然是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啊,搞不懂。
陈朗则是一下子走过去坐到了陈父和陈母的中间,拉着两人的手,“爸爸妈妈元旦快乐!”然后分别亲了一下两人。
陈母也是搂着陈朗满脸的开心,“元旦快乐!”
陈父一脸欣慰的看着陈朗,自己的儿子才14岁,却是做出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这对于一个家长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骄傲了然后就招呼姐姐陈云过来,一家四口坐在电视前,观看《欢乐今宵》。
《欢乐今宵》(英文名称(enjoyyourselftonight),简称(eyt)),是香港无线电视的长寿综艺节目,由无线电视1967年启播后第二天(即11月20日)开始播出。
一直至1994年播映第6613次为止,27年内星期一至星期五晚现场直播,1980年代一段时期更星期一至星期六晚直播,制作集数之多被列入世界纪录。
节目于21:30至23:20播出,每集约2小时,每星期播出5或6晚。内容包括歌唱、舞蹈、话剧、游戏等等,并且设有现场观众。
汪明荃、郑少秋、沈殿霞、郑裕玲、周润发等香港首席艺人,皆长期在《欢乐今宵》中演出过,而观看《欢乐今宵》也几乎成为了香港市民每晚的必做事情之一。
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难以改变,所以现在的《欢乐今宵》是综艺节目的绝对霸主,没有任何综艺节目可以撼动其位置。
陈朗看《欢乐今宵》主要是看明星来的,看自己能认出几个明星来,但是很可惜,似乎只有郑少秋、沈殿霞和周润发才能一眼就认出。
其他的是听着名字还比较熟悉,当然更多的是完全没有印象,无论是人还是名字。
“对了朗朗,今晚你不在家,那个《东方日报》的刘副主编来了,他来拿你新的小说的存稿。”陈父看着电视,突然转过头来说道。
“我知道,先前我和他约好了,但是我要参加学校的元旦晚会,就让他自己来家里拿存稿。”
“嗯,我也看了你写的这本《飘渺之旅》了,老实说,文笔根本没法和《诛仙》比啊,但是其想象力倒是十分惊人,还有这本书提到的修真,似乎是第一次见到。”
陈父也是个小说迷,以前就经常看金大侠和古龙的小说,现在没事的时候,主要就是看看自己儿子写的小说了。
尤其是对儿子的第一本小说《诛仙》,喜爱的不得了,认为是旷世神作,当然不排除是自己儿子的原因,有所加成,然后就看了第二本小说《飘渺之旅》。
“这个《诛仙》是我想了好久的故事,所以精雕细琢,质量较高,但是我没有想到自己写的书这么受欢迎,也没想过写第二本,所以《飘渺之旅》是个仓促的产物,只能以想象力和开创性取胜了。”
陈朗也是一阵汗颜,这我也没办法啊,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不对,是前世网络小说的搬运工,内容跟我没关系啊。
“原来是这样,唉,不过这样恐怕会引来大家的质疑声啊,你小子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啊。”陈父有些担忧的看着自己的儿子,陈朗根本无法解释,只能点头称是。
不过陈朗倒是有些信心的,虽然《飘渺之旅》的文笔无法和《诛仙》相提并论,但是能够同为三大网络奇书,《飘渺之旅》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那就是他的“开创性”。
不要小看这个“开创性”,有了他首先你就是个开山鼻祖,前世卷土的两部《王牌进化》《最终进化》人气很高,但是其还是无法取代z大的《无限恐怖》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就是因为人家是开山祖师。
《飘渺之旅》就是的开山怪,此书诞生后,广大的读者才知道了,什么叫修真,并且直接成为了一种网络小说载体。
而其中的等级划分:旋照,开光,融合,心动,灵寂,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也多为后来的作者所沿用,可见其影响力巨大。
放假的几天里,陈朗还是在进行着自己的修炼,早上早起练习武术和唱功,然后回到家里吃过饭就来到了楼上的刘老师家中,向刘老师展现自己这一段时间的练习成果,并询问自己不懂的地方。
刘老师也是根据自己的多年的失败经验教导陈朗,如何*,如何突破,当然有时候陈朗并不能完全懂,只能是先记在脑海中,然后结合实际的练习,再慢慢揣摩了。
刘老师看到陈朗能这么用功也很是开心,也许陈朗在他心中是自己唱歌梦想的一个延续吧。
下午的时候陈朗接着开始写小说,《飘渺之旅》全书大概有200多万字,比起诛仙还要多50万字左右,一共分为二十八集,大概三百个章节。
一天两章的话,也要近五个月的时间才能写完,不过陈朗元旦前加班加点已经完成了第一集《误入天庭》,现在开始着手写第二集《星星宫·寒冰原》。
陈朗还在家里写着自己的小说,外面媒体和读者包括知道陈朗的人对陈朗的第二部小说《飘渺之旅》也是期望甚多。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抱着观望的态度,但无疑都对陈朗的第二本小说好奇不已,因此一大早就有人到了卖报的书亭购买《东方日报》,甚至排起了长队。
第三十三章争议不断
陈朗这个年仅14岁的少年,因为其在《东方日报》上连载自己创作的小说《诛仙》而出名,被大家称为天才少年,而且其写的小说《诛仙》的确是跌宕起伏,**迭起。
其中关于种种的法术法宝神兵魔器令人羡慕,而其中的两位女主陆雪琪和碧瑶也是人气极高,读了这本小说的人都认为这是一部经典,陈朗也因为这部小说而扬名香江。
今天是1981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旦节,但对很多的小说迷来说今天更重要的是天才少年陈朗的第二本小说《飘渺之旅》开始连载的日子。
一大早就能看到一个个的报亭前挤满了人,惹的过往的行人纷纷侧目。
至于书亭的老板则是喜笑颜开,看着眼前买报的人,都变成了一张张的港币,能不开心吗?可是买报的人似乎越来越多,甚至远处还有人在往这里赶来。
小张是一个中学生,知道今天是《飘渺之旅》连载的日子,于是早早的就起来准备买一张《东方日报》,再一次开起陈朗带给自己的奇异之旅。
因为前几天《东方日报》的《诛仙》连载结束后,并没有紧接着连载陈朗的第二部小说。很多人看到报纸的开头没有月朗星稀的名字都很奇怪,难道陈朗改投他家报纸了,有些报纸还幸灾乐祸呢。
只见报纸上几乎半个版面只有六个字:《飘渺之旅》,修真。
很多人感到奇怪,这《飘渺之旅》应该是小说名,但是这修真是啥玩意?好在第二天,《东方日报》给出了答案。
《飘渺之旅》就是小才子陈朗的第二部小说,至于修真还是没有解释,但是注明了《飘渺之旅》会在1981年的1月1日开始连载,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情况。
小张没吃早饭就下楼直奔离自己家不远的报亭而去,可是一看报亭前面没有一个人,这让小张感到既高兴又有些奇怪。
也不管那么多了,立刻跑到报亭前面,“大叔,给我来份《东方日报》。”
报亭的大叔一听又是买《东方日报》的,脸色发苦,“《东方日报》已经卖完了,没有了,不过我已经打过电话,催人立刻送货了,马上就到了,同学你只要等一小会儿就好了。”
“啊,没了?”小张一听愣住了,我起的已经算是早了,怎么那么快就卖完了,这也太疯狂了。不行得快一点,不然就没有了,然后撒腿就向另一家报亭跑去。
随后小张就看到了一长串的队伍,二话不说就开始排队。
小张看那么多人排队,应该也是来看《飘渺之旅》的,拍了拍前面一个男生的肩膀问道,“你是来买《东方日报》,看《飘渺之旅》的吗?”
“当然了,我刚刚也问了,前面基本上全是冲着《飘渺之旅》来的,你来的够晚的啊?”
“别说了,我先前已经跑过一家报亭了,但是那里的《东方日报》已经卖断货了,所以我才又跑到这里的。”小张无奈的说道。
“不是吧,《飘渺之旅》这么受欢迎。”
“那当然,这可是月朗星稀的第二部小说,有了《诛仙》这第一本小说,第二本小说当然是令人期待。”小张觉得理所当然。
“也对,《诛仙》真是太好看了,尤其是陆雪琪,一袭白衣,飘渺似雪,真的是我的女神啊,犹如仙子一般啊。”说完一脸向往状。
结果刚说完,就见前面一个漂亮的女生回过头来,“陆雪琪有什么好的,有我们家碧瑶痴情吗,碧瑶才是第一女神,都怪该死的陈朗,竟然把我的碧瑶给写死了,让我看见他,我一定饶不了他。”
脸上很是仇恨的样子,咬牙切齿。小张两人一听面面相觑,小张接口道,“其实我两个女主都喜欢。”
结果这个女生听了更加生气,“一看你就是个花心大萝卜,想要脚踏两只船,你还不如他呢。”说完就生气的哼了一声,回过头去。小张是一脸尴尬,另一个男生则是哈哈笑了起来。
好在不一会儿小张就买到了报纸,然后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结果一看又是一阵奇怪。这似乎是现代社会吧,怎么会不是仙侠小说,难道是科幻?可是也不像啊,只好耐着性子看了下去,我擦,被女友带了绿帽子,真是太郁闷了,好吧我忍继续看。
好在下面出现的傅山似乎有些神秘和强大,也提到了修真两字,但是还不明确。
不过又看到李强竟然被改变了容貌,从一个“地老鼠”变成了一个靓仔,还有后面的“紫炎心”“五色焰罗罩”。
小张慢慢的沉浸在小说里,直到内容结束了,还有些意犹未尽,很是期待下面的情节发展。
小张这样的年轻人很是感兴趣,期待明天的情节。但是当第二天他看完了连载的两章后,无疑中看到别的报纸时,却看到了令他吃惊的标题:《小才子,江郎才尽?》
小张仔细的看了起来,“当初《东方日报》撤掉倪匡的小说,而选择连载名不见经传的陈朗的小说《诛仙》,被大家一致的嘲笑,认为《东方日报》是急昏了头,出的一个蠢招。
但是随后《诛仙》的表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相信就算是《东方日报》都没有想到《诛仙》会如此的精彩,一个14岁的少年能够写出这样的小说。
甚至最后帮助《东方日报》击败了《明报》,重新登临时隔日久的销量冠军宝座。陈朗也因此获得了“天才少年”“小才子”的美誉。
因此在《诛仙》结束后,大家都很期待陈朗的第二部小说,《东方日报》也是几天不连载小说,专门为其做广告,可见其重视程度。
昨天我们都见到了小天才陈朗的第二部小《飘渺之旅》,但是结果却是令人大失所望。我甚至怀疑这两部小说是不是一个人所写的。
文笔功力怎么会差距如此之大,难道是《东方日报》和陈朗为了继续圈钱,而仓促执笔,只是希望借着《诛仙》的威势,再大赚一笔,质量什么的完全不在考虑之中。
亦或者是江郎才尽了,所有的才华都浓缩在了《诛仙》里,这又是一个璀璨而短暂的流星?”
小张看完后十分生气,陈朗怎么会是江郎才尽,虽然没有了那么股仙侠的气息,但是内容写的还是很精彩啊,“紫炎心”、火星、改变容貌都很新奇啊,不是吗?
虽然小张这样的年轻人都觉得新奇很喜欢,但是媒体可不会如此,还有什么比一个天才陨落更能吸引眼球呢。
因此大部分的媒体都在报道陈朗江郎才尽的事情,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看的出来。
而且有些年纪较大的小说迷也是感到有些不适应,文笔差距太大了,而且现在也看不出什么来。
同时受到媒体的影响,似乎有要放弃《飘渺之旅》的意思,而在马成坤的办公室中也是一阵的严肃。
“难道陈朗真的是江郎才尽了?”王主编看到这些媒体的报道十分生气,同时又有些怀疑。刘副主编一听这话心里一惊,难道连自己的人都有了这样的怀疑。
“呵呵呵,陈朗是否江郎才尽可不是他们说了算,我们的销量怎么样?”马成坤冷笑一声,问道。
“《飘渺之旅》的第一天销量达到了惊人的159587份,只差一点儿就达到了160000万份了,第二天虽然媒体的报道多有指责,但是报纸的销量并没有多少降低,还是保持在159000多份。”刘副主编赶紧汇报道。
“我就说这些报纸纯粹是胡说八道,还不是嫉妒我们拥有陈朗这个小天才,以为这点手段就能离间我们,可笑。报纸继续连载,不要管其他人怎么说。”
马成坤看着眼前桌子上的报纸冷笑连连。而听到马成坤的话,两个主编都是松了口气,刘副主编直接负责陈朗的事情,所以很是担心。
而王主编这么问则是试探马成坤是否有了动摇的意思,现在看来大家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的,这对报社很重要。
“对了,刘叔,麻烦您再跑小天才家一趟,就说我们《东方日报》会一直连载《飘渺之旅》到大结局,报社和他的合约也一切照旧,让他不必担心。”
马成坤很是看中陈朗,拍刘副主编去安抚陈朗,刘副主编也很开心,自己负责的人还是很受重视的,没有遭到质疑。
会议结束后刘副主编就开车前往陈朗家,结果刚到小区的门口就看到了陈朗正在接受媒体的采访。
“朗朗,很多人都说你江郎才尽,《飘渺之旅》很让人失望,对此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哦,是吗?请问你是采访了多少个人得出这个结果,还是你自己在脑海里想象出的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