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伸手搂住了纪小碧,
纪小碧也没有反对,也任由他搂着。
一夜也就这样过去!
第二天一早。王钰一大早就赶到了工部!
时间突然过得慢起来,毕竟这等待是一个非常让人焦急的时候,这焦急王钰也不知不觉的表现在了脸上!
这权添和那可是老人了,看到王钰一脸的焦急的样子,笑道:‘这什么事情如此的焦急?”
王钰扭头一看,笑道:“这也没有什么事情!”
权添和则摇摇头,道:“你可别骗我,我眼睛那可毒得很,这一眼就看出来你在想着什么?是不是关于在顺天修宅子的事情,这皇上不是答应了吗?难道有什么变故?“
这权添和也是关心自己,王钰也要领这个情,摇摇头,道:“不是,这事情也没有什么变故,不过这皇上答应了那也仅仅是个开始而已,前期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准备的!“
权添和叹了一口气,道:“这个也是啊,这事情也只有你们年轻人能跑得动了,我老了!“
王钰一笑,道:‘你看你说的什么?你什么时候老了?就算老了,在我眼里你老了那也是老当益壮,对了,权大人,我有一事想请教你一下!“
王钰转开了话题,他说要要不了多久就想告老还乡,估计现在这心里或许有了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吧。、
听到王钰要请教自己,权添和也有了一丝精神,道:“你尽管说,要是我知道的当然全部告诉你!”
“我们这尚书大人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王钰立即问道,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京城自己现在是混熟了,但是这一下子要去顺天,而在哪里还有一个工部的大头头在哪里,也就是这工部尚书宋礼!
对于自己这个顶头的上司,王钰可是一点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这人的性格如何,自己这过去很大程度上是要和他相处的,这要是心里没有一个底,这去了可就不知道应该如何相处了,这和上司都相处不好的话自己这下属当得也有些失职!
“宋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权添和皱皱眉头,用手敲敲这桌子,道:“宋大人的脾气还是不错,为人也和蔼,身为尚书也没有什么官架子,而且能知人善用,不过在对待这朝廷的事情上面则是比较严谨的。完全可以说叫做一丝不苟,对于这一点你得好好的记住!”
这干工程就是需要一丝不苟,不然的话怎么能干出好的工程,王钰当下也点点头,道:“其他的呢?”
“其他倒没有什么了!”
权添和说道!
王钰也没有想打这权添和对于自己的上司竟然评价如此简单,不过换个话说,如此的简单岂不是代表了这人非常容易的相处,这心里也多少有了一个底了!
“有一个人你现在可以注意一下!:”
权添和又说道!
“谁?”
王钰立即来了精神,既然这权添和说要注意的人,应该就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要的人!
权添和立即说道:“金纯!“
“金纯?”
王钰心里不由的嘀咕了一下,这个名字倒陌生得很,当下奇怪道:“这为金大人又是什么人物?”
这权添和嘴里说出来的应该不是什么凡夫俗子之类的吧,应该就是朝廷的官员!
权添和也没有犹豫,话中略微有些感慨道:“这为金大人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啊,要是老夫没有记错的话,金大人,字惟人,号德修。好像是泗州仁信四图应山集人。祖上世代行医,是泗州有名的医道之家。其父金文炳令其入学攻读儒书。金大人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太祖二十五的时候,经乡学、州学以优异的成绩贡进太学,在明朝的最高学府里学习儒学经典。太祖三十年读完太学后,又以出众的才华被吏部尚书杜泽看中,经杜泽推荐,明太祖朱元璋封金纯为吏部文选司郎中,从此,金纯步入仕途。太祖三十一年,升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
这权添和好像在照本宣科说这金纯的资料一样,不过他口中这金纯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所以王钰也只有耐心的听着!
而权添和也没有闲着,接着道:“当初皇上确定要迁都的时候,当时派去的人其中之一就有这金大人,而且当初这金大人和这宋大人两人那可一起治理会通河!这可是一件大大的政绩”
接下来,这权添和也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话,详详细细的讲起来这两人的事迹!
会通河原是一条古运河,北段山东卫河、黄河间的运河故道,中段即黄河、昭阳湖间的运河,南段久已堙塞。该河始创于元至元二十六年,凿渠起自山东梁山县安山西南,北抵临清,上接济州河引汶水北流,下达御河,长二百五十多里,建闸三十一座以蓄水势。河成命名‘会通‘,南来漕艘无须再远涉渤海,可经此河直达京畿。后又于元泰定二年陆续在北起今临清、南至江苏徐州市的运道上,兴建拦河、隘船石闸,此后遂将这一段运道包括安山以北的会通河,安山、桥间的济州河,鲁桥、徐州间的泅水统称为会通河。但因水源不稳定,河道时患浅涩,不胜重载,元朝年间,此河未能发挥作用,漕粮北运仍以海运为主,元朝末年竟废弃不用。到了明朝初年,会通河已淤断三分之一。由于南粮北运要远涉渤海,这对当时国家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
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其中央政权,大力发展经济,永乐九年,成祖朱棣命金纯与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以畅通运道,缩短南北漕运的路程,打通发展经济的大动脉,确保水路运输正常通行。金纯与宋礼上任后,深入实地,沿途勘察,礼贤下士,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详细分析研究各种意见,最后采用山东汶上县老人白英的建议,筑坝遏水、分流济运、建闸节水,同时建水柜、陡门,以保水源。根据上述方案,经过半年多的奋战,当年七月,会通河故道浚成,使运道畅通,从此,南方漕艘再不用远涉渤海,而由会通河直达北京各地。从永乐七年到现在漕运全依赖会通河,每年约有四百万石漕运通过此河。
“难道当初权大人也一起和两位大人就疏通这会通河的事情共事过?”
王钰不由的好奇的问道,当然,这其中也透露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第一点,自己这上司宋大人,还有不是自己直属上司的金大人两人公事过,第二点,就是他们相比那些就会夸夸其谈的大人们而言现在更加的稳重,虽说一个是尚书,一个来头也不小,但是却会实地考察,会听取各方的意见,就算是普通的老人的意见他们也会虚心接受,这样一来,自己那些有些和他们学识有冲突的东西或许不会会被太反感!
权添和则一谈起,道:“这倒没有,毕竟我老了,可没有那个脚力了,不过这江大人当初和他们一起去过,我之所以说起这个事情,有很大一个原因,那就是现在金大人其实也在顺天!”
正文第一百七十三章开导
第一百七十三章开导
王钰这心里一颤。不过却也是面不改色,道:“太子殿下还请放心,下官一定会认认真真的把这长陵修好,不负皇上和太子殿下的重望!”’’”
虽说这朱高炽现在的权利已经被瓦解得差不多了,但是有一点却不得不肯定,他现在还是太子,即便是一个没有什么权力的太子,但是有一点却不得不注意,朱棣并没有废掉这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只要他一天是太子,那么一天就是这未来皇位的继承人!
王钰自然不敢有丝毫的不敬,这落井下石的事情不是自己应该做的!
朱高炽这才多少有些满意,这段时间自己的确是处处碰壁,什么事情都不顺利,而自己的父亲对于自己更是没有什么好脸色,朝中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仿佛确定自己不是未来的王位继承人一样,纷纷的朝自己的弟弟那边考去,而自己心腹不少都被关了起来,这让自己身边更是没有什么人,这局势仿佛一下子就朝自己的弟弟那边倒去!
现在王钰将去修建长陵,其他的不说。这长陵可是他母后的陵寝,而且徐皇后生前对于她这个大儿子那可是异常的照顾,朱高炽能当上太子,徐皇后自然功不可没,所以对于自己的母亲,朱高炽自然非常的尊重,所以对于她的身后事也非常的重视!
看到王钰如此的恭恭敬敬,朱高炽这才微微点头,叹了一口气,道:‘好了,你走吧!“
说完,自己就转身走在最前面,他身体有些胖,所以这走得也有些慢!
现在的朱高炽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到了黄昏的太阳一样,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朝气!
王钰停了下,看着朱高炽现在的样子这多少有些于心不忍,想以前的时候他多么的意气风发,而现在给人的感觉却如垂暮的老人一样,不过想想也是,要是是自己的遇到他这种情况还指不定会怎么样!
于是连忙追了两步上去,走到朱高炽的背后!
朱高炽也没有扭头,而是问道:‘你怎么还不走!“
王钰垂首道:‘臣斗胆,要是太子殿下不嫌弃的话,就让臣陪太子殿下走一段路吧,这要不了多久臣就要去顺天了,到时候就算想陪太子殿下说说话都没有那个机会了!“
朱高炽一顿,没有答应。当然也没有拒绝王钰的想法,而是自己朝前面走去。
王钰则仅仅的跟在了他的背后,这走了一段路之后,这朱高炽好像并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这可有些让王钰着急了,脑子这一转,他不说话那么自己说吧!
顿了顿之后,王钰这人才说道:“太子殿下,要不臣给你讲一个故事如何?”
要是平时,朱高炽一定非常的有兴趣,但是现在他可没有多少的心思去听王钰的故事,道:‘你走吧,然我安静的走会!“
王钰可不愿意如此就算了,道:“太子殿下,很快的,不会耽误你太多的时间,而且太子殿下只需要听着就可以了!这故事是当初我的老师告诉我的,说的是距离我们大明很远很远的一个国家的一个非常有名气的人的故事,这个人叫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著名的哲学家。他被后人广泛的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对于王钰而言,说这东方的故事又怕这朱高炽知道,他没有了什么兴趣,而这西方的故事知道得也很少,而这个也勉强算其中之一吧。
朱高炽不由的皱皱眉头,道:‘那你说话吧!“
王钰则立即道:“这个苏格拉底在成亲之前,那是和几个朋友住在一间很小的屋子里面,这生活非常的不方便,但是一天到晚他总是笑呵呵的,有人就问他了:“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苏格拉底却说:“和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都成了家搬了出去。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在这间房子里,但他仍然很快活。有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他说“我不是还有很多书嘛,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不令我高兴呢!”
说话的时候,王钰这竟可能的和他保持互动,但是可惜的是这太子殿下今天看上的确没有什么兴致,这嘴都懒得张!
王钰当然不可能就这样算了,反正这故事还有后续,干脆又道:“若干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有好几层的楼里面。他的家在最差的底层,不但很吵。而且很脏,这小偷也喜欢偶尔光临一下,这上面住的人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杂七乱八的脏东西但是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于是有人就问他的了:“你住这样的房子,也感到高兴吗?说实话,要是我的话,早就搬了,但是太子殿下,你知道他怎么说,他竟然说“是呀!你不知道住下面有多少好处!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有客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扣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花、种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
说道这里,王钰自己先一笑,道:“太子殿下,你说,这人不是傻子吗,都那种处境了。他还说这有什么乐趣,要是臣的话,那早就怨天尤人,这恨不得立即就搬家了。”
朱高炽心里不由的微微一动,王钰说这些话自然不是说笑话的,这其中自然有什么深意,心里也不由的一琢磨,也没有回答王钰的话!
王钰还以为这朱高炽还是不甩自己,干脆又道:“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下面的房子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上面,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先前问他的人还是不解的问:“你住顶楼也有许多好处吧!”其实这也不过是试探性的话,但是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多着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让自己更加结实;光线好,白天看书不用点灯;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顿了顿,见朱高炽依旧没有反应,王钰接着道:“其实当初我师父给我说完的时候我就在问了,这不可能有这种人吧,完全就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处于什么困境之中那都好像不是困境,而他总能看到这其中让人快乐的地方?现实中可找不出这种人来,所以我当时就怀疑这是我师傅骗我的,于是我也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但是我师傅却给我说这故事是不是真的其实无所谓,你得注意这故事究竟有什么含义在里面,我当时想了想也没有想出来什么,于是我师傅便给我说了,这人多一身中啊,是要遇到不少的麻烦,不少的问题,但是决定这人心境的,其实并不是这些环境,而是人的心境,这话不是说的好吗,这心静自然凉,这诗也说这山穷水尽疑无路,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怨天尤人那是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有积极的去处理才能让一切都好起来,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这不到最后时刻,谁知道会出现什么转机?”
这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王钰也认为这朱高炽应该明白自己的意思!
朱高炽当然明白了王钰的意思,说了这么多话。其实也就是让自己别气馁,没有想到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