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倒是不用,反正我们老王家家大业大的,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的,若是留下了后人,到头来也还是会被朝廷追杀的,还不如我一个人走的舒舒服服的,也免得后人遭罪。”王思锐说道。
“你……你真是不可理喻!”刘学询气的浑身发抖,指着王思锐骂道。
似乎是在王思锐这里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了,刘学询也不想在跟王思锐多说什么,转身便要离开。
只不过,刚刚转过身子的刘学询心中又有些不甘,在迈出步子之前,转过头来说道:“过些日子朝廷会让你前往榆林堡面圣谢恩,到时候会有兵马埋伏在半路,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之后,刘学询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王思锐的屋子。
反正该说的他已经都说了,若是王思锐真的不想就这么窝囊的死了,到时候肯定会有应对的方法。
只要王思锐还活着,那么就要感谢他刘学询的提醒之恩,到那时候刘学询再去招揽王思锐,就会容易的多。
倘若王思锐不管不问,就这么心甘情愿的去赴死,那就当他刘学询看错了吧。
只要王思锐死了,刘学询便立即像李鸿章提出辞呈,既然皇帝梦是无法实现了,那么回到老家颐养天年,在家里当个土皇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待刘学询离开之后,王思锐这才将手中的筷子放下。
虽然拒绝了刘学询的邀请,但是王思锐却又不得不感谢刘学询的提醒之恩,或者说是救命之恩。
若是王思锐心中没有那个帝王之梦的话,恐怕他早就接受了刘学询的邀请。只是,两人的道路是相同的,而王思锐自身的实力又千倍于刘学询,所以刘学询对王思锐的招揽,必然失败无疑。
只可惜,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清楚的事情,他刘学询却偏偏看不清楚。
此时,王思锐的脸上再也没有了先前放荡不羁的表情,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凝重。
如果可以活着,谁又想去死呢?
不久之后,武羊、武自诩马三如等人也进入了屋内,在王思锐的招呼下,几人共同落座。
其实王思锐早就料到了刘学询会在最近来找自己,只不过并不知道是哪一天。
所以最近每一天晚上的这个时候,王思锐都会命人做上一桌子的大鱼大肉,如果过了点刘学询还不来,那就几个人一起吃掉。
而今日几人原本刚想过来的,结果便看到了刘学询的身影,直至刘学询离开之后,这几人才进入了屋内。
“旅长,是不是那边有了什么动静?”马三如看着一桌子的酒菜,但却就是没有胃口,关心的问道。
“吃饭吃饭,有什么事情等吃完以后再说。”王思锐挥了挥手,拿起筷子也不管几人,抢先夹走一块红烧肉。
见王思锐没有讲话的意思,几人也只好跟着拿起了筷子。
只不过这顿饭吃的那叫一个索然无味,每一个人的心思都不在饭桌上。以前是没有任何的消息,他们虽然紧张,焦急,但也不至于吃不下饭。
现在有了消息,但王思锐却就是不告诉他们,这让他们着急的不能行。
所以,三个人并没有吃多少,简简单单的吃了几块肉之后,便将筷子放了下来。倒是王思锐一脸的坦荡,似乎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的样子,仍旧大口大口的吃着肉,不过酒却始终没有喝一口。
看着几人坐立不安的样子,王思锐心中也是颇有些无奈。
这一战对这几人的锻炼还是不够,现在他们充其量也就是能够胜任一个营长的职位,再往上就有些不够看了。
至少就目前而言,他们三个还是有些缺少战略眼光的。
或许这与经历有关,毕竟他们只经历了一场战争,而且还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虽然学习过一些东西,但却还没来得及将其纳入实践当中,这些知识还没有真正的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凡事总会留有一线生机的,吃饭吃饭,吃完饭了老子好安排任务,想要老子的命,那也得先看看他手中的刀够不够硬。”王思锐很深沉的说道。
见王思锐这么说,三人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了一些。只要王思锐有办法就行,管他什么办法呢?就算最后失败了,他们也要搏一搏。
王思锐为什么在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之后还会这么淡定?不是因为王思锐已经看透了生死,也不是王思锐早就知道了会是这个结果,像是认命似的。
其实在王思锐的心里面,早就有了一个庞大的计划,但是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有很大的困难的。
就像是第一天谈判时候那样,王思锐正不想去谈判呢,李鸿章和亦劻立刻就告诉自己接下来不用来谈判了一样。
王思锐正愁着自己的计划该怎么实施呢,同样的还是李鸿章和亦劻,两人还是帮助王思锐解决了这个最最困难的问题。
死?对于王思锐的计划来说,或许只有王思锐‘死’了,才能够让这个计划能够顺利的实施。
“旅长,两个月前京城的暴动已经查出来了,你猜背后是谁在指使?”马三如嘴里塞着一块红烧肉,吐字不清的说着。
“除了李中堂之外,还会有谁呢?”王思锐一点也不奇怪的说道。
其实早在调阅案卷的时候,王思锐就已经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并且已经推断除了幕后的推手很有可能就是李鸿章,只不过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王思锐才没有告诉众人,而是让他们继续去调查。
这样既可以证明王思锐的猜测,也能够给马三如一个锻炼的机会,毕竟以后这种事情不会少,马三如必须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没有什么能比实践提升的更快了。
“旅长,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马三如一脸震惊的看向王思锐,他可是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前前后后调用了一个营的人马才查出这件事情的,可没想到王思锐竟然已经知道了。
“猜的!”王思锐随意的说道,不过在看到马三如一脸郁闷的表情之后,又解释道:“亦劻没有这个胆子,也没有这个野心,所有的证据都再告诉我们这是满人干的,如果真的是满人干的,他们会傻到将所有的证据都留下来吗?很显然,这是有人在故意诱导我们。既然不是满人干的,那么如今的京城内还有谁能够做到这一点呢?恐怕除了李中堂以外,没有人了吧?”
第一三二章:刘学询之死
王思锐想起了几年前李中堂不肯接纳国父,想起了李中堂曾经联络英国方面,将位于英国的国父进行抓捕。
虽然最终因为一些人的营救,国父最终没有能够被引渡回国,但这一切均是出自李中堂的手笔。
或许李中堂是看出了国父的大炮属性,所以才不肯接纳他。
但是在王思锐的身上,却没有一丝大炮的属性,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训练出一支可以与洋人正面对抗的的精锐部队,甚至大清能够有今天,完全是来自于王思锐的拼死抵抗。
站在德胜门门前,王思锐回头望了眼京城。
眼角微微眯着,嘴里低声的喃喃道:“德胜门,自明朝迁都以来,德胜门便是军队凯旋归来进城之门,寓意着胜利之门。今日我王思锐便是要从这德胜门离京,你有你的执念,我无话可说。可是今日我便要告诉你,除了你的路以外,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可以让华夏复兴。
他们,终究不是正统,所做的这一切,也只是为了他们自己而已。”
说完这句话之后,王思锐直接转身离开了京城,身边只有一个排的护卫队。
时间回到两日之前,外城军营。
自打王思锐进京以来,这里便成为了王思锐的大本营,所以王思锐也是一直都待在这里,一般很少会离开这座军营。
两日之前,一队人马出现在了京城之中,这帮人并没有前去拜见******亦劻,而是直接来到了军营。
找到王思锐之后,当众宣读了圣旨,王思锐被册封为了一等武威侯,爵位与李鸿章相等,同时行走军机,兼兵部尚书,负责整顿大清汉军营。
“王大人,圣旨面前,为何不跪?”宣读圣旨的太监在宣读完圣旨之后,发现王思锐依旧没有跪下,脸上多多少少的有些挂不住面子。
见圣旨便犹如见到了皇帝本人,这是古往今来数千年形成的规矩,王思锐虽然打了胜仗,但却依旧是这大清的一名臣子。
只不过,太监也只敢问一问,却并不敢让身边的护卫动手,更不敢给王思锐按个蔑视皇权的罪名。
眼下谁都知道,这京城里,王思锐最大,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去得罪王思锐。
“军中事物繁重,铠甲在身,不便行礼。”王思锐一把从太监手中拿过圣旨,很是随意的说着。
“这……”太监脸上多少有些为难,但一想起临行前李总管的交代,太监也就没敢多说什么,反而换了一副表情,继续说道:“也是,咱家这也是习惯了,误以为这军中乃是府中,王大人铠甲在身,的确不便行礼。”
王思锐没有理会太监的马屁,这军中面圣不下跪的规矩是在古代就已经形成的。
而最初的原因是因为军中将领将士身着铠甲,而铠甲本身就是为了保护士兵的,所以也极为笨重,甚至连平常的走动都有些困难,至于下跪这种技术活,那就更加难以做到了。
所以便有了但凡身着铠甲的将领或将士,面圣可不跪这个规矩。只是,如今的王思锐虽然也是一身的军装,可这军装也只不过是普通的衣服罢了,身上压根就没有什么铠甲。
不过既然王思锐硬说他穿的就是铠甲,那其他人也不敢多说什么,你说铠甲那便是铠甲吧。
“王大人,如今洋兵一退,圣上和太后想请您到榆林堡一趟,商量一下两宫回京事宜,王大人您看?”太监见王思锐没有搭理他,转而继续说道。
“两日后出发!”王思锐很是随意的回答了句,然后便将太监和护卫们赶出了军营。
若是以往,太监前来宣读圣旨,接到圣旨的人免不了要一番破费,但是现在,王思锐已经没有心思去讨好这些人了,因为没必要。
在接到圣旨后的当天夜里,王思锐便将调往城外训练的两个团的部队重新秘密的调回了京城,并且隐藏在内外城各处。
反正因为这场战乱逃离京城的人还有不少,京城里空院子多的是,藏起来两个团的兵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有这两个团在暗中,加上明面上的一万人,可以说,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
王思锐其实并不是不想反,其实打一开始,刚回来的时候,王思锐就想过了要反,但那个时候却并不是最佳的时机。
即便现在,王思锐明知道清廷要杀自己,可王思锐也依旧觉得不是最佳的时机。
不过,虽然现在并非最佳时机,但是清廷所做的这一切,却加速了这个时机的到来。
制造一个破败不堪,四分五裂的国家很容易,只需要王思锐带领着部队直奔榆林堡,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以及那些跟着逃走的王公大臣们全部杀掉就可以了。
但那样一来,最终受益的只能是洋人,而倒霉的,只能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汉人。
王思锐要反,早晚都要反,他只是一直在等,等一个可以将利益最大化的机会。
…………
王思锐只带着一个排的部队离开了京城。
当刘学询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瞬间萎靡了下来,他已经彻底的放弃了心中的理想,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幻想。
孙某人的大炮属性根本就靠不住,整个人全凭一张嘴在忽悠,到了正事上却没有能够表现出足以让人信服的魄力。
反观王思锐便不同了,年轻,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手下还有一支可以直接将他送上九五之尊宝座的军队。
只不过可惜了,王思锐却是个愚忠之人。
他看出了清廷的腐败,看出了这个国家的腐朽,但却就是不肯将这将倒之墙给推倒。
刘学询已经将所有的事情提前告诉了王思锐,但如今王思锐却选择了只带着一个排的部队前去榆林堡。
在刘学询看来,王思锐这是想要以身告诉朝廷,他是忠诚的。但王思锐的选择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朝廷已经调集了五个营的兵力在半路上埋伏。
刘学询整个人忽然间像是老了十多岁那样,整个人看起来百般老态,毫无中年人的精神头。
而刘学询也很清楚,自己必须要做出最后的决定了。
“大人,如今国内外安康一片,朝廷凯旋指日可待,然身体近日突感不适,故想告辞还乡,颐养天年!”王思锐离开之后,刘学询找到了李鸿章,提出了自己告辞的想法。
对于刘学询提出的告辞之意,李鸿章并未有任何惊讶之意,似乎早有预料。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刘学询便已经提出了要告老还乡,只不过当时被李鸿章给劝说了下来。
不过现在李鸿章也是很后悔,如果当初自己不去劝住刘学询的话,恐怕也不会发生今日这一幕了吧?
“也好,几个月前你便要求回乡,只不过当时国内外事物不断,所以才没有能够回去,如今国内外事物已定,我也再无理由阻拦了。晚上我摆上一桌酒席,权当做告别宴吧。”李鸿章点了点头,深沉道。
若是刘学询不去找王思锐,李鸿章如今也不会痛下杀心。如果当初李鸿章同意了刘学询回乡,也就不会有现在的问题。
只可惜,这一切都已经晚了。
刘学询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李鸿章的底线,所以,即便是现在刘学询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想法,他也必须要死。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刘学询自己。
前几日李鸿章等人再一次的商议了一下午的时间,这次商议的主题便是伏击之地。
最终将地点选择到了三堡村附近,而当日晚上,刘学询果然去了王思锐那里,这也让李鸿章失望不已,不得不等天亮之后发出一道密折,让埋伏的部队继续向前,埋伏在南口附近。
告别宴上,李鸿章与刘学询二人相谈甚欢,天文地理,古往今来的事情畅言无阻,只不过李鸿章却将刘学询的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同样的,他也很清楚,王思锐最终并没有选择跟刘学询走到一起,否则的话,刘学询不应该有这幅失落的表情。
最终,刘学询醉的一塌糊涂,李鸿章命人将砒霜倒入酒碗之中,搅匀之后又强行灌了下去,随后又命人将剩余的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