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立隋-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奇,这是怎么回事?”魏征问。

杨浩却是猜了个七七八八,他眼神一动,道:“既然是东都来人,快请进来!”

张奇匆匆下去,在众人还在猜测东都来意的时候,一个身着蓝衣的人进来,看见杨浩,笑道:“王爷,别来无恙?!”

杨浩定睛一看,不由沉声道:“元大人?”此人正是元文都。此人奉杨广之命,与段达、皇甫无逸、韦津等同为东都留守,辅佐越王杨侗。杨广驾崩后,他与段达、王世充、皇甫无逸等人共推越王侗为帝,被封为内史令、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左骁卫大将军、摄右翊卫将军、鲁国公,是为洛阳“七贵”之一。

元文都叹了口气,忽地道:“王爷,皇上于江都驾崩,此事你可知道?”

杨浩咬牙道:“适才得知,宇文化及奸贼,本王与他有杀君杀亲之痛,此贼本王务必擒之!以告慰皇上在天之灵!”

元文都忽地猛喝一声,道:“圣旨到,秦王殿下接旨!”

杨浩脸色一变,按剑道:“元大人,你这是何意?”他冷冷的道,眼中露出杀意,李靖等人也是露出震惊神色。

元文都赶紧一伸手,道:“诸位大人莫慌。”说着,他将得知杨广驾崩,东都诸臣拥立越王杨侗为帝一事说了,这才续道:“如今宇文反贼已经北上,势力庞大,东都又久受瓦岗李密攻打,实在是无力除贼,因此故令小臣前来河北,请秦王为国分忧,消灭宇文化及。”

众人恍然大悟之际,杨浩这才脸色一松,笑道:“原来是这样,诸位既然已经拥立越王为帝,本王这个做臣子的自当为国分忧。”

元文都一笑,取出黄色的丝绸,喝道:“圣旨到,请秦王浩接旨!”

“臣接旨!”杨浩跪下,恭声道。其余诸人也纷纷跪下,元文都的声音响起,众人听了心中却是大喜。

如今的杨浩已经是王爷之尊,可是他空有爵位,官职却不大。他虽实际上控有河北六郡,可是却是名不正言不顺,毕竟皇上封他之时,仅是清河一郡之郡守。可是如今有了皇泰帝的圣旨,就不一样了。

圣旨中,杨浩由秦王改为赵王,封地为清河郡一郡,并授予开府仪同三司,金吾大将军兼河北招讨草贼使,总揽河北事务。

魏征心中微喜,以前杨浩虽然也是王,可是并无封地。如今改为赵王,封地为清河,虽说清河只是杨浩掌握的六郡之一,可是这种“王”,和以前的区别大了,乃是“国王”就像汉朝时,那些个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里,掌握着军事,政治大权。

而这一系列官职中,开府仪同三司,使得杨浩招揽幕僚名声言顺,所以如今的魏征虽是帮着杨浩做事,可是却没有官职,因为当时的杨浩只是一郡之守而已。而河北招讨草贼使,使得杨浩要征伐河北各郡时,变得名正言顺起来,再也不似当吃他攻取武安、襄国时的困境,因为那个时候,他还没有那么权利,那怕他的爵位是堂堂的王爷之尊!

即使是后来,杨浩任命宋正本、孔德绍两人为武安、襄国郡守,从道理上来说,仍然是不合理的,因为他杨浩清河郡的郡守,怎能任命同级别的官职?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皇泰帝虽说不是杨广遗命传下的帝位,可是他也是杨家子孙,得国也算正,总揽河北事务,给了杨浩很大的方便。至于那个金吾大将军,乃是中央禁军的官职,一个虚名而已。

元文都朗声念罢,这才笑着道:“恭喜秦王,啊,是恭喜赵王,贺喜赵王!”

杨浩心中笑着,即使皇泰帝不派人来,他也准备派人前去东都洛阳,称臣于皇泰帝,这是一个策略而已,不过现在好了,看来杨侗还是听聪明的,随后,杨浩屏退了众人,与元文都在密室里密谈。这才知道皇泰帝不仅派了元文都来河北封官给自己,也派了盖琮前去招降李密。这是元文都与卢楚、皇甫无逸等人商议的结果,并且他还带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宇文化及已经北上。

这些事,杨浩其实是知道的,所以他显露出来的,只是微微的震惊,宛如适才的表演。虚伪也好,真心也好。为了大隋的兴复,他只能这样做。君主被杀,如果他不表现出悲伤的样子,那么别人会怎么看他?一个对旧主没有感情,像一个木偶一般,毫无感情,恐怕李靖、魏征等人也只会心寒而已。

就像李渊,哭出几滴泪来,随后就登上了皇帝的位置,禅让?古往今来,禅让者何其多也,可是真心的又有几个?

随后,杨浩还知道了一个秘密,那就是为什么自己的封赏如此丰厚的原因,那就是洛阳,还有一个人,手中掌握着军权,已经渐渐的有了不臣之心。他元文都久居官场,老谋深算,又怎会看不出那人的野心?只是前些日子,瓦岗李密未除,才容的那人的存在。

那么,李密会降吗?如果李密投降,那么杨浩只需要等两人斗个你死我活之际,出兵捡个便宜就好,如果没有,那么势必杨浩要站出来,阻击宇文化及,抢夺西归军的诸多资料,例如人才,例如——玉玺。

纷乱之章第十八章李密

更新时间:2012…2…162:25:59本章字数:4413

天色渐黑。()

李密看着逐渐亮起的星空,如今他的心,有如压着一块石头,沉甸甸的。

瓦岗军虽然看起来气势如虹,可是他知道,暗地里,有多少暗涌?徐茂公等人皆是翟让的心腹,翟让虽死,他李密为了稳定瓦岗的缘故,对于翟让旧部,只能开释。杀,他不是不敢,可是那样的后果很是严重,弄不好瓦岗就此崩溃。所以他选择了隐忍。

可是,情况越来越不利了啊,且不说洛阳久攻不下,也不说河北那人渐渐崛起,光是那弑君之后,领兵北上的宇文化及就让李密不得不打起精神。

宇文化及的确没有什么能耐,可是,他手中的十余万禁军骁果,都是跟随在杨广身边的精锐。王世充北上支援洛阳时,曾经带了两三万的禁军骁果,李密同他交手几次,大多数时间,虽是瓦岗取胜,可是对于那股禁军的战斗力,李密还是深深的忌惮。

而现在,宇文化及北上,适才传来了消息,东郡通守王轨投降宇文化及,这意味着荥阳郡已经陷入了包围!从地理上,已经处于了不利的地位,东有宇文化及,西有王世充,北部则有秦王杨浩。

虽说这几股势力之间,尤其是宇文化及和东都肯定是水火不容,可是他夹杂在其中,却是很难应付。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深深的吐出,眉头紧紧的皱着,这时,一个传令兵上前,低声道:“报魏公,东都有人来访!”

“东都?”李密眉毛一扬,来什么?宣战?还是……

他想了一想,道:“带进来!”

“是!”传令兵应声,下去,不一会带上来一个人。此人身着一身蓝衣,身材很是羸弱,宽大的衣袍将他包裹起来,让人感觉到不真实。

“你是?”李密问道。

那人儒雅的鞠了一个躬,然后将衣袍一松,露出一张消瘦的脸出来,只见此人三十许,脸色有些黝黑,笑道:“在下盖琮,官任通直散骑常侍。”

李密轻轻哼了一声,却是笑道:“你这官,可是洛阳封的?”王世充、元文都等人拥立越王杨侗为帝的事情早已经传开。

盖琮笑了一笑,却是道:“魏公,下官奉皇泰帝之命,特来与魏公商量一点事!”盖琮倒也开门见山。

李密脸上露出微笑,道:“哦?什么事情?”

盖琮看了李密一眼,走上前,轻声道:“宇文反贼在江都弑君,想必魏公定是知道的吧?”他看见李密点头,语言突然坚定起来:“魏公,皇泰帝希望能够和魏公一起,共同抵御国贼!”

李密闻言一愣,他的心中千回百转,他深深的看着盖琮,眼中流露出来的,是无限的希望,他用手按了按胸膛,深深的呼吸,良久这才平静下来。

他抬起头,再度问道:“盖大人,刚才,你说什么?”

盖琮听出了他声音中的颤抖,他虽是文人,可是胆气不小,他与李密对视着,突然看懂了他的眼神。他也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几乎是一字一顿的,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呼!”李密深深的喘息,他的目光变得炙热起来,盖琮茶察颜观色,赶紧取出了诏书。

李密颤抖着手,接过,手中拿着诏书,他深深的喘息,良久才道:“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盖琮略微一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瓦岗与东都洛阳鏖战多时,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对方的手上,而且,瓦岗李密作为最大的反王,怎么会接受招安?

李密笑了笑,盖琮的表情他看的很清楚,他当即亲自动笔写好了一封奏书,以臣子的口气,表示自己愿意归顺,并且,为了赎罪,愿意消灭宇文化及,杀死这个国贼,以后,扶植洛阳朝廷,扫灭四方反贼!

他写完信之后,想了一想,叫来了程名振、房彦藻两人,让他们带着奏书随盖琮入朝。

几人趁夜离去后,李密的心中,终于安定下来了,终于可以全心全意的对付宇文化及了。

人生,或许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吧。

可是李密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呢?推翻杨广?可是杨广已经死了啊。

他自大业九年随杨玄感造反失败之后,几度沉浮,寻寻觅觅,最后投身到瓦岗,在这里,他找到了最好的舞台,多次击败东都洛阳,使得瓦岗声威大震。这个时候,他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要推翻杨广的暴政,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让百姓过的安宁幸福!

曾经有人问过李密,“您是想做中兴隋室的忠臣呢?还是想做王莽董卓一类的贼子呢?”

李密的回答是坚定的,他道:“竭尽微薄的才智,匡扶国难,是我的根本志愿!”

在杨广死了之后,李密的思想出现了转变,他饱读诗书,不就是为了俺家定国平天下吗?所以在李渊等人闻知杨广在江都被弑之后,许多人纷纷称帝,可是李密他没有,杨广被杀后,洛阳城内人心惶惶,此时李密若是进攻,洛阳既有可能被攻破,但是李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因为推翻杨广的这个目标已经不见了,或者说已经达到,他的心,已经慢慢的变化。所以他想做一个力挽狂澜,中兴大隋的股肱之臣!

所以当盖琮拿着诏书前来招降,他几乎没有和手下的将士商量,依然做出了投效洛阳朝廷的决定。

很快,皇泰帝接到了奏书,随即,他下达了命令: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魏国公,首先平定宇文反贼,然后入朝辅佐朝政。几天后,圣旨送到了李密的手中。

洛阳城中,此时一片沸腾,多年来,一直攻打洛阳的瓦岗李密居然投效了朝廷,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让人高兴的呢?好事成双,不久,元文都赶回洛阳,带了河北杨浩的消息,愿意诛杀反贼宇文化及!

成功招抚李密(杨浩不算反贼,在此之前,尚且表现出来的是对隋朝廷的忠心)之后,段达、元文都等人大为兴奋,认为东都从此太平,随即在上东门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众人赋诗饮酒、载歌载舞,闹了个不亦乐乎。

可是,有一个人,非常的不高兴。

这个人就是王世充。

众所周知,王世充到了洛阳之后,对抗李密的便是他王世充,为此,他手下的几位大将,诸如费青奴等人尽皆战死。可以说与瓦岗是不死不休的结局。可是,小皇帝,还有元文都、卢楚、皇甫无逸等人居然同意招降李密,这极大的损害了王世充的利益。李密一日不死或者一日不降,他王世充就一日不可或缺,就是皇帝杨侗和东都朝廷独一无二的主心骨。可如今李密居然降了,毫不犹豫就降了!

而且还摇身一变成了仅次于皇帝杨侗的第二号人物,反倒骑到我王世充头上来了。瞧瞧那诏书是怎么说的——“一禀魏公节度”!老子从江都千里迢迢地跑过来,为东都抛头颅洒热血,和李密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战死无数的兄弟,到头来居然成了他李密的手下,要“一禀魏公节度”?!

这让王世充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黑暗中,王世充的眼睛闪亮着,熊熊的火光倒印在他的眼中,他忽地冷笑一声,举起酒杯,狠狠的一口灌下,很辣。酒,很烈。

可是王世充知道,现在还不是时机,他要拿回原本属于他的一切,他的一切!可是他深知,如今他在洛阳朝廷之中,虽是掌握重兵,可皇泰帝还有很大的权利,而且,外有李密这个强敌,如今只可隐忍,静待时机。

他站起身来,深深的看了一眼元文都。

此时此刻,元文都正在翩翩起舞。他看上去专心致志的跳着舞,可是他眼角的余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王世充。

元文都很清楚王世充在想什么,在清河与杨浩一聚,那位新晋的赵王,似乎隐隐提到了什么。他元文都是一个成熟而老练的政客,自然知道王世充的心里在想什么,可是,他要做些什么呢?投靠宇文化及吗?还是要学宇文化及?想到这里,元文都自己都吓了一跳,他忍不住回头看了王世充一眼,恰好王世充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两人眼神交错,随即,脸上都浮起一丝笑容。

元文都朝王世充亲切友好地点点头。

王世充也朝元文都亲切友好地点点头。

时间静静的流逝,一切都很好,不是吗?

纷乱之章第十九章厅议

更新时间:2012…2…162:25:59本章字数:4534

上东门,乐曲快乐的响着,诸位大臣的舞姿依然优美。()上东门一片祥和,人人均是感到振奋,天下无忧矣!

当舞姿翩翩的元文都再度斜睨向王世充时,那里,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位置,人却不知道去那里了。

元文都停住舞步,向四周看去,依然不见王世充的身影,是走了吗?或许吧,那个人的心中,必定是不甘心的吧,走了也好,免得在这里扫兴,他想着,继续跳起舞来。

踏着洛阳整块整块铺就的青石板路,王世充缓缓的走着,夜晚的星空很是明亮,璀璨的银河挂在天际,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跨过小桥,走向他的府邸。

河水已经解冻,发出哗哗的响声,一阵潮湿的气息传来,王世充一声不吭的走着,身边是他的几个亲兵,还有儿子王玄应。

“玄应,这件事你怎么看?”清冷的大街上,王世充的声音忽然响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