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立隋-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窦轨扶住案几,有些伤心。窦琮是他亲弟,两人情同手足,感情非常的深厚。只是,如今窦琮已死,他就算想要报仇,也是有心无力啊!以李渊的才能,大唐之富饶,还是不能守住潼关,就是太子齐王,或被捉或被擒,国势已衰!他窦轨如何能抵敌?更重要的是,为了抵抗隋军入侵,赵郡王李孝恭带走了不少巴蜀精锐,成都的兵力已经不足了!

就算他与李渊有着关系(注),就算他想要为弟弟窦琮报仇,可是时不待我,又能如何?

窦轨的心中,如滔滔江水,翻翻滚滚,各种情绪起伏,不能下决定。

这时,书房门有人轻轻叩着,有人说道:“爹!”

“奉节,进来吧!”窦轨说着。

窦奉节进来之后,神色之间,非常凝重,说道:“爹,刚才传来消息,资阳郡已经改换旗帜,投靠了隋军!”

窦轨深深的凝视着儿子一眼,沉默不语,良久,这才问道:“奉节,如今的局势,你怎么看?”

“爹,隋军自从进了巴蜀之后,一路传檄而定,势头之猛,前所未见!”窦奉节说着,忽然跪下,说道:“爹,李唐大势已去,为家族故,还望爹顺应天意!”

窦轨赫赫一笑,脸上带着无奈的笑容,哽咽着,说道:“奉节,你可知,你的叔叔,在华阴已经被隋军斩杀!”

“啊!”窦奉节惊讶的叫了一声,却是哭泣了起来。

窦轨抬起手,喘息着,说道:“奉节,你说得对,李唐大势已去,琮弟虽然被斩杀,但是为将者,战死沙场,并不稀奇。此仇虽然不能报,但爹也不希望一家老小,做那螳臂当辙之事!”说起来,是舔犊情深了。

“爹老了,希望你能够延续窦家的血脉啊!”窦轨说着,站起身来,将案几上的纸摊平,呼吸良久,这才平静的说道:“奉节,磨墨!”

注:窦轨之父,是北周雍州牧、酂国公窦恭。窦恭的兄长,是窦威。窦威,是太穆皇后从父兄。这个外戚,太远,但毕竟是。

ps:这章字数少了些,不过今天把新书的年表(架空历史)搞定了,初稿只差3000字就可以给编辑了。

定鼎之章第三十七章李渊西行

更新时间:2012…3…1023:20:34本章字数:5586

华县,在李世民主动撤退之后,便成了隋军临时指挥所。

杨浩看着手中,苏定方从冯翊郡送来的军报,沉吟着,说道:“看来李世民是想要集中力量,打一场长安保卫战了!”

“李世民此人,是唐军之中,最能征善战的将领,不容小视。此人善于偷袭粮道,当初在河东,与宋国公大战,曾经一度偷袭定杨军粮道!”

“但,潼关入关中,几乎一条直线,李世民想要偷袭粮道,就难上加难。”杨浩缓缓说道。

“陛下,我军有投石机,李世民就算坚守长安,只要以投石机投掷,长安又怎么守得住?”凌敬说道。

“朕只是可惜,当初大匠宇文恺奉命建造此城,本是想要大隋江山永固,不料却被反贼窃取。”杨浩说着,揉了揉眼睛。“不过如今李渊迁都武威,带走了数万将士,长安虽然还有六七万之众,却不是敌手。”

就在这时,曙光照耀的门庭,传来匆匆的脚步声,有人说着:“陛下,李尚书快马传来军文!”

“传上来!”杨浩说道。

片刻之后,就有心腹侍卫将军文递了上来,杨浩拆开一看,说道:“当真是喜事,二哥动作真快!”说着,将军文递给了凌敬。

“想不到巴蜀之地,竟然传檄而定,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凌敬看了,当即站起身来,施礼说道。

“巴蜀虽定,但依二哥之言,冉肇则拥兵数万,狼子野心之徒,巴蜀之事,必须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啊!”杨浩说着,又说道:“二哥虽然平定巴蜀,但仍滞留夔州,就是有着考虑!”

“但薛万述、薛万淑两位将军,仍可按照继续北上,攻打汉中!只要汉中一下,就可以绕到蓝田关之后,将武关大军,解放出来!”杨浩缓缓的说着。本来是想要三路大军攻打长安,但此时,巴蜀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归附大隋,就可以四路齐出。尤其是从巴蜀经由汉中,可以取道陇西,截断李世民万一战事不利想要撤退的后路!

“这一战,李世民必将无路可逃!”杨浩说着。

杨浩并不知道,此时的李世民,正站在长安以东的一处,来回走了几步,说道:“克明,以你之见,隋军会在此地驻扎?”

杜如晦瞧了一眼四方,点点头,说道:“此地依山,又近水源,正是用兵之地。”

李世民听了,说道:“孤也是如此认为,那么,半夜之时,就让士兵依计而行!此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让隋军密探给查了去!”

杜如晦点头,说道:“秦王殿下放心,此事微臣亲自督促,断不会有失!”

李世民走上两步,示意亲兵随后,朝前走去。杜如晦见了,紧紧跟上。

两人站在一条小河边,微风带着暖意,李世民沉默良久,说道:“想不到,窦轨居然不战而降!”

“赵郡王被困夔州,许绍此人,本是文帝同学,自然不会一心一意帮助赵郡王,投效隋军,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杜如晦说着。

“夔州一下,巴蜀精锐,或死或降,成都不过数千精兵,那里能抵抗?”李世民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在他的心中,还是希望窦轨能够为国捐躯,至不济,也要抵抗一阵子再投降啊!就可以为他在长安,争取到一定的时间,从容做出部署。

“殿下,可是忧虑巴蜀一定,汉中危矣?”杜如晦说着。

“汉中,接巴蜀,临关中,乃是重地!只是,这时,又哪有余力拨兵守汉中?”李世民说着。

“秦王,只希望长安这一战,能够击溃隋军主力,这样,才能挽回劣势啊!”杜如晦看着河面荡起的涟漪,缓缓的说道。

“这一战,孤必将竭尽全力!”李世民说道,目光冷冷。

就在这时,忽然后方,奔来一匹快马,到了李世民的跟前,说道:“殿下,再过一个时辰,陛下就要出发了!”

“孤已知晓,你回去告诉父皇,孤这就赶过去!”李世民说道。

“遵命!”那人策马而去。

“走吧!”李世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带着亲兵,朝着长安城进发。

半个时辰后,就接近了皇城,但他并没有进城,而是继续朝着开远门的方向奔去。那一串长长的、带着沮丧神色的百官,看着曾经是多么意气风发的秦王,在街边驰骋,依然没有信心。他们虽然不愿,不想去武威,但这个时候,李唐虽然受挫,但要杀他们,还是易如反掌。

“爹!”李世民远远的看见父亲的龙辇,在队伍的前端,高声喊着,跃下战马,有些气喘吁吁。

“世民,你来了?!”李渊的手臂,微微的颤抖,自从他接到华阴战事的消息,原本苍老的头颅,更是白发苍苍!

十指连心,这太子被俘,齐王战死,对他的打击,比起河东沦陷,平阳改换门庭,更让他悲痛欲绝。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郁闷,悲愤,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原本虚弱的身子,就更加虚弱了!

“爹!”李世民的声音之中,有着苦涩。虽然他对前途,还充满了信心,但父皇就要远走武威,他的心中,还是不舍。尤其是看到父皇在数日之间,似乎又老了二三十岁,如一个九旬老翁,怎能不叫他心痛?

“世民,你留守长安,一定要小心谨慎啊!若是不敌,就退出关中,去武威!”李渊说道,声音带着苍老。他入据关中之后,虽然纳了不少嫔妃,生了不少儿子,但论当打之年的儿子,却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其他的,都是几岁的孩童。在这个时候,太子被擒,齐王被俘,李渊的依靠,就只有秦王李世民了!

因此,就算以前对秦王有多少不满,在这个时候,都已经随着“冷”风飘逝了!

“爹,孩儿一定能守住长安,守住大唐的基业!”李世民说着,脸上满是坚毅的神色。他虽然不想死,但他知道,若是长安一战失败,就算他顺利的带兵撤回武威,也只能是等死而已!且不说武威有多荒凉,有多偏僻,只凭那一地的荒凉,抵抗中国之师,就不现实。

更何况,武威四处,多蛮夷,不说突厥、吐谷浑等大国虎视眈眈,恐怕就是稍大一些的部落,就能耀武武威城下,这种大辱是李世民不愿看到的!

“好,好!”李渊伸出如枯树皮一般的手掌,在李世民的肩头上拍了几下,缓缓的说道:“爹,等着你的好消息!”

“陛下,良时已到,可以出发了!”裴寂说道。

“出发吧!”李渊说着,转过头,一双浑浊的眼睛,看着李世民,说道:“世民,爹走了!”

“爹,一路小心!”李世民说着,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下邳郡。

杨善会将临时大营驻扎在地,就是为了防止辅公祏的进攻。盖因江淮以北,几乎是一马平川,只有山东的大岘山才有险可守,而在此之前,就只能固守下邳,方才防止辅公祏北上。杨善会之所以如此笃定,不仅是因为彭城等地有刘兰成、孟海公镇守,更是因为他认为,辅公祏要夺河南,必取山东,而守住下邳,就能遏制住辅公祏。

这个时候,已近午时,杨善会邀请了阚陵,在临时府邸中,喝着小酒。

“杨将军,陛下让你守山东,防备辅公祏狗贼,可是你却驻兵下邳,可是想要主动出击?”酒过三巡,阚陵带着醉意,说道。

“阚将军,依你之见,可否?”杨善会问道。本来,因为兵力不足的缘故,陛下是让他守山东,但自从他听说陛下允了李靖的折子,让阚陵前往山东之后,杨善会就将大营迁往了下邳,这个用意,就不难猜出来了。

“陛下让杨将军总揽山东,可先行后奏,并无不可!”阚陵明明知道杨善会问的什么意思,却故做不知。

“哎,阚将军,你我皆是为国效力,何故推脱?难道阚将军不想为吴国公报仇了吗?”杨善会故意以言语激之。

阚陵这才变色,咬牙切齿,说道:“辅公祏狗贼,害我义父,杀我兄弟,这个大仇怎能不报?”

“不错,阚将军如此,才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杨善会说着,沉吟片刻之后,道:“陛下虽然只是让我守山东,但此时却不同那时,据密探传来消息,辅公祏在丹阳(此时的丹阳是建康,今南京)大兴土木,致使百姓多有埋怨!”

“此外,楚国公(注)被辅公祏陷害之事,虽然辅公祏刻意隐瞒,但在我军探子有意宣传之下,江淮军几乎人人皆知!”杨善会说着,猛地灌下一口酒,盯着阚陵。

阚陵在江淮军中,智勇双全,自然明白杨善会华中的含义,就问道:“莫非这时陛下刻意而为之?”

“不错!”杨善会点头,夹起一块豆腐,扔进嘴中,说道:“陛下知道楚国公被害,本有心立刻南下,为楚国公报仇,但你也知道,陛下策划关中事宜,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绝对不会因为此事而使陛下的计划发生改变!”

阚陵听了,也是点头,毕竟陛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其不意夺下武关,正是三路齐攻长安之际,怎能半途而废?

杨善会却是继续说道:“陛下让我守山东,本来是为了防止辅公祏北上,但辅公祏此人,居然忙着在丹阳称帝,没有北上,这就证明,他已经不是当初的辅公祏了!”辅公祏自然还是辅公祏,杨善会的意思,却是辅公祏因为掌握了江淮军,大权在握,使得他丧失了原有的机敏。

当然这或许也怪不得辅公祏,就如李密,杨玄感起义之时,他献出上中下三策,以上策长驱入蓟,中策西行入关,下策攻打洛阳。但当他成为瓦岗大当家之时,却是一心一意攻打洛阳,这其中,就有各种因素了。此时的辅公祏亦然。

“辅公祏不北上,就错失良机!而江都各郡,饱经战火,好不容易,平定下来,百姓自然是思安。辅公祏大兴土木,激起民怨,并不奇怪!”

“虽然我军不多,但听闻阚将军在江淮军中,声望甚高,这个时候进攻,就是最好的机会!”杨善会说道。

阚陵听了,也是豪气纵声,说道:“杨将军有命,岂敢不从?”他本就为父报仇心切,恨不得手刃辅公祏。

“如此甚好,稍后就修书一封,禀告鼻息去啊!”杨善会说着,一口喝尽烈酒。

注:好吧,我纠结了。历史上,杜伏威是被李渊封为“吴王”,为毛杜伏威出来的时候,我写的是“楚王、楚国公”?汗啊,将错就错吧!不要打脸。。。

定鼎之章第三十八章初战蓝田

更新时间:2012…3…1122:56:36本章字数:6047

蓝田关。

庞玉看着关口下,密密麻麻的隋军,神色很是凝重:“隋军果然狡猾,如今去而复返,就是想要取关了!”

殷开山点点头,道:“秦王刚走,隋军就立刻来到蓝田关,莫非是有内应不成?”内应,倒是没有,不过来整速度很快,是因为他并没有走远,而更重要的是,他比杨浩提前一步,得到巴蜀已经平定的消息,因此就率兵来袭。

“唉,如今国事多艰啊!”庞玉说道,他有些感慨。当初他是奉明帝命令,从长安支援洛阳,对付瓦岗李密。可是没有想到,世事变幻,因为王世充的叛乱,他不得不从尚未被王世充掌握的西门逃出,投奔了李渊,又回到了长安。

如今,李渊眼看着又要败了,何去何从?

“城上的人听着,王师已到,若是开城投效,还可保住性命!”城下,十余个隋军将士,耀武扬威,大声的喊着,声音悠悠的传来。

“可恨!”殷开山说道,忍不住捏紧了剑柄。当初,他虽然被杨浩放走,心中也有感激之意,但他身受李唐大恩,并不敢忘。

“老将军,不如末将率兵出击!”庞玉说道。李世民走之时,是以殷开山为主,庞玉为辅,故有此称呼。

“不急!”殷开山想了一想,摇头。

庞玉却是一皱眉,说道:“可是隋军太过嚣张,若是让隋军继续劝降,恐怕军心浮动啊!”光是劝降,军心自然不会不稳,但唐军接连大败的消息,已经陆续传来,就如蓝田关雄伟,暂时无碍,军心难免浮动,就如当初李渊攻打霍邑之时一样的情形。

“哼,找几个弓手,射杀为首的那几名隋兵!”殷开山冷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