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立隋-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尉迟敬德此刻被五花大绑着,杨浩看了一眼此人,见他长的颇为健壮,满脸的虬髯胡须,虎目,隆鼻,阔口。一眼看去,只觉得此人甚为勇武。尉迟敬德见了杨浩,也不言语,却是冷冷的看着寻相。

隰城一战,若不是寻相的突然叛变,恐怕唐军也不会败落至斯,这样尉迟敬德感到了耻辱。当然,这几天他也想明白了,李世民,哼,当初拿他不过是做诱饵而已,说什么伏兵,全是骗人的话语。早就将自己抛弃了,亏自己还想着为他死战,保他逃回关中。

可笑啊可笑,尉迟敬德,你妄自一身功夫,难道就要死在这里了吗?

杨浩眯着眼睛打量着他,这个时候,寻相上前一步,道:“罪臣寻相拜见陛下!”寻相也被捆绑着,所以他只是微微的下跪。这等降臣,秦叔宝也实在放心不小,更何况这两人非常凶猛,只能将他们捆绑了,囚禁押送至太原。

“你就是寻相?”杨浩打量了一番他,点点头,道:“倒也是个猛将!”对于寻相杨浩对他并不了解,不过能够作为宋金刚先锋,时常与尉迟敬德一起冲锋陷阵的将领,又能差到哪里去?

隋军将领上前,将隰城的战事向杨浩汇报,杨浩这才笑着道:“寻将军能够弃暗投明,是最好不过了!”说着,吩咐士卒为寻相松绑。

杨伏念赶紧上前,为寻相割断绑绳,正要解开尉迟敬德的时候,杨浩却是叫了一声“慢”,随即抽出一把利刃,笑着走上前去。

杨伏念大吃一惊,却道杨浩是要杀尉迟敬德,他想要说什么,可是话语却又噎在喉咙,出声不得,眼睁睁的看着杨浩走上前去,一刀,割开了尉迟敬德身上的绑绳,然后亲手为他松绑。

尉迟敬德有些吃惊的看着杨浩,他不明白,隋帝这究竟是要做什么,难道不是要杀自己吗?

“尉迟敬德,你失身于贼的事情,朕就不加追究了,日后可要为光复大隋而尽力!”杨浩说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尉迟敬德的事情,杨浩知道的清清楚楚,历史上,他投效了李世民之后,就忠心耿耿,所以杨浩并不担心日后他会反叛。

“啊!”尉迟敬德恍如梦中,回过神来,忽然跪在地上,道:“陛下此恩此德,尉迟敬德虽死也不能报!”

哈哈的大笑声响起,杨浩的心情很是高兴,毕竟又收到两员猛将,大隋的路还很长,需要更多的能人志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龙门。

瀑声隆隆,声震数十里,黄河到此,因为两岸渐窄,河水千回百转,奔腾澎湃,激山为浪。险要的地势,使得此地历来为秦晋交通要冲,如蒲坂一般,往往有重兵把守。不过此时的龙门显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隋军已经占据了河东的消息纷纷传来,据说,夏县、芮城、桑泉等地均已经雌伏了大隋。因此,原本驻守在此地的龙门守将只能匆忙席卷了金银细软,匆匆逃回关中。在龙门守将的蓄意安排下,龙门百姓以为隋军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当然,也有人怀疑,毕竟大隋立国虽然不久,可是到底尚有一定威信,在文帝的统治之下,百姓也算富足,就算是大业初期,百姓的生活也是非常好的,明帝更是一度减低赋税。如果不是大业末年,明帝想法错误,尤其是攻伐辽东的方法错误,使得国内民变四起,导致如李渊、萧铣等世家起了异心,这才使得大隋风云飘摇。

正当龙门县的百姓惶恐的时候,他们发现,从北部茫茫的吕梁山中,出现了一支军队,很是疲倦不堪的模样,人人均是满身的泥沙,更有一些士卒的身上,伤口发出了浓烈的恶臭,想是受伤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加上天气炎热,这才使得伤势进一步的恶化。

“县令可在?”一个看起来稍好一些的士卒上前询问百姓。

那名百姓胆子还比较大,壮壮胆,应声道:“军爷,县令已经逃走了!”

“逃走了?为什么?”那名询问的士卒心中咯噔一声,隐隐的感到不妙了。

“军爷,十几天前,隋军苏定方部赶赴蒲坂,击败了赵郡王李孝恭,如今夏县、芮城、桑泉诸县已经举城投降。据说苏定方的隋军已经向龙门杀来,所以县令带着家人都逃走了!”那名百姓倒也健谈,将所知道的事情大概的说了一遍,虽然不是很详细,可是那名士卒已经听明白了。

“什么,赵郡王他也……”那名士卒大吃一惊,道了一声谢,赶紧向后跑去。

“承范,事情怎么样了?”一个声音显得有些虚弱。

“堂哥,据说赵郡王已经被苏定方击败,河东郡已经被隋军占据!”声音显得无比的沉痛。

“什么!”独眼之中,显得有些惊慌。大惊之下,那人站立不稳,踉跄了几步。

“秦王!”守护在他身边的士卒喊出声来,纷纷上前,想要扶住独眼男子。

独眼男子伸出手,示意众人安静,刚才他得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的确受到了颇大的打击,不过他很快的镇定了下来,思索出路。

独眼男子正是从隰城逃出的李世民,那名被他唤作承范的名叫李道宗,与李道玄乃是兄弟。榆次那一战,他保护着李世民逃出,但是李道玄却是战死沙场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道宗暗暗的发誓,一定要击败隋军,为兄弟报仇。

从隰城逃出以后,隋军秦叔宝部紧追不舍,一路紧紧的咬着唐军丝毫不放松,两军发生过几场战斗,在李世民继续实行的丢车保帅的策略之下,李世民险险的逃过了秦叔宝的追击,并且利用军中河东人氏较多,对吕梁山的地形较为熟悉的优势,渐渐的将隋军甩开了。

可是饶是如此,唐军一路急奔,几乎不敢停留,深恐一个不小心就被隋军追上,小命不保。

环视了一眼四周的士卒,李世民的独眼之中,射出无限的仇恨,其中隐隐的还有一丝无奈。果然,河东已经被隋军所占据,由此看来,当初放弃从介休南下,不走雀鼠谷,实在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啊,否则,恐怕就要落入隋军的包围之中!如今虽然情况不妙,可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困难,毕竟已经赶到了龙门,从这里,就可以渡过黄河,回转关中。

一想到回转关中,李世民就激动了起来,这个时候,他感到很累,很累很累!这段时间,已经耗尽了他的力气。当然,他并没有丧失勇气,李世民可是容忍失败,可是他不能容忍放弃!在任何时候,他都不会放弃!

所以一路上,不管有多么的危险,他都在极力的激励着士兵,给予士兵最大的勇气。在柏壁同宋金刚对峙的时候是如此,而在此刻,也是如此。

“兄弟们,我们已经到了龙门,与关中隔河相望,再加一把劲,就能回到关中了!”李世民大声的喊着,用尽了他的力气,嘶哑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着,让唐军很是振奋,“兄弟们,回家,看望爹娘,看望妻子,看望孩子喽!”

这就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他绝口不提兵败的事情,这个时候,士卒的士气已经很低落了,提到兵败的事情,只会在士卒的伤口上再添一把盐。谁没有爹娘、妻子、孩子?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于他们来说,很是重要的人,所以李世民提起这些,就是想让士卒们想起家中的爹娘,想起家中的妻子、孩子,最大程度的激励士卒的求生意志。

面黄肌瘦、浑身是伤的唐军们兴奋起来,用尽的声音大声的喊着,让不远处的百姓很是恐惧。如果不是看到这些士卒穿着唐军的铠甲,就差点以为这些披头散发,黝黑肌肤裸露的士卒是哪里来的野人了(呃,压力好大)。

“走!”李道宗大声的喊着,唐军的士卒们开始迈动步伐向西边走去。哪里,有一个渡口,当初,他们就是从渡口对面的关中过来的。

这段路,虽然不长,可是仍然走了好久,好久。

黄河的水流声已经传了过来,虽然听起来很是汹涌澎湃,可是却让唐军士卒的身子一震,人人露出了激动的神色,视线向远处看去,已经能看到黄河的上方,雾气腾腾。在这里的上方,不足两里之处,就有一处渡口,哪里水势较为平缓,平时还有船夫,渡人过河。

而且,就算没有船夫,李世民也不用担心,毕竟,当初唐军就是从哪里过的河,还留下了许多的船只。

离渡口越来越近,唐军的士兵越来越激动,纷纷大喊着,向前奔去,就连李世民也很是兴奋。他大业未成,哪能甘心送死?能有活命之机,那就意味他可以报仇。

可是,为什么欢呼声戈然而止?李世民奔上前去,看见的是一堆废墟。那是大火焚烧的后果。

“为什么,为什么?”看清这一切的李世民喃喃自语。

李世民自然不会知道,这是龙门县令撤退后留下的成果,虽然那个时候,隋军还不知道在哪里,可是各地传来的消息,显然让龙门县令肝胆俱裂,匆匆逃跑还不够,还将渡口东岸的船坞,也是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这一刻,李世民终于感到了一丝绝望。为什么,老天总是在给了我希望的时候,亲手将他毁灭?如果是这样的结局,当初在榆次,或者是隰城,就该和隋军决一死战,那么胜负还犹未可知,也不至于白白损失了像尉迟敬德这样的大将!

后悔吗?或许吧,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

“贼老天,你何其不公!”李世民仰天大叫,声音之中,说不出的悲愤,噗通一声,他跪在了地上,眼中流出了热泪。

“秦王,秦王,不必如此,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境地啊!”杜如晦急忙上前,扶起李世民,可是他乃一介文臣,本来就没有什么力气。这段时间,一路奔逃,身子更是虚弱,他用力几次,竟是扶不起李世民那沉重的身躯。

“堂哥,如今隋军离我军尚远,此地四周尚有不少树木,不妨伐木制舟,以渡大河!”李道宗急忙上前扶起李世民,说出了他的想法。

“秦王,略阳郡公说的没错,只要赶在隋军赶来之前,造出船只,还可以渡河啊!”杜如晦眼前一亮。他说的略阳郡公就是李道宗,李渊称帝于长安之后,李道宗的父亲李韶,被追封东平王,赠户部尚书。李道宗则封为略阳郡公。

“对,略阳郡公说的没错!”秦武通听见了之后,也是出言赞同。

翟长孙、李仲文诸将听见,也是纷纷上前进言,一时间,李世民的耳畔边,响起众人的劝阻声。毕竟这个时候,谁都不想死。

“既然如此,那就要快!”李世民终于站了起来,下达了这个命令。

杜如晦说的没有错,李道宗的建议也非常的好,他李世民没有必要如此悲观,毕竟隋军已经被远远的甩开,如今恐怕还在茫茫的吕梁山中转悠呢,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要自暴自弃呢?

军令下达之后,唐军士卒提起精神,用手中的武器砍伐树木,开始制造木筏,这个时候,扎上几十个木筏是最快的,而且不用担心漏水。至于绳索,李世民派了秦武通、李仲文等几个有战马的将军,赶回龙门,至于是买是抢,这个时候,还有谁会在乎呢?

辉煌之章第三十二章暗涌(二十四)

更新时间:2012…2…162:26:27本章字数:8909

(本本出了点毛病,明天去修,这章在网吧码的,没有熟悉的字库,环境也不好,影响了状态,请诸位见谅!)

天气有些阴冷。

在五月底,这样的天气并不常见,只不过,因为连绵的吕梁山,树林密布,所以造成了这样的阴冷,士卒们衣着有些单薄。

秦叔宝的隋军已经被李世民的这种战术拖垮了,因为缺乏河东郡人人氏,使得隋军对这段路并不熟悉,所以在吕梁山中有些迷路。

士气低迷,群山之中的豺狼虎豹时刻威胁着隋军士兵,缺医少药,有些士卒被老虎咬死,被蟒蛇吞下,还有群狼的侵袭。死在这些可恶的动物的嘴下的士卒至少有两百人,而其他一些因伤得不到即使医治的士卒就更多了。加起来,居然不下五百人。

还真是比打仗更为辛苦,就算是与唐军作战,也没有死这么多人。可是如今的情况,如果走不出这段山脉,恐怕余下的四千多士卒就要死在这里了。虽然并不想承认,可是秦叔宝却隐隐的感到了不妙。

秦叔宝已经派出了两百名的士卒,四处寻找路径。其余的士卒七七八八的守在一旁,吃着猎来的诸如兔子、山猫等动物的烤肉,当然,其中也有老虎、狼等动物的肉。虽然并不好吃,可是总比饿肚子要强。

太阳,渐渐的落下。秦叔宝冷冷的目光看向远方,难道今天,又要在山中度过吗?李世民究竟到了那里,是否已经走出了吕梁山?可恨,真是可恨!本来可以立下擒杀李世民这种天大的功劳,可是还是让他逃走了。

“将军!”远方响起一个声音,秦叔宝定睛看去,那是外出探路的隋军。声音之中,有着惊喜,秦叔宝忍不住站了起来。

“将军!”那人气喘吁吁,到了秦叔宝的面前,狂喘不已,不过脸上兴奋的表情还是一览无遗。

“喘口气,喝点水,慢慢说!”秦叔宝说着,示意身边的亲兵递过水囊,看他的表情,似乎已经找到了路,那么也不必急于一时。

“咕咚咕咚!”那名士卒拿起水囊,喝了几口水,这才一抹嘴角,哈哈一笑道:“将军,我们已经找到路了!

听到探路士卒的话语,四周的隋军纷纷站了起来,更有几人连声的催促,要他速速说来,这样真是折磨死人。

“将军,卑职等几人前去寻路,无意间遇见一名猎人,据说乃是山中的猎户,在此已经住了很久了!”那名士卒说着,又是灌下几口水。

这一下,只急得隋军士卒大声的催促。

“将军,据那猎人说,此地离龙门已经不远,再有七八里,就可以走出吕梁山,到达龙门县!”那名士卒显然极度的兴奋,续道:“卑职们已经请了那名猎人前来,让他带领我们走出吕梁山!”

消息很快的传递了下去,隋军一阵欢呼,人人脸上均是露出兴奋的表情。十多天以来,隋军几乎陷入了怪圈之中,在群山之中转悠。

秦叔宝更是兴奋,当然,在秦叔宝的心中,走出吕梁山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该继续追击唐军。据唐军投降的士卒所说,李世民就是准备带着唐军从龙门渡过大河,回转关中。

终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