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领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秋小领主- 第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山丘修缮好了之后,剩下的都是技术活儿,我们遣散了大部分劳工,运走了一万名俘虏,从国内带来部分工匠继续修建,那时,我们大约三万人;再后来,我们逐层往上修建,并逐步遣送俘虏,最终,我们留下一千工匠,两千俘虏,以及一千戎守士兵这是目前我们所有的人手。”

三千人做善后工作,似乎也不算多,大如此大的工程,,晏婴用手指画了个圈,问:”十三重丘,我记得每筑好一层丘,底下那层丘都会地基沉降一点,一般筑到五重丘的时候,地基已经沉降的非常厉害,你们是怎么解决地基沉降问题,并把丘数筑造到十三重?”似乎,我看底层的丘毫无妾形的感觉,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韩氏军官一咧嘴,得意的笑了:“执政,这本来就是一座山啊,我们是把山削出台阶,而后一层层修建房屋、台榭、楼阁,这十三重丘不是筑造出来的,是削土为丘。”

“呀,真奇思妙想小晏婴感慨。

韩氏军官嘿嘿笑着,答:“当初元帅想出这法子的时候,大家也都这样赞叹,但元帅说:其实,当初先民铸造房子,很可能就是“以山为丘”只是后来聚居的人数过多,依山而建,水源满足不了聚居的人群,故而人们离开了山中丘穴,开始依水修建山丘”时间长了。人们便忘记当初先民的建造技巧了。”

“不管怎么说,赵武子能够想起利用地势,依然是种大智慧啊。”晏婴回答:“但我怎么核算,也想象不出晋国那么点人手,就建造出如此规模的建筑群,这中间有什么诀窍,你能告诉我一下吗?”

“据说,当初赵氏在甲氏垦荒时,因为甲氏沼泽密布,赵氏便设计出这样一种建筑方式:先动用人手将土山削成一阶阶台阶,伐下的树木放置在台阶边阴干。

等到一层层丘壑建成,则取用台阶上的木材,就地修建台榭,每层台阶上的木材用完为止,接着修建上一层台阶。层层叠叠上去。直到完工,再修筑通向台顶的石阶。以及修缮每层丘壑上上的环绕车道

执政,忘了告诉你,你从这里看到的是十三层丘壑,但其实我们没有逾制,这也可以算一重丘。

我们的丘全是缓步上升的,那丘道环绕山丘十三圈,看起来像是十三重丘,但如果坐马车沿丘道缓步上升,一直可以通道丘顶一执政可愿意去丘顶看看?”

晏婴摇头拒绝:“我还是等到武子到了一块上去吧,,我听说你们的军队正在攻击昭关,晋楚已经饵兵了。天下正在屏息等待双方柿约的消息,怎么能重燃战火?,小()

第三百一十九章 要打,你就来吧!

赵武背着手,眺望士兵们打扫战场,心里犯嘀咕。

公子离的相貌,让他想起一个人:秦始皇嬴政。

传说中,秦始皇嬴政也是这样鹰视狼顾。虽然,真实的历史上,燕国由于僻处北方,人口数量有限,战争底蕴浅薄,所以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最终还是被人宰割的对象……然而,然而在蝴蝶效应下,谁知道公子离能做到什么地步?

时代慢慢的演进到了春秋末世,随着时代的演进,春秋末的人口膨胀也开始了。拜晋国称霸天下所赐,赵氏的人口数量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赵武接掌赵城时,户不过三万,但现在赵氏拥有的人口数量,赵武想都不敢想——这也许也真实的历史差别不大。

真实的历史上,赵武孙子赵鞅独立建国前,晋阳城早诸卿围攻的时候。拥有兵壮七万——即使在晋国全民皆兵的情况下,一名士兵的存在,也意味着他平均拥有另外六名家人(七丁抽一,是“全民皆兵”的标准)。这就是说:光是晋阳城,赵氏就拥有四十九万人口。

生育一个人,并把他养育成人需要二十年。赵鞅离赵武存在的年代不过四五十年——两代人而已。他名下仅仅一座城市,人口就到了四十几万,如此算来,赵氏的总人口有多少,赵武当然弄不清楚了。

在世界范围内,直到宋末,世界上二十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不过十座。春秋时代,拥有二十万人口的城市,也许只有在中国存在,而且不止一座城市。这也意味着,春秋时代,中国在城市化的道路上,远远领先于世界。而城市化意味着聚集,意味着文明。

公子离身在燕国,而燕国一向不与中原来往,被中原人视为荒僻之地,连侯晋这个逃亡者,对燕国国相的位子都不屑一顾,所以燕国今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值得怀疑……但这是没有燕公子离的燕国。没有嬴政的秦国,不是也被列国视为荒蛮吗?

燕国的人口基数是少,但比得上赵氏复起的时候。那么单薄吗?赵武能在二十年内,借助晋国的腾飞,把自己人口数量弄得自己都数不清,燕公子离曾经让他吃了个瘪,会不会比他能干?

“青蝇之飞,不过数步;附之骥尾,可行千里”,赵武不由自主地念叨起这句话。赵氏的发展,是借助晋国的发展而飞腾起来的,燕国,一个齐人的附庸,能借什么势?

秦始皇的起飞,何尝没有借势?

遥想现代,高盛公司一个拖地板的清洁工,年终奖金二百万美刀。让那位擦地板的清洁工知道“宁为鸡口,毋为牛后”的道理,来菲律宾一个小型野鸡企业做主管,人愿意吗?

秦始皇之有李斯,那是秦国在吕不韦变革之后的情况,如今燕由就相当于当初的吕不韦,他或许能纵横晋齐之间。借助晋齐的势力为公子离打下一个强盛的基础,但,燕国不可能有李斯,连侯晋都不可能有。燕由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团队的首领;而吕不韦只身入秦,不怕他的改革出动别人的利益,所以他的改革比较彻底。

这种彻底,燕由能做到吗?

燕国贵族都逐君了,君臣矛盾尖锐到这程度,况且,燕公子离登位,又等于背弃了父亲燕简公所在的利益集团——他是孤身一人入燕的,所以燕国贵族不惮拿出相位让他任意支配。如此,嘿嘿……

“承诺的事情怎能不遵守”,赵武笑得很憨厚:“然而,带燕公子离去代国的计划不能变,我们必须让燕公子离感觉到晋国的强悍……以及我们的小心眼。我们从不放过冒犯我们的人,我们的霸权,不是kao慈悲维护的,kao的是铁与血。所以,我要让他目睹代国国都的陷落!”

于是,赵军在休整一天后,在隗无用的引路下继续前行。

穿过灵丘盆地后,隗无用的作用呈现了,听说赤狄隗氏部终于回归赵氏,许多认识不认识的赤狄、白狄人打着散落隗氏部的称号,一见面就热情招呼:“主,我隗氏啊!白皮肤红头发,呜……¥※*@……”

隗氏部团结很紧密。他们用晋国学到的组织性约束着自己的部族,一路向北迁移。如果他们的组织性不好,早在中途被如狼似虎,层出不穷的异族盗匪所泯灭……但那些狄人不管这些,他们只需要一个名号而已。知道有一部隗氏族人在晋国公卿争夺中流浪到此处,多数人都以为这伙人肯定四散逃亡。多年前的事情,赵氏哪会认真,况且,投奔他们的人,赵氏总不会拒之门外吧。

赵氏确实不拒之门外,隗无用早把这招用熟了,只要有狄人来投,不管是不是隗氏本部。隗无用全认账。于是,“今天你隗氏了吗?”成为代地狄人打招呼的平常用语。

于是,赵武一路进军,他的队伍不因急行军而削弱,随着他的北进,队伍越来越庞大。到最后,连不是狄人部落的异族,也染上一头红发,自己背上战马,随便找根棍子当兵器,赶来“归赵”了。

于是。代地皆隗。

此后,不仅狄人部落,连许多说不上名字的异族部落,都提前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消融在中华大家庭中。

这个春秋时代,是炎黄部族主动“融合”其他民族的时代,所以楚国最后也是炎黄;而春秋之后,则是炎黄部族被异族屠刀“融合”的时代。所以在这个时代,类似赵武这样兼并多个部族,只是平常小事。《左传》《春秋》等史书都不屑记载。

当赵武挺进到代都城下时,他的队伍已膨胀到骑兵六万,步兵十五万的地步。红光满面的中行吴在代都城下迎接了赵武,惊得下巴都拖臼了:“不是说……不是说国内无兵,无法大规模救援吗,元帅这是……呜呜呜,太感激了!”

赵武哼哼哈哈的搀起中行吴:“国内确实无法大规模救援,我们的新军制改革正在关键时刻,以我们的国力,养活三个整编军(常备军)已经很吃力了,虽然,大多数军队分散在领主手中,让领主养活,但这种变革,一两年内无法见到成效,所以,来救援的只能是赵氏的军队。”

啥?这一片人山人海的队伍,全出于赵氏?!

张嘴结舌半天,中行吴才结结巴巴回答:“元帅去年派二公子前来救援,我已经非常感谢了,这次元帅又带来这么多救援人员……中行氏此后,唯赵氏马首是瞻!”

这趟救援是赵武的人情,中行吴只感谢赵武,不感谢其他。

“你既然说到赵午,他现在何处?”

中行吴鞠躬:“二公子前去鲜虞催粮……春荒,我军粮草不足。”

“哦,那么,你的军佐何在?”

“赵获一直在鲜虞养伤,前段时间得到元帅命令,让他在棘蒲建立东部防区指挥部,他已经受命前往棘蒲。”

赵武一听,猛拍中行吴的肩膀:“原来,这么久以来,一直是你中行氏独撑大局,真辛苦你了!”

“不辛苦”,中行吴直起腰来:“元帅命我伐代,我中行氏能力有限。僵持这么久,竟然没能攻下代都,实在是我的失职,元帅不以我蠢笨……”

“行了行了”,中行吴是个自律很严的人,赵武不忍过分苛责:“赵获失机,使你孤立无援,限于兵力缺乏的局面,你能用自己的一个军击败代国围困代都,已经显示出你的能力了。”

“我那里击败了代军主力,代军主力都冲元帅去了,嘿”,中行吴讪笑。

此时此刻,已经不是计较中行吴张扬赵武的到来,以此吸引代军注意力的时候,此时,胜利是最主要的。

“来,我给你介绍,这是燕公子离——曾经的代国相;这位是燕由——燕国公孙由……”

赵武携手中行吴进入晋国上军指挥所,一边给中行吴介绍两位客人,一边淡然的布置:“我带来的充足的人手,明日起我军开始修造攻城器械——让我们湮灭这座城市吧。”

“太好了——二公子午到我这里以后,让我修建窑厂烧制陶弹,我就盼着这一天。元帅,我烧制的陶弹堆积如山,就盼着元帅大发神威。”中行吴神情很激动。

稍停,中行吴心服口服的补充:“以前看到元帅陷城如破竹,总觉得攻城不是什么难事,但轮到自己,却发觉……难啊。我中行氏伤亡了三成士卒,如今却奈何不了一座代国野人修建的城市。”

燕公子离发出哧的一声冷笑。

城市的出现是为了什么,一是为了聚居,二是为了加强社会分工,三是为了防御。

第一点,意味着“民族”的出现。所以现代历史学家认为,当一个部落拥有一座城市时,意味着一个“民族”诞生了,所以“民族”的历史,从它拥有城市开始计算。

第二点,意味着文明的出现——故此,“民族的文明史”从一个部落拥有自己的城市开始计算。

而第三点则是现实需求——对于这一点,老聃说的“人心墙,不墙”被春秋列国一直鄙视,并被认为是愚民学说,正是列国诸侯出于自身需求,亲身感受到的现实。

人类缺乏攻城手段数千年了,真实的历史上,一直到火炮的诞生,才打碎了城堡的独尊地位。在古代,一座城市的防御功能,几乎是不可战胜的。不要说代国这样的荒僻小国了,他中行吴的父亲中行偃,带领列国诸侯围攻偪阳小城,加上孔圣人他老爹的勇猛,依旧是相持难下的局面。以此照推,中行吴用一个军的力量,困住了代国国都,无论怎么说,都是实力派人物。

“攻城难啊,我们制作了许多梯子,采取蚁附攻城的做法,但许多人爬到半空便心思慌乱,只知道紧紧抓着梯子,不知抵御代人的乘隙袭击——我军因此伤亡惨重”,中行吴在燕公子离的冷笑声中解释:“后来,我改变策略,学习元帅用牛皮蒙住战车,让战车驶近城墙掘洞,结果代人从城墙上投掷巨石,损毁了我的战车。”

公子离cha嘴:“巨石投掷的方法,代人早就熟习——草原上缺乏弓矢,代人用石块代替。他们从小训练用石块击打头羊的羊角,准得很。”

中行吴没理燕公子离,继续说:“后来,我堆土为山,依仗我军弓弩的射程远,与代军相互对射,以期压制代军……”

公子离闲闲的说:“代人的老羊皮袄很厚吧?”

“没错,代人的羊皮袄简直无穷无尽,明明我费尽力气,射烂了对方的羊皮袄,但改天他们又是一身新皮袄……尤为可气的是,代人的羊皮袄越是缝补,越能抵挡我们的弓箭。”

中行吴原先是个言简意赅的人,现在唠唠叨叨叙说他的九次攻城不果,看来,代人把他折磨得不轻,让他都变神经了。

中行吴一一历数他的攻城技法,刚开始燕公子离还冷嘲热讽,表现出一个小心眼而莽撞人的特性,但最后他笑不出来了。

代都城下的攻防战他并不清楚,虽然他一直带领大军游荡在代都城外,但那时没有录像、电视,他其实并不知道代国具体的战况,如今听中行吴一一叙说,他的脸色越来越冷峻。他不是为中行吴花样百出的攻城手法而震惊,而是为自己不在,代人竟然能抵御如此烈度的攻城手段。

这真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人才处处都有啊。

中行吴讲述完他这一年的经历,最后感慨:“二公子午(赵午)来了,我这才算松了一口气。我曾听人描述元帅攻陷蔡国的情景,那真是天崩地裂,日月无光。我中行吴能亲眼目睹一次,真不枉从军一场。

元帅,我已经为你准备了足够的木料,以及足够的陶弹——”

赵武慢悠悠补充:“我带来的足够的劳力!”

中行吴击掌:“那就万事具备了,还等什么?”

不等什么了,赵武接着安排人力,分工制作攻城器械。期间,他还有工夫调侃:“上军将,你说粮草不足,所以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