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传奇-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多事情只能是慢慢来。

有一件事,一直都是郑勋睿苦思苦想的,那就是准确的获取情报,就算是前世历史史料的记载之中,也不可能很详尽,譬如说陕西的农民起义军,每一天具体的行动是什么,后金鞑子入关之后,究竟做了一些什么事情等等,朝廷中浙党、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的斗争,大明各地的灾情,农户究竟过的是什么日子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情报,对于他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

仅仅依靠杨廷枢,获取情报的途径是非常有限的,也是不足的,不过目前还真的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想想明太祖朱元璋利用锦衣卫获取情报,后来连地方上的通判,大都是锦衣卫的身份,这该是耗费了多大的人力和财力,可惜情况还是不如意,朱元璋的后代,往往也被禁锢在皇城之中,难以知道很多具体的情况。

到了这个时候,郑勋睿忽然觉得,有些事情,可能是需要加快步骤了,真的按照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下去,可能失去不少的机会,真的等到大事情来临的时候,可能是猝不及防的。

第七十一章忧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杨成,近段时间来的日子不是很好过。

从掌控的权力方面来说,他就是南直隶第一人了,无人能出其右,虽说和朝廷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以及都御史不能够比较,但也算是不错了。

崇祯三年朝廷之中官员的变化大为频繁,内阁首辅韩獷遭遇弹劾致仕,内阁辅臣李标因牵涉到党争早弹劾致仕,接替首辅黄獷的成基命,担任内阁首辅不到半年时间,也致仕了,内阁辅臣钱龙锡因为受到袁崇焕的牵连,被抓进了大牢,左都御史曹于汴遭遇弹劾致仕,工部尚书南居益遭遇弹劾致仕,这一连串顶层的大臣调整,让人眼花缭乱。

最令人震惊的还不是朝廷大员的调整,而是另外的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蓟辽督师袁崇焕被磔于市,也就是五马分尸,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查抄其家。要知道皇上登基之后,最为信任的就是袁崇焕,将辽东防御事宜全部都委托给袁崇焕,可谓是言听计从,甚至在袁崇焕擅自斩杀毛文龙之后,都没有降罪,可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不过一年时间,自己也被朝廷斩杀。

第二件事情是陕西农民造反,规模越来越大,已经从陕西发展到了山西,尽管朝廷派兵围剿,可是农民造反的规模却是越来越大了,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陕西和山西的局面就要失控,山西紧靠着北直隶,岂不是要直接影响到京城。

第三件事情是后金鞑子越来越疯狂了,原来归顺朝廷的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察哈尔部等,因为朝廷困难,得不到赏赐,加上后金的强盛和打压,全部都投降后金鞑子,这让后金的力量空前强大起来,几乎就统一了草原,除开草原的外喀尔喀七部、卫拉特部、蒙兀儿部、叶尔羌部以及吐鲁番部尚未完全归降,强盛的后金鞑子,在崇祯二年十月从山海关入关,一路劫掠,导致京师戒严,一直到崇祯三年二月,各地勤王的军队朝着京城汇集,后金鞑子才撤走了。

表面上看,这些事情与南直隶没有多大的关系,说的不好听一些,距离那么远,暂时影响不到南直隶,再说南直隶六部和都察院的官员,几乎都是遭遇贬斥的,也不会受到皇上和朝廷特别的关注。

可是南直隶乡试的事情,让杨成陡然警醒了,他发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皇上对党争深恶痛绝,凡是朝廷之中的文武大臣,只要是牵涉到党争了,轻者罢免,重则下狱,绝不会手下留情,就连为那些因为党争被罢免大臣说清的人,也不会客气。

朝廷之中的党争,名目繁多,什么东林党、阉党、浙党、西党等等,可真正梳理下来,能够形成党派之争的就是阉党、东林党和浙党,阉党已经遭遇到沉重打击,目前是一蹶不振,难以抗衡了,但是东林党和浙党之间的斗争,却是愈演愈烈。

东林党发源于南直隶,在朝中的力量很是庞大,而且目前和影响颇大的复社、应社等等,有联合起来的趋势,若是这样发展下去,日后岂不是难以控制了。

皇上岂会不知道这些情况,尽管皇上善待东林书院,但总有一天会警惕东林党。

这种迹象,其他人看不出来,杨成岂能不察觉。

身为南直隶兵部尚书,实际上就是负责整个南直隶的事宜,若是这里的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等等,愈发的兴旺,皇上怎么会高兴,若是他们真正干预朝政,皇上肯定会大怒。

这一次南直隶乡试内帘官的任命,杨成就从中嗅出了不一般的风向。

看来皇上对南直隶的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等等,不是很满意的。

南直隶乡试的内帘官,本应该是翰林院学士出任的,可是变成了南直隶礼部尚书董其昌,这怎么都说不过去的,董其昌成为会试的内帘官,还勉强能够解释,毕竟是南京六部尚书之一,身份是摆在那里的,偏偏董其昌还乐颠颠的接受了任务。

董其昌是什么性格,以不过问政事、醉心于学术研究著名,绝不会参与到党争之中,也绝不会拉帮结派,让这样的人降格成为南直隶乡试内帘官,肯定有深意。

杨成所能够理解的原因,就是皇上不愿意南直隶的乡试成为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扩大规模和影响的平台,更不愿意内帘官与东林党和浙党有任何的关系。

如此董其昌就是最好的人选了。

若是按照以往的办法,杨成肯定会尽力打压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等等,可现在他不能够有丝毫的动作,毕竟没有皇上的旨意,而且皇上重点打击的就是阉党,没有在公开的场合斥责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等等,况且应天府衙刘宗周,还是东林党的骨干之一。

这就让杨成陷入到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担心东林党、复社和应社的壮大,一方面担心皇上的怪罪,背黑锅的事情无人敢做,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在南直隶乃至于南方读书人心目之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有人对着东林书院等下手,会引发读书人的声讨,最终身败名裂。

好在他的孙子杨廷枢退出了应社,这件事情在苏州还引发了不小的波动,这是杨成非常高兴的事情,也愈发的感激郑勋睿了,杨廷枢正是在郑勋睿的影响之下,退出应社的。

杨成一直都关心杨廷枢的情况,代之也注意了郑勋睿的动向,观察的时间长了,他隐隐感觉到,未来的郑勋睿,肯定是名动大明的俊杰。

郑勋睿成为南直隶乡试解元,杨廷枢以第二名的身份成为乡试亚元,这也是杨成高兴的事情,但他很快注意到了,所有乡试新科举人之中,主考官董其昌唯独主动找到了郑勋睿,就连他的孙子杨廷枢,都是自己去拜见的。

联想到朝廷发生的那么多事情,联想到南直隶乡试内帘官的变革,杨成觉得自己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面,稍微不注意就是粉身碎骨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南京户科给事中陈尧言的背书疏陈。

疏陈是给事中直接上奏给皇上的奏折,南京六科给事中也有这个权力,一方面弹劾官吏,一方面指出南直隶诸多不合时宜的事情,供皇上决策,所谓的背书疏陈,就是南京六科给事中将上奏给皇上的疏陈,备下一分给南直隶最高官员兵部尚书。

当然牵涉到弹劾官吏的疏陈,是不可能背书的。

陈尧言曾经对南京户部管控的新旧铸钱厂存在的弊端上奏皇上,得到了皇上的赞誉。

接到了疏陈之后,杨成是很重视的,迫不及待的阅读,可是疏陈的内容却让他的心里发凉,甚至背后都出了一身的冷汗。

疏陈所弹劾的主要人物,居然是南直隶乡试解元郑勋睿。

弹劾的事由很清楚,郑勋睿的父亲郑福贵,本是国子监监生,有功名在身,应该是奉公守法的,却在最近购买千匹阿拉伯马,朝廷虽允许士大夫家族饲养骏马,但如此大规模的购买骏马,岂不是居心叵测,再说郑福贵居住在京畿县,应该知道南京作为朝廷的东都,朝廷是异常重视的,且不说购买千匹骏马是不是有其他用途,按说这类事情就是不应该做的。

疏陈之中还直接点到了郑勋睿,言郑勋睿身为南直隶乡试解元,遇到此类事情之后,应该是深明大义,劝诫父亲不得有不轨之行为,可惜没有此类行为,此等的觉悟,怎么能够成为南直隶乡试之解元。

陈尧言最后的结论是,恳请皇上降罪郑福贵,剥夺郑福贵、郑勋睿父子的功名,将二人交给官府严惩,没收其购买的千匹骏马。

看到这份背书疏陈,杨成首先是感觉到全是发凉,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杨廷枢和郑勋睿之间的关系,害怕杨廷枢受到牵连,导致自身也受到牵连,接着是愤怒和清醒,他想到了陈尧言的身份,陈尧言是万历四十一年殿试三甲,被赐予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一殿试状元就是如今的内阁首辅周延儒,说起来陈尧言和周延儒还是同年,这还不是最为重要的,关键就是陈尧言是标准的东林党人,而且对复社和应社表现出来了极大的赞誉和热忱。

联想到陈尧言的身份,在看到手中的背书疏陈,想起杨廷枢退出应社,郑勋睿对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没有丝毫兴趣的事情,杨成突然觉得,有一个阴谋正在慢慢形成,这个阴谋背后的人是不简单的,恐怕想着在南直隶闹出大事情来。

这个阴谋不仅仅是针对郑勋睿,而且是针对他杨成和杨廷枢的,甚至可能是针对董其昌的,至于说对方最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杨成也隐隐有些明白了。

杨成的脸上浮现出来冷笑的神情,背后操纵之人,以为就凭着陈言尧,就想颠覆南直隶的局面,还公开对自己叫板,以为是稳操胜券,也太小看人了。

第七十二章都不是傻瓜

“淮斗,你最近和清扬有什么联系吗。”

“孙儿最近和清扬联系不多,乡试结束之后,孙儿回家了一段时间,前日才来到南京,还没有来得及去找清扬。”

“哦,你数次去清扬家里,可见他的家里有什么变化。”

“孙儿不知道爷爷所问何事,孙儿记得鹿鸣宴之后,郑家曾经召集江宁县以及附近宗族家人,一起庆贺清扬成为乡试解元。”

“哦,依你的看法,郑家的条件如何啊。”

“爷爷说到这里,孙儿倒是有些感悟,郑家应该很是富裕,只不过一向低调,而且和邻里之间的关系都处的很好,特别是清扬,尽管成为了乡试解元,可是见到邻里之后,还是和以前一样,孙儿到郑家的时候,都能够听见邻里之间的议论,说郑家公子人很好。”

杨成微微点头,其实这次是他专门带信,让杨廷枢来到南京的。

“这么说郑家的确是富裕户了。”

“孙儿不敢撒谎,清扬和孙儿出去游历的时候,出手大方,沿途看见流民,主动出手相助,有些时候甚至委屈自身,孙儿觉得清扬的这些品质,值得学习。”

“听闻清扬的父亲购买了千匹骏马,你可知道此事。”

“知道,孩儿也问过清扬,清扬说郑氏家族喜爱骏马,家族中动辄上万匹骏马,不过那都是唐朝时候的情况了,如今不敢想象拥有万匹骏马的景象,不过千余骏马还是能够养活的。”

“哦,清扬是如此说的吗。”

杨廷枢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情,尽管是一闪而过,但是被杨成发现了。

“淮斗,你知道什么,悉数都要说出来,我问你这些事情,可不是随随便便的。”

“孙儿知错了,清扬还说了,荥阳郑氏延续千年,一直都是名门望族,可如今却逐渐衰败,既有家族子弟纨绔的原因,更是家族子弟缺乏血性之缘故,如今郑家有钱,购买骏马,加以调教,让家族子弟皆能够驯服骏马,一来是想着能够延续名门望族之声望,二来也是想着能够激起宗族子弟的血性。”

杨成的眼睛里面闪过一丝寒芒。

“如此形成的影响很大啊,难道清扬就没有想过后果吗。”

“孙儿也劝过清扬,不过清扬的回答让孙儿羞愧,清扬说了,身正不怕影子斜,郑家既没有屯聚居奇,又没有做危害朝廷和官府的事情,更没有盘剥百姓,相反还帮助朝廷官府实施教化,要求邻里乡亲遵纪守法,服从官府的号令,若是郑家购买了这么多的骏马,就遭遇到他人的怀疑和觊觎,岂不是显得大明天下岌岌可危了,只有那些乱说之人,才真正的是心怀叵测,唯恐天下不乱。”

杨成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好一个清扬啊,居然当着你的面如此说,若不是你们之间情同手足,他也不会说出来这样的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斜,本来就没有什么居心,怎么会怕他人的诬陷。”

杨廷枢鼓起勇气开口了。

“爷爷,是不是有人说清扬兄的坏话了。”

杨成本来不想将事情告诉杨廷枢的,更不想让郑勋睿知晓,不过刚才的一番交谈之后,他的心思变化了。

“你说的不错,的确有人诬陷清扬,说清扬父亲购买千匹骏马,乃是居心叵测,图谋不轨,说江宁县乃是京畿县,不允许此等情况的出现,还说要剥夺清扬及其父亲的功名。”

杨廷枢气的脸色发白,身体也微微颤抖了,他当然不笨,爷爷既然在他面前说出这样的事情,那态度就是非常明确的,而且郑勋睿没有什么背景,人家攻击郑勋睿,背后是意味深长的,绝非那么简单。

“爷爷,孙儿想不到竟然有人如此的无聊狠毒,南京和苏州的读书人,谁不知道清扬和孙儿的关系要好,若是有人攻击清扬,孙儿岂能脱得了干系,笑话了,购买千匹骏马,那就是谋反了,无凭无据就说人家是谋反,下一步就要说孙儿也是同谋了,清扬父亲购买了千匹骏马,清扬罪不可赦,孙儿和清扬情同手足,同样是知情不报,这罪过也小不了,若是剥夺了清扬乡试解元身份,孩儿乡试亚元也保不住。”

听见杨廷枢这么说,杨成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明显,杨廷枢能够有着如此敏锐的判断能力,他当然高兴了。

“孙儿说的不错,你和清扬几乎就绑在一起了,既然你说了这么多,那我就还多问一句话,你认为这样的事情,谁会做。”

杨成问出来之后,杨廷枢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