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铁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铁血军阀-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脸满意的验收完三艘货轮甲板上的所有设备后,杨兴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直接就把剩下几十万两白银交给威廉。

随后,杨兴国就命令部队开始卸船,通过准备好的两百多辆大车,就好像蚂蚁搬家,一点点往辽中县城运输。

忙活了一整天,三艘货轮才卸了其中一艘。

不可能一直守在这里的杨兴国,只能把这件事交给副司令周中举。自己带着警卫,前往营口县城,同约翰上校进行一场正是会面。

“杨司令,你应该清楚我们过来的目的……想要同德意志进行更深一步的合作,你必须要拿出一个可以打动德意志的理由……”约翰没有同杨兴国客气,直言了当就说出了自己目的。

约翰的爽快很合杨兴国胃口,想没想就对约翰回答:“我自信,你们德意志在远东,一定会原则同我进行深一步合作……”

“如果上校先生在这里休息好了的话,可以跟我去辽中。只有在那里,你才能看到你想要看到的东西……”

“可以……”约翰非常爽快回答。

作为军人,约翰最感兴趣的,毫无疑问是军队。

所以,一进入辽中,约翰就在杨兴国带领下进去警卫旅驻地。

这时,警卫旅数千将士正在进行常规训练。

面对警卫旅很多他从未见过的常规训练动作,一开始,约翰并没有将这些动作放在心上。

在约翰看来,落后的中国,根本不可能出现比西方更好的训练部队方法。

但是,性格谨慎的约翰,为了让考察更严密,仍然每个动作都尝试了一遍。

很快,约翰脸上的轻视表情就被严肃给覆盖。

完成整个一连串动作后,自认为能轻轻松松的约翰,竟然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对于此刻的约翰来说,累只是他在这里的一个很小收获。

最最大的收获则是震惊,亲身体验一遍那些训练动作后,作为上校军官的约翰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辽东军的这些训练动作,比德意志军队的训练方法更加有效,能让一个新兵在最短时间内增强体魄,学会各种战术动作。

更重要的是,其中一些看似没有任何意义的队列训练,在约翰看来,绝对是增强部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的最好方法。(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八章强大的辽东军

这时,不仅仅约翰,好几个跟在约翰身后的军官脸上,都露出一副震惊表情。

他们的震惊并没有出乎杨兴国预料。

要知道,辽东军组建的时间虽然很短。但辽东军的各种训练方法,都是杨兴国从后世照办过来的。同现在各国训练军队的方式相比,至少先进了五十年。

这也是辽东军自组建而来,部队之所以能迅速形成战斗力,杨兴国之所以要求所有部队必须进行封闭训练,没有允许,任何人都不能把训练方法外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将这些德国人脸上的震惊表情看在眼里后,杨兴国马上提议道:“上校先生,这仅仅是一些基本的战术动作和体能训练。想要确认一支部队是否真有战斗力,攻防演练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不如我把部队集合起来,上校先生你随便挑两个连队,当着大家的面演练一下……”

“可以……”看到新式训练方法后,约翰最想看到的就是这种训练方法练出来的部队到底怎么样。于是,约翰上校想没想就回答。

“滴滴滴……”马上,一串紧急集合的哨声就在训练场响起。

刚才还是以连为单位,各自进行训练的数千辽东军,在约翰看来,仅仅瞎玩功夫,就变成一群饿狼。

在各自军官的叫骂声中,迅速找到自己武器,向自己所在位置冲过来,速度非常之快。

约翰专门用怀表计算了一下,从哨声响起到近五千将士集合完毕,前后只用了一分半钟不到。

作为德意志军队的一个上校军官,约翰自认为德国军队是世界上军纪最严,战斗力最强悍的军队。可是,如果把五千德意志军队分散在这么大的训练场上,约翰自认为德意志军队做不到一分半钟集合完毕。“

看到这里,约翰已经可以肯定,眼前这支部队。绝对是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就在约翰越看越心惊的时候,五千将士的武器装备,再一次引起约翰的注意。

一个步兵排装备两挺麦德森轻机枪。一个步兵连装备两挺重机枪。就轻武器而言,这样的火力已经可以称得上奢华。放眼所有德意志军队,也就皇室卫队能达到这个标准。至于普通军队,每个连队的轻重机枪数量仅有辽东军的三分之二。

“辽东军怎么可能给部队装备这么多轻重机枪……”约翰上校在自己心中暗暗想到。

不过,他并没有说出来。而是在杨兴国示意下。随便点了两个连队,准备看看他们的攻防演练。同时,也可以通过攻防演练看到,这么多的轻重机枪配置在战场上是否有作用。

很快,警卫旅旅长就跑到杨兴国面前报告道:“司令,我们先演练我军一个步兵连进攻俄军一个步兵连,守军一个步兵连会按照俄军标准,配置一挺重机枪……”

“整场演练全部用空包弹,只要被子弹命中就退出战场……”

约翰听了翻译后,直接对杨兴国点点头表示赞同。

随后。杨兴国就命令道:“那就按照你说得打,争取半个小时占领对方阵地。”

演练一开始,防守方的重机枪就向进攻部队射出密集的阻击火力,普通步枪手也不甘落后,朝着阵地前一切可疑目标射出子弹。

看到守军阵地前弹雨横飞的场景,约翰的眉头一皱说道:“守军火力太猛,进攻部队就算能拿下守军阵地也会损失惨重。”

杨兴国听了后,仅仅摇了摇自己脑袋,并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进攻部队动了。

两挺分开布置的重机枪。迅速向守军重机枪射出两条交叉火舍。

两挺重机枪一开枪,守军重机枪就因为重机枪手中弹而熄火。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两条交叉火力的射击下,不管守军重机枪选择同哪一挺重机枪进行对射。另一挺重机枪马上就向它射来一串子弹。

如此一来,守军的重机枪火力马上就变得断断续续起来,无法起到火力压制的作用。至于他们的重机枪手,每个人上去最多坚持三秒钟,就会被子弹命中。

看到这里,约翰的脸色马上就变得严肃起来。

在他看来。守军一旦失去了重机枪这个防守利器,守军的防守能力至少要降低三成。

面对辽东军进攻部队一开始就给自己带来的惊喜,约翰在震惊之余,马上盯着进攻部队,想要看看进攻部队还有没有自己没看过的新招数。

很快,进攻部队的进攻就开始了。

六挺麦德森轻机枪,两挺一组,互相掩护着对守军阵地射出子弹。

因为战场上至始至终都有三条火舍不断横扫守军阵地,很多露头进行阻击的守军先后被子弹命中。

如此一来,守军的阻击火力马上就变得微乎其微。

进攻部队一百多步兵,马上抓住机会冲了出去。

就算到了这个时候,进攻的辽东军仍然没有像约翰想象中的那样,排着散兵线,浩浩荡荡向守军发动进攻。

而是三人一个战斗小组,端着步枪,交替掩护向前进攻。

一旦三人中间有一个人被攻击,剩下两个人马上就能反击,趁着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用两发子弹将其解决。

面对这种既新奇而又犀利的进攻方式,守军仅仅坚持五分钟时间就损失过半。

而这时候,进攻部队已经冲到距离他们不到五十米位置。

就在约翰再一次做出判断,进攻部队要冲进守军阵地,用刺刀结束战斗时。

冲在最前面几十个步枪手竟然掏出一个铁疙瘩,狠狠扔进守军阵地,随后,守军阵地就升起几十股黑烟,进攻部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击就成功杀入守军阵地,全歼对手,结束战斗。

面对这个结果,因为震惊而张着嘴巴的约翰上校,足足过了一分钟才反应过来。

随后,直接对杨兴国感慨道:“我不得不承认,贵军的战斗力远远超过我的想象,甚至在很多方面,我们德意志军队都比不过贵军……”

“杨司令,如果不介意,我想要一份贵军的训练方法……当然,我们德意志绝对不会亏待朋友,我们一定会用等价的东西来交换……”

“另外,我还想要知道,贵军进攻的最后阶段使用了什么武器。为什么这种武器一落到守军阵地,守军就被杀得几乎全军覆灭……”

杨兴国想了想后,装作一副为难的表情回答:“上校先生,这可是我们辽东军之所以能一次次打败日军和俄军的关键,给了你们,那日军和俄军不就……”

约翰赶紧回答:“你要相信我们德国,德国的保密措施绝对比你想象中的还要严格……”

“另外,只要你开出的条件合理,我相信我们德国一定会答应你。”(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九章一封电报

“好,我可以把你要的两样东西卖给你们……”杨兴国想了想后回答。

这时候也许有人会说杨兴国傻了,把这么重要的东西卖给别人,那辽东军今后不是没有任何优势而言,自取灭亡吗?

其实不然,辽东军有数万将士,光能够看到训练手册的军官就有上千人。

这种情况下,就算辽东军的保密措施再好,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

只要德国人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和财力,照样能把完整的训练方法搞到手。

至于手榴弹,不出意外,今天年底俄国人就会把他用在战场上,到时候德国仍然会知道。

既然如此,那自己为什么不趁着这两样东西还有价值,从德国人手里换一些自己急需的东西呢?

当然,这时的约翰脸上,已经因为杨兴国肯定而露出非常激动的想法,完全不知道杨兴国此刻的心中想法。

要不然,这个约翰一定会恨死杨兴国,大骂杨兴国狡猾。

高兴归高兴,约翰并没有忘记自己这个考察团团长的任务。

想了想后,对着杨兴国问道:“杨司令,不知道贵军有多少这样的部队……”

“只有不到八千人,也就是我的警卫旅。在警卫旅近八千将士中,新兵只占了两成,剩下老兵都是从几个主力师挑出来的。不出意外,这些老兵在战场上至少杀死过一个敌人……”

这个回答在约翰看来,绝对是情理之中。

这种把精锐集中到一支部队的做法,不仅仅辽东军,就连德国也是一样。

并没有表现出太多诧异的约翰继续问道:“那贵军还有几个主力师,战斗力怎么样?”

也许意识到自己这个问题太唐突了,约翰紧跟着解释道:“请杨司令不要介意,我并没有刺探军情的意思。只有清楚了辽东军战斗力和规模,我们才能对辽东军整体实力进行评估。”

杨兴国点点头回答:“我辽东军还有三个主力师,一个新编师,一个炮兵师。四个师的新老兵比例都一样。但三个主力师已经组建大半年时间,而新编师才刚组建一个月不到……”

“那我们去这个新编师看看……我想知道,你们辽东军的新式训练方法对新兵的作用大不大,能不能让新兵迅速学会各种战术动作。”

进去训练场。又一副让约翰目瞪口呆的事情出现了。

巨大的训练场上,一个团两千多将士,正以连为单位进行热火朝天的训练。

盯着其中一个连队看了整整半小时后,约翰发现,这些人的各种战术动作已经很标准了。只是,因为训练时间太短,他们还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

刚开始,即使有杨兴国介绍,约翰也不相信这些新兵只训练了一个月时间。

可是,当约翰从中挑了好几个新兵,并且从他们口中得知,他们都是刚刚加入辽东军不到一个月时间后,约翰终于信了。

于此同时,对辽东军的训练方法。约翰也变得更加眼色。

当然,对辽东军的真实军事实力,约翰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评估。

可是,约翰并不知道,这些新兵之所以成长如此迅速,除了杨兴国照搬后世总结了上百年的新式训练方式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原因,那就是新编师的新老兵比例。

一比一的新老兵比例,让每个新兵都有一个老兵进行一对一训练。

如此一来,在老兵督促和严格训练下。这些新兵不进步都不可能。

一天的考察结束后,约翰仍然沉浸在各种震惊之中。

匆匆吃过杨兴国准备的晚饭后,约翰就带着几个人回到自己房间,给国内写电报。汇报一天的成果。

看完约翰用一个小时写完的电报后,其中一个部下小声提醒道:“长官,这样写是不是把辽东军的战斗力太夸大了……”

“夸大了吗?我不觉得……”约翰一脸严肃回答。

“还记得我们上午看到的那场攻防演练吗……如果让德意志一个步兵连去进攻俄军一个连,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

“这……”部下脸上马上露出一副犹豫表情。

想想后回答:“我们德意志军队一定能拿下俄军阵地,取得胜利……”

“只是,以我们德意志军队的火力配置和进攻方式。至少需要半小时才能结束战斗,而且还要付出进攻部队损失过半的惨重代价……”

约翰点点头算起认可了部下回答。

但没过多久,约翰再次一脸严肃反问道:“如果把防守阵地的俄军换成德意志一个步兵连,还是由辽东军一个连发动进攻,最后的结果会如何……”

部下脸色马上就变得难堪起来,一脸犹豫回答:“辽东军进攻部队占领我们阵地,并且消灭我们……”

“那就是了……”约翰果断回答。

“现在你们还认为我的报告由夸大辽东军战斗力的成分吗?”

几个部下赶紧摇头否定。可就在这时,又一个部下提醒道。

“长官,你在电报上说,中国东北这几个省份,最后都会被辽东军控制,杨兴国一定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不知道有什么依据。毕竟,还在的东北,还控制在日本和俄国手里。“

“辽东军的战斗力的确很强悍,但他们毕竟兵力有限,而且还没有战斗潜力。一到日本和俄国集中精力去对付他,不管是哪个国家,都可以轻而易举消灭辽东军。”

听到这里,约翰笑了,而且还笑得非常神秘。

对着几个部下回答:“辽东军能在日俄之间的夹缝中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