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铁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铁血军阀-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友一脸满意得把手枪收起来后,继续说道:“我去辽东外贸公司买手枪,还见到了辽东军什么政治部主任黄先生。听说我是学习西学的。这个黄主任主动出来见我,你们知道这个黄主任找我聊了什么吗?”

什么政治部主任,他们并不清楚。

但是,他们却知道一个事实,黄兴是辽东军高层,要不然黄兴绝对不能想见总督张之洞就能见得到。

所以,好友话一说完,莫文昌就看着对方,等待下文。

“这个黄主任想招揽我,让我去辽东。给辽东军做事……”好友一脸神秘说道。

“黄主任说了,到了辽东,辽东军给我的月俸禄,绝对比现在的两倍还要告……”

“到时候。想加入军队就加入军队,想到地方政府做事就到地方政府做事。向我这种西学出身的人,到了辽东,最少也是一个副县长……”

“副县长你们知道吗,就是副县令,协助县长管理一个县。权利非常大……”

“如果加入军队,经过几个月培训,最少也是营教导员。”

“营教导员你们也不知道吧,那是只有辽东军才有的军职,和营长平齐,管着六七百辽东军将士。营长管打仗和部队训练,教导员负责思想工作和后勤……”

“反正说了很多,而且有好多东西我也搞不懂……不过,我专门问了一下,像莫兄这种留过学的人才,到了辽东,只要通过三个月副县长考核,到时候最低也是县长……”

“莫兄你不是一直都不想在衙门干了吗,可以考虑去辽东。那里的俸禄又告,又给你平台。别的不说,两倍以上的俸禄,至少可以让嫂子过得好一点。这两年,嫂子跟着你从上海来这里,可是吃了不少苦……”

作为一个爱过问人,莫文昌对敢打日俄两大列强的辽东军还是很有好感的。

所以,好友说完后,早就不想在这里继续呆下去的莫文昌就心动了。

谨慎起见,他还是对着好友问道:“那你怎么不去……”

“谁说我不去了……”好友一脸不服输得回答。

“我光棍一条,到哪里不是活着……一句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我感觉,只有到了辽东,加入辽东军,我才能活出一个不一样的我……”

“所以,我当场就同意了黄主任的招揽。半个月后,跟着他一起去辽东……”

“你们不知道,这个辽东军非常不一样。确认我会跟着他们去辽东后,直接就拿出五十两白银的安家费给我,一点也不担心我拿着银子跑路……“

”我是读书人,该有的骨气还是有的。不说别的,就凭着这份信任,我也要去辽东……“

”拿了银子,我就算辽东军的人了。黄主任让我看看能不能多找一些学习西学的人才去辽东,我就想到了你们,怎么样,你们去不去,不相信我的话,明天你们可以亲自去一趟外贸公司。“

听完好友回答,莫文昌直接被震得目瞪口呆。

五十两白银凭借一句承诺,说给就给,凭借这一点,也证明了辽东军的不一样。

想到这里,莫文昌马上做出一个决定,就算自己最后去不了辽东,自己也要去外贸公司见一见黄兴。

第二天,当他见到黄兴,知道黄兴和自己一样,也留过学后。莫文昌马上决定,带着家人去辽东,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因为黄兴第一炮打得太响,把辽东外贸公司的名声全部打了出去。

再加上黄兴通过人拉人的特殊招揽办法。十天时间不到,黄兴就先后招到近两百学习西学的人才,而且这个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之中。(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六章威逼利诱

招揽人才的顺利程度,远远超过黄兴的预期。

但是,随着回程时间越来越近,黄兴不得不把精力放到另外一件大事上。

招商大会,这个在几十年后才会出现的词语,因为杨兴国的出现,直接提前几十年就出现了。

看着辽东外贸公司送过来的邀请函,就算不清楚招商大会到底是干什么的,很多商人仍然决定去一趟。

因为,这个辽东外贸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已经不止一次给他们带来惊喜和意外。

他们很想看看辽东外贸公司在这个招商大会上,还能不能再给他们带来惊喜。

看着面前已经汇聚一堂的商人和士绅,黄兴很高兴也很担心。

凭借一张邀请函来这么多人,直接证明辽东外贸公司在这里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而这些影响力,都是自己一点一点努力的成果。

至于担心,则是眼前这场招商会能不能取得成功。

成功了,对辽东外贸公司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来说,那就是锦上添花。

失败了,对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的辽东外贸公司,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作为大会的组织者,在客人都到了的情况下,不管心绪多么复杂,他都要站起来。

当他在一百多双目光注视下,把招商大会的目的和内容全部公布后。

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很多商人听到招商大会就是号召大家去辽东投资时,马上就不顾身份的开始大骂起来。

“去辽东投资,那不是送死吗?”

“你们辽东外贸公司安的是什么心思,竟然让我们去辽东送死……”

“我明白了,一定是辽东军没钱了,等我们带着银子到辽东后,直接把我们带过去的银子抢走,一定是这样,你们太可耻了,这样的伎俩都能想出来……”

“辽东外贸公司今天必须要给我们一个说法。让我们去辽东投资,根本就是人财两空。”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大骂辽东外贸公司的部队,整个会场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混乱,黄兴一张脸马上就因为愤怒而变得通红。

因为。他清楚看到,最先起哄的并不是中国商人,而是几个不请自来的外国洋行的中国买办。

辽东外贸公司开始销售武器后,把武器卖成天价的他们,马上就失去生意。

如此一来。谢谢洋行的中国买办,就把辽东外贸公司视为对手,用各种手段来对付自己。

面对眼前越来越混乱的局面,黄兴知道,仅凭自己一个人,根本制止不了。

既无奈而又担忧的他,只能对身边保护自己的警卫连长点点头。

随后,黄兴身后的房门就被推开,一身军装,端着上好刺刀步枪的几十个辽东军。迅速从房间涌了出来。以黄兴为中心,一字排开,一动不动站在黄兴两侧。

面对眼前忽然出现的变故,面对几十杆步枪枪头散发出阵阵寒气的刺刀。

刚才还是热闹的会场,马上就变得安静下来。

特别是那几个叫得最凶的外国洋行帮办,一些人脸上甚至因为紧张而流淌出冷汗。

当然,也有不怕死的商人。

经过短暂震惊后,直接一脸愤怒的对黄兴质问道:“黄先生,你想干什么?难道我们不同意去辽东投资,你还要用部队逼我们去辽东不成……或者是你黄兴恼羞成怒。想要杀人……”

马上,会场上就有十几双充满怒火的目光全部聚集到黄兴身上。

黄兴赶紧站出来否定道:“不……大家误会了,我黄兴既不会逼大家去辽东投资,也不会杀人……之所以让身边这些将士们出来。目的就一个,威慑大家中间的某些人……”

“大家中间有一些人,仗着外国人支持就为虎作伥,连自己祖宗都忘了……大家认为,这样数典忘祖的人,是不是应该好好教训一下他们。”

黄兴的回答铿锵有力。声音传到了会场每个人耳朵。

而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来参加大会的人都不傻。

黄兴话一说出口,大家就明白黄兴口中的那些人是谁。

再加上这些外国洋行帮办平时确实如同黄兴所说,而来参加大会的中国商人,或多或少都被他们打压过。所以,对这些洋行帮办,没有一个中国商人喜欢。

无形之中,这几个洋行帮办就被大家孤立起来,孤零零的站在会场中间。

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的他们,继续呆下去,一定不会有好。

所以,不断往外冒着冷汗的他们,非常明智原则了灰溜溜离开大会。

没有这些人捣乱,会场气氛顿时好了不少,起到威慑作用的几十个辽东军,也重新回到房间。

不过,经此一闹,即使辽东军离开了,会场剩下的人也不敢再有什么不好的举动。

所有人都盯着黄兴,等待黄兴下文。

迅速整理了一下脑子里混乱思路的黄兴,没让大家等太久就继续说道。

“诸位刚刚的怀疑和担忧,我会一一给大家一个解释。但是,在解释前,我先给大家说一说我们辽东军给大家的招商条件……”

“只要愿意去辽东投资,不管规模大小,全部免税两年……”

“其次,投资过程中,银子如果不够,辽东军还可以提供上限一万两白银,免息两年的贷款。但是,你的贷款总额不能超过你的投资数额……”

说完后,也不给大家反应和思考时间,黄兴就继续说道:“刚刚有人说,去辽东投资就是送死,毕竟日俄两大列强正在辽东大仗。”

“但是,我要告诉诸位的是,辽东是在大仗,但战争只发生在很小区域。别的不敢保证,我辽东军控制的地盘上,绝不会爆发战争……“

”我辽东军能在日俄两大列强军队的不断围剿和进攻下生存下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那是因为我们辽东军拥有的数万精锐不是吃素的。不管敌人是谁,只要敢主动进攻我们,我辽东军数万精锐都有能力打败他们。”

“另外,诸位刚刚还提出,辽东属关外,除了土地肥沃一点,没有任何商机可以让诸位去投资,去赚银子……”

“但是,我要告诉诸位的是,辽东到处都是商机,而且还是非常赚钱,甚至是稳赚不陪的商机……”

在一双双充满怀疑和不相信目光的注视下,黄兴马上把杨兴国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原封不动说给大家听。一边说一边观察大家脸上的表情。

没有让黄兴失望,自己快要介绍完的时候,面前很多商人脸上都就苦楚一副动容的表情。(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德国考察团

“诸位,每年数百上千万两白银的商机,就算你们在这里,也很难碰得到。只要你们去辽动,这些银子就是你们的……”黄兴介绍完以后,用一句充满诱惑的话,最后怂恿道。

对于商人而言,追求利益永远被他们摆在第一位。

所以,黄兴的话说完后,一些眼红的商人,恨不得马上跑到辽动去看看。

这时,一个商人在谨慎之余还是忍不住问道:“黄先生,你说的关外和我们了解到的关外完全不一样。在我们的脑子里,关外不仅荒凉,而且还没有人烟,我们怎么相信你说得都是真的?”

黄兴一脸平静回答:“我不要求大家马上相信我。两天以后,这里会有一个船队去辽动,诸位可以派人跟我一起去辽动看看。当然,诸位如果有人愿意,则可以自己去……”

“另外,我辽东军在这里开办辽动外贸公司后,每个月的一号和十五号,都会有一个船队在辽动营口和汉阳码头出发,通过水路保证两地的联系……”

让黄兴激动的是,两天后自己准备离开汉阳时,竟然有五十多个商人派了代表和自己同行,前往辽中。加上黄兴从兵工厂换来的技工和他们家属,再加上辽东外贸公司自己招揽的人才,竟然有千人之多。

这么多人,再加上自己从汉阳购买的一些物资,本来准备好的五艘大船显然是不够的。

不得已情况下,黄兴只能厚着脸皮找到张之洞,让张之洞又给自己调拨了五艘大船。

于是,满载大量人才和物资的十艘大船,在黄兴指挥下,浩浩荡荡离开码头,进去长江航道,最后进入近海,北上辽动营口码头……

这时候,经过近一个月的整训和发展。辽东军控制的辽中五县已经大变样。

辽东军四个主力师,在补充近两万新兵后,全部达到满编,并且开始训练。

被辽东军控制的辽中五县。百万亩良田,也都到了收获季节。

到处都是成熟水稻的金黄色浪潮,一根根成熟玉米杆汇集而成的玉米林。

当然,最让杨兴国满意的是辽动军官学校。

半个多月的适应过后,数百名军官的学习已经完全走入正轨。

其中。大部分连字都认识不到多少的军官,为了学到更多的军事知识,每天晚上都抢着去夜校学习认字。

军官如此上进的情况下,杨兴国自信,经过三个月的短暂轮训,这几百军官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就在这时,又一个好消息被送到杨兴国手里。

“司令,德国人威廉来了,他让我转告您,从德国过来的设备已经在营口码头外。随时可以靠岸……”

“终于来了,马上通知副司令,跟我一起去码头验货……另外,把兵工厂剩下几个技师全部带上,在设备方面,他们比我们更有经验……”一脸激动的杨兴国想没想就命令道。

花费大半天时间快马加鞭好不容易赶到码头时,三艘来自德国的货轮已经停靠在码头上。

提前一步赶到码头的威廉,正陪着几十个德国人聊着什么。

从威廉对其中一个德国人的态度,杨兴国肯定,他就是德国派来的考察团团长约翰上校。

果然。自己带着周中举刚刚走到威廉一行面前,威廉就互相介绍了各自的身份。同杨兴国猜测的一样,被威廉一直恭维着的德国人,就是约翰上校。

也许是因为半个多月的海上航行实在是太累了。没说上几句话,约翰脸上就露出一副疲惫表情。一直想着抽空去码头看设备的杨兴国,正好借坡下驴,安排他们去营口县城休息。

送走约翰上校一行几十个人后,既激动而又期待的杨兴国就在威廉带领下,登上货轮。

一眼望过去。货轮宽阔的甲板上,除了箱子还是箱子。

就在杨兴国震惊之余,旁边的威廉马上介绍道:“杨司令,这艘货轮运输的是炼铁厂和炼钢厂的所有设备,为了方便运输,设备全部拆解成零件装在箱子里。”

“其中,最大的箱子重一吨,必须要大车才能运输……”

“为了保证所有设备正常组装并且运行,国内专门派来四名工程师指导你们安装设备……”

一脸满意的验收完三艘货轮甲板上的所有设备后,杨兴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直接就把剩下几十万两白银交给威廉。

随后,杨兴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