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称雄- 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如陈义这般想的开的老板并不多,还是有许多老板,尤其是一些规模不大的工厂的老板,却舍不得提工资,舍不得给加班费,甚至不愿意按月发薪,因为一年发一两次薪水的话,人工薪水放在银行,一年也能有不少的利息,留作周转的话,也能让财务大大轻松。

不少人都准备顶风作案,朝廷立你的法,我开我的厂,各不相干。

对于这类人,刘钧和内阁早有沟通,也早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人。也早有了共识,到时必须杀几只鸡儆下猴。

这次的劳动法,对于朝廷来说,就如同当初刘钧推行的减租减息一样的重要,根本考虑还是为帝国的长远考虑,减租减息,移民屯垦,这是稳定了广大的农民阶层,让他们能解决温饱安居乐业。而现在的这个劳动法,则是专门为了那些越来越多的工人阶层考虑,同样也是为了稳定帝国的根基。

安南,顺化。

顺化别名富春,位于安南南部,为后黎朝阮氏割据之地。

428年,黎利赶走明军,建立黎朝。越南承平百年。1527年,莫登庸推翻黎朝,建立莫朝。越南开始战乱的一百年。

莫氏篡国不久,黎朝大将阮淦,聚集了所有的反莫势力,占据了清化、义安一带,另立政权,名义上“中兴黎朝”,后阮淦被毒杀,大权落入他的女婿郑检手中。

莫氏继续统治着北部地区,称为北朝,而郑氏掌握了清化以南地区,称为南朝,两个敌对势力陷入长期对抗内战之中。

阮淦死后,南朝内部由其女婿郑检掌握大权,他阴谋剥夺阮氏势力,便将阮淦之子阮潢派去了偏僻的南疆,去镇守顺化并兼镇守广南。

当时顺化广南一带与占城交界,属于人口稀少的蛮荒之地。

但阮潢却很有其父之风,在顺化屯田养兵,建立起了自己的割据势力,最终与郑氏在南朝形成南北对抗势力。

此后阮氏几代,不断南侵,吞食占城国的土地,并征服占城属国华英国,在占领地建立了富安府。

到了眼下,阮氏由阮福澜当家,已经是阮家的第四代,是阮潢之孙。

其父阮福源时,就已经和葡萄牙人建立商业港费福,也就是后来的会安,他们从葡萄牙人手里购买大炮,学习欧洲船舶的建造方法,购买火枪。费福成为西南重要的贸易港口,吸引了大量的中国人、日本人和欧洲人以及东南亚人来贸易,阮家发展种糖业,出口粮食等,做转口贸易,发展迅速。

郑氏曾经三度南征阮氏,几次都兴兵十万以上,可最终却都被势力更弱的阮氏击退。

阮氏在顶住了郑氏的首次攻势后,在双方之间的广平省建立了两条堡垒防线,横亘在山海间的几英里平地上。这些城堡从大海至丛山,绵延二十多里,城墙高达两丈多。这两条防线固若金汤,其中位于日丽的城垒就长达三千余丈,每一丈设火炮一门,每三到五丈就有一门重炮,弹药山积。

这条防线上的火炮数以千计,阮氏还利用葡萄牙佣兵培训出了一批优秀的炮手铳手。阮氏甚至还在顺化拥有自己的铸炮和造船作坊。

凭着这些先进的火器和水师,阮氏三度挫败郑氏的大规模南征。

但是现在,顺化城中,阮家第四代家主阮福澜却脸色阴沉难看。

不久前,汉军一支强大的舰队突然闯进顺化一带,他们先是意图突袭顺化,结果见顺化岸防炮台火力凶猛,便无功而退。退去后还不死心,又转身去攻击顺化南面不到二百里的重港费福。

费福是广南阮氏最繁华的商港,因此阮氏在这里也是守卫森严,筑有许多炮台,还有坚固的要塞,汉军舰队试探的攻击了几轮,再次被打退。

阮氏还来没的及高兴,可很快汉军舰队再次出现在沿海。这一次,他们却选择了顺化与费福之间的舰港。

岘港距离费福不到五十里,这里是一处天然的良港,驻有阮氏的一支水师。但防御远不如顺化和费福,汉军杀到,用猛烈的舰炮狂轰了舰港半天,最终登陆夺取了舰港。

汉军舰队夺取舰港后,立即在岸上建立了防线,阮氏派出水陆兵马去争夺,却数次被击退。到现在,一天天过去,汉军已经在舰港建起了炮台、堡垒,港口、码头。

这些汉人反客为主,已经牢牢的把岘港控制在了手里,甚至当成了他们舰队驻港。

阮氏现在头疼无比,汉军舰队直接夺下岘港,钉在了阮氏的大本营顺化与最繁华的商港费福之间,距离顺化不过一百五十里,距离费福更只有五十里。

这简直就是一把利刃插在他们的心口上。

可岘港地形独特,易守难攻。

港口在韩江左岸,北临岘港湾,背靠五行山,东北还有山茶半岛为屏障,海湾呈马蹄形,形势险要,一个天然的良港。

阮家在最初的几次夺取收复失败之后,汉军已经在这里彻底的站稳了脚,港口、码头,炮台,要塞、堡垒群,阮家曾经恃以为傲的大炮火铳和欧式战舰,却在岘港汉军面前毫无优势。

汉军甚至还以岘港为基地,在这段时间里,舰队南下,把南面占城国沿海的金兰湾夺占了,在那里一样的建了一个海军基地。

现在那些汉人不但占了岘港不走,甚至还公然派了使者前来,居然送来了招降书,要求广南阮氏归附大汉,称臣纳贡。

“欺人太甚!”

阮福澜虽然极力克制,可最终依然忍不住将那招降书掷于地上。

他真是恨不得立即将那使者斩杀,将人头随那招降书送回去。可是他不敢,因为那使者并不是一个人来的,在不远的顺安河口,有数十艘战舰护送着那使者前来,若是他敢斩杀大汉使者,只怕汉军舰就要炮轰顺化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734章 刚愎自用'

安南的雨季来的很早,每年十一月到四月为干季,气候干燥多雾。干季还分为热季和凉季,大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为凉季,三四月则为热季。大部份的地区,五月到十月的半年时间,都是雨季。

雨季多风暴和大雨,气温高,温度大。

对方来自北方的人来说,安南的凉季非常的舒适,但一进入热季,尤其是进入雨季之后,那简单就不是人呆的地方。整天雨水连绵,连屋子里都潮湿无比,天气更是说变就变,出门时大晴天,一回头就是暴雨如注。

有些狂风暴雨,有些却又闷热潮湿无比,整个人都似乎散发着一股子霉味。

习惯于关外寒冷的建州军团,如今被调到了广南巡抚刘键麾下听令。在岘港的要塞里,建州女真兵们的索子件都生了绣,牛皮甲更是发霉发涨。

海上如今进入风暴多发期,隔十天半月就会有一个风暴过境,带来狂风暴雨,巨浪涛天,连皇家海军的舰队遇上风暴来临,也得回港避风头,根本不敢出海。

进入五月,广南几乎天天下雨,天气又闷又潮。

外面的树林田野一片翠绿,树木野草疯长,那些本来就不像样的道路却也越发的泥泞,被雨水完全泡成了泥浆。

一脚踩下去,烂泥都能没过脚踝。尤其是暴雨之后,山洪肆虐,河水暴涨,到处都是一片泽国。

就算是对劫掠南蛮子无比积极的女真兵,也一个个都缩在了城堡里面,根本都不愿意踏出要塞门半步。

曾经号称为劲旅的女真兵,现在已经不再是骑射称雄了,他们如今也装备着火铳,拥有着配属火炮,哪怕是在安南抢劫,也完全是照着大汉帝国陆军的作用手册来的。他们未必把大汉帝国陆军的作战精髓学到几分,但他们过去铁骑劲弓,重甲硬弓的彪悍冷兵器战法,却已经有些遗忘了。

没有火炮支援,女真兵都不肯出要塞炮射程之外。雨季的烂天气,火枪威力大减,这些女真人也似乎就不知道怎么打仗了。

若不是广南巡抚刘键要求岘港驻扎的皇家海军与女真兵团出动,兵发顺化。还真没有人愿意在这个雨季之时出来。

来自于第六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员们在顺化河口岸边扎了一座大帐。

刘键坐在帐里喝着刚煮好的热茶,目光盯着顺化城的方向,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离开京畿到天之南的广南来任职,不长的时间,广南的海风和阳光,却已经将刘键的脸庞晒黑了许多,看上去不再那么年轻,倒有几分成熟的感觉了。

离京来上任的时候,刘键觉得自己想开了,想着到了广南要做一番事业,努力的证明自己。可真到了广南,他的一颗心都直坠冰窟一般。这所谓的广南省,仅仅只是沿海的几个小岛上的临时基地而已。

除了一群倒霉的安南俘虏外,他连一个真正要治理的子民都没有。

当时看着那简陋的营地,刘键差点就扭头走了。

郑森大步走来,站在桌子前向刘键行了个礼。

刘键放下手里的茶杯,打了个手势,“郑连长,我正等你,请坐。”他说话时,声音很柔和而平易近人,语气里有不加掩饰的对郑森的赞赏之意。

“谢大人。”郑森回道,他的声音有些生硬,如同冰块一般。他推开桌子面前的那简易折叠的椅子,坐了上去。但就算坐在那里,他依然把自己挺的板直,双手放在膝盖之上。

郑森这个名字,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原来就是皇帝的义子,中南总督郑芝龙的长子,年纪轻轻的身上就有了伯爵爵位,还是位左军校标长。

不过在这里,郑森仅是第六舰队海军陆战队的一名连长。来到广南时间不久,但却已经带着他的那支陆战连几次出外执行任务,每次都能抓到不少俘虏。因为这突出的表现,刘键便半命令半请求的把郑森调到了自己的身边。

这是一个铁血近卫军官,和许多侍卫亲军的年青军官们一样,他们不但曾是各镇中最优秀的士兵,后来也都成为了皇帝的侍卫和弟子,他们的心里不但视皇帝为君主,也视为老师,甚至是视为偶像。

他们都疯狂的崇拜着皇帝,把皇帝的话当成教条。

自己是被皇帝兄长赶来的,但这个郑森却是自请外出。

“我并不认为顺化的阮家会因为我们的一封劝降文书就举城投降。”郑森说道,他的声音很平静而冷淡,似乎就在说一件极普通的事情。“阮氏短短十几年里,先后硬扛郑氏三次大举进攻,每次都是十万以上的疯狂攻势,可每次阮氏都打到最后,丝毫不肯妥协。就算如今我军比郑氏还强,可阮氏是不会就这样放弃的。”

郑森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翻开。

“我前后仔细的观察过顺化城及其防御体系,顺化城的防御非常坚固。顺风做为阮氏的大本营,经营了几代数十年,又有葡萄牙佣兵的帮助,他们的城池不是简单的传统城池,而是新式的火器时代的城防体系,拥有交叉火力的棱堡,城墙前有壕沟,还有斜形坡道。这完全就是欧洲各强国如今的城防体系,拥有对新型火炮的极强防御力,他们的城墙半石半土,很厚,能吸引炮弹的伤害。。。。。”

郑森一面说,一面把自己笔记本上做的那些记录,以及画的那些配图递给刘键看。

“整个顺化城,拥有大大小小的火炮不下千门,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他们还有训练很精良的一支火枪部队,甚至还有一支欧洲佣兵组成的佣兵营,人数近千。”

刘键接过那个笔记本翻看了一下,但却并没有认真的看。

他从来就没有指挥过作战,也没带过兵,对于军事这方面完全是门外汉。可现在他身为广南巡抚,在安南总督傅山还在海门镇的时候,他便是这广南前线的最高军政长官。

尤其是这里的部队,还是以建州军团为主,这根本不是一支正规的帝**队,皇家海军也仅是派了一支分舰队在,军方根本就没有一个足够份量与他对话的人。

刘键并不怎么把郑森的话听进去,其余郑森之前,不论是第六舰队的海军军官,还是建州镇的女真将领,都曾经劝过刘键。

眼下不是用兵的好时节,海上风暴频繁,而安南又正处于雨季之时,实不利于作战,更别说进攻防御森严的顺化了。

但刘键却有自己的想法,当初他刚来到广南的时候,他们还仅是在海边的小岛上。若不是他力排众议,现在他们也不可能夺下岘港与金兰湾这两处优良军港,更不会有现在的两座港口要塞。

刘键觉得南蛮子都只是些野蛮人而已,就算顺化的阮氏多年前就与西夷合作,但也改变不了他们依然只是南蛮的事实。

凭着手里的几万人马,上千大炮,刘键认为是时候拿下顺化了。

拿下顺化,便能一举摧毁广南阮氏的统治,接下来就是席卷广南,甚至一路往南打过去,把南面一直苟延殖喘的占城给灭了,甚至把沿海的真腊地盘也给收了。

他要亲手打下广南省,要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功业,他要向自己的皇帝二哥证明,自己就算只身来到安南蛮荒,也一样能够有一番大作为。

“郑连长过虑了,我们先拿下了岘港,又攻占了金兰湾,此前几番行动,将顺化附近已经扫了几遍了,阮氏顺化之外的军队,已经被我们拦在外面,就凭顺化的那点南蛮子,你觉得他们能跟我们几万大军相比?”

一名女真将领走了过来。

“抚宪大人,去顺化的使者回来了。”

“让他过来。”刘键招手。

派去顺化城劝降的使者毫发无伤的又回来了,但同样的,他也毫无作为。阮福澜虽然当着使者的面没有拒绝归顺,但却也只是说要时间考虑,这根本就是缓兵之计,是在拖延时间。

“阮福澜居然还想跟我们玩缓兵之计。”刘键微微一笑,但脸上也没有什么失望,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南蛮子会这么痛快的投降。他心里甚至暗暗期盼着南蛮子拒绝,那样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发动攻城作战了,指挥大军亲手攻下敌酋老巢,这可是个不错的功绩。

“大人,我还是得提醒大人,以我们现在的军力,强攻顺化并非明智之举。顺化不是普通的城池,这是阮家的大本营,几代人经营数十年,还得到西夷们的技术支持。”

“郑连长,大汉军人何时这么畏首畏尾过了?想想皇帝陛下,当年起兵之时不过数十乡兵,可转战天下,东征北战东征西讨,不论是流寇还是北胡东虏或是西夷,何曾退缩过?”

刘键一字一句的道,“我虽自知远远比不上圣天子英雄,但也不是胆小之人。这里是广南,这里是战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