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道之魂-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你意想不到的妙用。”

“真的?!!”林佑心中一喜。

俞清涟道:“当然,我骗你做什么?这又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事。不过,你没修炼过,没有法力,因此,这云只能载你飞行一段时间,就停下来休息,自行吸纳天地间的清灵之意,过得几天再用。所以,就算是懂得御云之术,也得小心为妙。”

林佑心中的喜意却是丝毫不减,道:“这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我以前都没尝试过飞到天上,更不用说自己驾云飞翔。”

俞清涟轻轻一笑,忽而问道:“对了,佑儿,你对修道之人的手段有多少了解?”

林佑略一沉吟,道:“我对修道之人不怎么了解。不过,曾在书中看过,传说中的神仙,能够呼风唤雨,能够移山填海,能够腾云驾雾。有长生不老,青春永驻之能,可以点石成金,让死人复活,白骨生肉,乃至于追星赶月,摩弄乾坤,令日月倒转,苍海桑田变幻,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神仙都能办到。

“之前听姑姑话里的意思,似乎修炼‘成仙之术’的人,就是修道之士,而姑姑又自谦不是神仙,却有腾云驾雾之能,甚至说传我一件法宝粗胚和御云法诀,就连让我这普通人都能御云升空。如此想来,修道之士,应该有神仙的部份能力,只不过威能稍小罢了。”

俞清涟听着,点点头:“虽然说得还有些差池,但也差不多了。不错,传说中的神仙,是能够呼风唤雨,能够移山填海,但是,也未必只有神仙才能办到,对于修道有成之人,呼风唤雨,移山填海,也只是寻常事而已。”

说着,手指下方的云层:“你看,底下连绵千里的乌云,那终日不停的狂风大雪,其实也不是自然形成的,只是几个在红尘中历练的金丹期修士弄出来的。”

“下面的云层是人弄出来的?”林佑问。

俞清涟笑道:“不然你以为这里怎么会有六月飞雪?”

林佑微微点头:“原来如此。”

心中有些奇怪:那金丹期的修士怎么会突然弄出这连绵千里的大雪来呢?

不过想想,又觉得这些事似乎与自己无关,既然那“神仙姑姑”没说,他还是不要多打听为好,所以,就打断了自己的好奇心。

此时,载着俞清涟和林佑的白云,突然停下来了,正好在几座透云而出的山峦之间。

俞清涟右手轻轻抬起,倾刻间,方圆千百米的虚空,竟有一点点密密麻麻,亮如萤火的白光,不断地朝她涌了过来,迅速凝聚在她掌心,亮如明月。

那白光渐渐扩散,在她袖中形成一团发着白光的微风,散发着一股无形而又压抑的气势。而后,就见她朝下方的云层用力一挥。

只刹那间,那宽袍大袖当中,就涌出强烈的罡风,朝下方的云层呼呼吹去。

风卷着云,飞旋着,却是越转越快,倾刻间,就将下面的厚厚云层给猛烈撕开了。一片片残云,如同被撕扯后到处乱飞的残絮,七零八乱。

接着,狂风呼啸,又将所有残云卷走,朝四面八方散去。底下的云层被推向四面八方,云气受着风的挤压,不断地堆聚在一起,越堆越高,越积越大,片刻之间,竟如同涛天巨浪,以一种吞没一切,压倒一切的气势,滚滚前行,涌向四周。

如此,才过得一小会,周围方圆数百里,已是一片晴空。所有浮云,早已远去。

林佑看得是目眩神迷,虽然他早料到自己这位“神仙姑姑”的手段很厉害,但突然亲眼见到此番场景,仍是吃惊不已。

这,就是修道之人的能力吗?

俞清涟注意到林佑的震惊,就控制着云团往下落,同时问道:“羡慕吗?”

林佑猛地点点头。

俞清涟又问:“那你可知,修道之人,为何会有如此强大的能力?”

林佑摇摇头,道:“还请姑姑指点。”

俞清涟转过头,望着远处的山势,淡淡地道:“其实,自古以来,大多数修道人的终极追求,并不是强大的力量,而是长生,是追求永恒的生命。所以,一切修道的基础,都是围绕着长生的目标,而后才衍生出种种神通术法的。”

顿了顿,又道:“太古之时,就有大智之士感叹人生苦短,投入到寻求长生的道路之上。可惜的是,他们用尽种种办法,最终只能发现,人体肉身寿命有极限。

“不论是服食多少天材地宝,采取用何等办法修身养命,那人体肉身,最多最多都只有三千年的极限。而大多数太古修士,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天材地宝,肉身也不过是一两千年的寿算,就不得不归于黄土了。

奇“如此,多年过后,终于有圣贤发现了一条足以让人长生不死的道路。”

书林佑听着,忍不住问:“什么道路?”

网“形寿有极限,神魂可永存。”

“形寿有极限,神魂可永存?”林佑喃喃说着。

俞清涟点点头:“嗯。人体的肉身再强大,修炼得再好,寿命也是有极限的。但人的精神和魂魄,却几乎可以永存。只要不受到毁灭性的外力打击,神魂就可以不断地轮回转世,或游荡于天地之间。

“所以,在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之后,太古修道界就改变了一昧修身养命的修炼方式,渐渐转换为‘炼神为主,修身为辅’的做法。而后,才有了仙人,才有了神通。修道之人,也才开始有了惊天动地,翻江倒海的实力。”

林佑听着,若有所思。忽然心中一动,道:“姑姑,人体内真的有魂魄吗?”

“这是自然。”俞清涟点点头,道:“只可惜你体内的魂魄与先天寒毒勾牵,而先天寒毒又被我封禁住了,若是将你的魂魄拘出来,你必会寒毒暴发而亡。不然,倒是可以让你尝试一下魂魄离体的体验,对修行之道的理解倒是有所帮助。”

魂魄离体?

林佑想了想,道:“姑姑,我在很小的时侯,有一次先天寒毒发作,差点死去。记得那时,昏迷之际,恍恍惚惚之间,我先是感到自己好像是飞了起来,看到自家房梁上藏有银子。然后又感到自己从房顶上穿出,还看到了自家附近树上的一只废弃鸟巢,被大风吹到地上,滚落到墙角狗洞当中。

“而后第二天救活醒来,向父亲一问,他就说房梁上的银子是他藏起来的,而墙角狗洞里,的确是有个废弃的鸟巢……”

俞清涟当即笑了,道:“那便是你魂魄离体了,一些书中将这称为‘濒死体验’,说是某些人在临死前,魂魄就会提前离体出游,有些人活过来后记得,却以为是梦,有些人活过来后却忘了。”

林佑点点头:“原来真是魂魄离体,这个我也在一些记述奇闻异事的书上看过。只是,有一些书上却说,这只是一种精神感应,并不是什么魂魄离体。而且我又听说,凡人魂魄最怕风吹,风一吹就散了,为何我的魂魄飞到房外,看见大风,却没有散呢?”

第十二章 修仙之道(上)

 俞清涟道:“的确是有些书将临死前魂魄离体称为称为‘濒死感应’,而不称‘濒死体验’,不说是魂魄离体,只说是一种精神感应。其实,魂魄离体也罢,精神感应也罢,都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都是来源于生命本身的一种精神。

“说到底,魂魄本身,也不过是精神的一种具现化形式而已。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天地万物,只要存在着精神,就有其灵魂所在,只要有足够时间,就必定可以凝聚出魂格,形成魂魄,也就是俗称的鬼魅。而人类身为天地万物之灵,灵性俱足,精神凝结,又岂会没有魂魄呢?

“至于你的魂魄,也不是不怕风吹,只是你的意志比一般人要坚韧许多,精神力量强大,魂魄便较为凝固罢了。但如果不是修炼过,将魂魄转化为元神,那风吹多了还是会散开的,那时,神仙也难救活。”

林佑听着,回想起当初,的确是才吹了一会大风,就感到头一晕,被拉回了体内。现在想来,竟是魂魄将散,不禁隐隐有一些心惊。

想了想,又问:“姑姑,那凡人的魂魄,又该如何修炼呢?”

俞清涟笑了笑,道:“你这倒是问到关键处了……如何修炼魂魄,正是修道界中,各家各派的不外传之秘。只不过,万变不离其宗,不论修行之法如何变化,其根本原理,都还是一样的。”

林佑问:“还请姑姑指点。”

俞清涟道:“修炼魂魄,就是炼养精神,炼养精神,其实就是修炼魂魄。对于大多数修道之人来说,炼养精神与修炼魂魄,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魂魄在本质上,只是精神的一种具现方式。

“精神强大沉凝,魂魄也就凝炼,精神虚弱,魂魄也就有离散之危,而反之,魂魄凝炼,精神也就强大沉凝,魂魄离散,精神也就必定虚弱。

“所以,天下间道门各派的修道之法,都是从炼养精神入手。单从理论而言,不论是活人还是孤魂野鬼,或是山精野怪,只要有灵性,有魂魄,就都可以修炼。而反过来说,不论是什么生灵,只要了解了修行的原理,也可以自创功法,最终得道成仙。

“只不过,自创功法谈何容易?虽然说修行的基本原理很简单,人人可以通晓,但普通生灵的魂魄实在是太脆弱了。哪怕是活着的生灵有着泥丸宫的保护,但还是不能经受太强烈的冲击。

“功法对魂魄的影响弱了,起不到修炼的作用。功法对魂魄的影响强了,就很容易导致魂魄受损,精神失常,从此疯疯颠颠,不明事理。甚至会因此而魂飞魄散,万劫不复。

“所以,自古以来,凡是自创功法的,大都没落好下场,万人之中未必能有一两人能成功。最稳妥的修行这路,还是跟随着前辈之人开创出来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地修炼,不要妄图自出一格。”

说着,俞清涟望向林佑,道:“本来不该岔开话题说自创功法的事,但你生性聪敏,而修道的资质却逊于常人,我担心你会忍不住胡乱尝试,误打误撞地自创功法,所以才不得不多哆嗦几句。”

林佑忙道:“姑姑请放心,佑儿即便知道原理,也不会胡乱尝试的。”

“那就好。”俞清涟一脸严肃地道:“佑儿,接下来姑姑所说的,你要记在心里,不要外传。所谓‘正法不传于六耳,不着文字’。虽然这修行的原理简单明了,但在修道界中,也不是初学者可以学到的,绝大多数初学者都只知功法不知原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便修炼到一定程度能自行领悟,也都是与人心照不宣,没布设禁制之前,都是敢暗喻而不敢明明白白地谈论,免得六耳盗听,令无知之徒胡乱自创功法,害人害己。

“若是误创出吸纳生灵魂魄修行的邪法,更是一场大劫,所以,你还是不要随意向外传播为妙,更不可说与凡俗人听,以免惹来滔天大祸。”

林佑又道:“是,佑儿一定铭记在心,绝不外传。”

俞清涟道:“所谓‘大道至简’,有时侯,越是真实的道理,就越是简单明了。而有些道理,别看简单,仿佛平平无奇,谁都能知道,谁都能明白。但是,若无人说破,常人就是一辈子都未必懂得,甚至连想都不会去想。也别看这些道理简单明了,仿佛妇孺皆通,但真正用起来,可就是无往不利。往往越是不起眼的道理,就越是实用。

“当然,道理可以说得简单,也可以说得明白。有些书中故意隐瞒修行的关窍之处,所以刻意弄得玄奥莫测,精神晦涩,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些都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容易引人入歧途的东西。姑姑既要跟你解说修行之道,自然不能如此。

“此时跟你说明白这点,就是因为等下姑姑会往简单明白处说道理,务必要让七八岁小儿也能听懂,担心你觉得道理不够玄妙而掉心轻心,担心你因为道理听起来太过简单而轻视。”

林佑凛然,正色道:“是。”

俞清涟又道:“要说这修仙之道,炼养神魂之道呢,其实也不怎么玄妙,道理上和煅炼肉身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一个想让精神魂魄强大,一个想让身体强壮罢了。佑儿,姑姑问你,一个人若想要让身体强壮,那该怎么办?”

林佑不假思索道:“应该多作煅炼。”

俞清涟又问:“还有呢?”

“还有?”林佑心中沉吟:一个人想让身体变得强壮,那除了煅炼,还有什么办法?只有加强煅炼,才能让身体变强吧?

突然,心中一动,道:“吃。一个人只有吃得好,再加上煅炼,才可以让身体变强。嗯,还要休息,劳逸结合。”

俞清涟微微一笑:“不错,是吃。煅炼身体,不是一味的折磨自己,还必须劳逸结合。更重要的是有得吃,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如果吃得不好,休息得不好,煅炼不仅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让身体受损,劳伤损寿。

“这凡世间有许多穷苦百姓,他们平常做事不多不辛苦吗?那也是对身体的一种煅炼,但为何不仅身体不强壮,反而骨瘦如柴,体弱多病?就是因为吃不饱吃不好,做得太多,反而伤身了。而当兵的,同样辛苦,但许多都是身体强壮,那便是因为在煅炼之余,有得吃,吃得好的缘故。

“当然,光吃也不行。吃而不炼,只会让人发胖。因此,想要身体足够强壮,吃得好,睡得好,煅炼足,三者缺一不可。

“而炼养神魂,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光‘炼’,还必须懂得‘吃’,懂得休养。光吃不炼不行,光炼不吃,也同样不行。人只有懂得吃才能长大。而魂魄也只有懂得吃,才能强大。正所谓‘吃饭养身,服气养神’,就是这个道理。”

林佑问:“魂魄也要吃?那应该吃什么才能强大呢?总不会是吞吃别人的魂魄吧?”

俞清涟道:“怎么可能?若以吞吃人类的魂魄来修炼,造成的因果业力极大。自身实力才增强一分,天劫就会增强十分,最后只会是灰飞湮灭的下场。而且,太过嗜杀会影响心志,对精神的修炼也颇为不利,还会惹来修道之人群起而攻,断不可为。”

顿了顿,才又道:“要说吃,这魂魄能‘吃’的,可是不少。所谓‘天地万物皆有灵’,世间万物,成形久了,都是有灵性的,都有着各自的精神所在,而这种种精神,或说种种灵性,就都是我们修道之人的魂魄的食物,也是我们的元神的食物。比如说,周围的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