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看看烟台这么点工业建设,就让我们几乎倾家荡产,真难以想象整个工业体系得花多少钱。行,就按你说的办。”江开戎放下了自己的心思,还是管好现下的一亩三分地为好。
“江大哥,有件事我想……”祝楷还没有说完,一个卫兵跑了进来,
“军长,不好了,在工地上村民和工人打起来了。”卫兵着急地说。
“什么?怎么回事?”江开戎连忙起身往外走,祝楷也跟着走出去。
“快,备车,去工地。”祝楷和江开戎上了一辆轿车,后面跟着一辆站满警卫的卡车,一路风尘地往工地开去。
到了工地,就看见一大群人打成了一团,到处是歪七竖八的工具和机器,一个中年人在到处拉架,大声喊着:“别打了,别打了。”
祝楷连忙拉住一个工人模样的年轻人,问他:“村民怎么会和工人打起来的?”
年轻人气愤说道:“那些村民天天到工地上来,不是拿点这个,就是拿点那个,我们经常干活干着干着材料就没有了,劝了好多次,没人听。这回罗工也不知道哪根筋抽着了,贴了张告示在大门口,说拿工地上的材料就是盗窃军用物资,是要枪毙的,不想工人看懂了,村民不识字,根本不知道,还是来拿东西。几个工人就上去说他们盗窃军用物资,要枪毙他们,那几个村民就和工人打了起来,还被工人抓了一个,其他几个村民回村叫了一大帮人,可能附近的村子的人都来了,说来抢人,这不,架越打越大了。”
祝楷一听,就知道是今天自己处理的事情,没有想到最后会弄成这样。不过,细想一下,又不对,不可能这点事情会是几个村子的人都来闹,一定有什么蹊跷。
刚想再近点过去看看,突然,就感觉后面被人敲了一棍,接着听见了刺耳的冲锋枪的声音,祝楷只来得及喊了一声,“别开枪,”就晕了过去。
“别开枪,”祝楷还没有跑到河边,就摔在了田埂上,两个年轻人提着手枪走上前了,那两张面孔很熟悉,对了,就是梦里见到的那两个人。
“别开枪。”祝楷哀求道。
“你不是很拽吗,怎么现在知道讨饶了,你平常老把自己是祝家的子弟挂在嘴边,狗屁,你根本不是祝家人,就是个野种,你大哥是个北洋军阀,还想去考黄埔军校,做梦吧你。”
两人在田埂边好好地羞辱了一番祝楷,直到祝楷已经哭得稀里哗啦,这才揣着枪走了。
祝楷想起来了,贾亮和商普也是绍兴人,都是被父母送到广州知用中学读书。祝楷平常占着大哥是个团长,嚣张得很,与他们俩不时地发生冲突,祝楷今年嚷嚷着要考黄埔军校,可是又怕大哥会影响他,就没有去。而他俩跟广州城里的地痞流氓混在一起后,不时地找祝楷麻烦,祝楷只好躲着他们走,今天不是心血来潮想到郊外玩玩嘛,不想被他俩跟踪了,就出现了刚才的一幕。
一会儿出现了这个人,一会儿又出现另一个人,祝楷都搞不清楚自己是在梦里还是……
第七十三节艰难的调整
“秦亮,三少爷今天醒了吗?”江开戎走到门口,问道。
“还没有,军长,我们是不是把三少爷送到上海去看医生?”秦亮说道。
“哎,都已经三天了,大夫不是说三天就会醒吗?你有没有再去问过大夫?”江开戎有些焦急,祝楷看上去一点事情都没有,就是那天被个愣头青打了一闷棍。
“要不,发个电报告诉祝军长一声?这么拖着不是个事情。”秦亮无奈地说道。
“现在你叫我怎么说!哦,打电报说,你三弟来我这,被人打晕了,现在还没醒呢!我说得出口吗?”江开戎更是郁闷,“再等一天,如果还是不醒,打电报去也不迟。”江开戎咬咬牙,转身就走。
这三天,工地已经全部停工,何壮当时在现场发现有些人非常活跃,马上就布置了警卫开始抓捕,老板被打倒在地,警卫朝那人开枪时,何壮就在旁边,他听见了老板说别开枪,随手把警卫是枪口抬了抬,人没有打着,可是也吓坏了村民们,冲突立马就结束了,他们四散而逃,警卫只抓了何壮注意到了两个人。回来审讯后,发现是有人出钱买通他们,让他们煽动村民闹事,何壮把这个情况报告了江开戎,调了一队人去抓捕时,人已经跑了,据了解,出钱的似乎是东洋人。
何壮建议江开戎把上海丁经理手下的几个经理调到烟台来,让他们负责工地上的具体事务,在停工期间,要各个工地负责人清理账目,等上海人过来进行移交,由他们重新开始安排施工进程和物资调配。工地的警卫队长已经被撤职,由秦亮直接派部队接手,接下来将会执行严格的军管措施。所有的嫌疑人将被直接逮捕,不会再放任村民随意进出工地,更不可能让他们拿走物资材料。
傍晚的时候,秦亮发现祝楷似乎有动静了,他的眼皮在轻微地跳动。
祝楷确实感觉到他走了好长的路,总也走不到头,路上不时有人出现,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有热情和他说话的,也有根本不理睬他的,甚至还有恶语相向的,可是当他准备问他们的时候,他们又都不见了。今天他好像看见了天的尽头,他想努力地睁大眼睛,看,看。
对,看见了。祝楷终于睁开了眼睛,从眼皮开始有动静以来,直到晚上十一点钟,他才睁开了眼睛,四周的人已经这么定定地看着他几个小时了。
“啊!老板醒了,三少爷醒了。”一群人激动地说着。
“怎么了这是?我在哪?”祝楷问道。
“在我屋里,你已经混迷三天了。先别乱动,我叫人熬粥了,应该还热着,马上端上来。”江开戎说道。
屋里的人一会就散了,大家见到祝楷醒了,心里就放了下来,连忙出了房间,让军长和他说说话。
祝楷头还是有些晕,没有完全好,估计之前是得了脑震荡,那一棍打得可是够扎实的。
“江大哥,我还是有点头晕,再和你说话吧!”祝楷努力地想些东西,可脑子里还是一片混乱,算了,不想了。喝了点粥后,他还是躺下休息。
第二天来大院想探望祝楷的人都被军长的警卫挡驾了,军长下命令让他多休息几天。工地上已经重新开工,上海来的几个经理分工合作,开始全面负责管理工程建设。接下来江开戎将主要保障烟台的安全,只有重大未决的事情才会上报给他。
近一两个月,由于青岛战事的缘故,龙口、烟台的轮船停靠开始上升,也使得港口相对比较热闹,一段时间上海的物资大量进来,调运一时跟不上,使得港口出现了忙乱的景象。而随着经理们的整肃,这个忙乱的状况得到了改变,渐渐的,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
祝楷这几天没有参与任何事情,一个人在工地边上的山上闲逛,这里嗣晨安排了一个小水库的建设,能够提供工业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随带可以发电,是典型的山区小水电模式。祝楷饶有兴趣地在观看工程师在规划水轮机发电设备的布置,不时插口说两句,和他讨论一番。
在山水之间游玩,祝楷的脑震荡症状开始缓解,这次脑部的受伤使他记起了许多事情,也使他有些迷惑,得找个机会和大哥好好谈谈。
李烽从上海发来了电报,鉴于目前上海各个工厂渐渐上了正轨,他请求马上招聘一批管理人员,而华楷的具体事务将由丁经理负责,由他安排各个厂的管理人员,华新机械厂的管理由原来丁经理的副手接替,飞机制造厂则暂时由当时负责去注册的李方军经理负责,军工厂已经重新注册为浦东特种机械厂,由亨利负责,同时特种机械厂下辖一个军械研究室,由约翰推荐的英国人罗伯特负责管理,楷鸿研究所由李嗣晨负责,但管理工作将交给李烽,采用财务直接拨款的方式,由祝楷负责,丁经理协助。
楷鸿研究所近期的研究方向主要还是在燃气轮机和涡轮喷气发动机上,燃气轮机的研究数据将和美国方面共享,如果金钱上宽裕了,他们将会到美国工厂那边做一些发动机方面的试验工作,当然,目前的柱塞式发动机的仿制工作也会有研究所人员跟进。飞机机体的研究祝楷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暂时和飞机处合作生产,但是飞机处目前的机体设计太落后,祝楷可能考虑让巴玉藻和王住能够从飞机处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进行飞机的机体设计。
祝楷回复了李烽的电报,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是仍旧要求他总管上海的产业,现在也就是他最清楚上海的工厂目前的艰难处境。
丁经理单独发来一封电报,要求他马上上马培训学校的工程建设,约翰答应了一笔三千两的支助,可以暂时开工建设教学楼。学校的围墙早就造好了,土地也是前期一起购买的,所以主要的费用就是土建方面,这个丁经理已经和几个工程队商量过。因为教学楼的设计要求很高,而且研究所以后会用到这里的实验室,一切都依照研究所的标准建设,但是研究所现在也没钱。工程队没有接过这种技术要求很高的活,他们希望能够聘请外国的工程师进行指导施工,这个钱希望祝楷能够承担,而他们建造学校和研究所的工程款可以延期支付。祝楷没有办法估计建筑材料的费用,这个工程队是不可能为他垫付的,想来不会少,三千!可能三万都是杯水车薪。
祝楷还在拿着电报发愁时,丁经理接着发来第二封电报,要求他尽快考虑飞机制造厂的土地购买,因为一段时间的拖延,原来的一百亩土地已经跌价了,而另外那两个村子的土地二百多亩因为主人急需用钱,也愿意出售,只是价格还是谈不下来,希望祝楷能够尽快下手。
现在就是拿出一亩地的钱都难,别说三百亩。最后,他还是找了江开戎。
这段时间,烟台的关税有十几万因为江开戎的关系存在浦江发展银行,祝楷让江开戎找银行短期融资把这笔款项贷出来,就用半个月,之后马上还上,利息高点也行,以前英国银行有这样的短期融资,利息高得吓人。英国人管理银行是一板一眼,这也造就了银行的硬招牌,祝楷不敢自己出面把名声给搞坏了,他可不想以后重新来辛辛苦苦树立银行信誉。
款是贷出来了,只有八万,期限倒是到了月底,不过利息高达月息八分,拿得祝楷手都觉得烫。丁经理最终还是办下了那块土地,以十三万的总价,先付八万,其余五万到月底支付,这笔延期支付的款项要支付月息一角,如果月底之后支付,则必须罚日息五厘。这个整的祝楷是心惊肉跳,
第七十四节原来如此
在经过十几封电报的来往之后,祝楷还是同意了学校和研究所同时开工建设,开工时就只有约翰的三千,祝楷为此给了约翰一个校董的位置。丁经理谈妥了工程队延期到年底支付工程款,并为此支付百分之十的工程款占用费用,建筑材料的供应商则是提价百分之十五,款项到十月底支付,聘请高级建筑工程师则是由研究所支付,从他们的费用中抠点出来。
在研究所综合实验大楼的裙楼中,有一块是所有人不知道搞什么用的,这是祝楷准备为以后的飞机设计搞风洞实验建造的,这个建筑按照祝楷想象的方式,搞得无比的复杂,工程队对于这个是非常的头痛,这也是他们要求高级工程师指导施工的原因。
鉴于华新机械厂如今的地下室已经开始出现渗漏的局面,新厂和学校、研究所将不再建造地下室,这也使得工程变得简单了许多,不过最终建好要到明年的五月,而要能够全面使用则要九月间,研究所要实验室都能使用得要十二月。这是个烧钱的建筑,造好后要花祝楷比造房子更多的钱,一想到这个,祝楷就真的不想开工建设实验大楼。
八月十五日青岛
“你好!祝军长,我是德国领事馆的施罗德,我们国内有个代表团已经抵达了青岛,希望与你们洽谈。”施罗德刚到青岛就来拜访祝隶,他跟随一个高级代表团从德国出发,直接在青岛上岸,住在青岛的德国领事馆。
“我已经发电报给烟台,祝楷明天就能到青岛,后天我们进行会晤。”祝隶今天可不想和他们谈,等小弟来吧。
施罗德在从德国出发前就发电报给青岛德国领事馆,要他们联系青岛和山东半岛的军方,然而到青岛以后听说祝楷生病,他们没有心思谈判,所以等了几天,今天是得到确切的消息在十七号会谈,他们也是非常高兴。
祝楷现在坐在马车上,屁股在扭来扭去,“这该死的路,就这路,还号称是山东半岛最好的道路,得好好修修。”已经是一天走下来了,现在脚都疼,祝楷还是坐在马车上,只是觉得浑身不得劲,完全没有精神气。
祝楷的脑震荡已经完全康复了,这次是他自己建议从陆路到青岛。沿着烟台到周村的道路,他本打算开小汽车到青岛,体验一把驾驶汽车的乐趣,不想汽车半路就熄火了,又没人会修,只好丢在那里,换了坐马车,这一路的颠簸啊,屁股生痛。
“车老板,什么时候会到青岛啊?”这个问题祝楷一路上已经问了无数遍。
“走快点的话,今天就能到。”赶车的老头回答道。
“真的假的?你昨天不是还说要两天吗?”祝楷一听就不相信,他在和自己开玩笑。
“真的,过了这个谷地,前面就是青岛地界,不是今天就能到!要到青岛城里还得一天。”车老大呵呵笑着,年轻人没有耐心。
“好吧!”祝楷于是又下车走一会路,整理整理被马车抖散了的骨头。一路上他在考虑是不是把这个道路硬化,既可以加快速度,又可以加大载货量,部队支援也会方便、迅速得多。
钱!一切都归咎于目前他没钱。再等等,一切总会有转机的。
祝楷一行人到达青岛是午夜,他们在巡逻的士兵带领下,来到大哥的军营住下,大哥早早睡了,谁也没有去惊动他,第二天醒来后,大哥才知道祝楷已经到青岛了。
“你头部的伤怎么样了?现在还痛不痛?”祝隶想到小弟莫名其妙地挨了一棍子就火大,那么一帮警卫,对着手无寸铁的村民,竟然伤了首脑,回来后要好好整顿整顿。
“已经都好了,当时只是轻微脑震荡,没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