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明朝生涯-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才转头对岳阳说道:“公子,您看懂了吗?”

此事的岳阳已经快哭了,他长这么大,第一次被一个小丫鬟给鄙视了,而且还亲示范了一趟,告诉他如何刷牙,哥们这是遭了多大的孽啊。

“算了,不用了!”岳阳赶紧摆手拒绝了这名小丫鬟的好意,“你马上到画舫后面去。告诉后面的那些人,把我的牙膏牙刷和生活用品拿上来。这柳条我真的用不习惯!”

“公子,您真的不用这清洁牙垢吗?”小丫鬟再一次问道。

“真的不用,你马上按我说的话。到船舱后面去,让下面的人把我的洗漱用品给送过来!”岳阳再重复了一次。

“哦……好……好的,小婢马上去拿!”小丫鬟也是个挑眉通眼的人,看到岳阳的脸色已经不太好看了。哪里还敢废话,赶紧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看着出去的小丫鬟,岳阳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早在南宋时期就有了用骨、角、竹、木和马尾等材料制成的牙刷。但这种牙刷还相当原始,而且由于工艺的原因很容易脱落,往往刷牙的时候很容易刷出一嘴的马尾来,是以这个时候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用柳条这种原始的工具来清洁牙齿。而岳阳目前也没打算大量采购牙刷牙膏来改善这个时空的人们的口腔卫生环境,是以牙刷牙膏这种东西只是在忠勇侯府内小规模使用,并未大规模普及开。

很快,这名小丫鬟提着一个不大的包裹一路小跑着跑了过来,将它递给了岳阳。岳阳打开包裹,取出了牙膏,将它熟练的涂在牙刷上开始刷起了牙。

当岳阳清洗完毕后,小丫鬟这才红着脸带着岳阳来到了位于画舫正中的那件房间,董小宛和李香君早已坐在那里等着他,在桌子的上面正摆放着一碟白粥几个馒头和一叠咸菜。看到岳阳到来,董小宛和李香君站了起来对着岳阳屈身道了一个万福,“岳公子您起来了,昨夜您睡得可好?”

“好,当然好了!”岳阳打了个哈哈,却在心里加了一句:“要是你们姐妹能一块陪着哥睡那就更好了。”

只是岳阳也知道,想要让李香君和董小宛这样的名动秦淮河的头牌和清倌人一起陪自己睡觉,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岳阳并不想做什么正人君子,他对于女人的态度既不像卫道者那样严格,但也不会如同西门大官人那样见妞就不要命,他更愿意顺其自然。就象昨天夜里那样,虽然他最后他很想把这两个小妞都拉进自己的被窝里把她们剥成两只小白羊然后大快朵颐,虽然这两个小妞对他也挺有好感。但还没好到会任凭自己为所欲为的地步,因此他也不会勉强人家,毕竟这世上的漂亮妞千千万,自己何必做恶人呢?

李香君自是不知道岳阳此时的心理活动的,她柔声对岳阳说道:“岳公子,早点已经准备好了,您先吃点东西吧!”

“不了!”岳阳摆了摆手,“香君姑娘,小婉姑娘,岳某今天还有要事在身,就不在这里就留了,我还有要事要办,咱们今日就在此告别吧!”

李香君脸色微微一变,“什么,岳公子就要离开金陵了吗?”

“那倒不是。”岳阳笑着摇了摇头:“我此番来金陵,是受了魏国公的邀请前来与其商议事情,只是昨儿个魏国公正好不在,因此才与辟疆、密之一同游着秦淮河,这才有幸结识两位姑娘,只是现在岳某还有要事在身,不得不先行告辞,望两位姑娘勿怪!”

李香君和董小宛相互对视了一眼,董小宛先说道:“岳公子,你……你还会再来看望小婉和香君姐姐吗?”

岳阳爽朗的一笑:“当然会来,这里有两位如此美丽的女子,岳某人怎舍得一走了之呢,两位姑娘放心,待岳某办完事后便会来看望两位姑娘,只是希望届时两位姑娘不要赶岳某人走才好哟!”

听了岳阳的话后,二女扑哧笑出声来,董小宛娇嗔的说道:“公子就会说笑,公子一个堂堂侯爷,倘若来看望香君姐姐和小婉,又或是做什么别的事情,难道我二人还能拒绝不成?只是不知公子是要来清河坊探望香君姐姐,还是去小婉的媚香楼看小婉呢?”

董小宛这么一笑时,初升的阳光透过纱窗照在她娇嫩的脸上,再配上她娇嗔妩媚的神情简直是艳丽无双,这也让岳阳看得心痒难耐。心中不由暗想道:“这小妞的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这是在暗示哥们可以做一些更加大胆的事么?”想到这里,岳阳不由得有些呆了。

看到岳阳有些发呆的样子,一旁的李香君不知怎么回事心里却有些吃味起来,她不禁轻声道:“既然公子有事,那我们姐妹便不留公子在这了,公子轻便吧!”

“哦……也好,咱们咱们先就此告辞!”岳阳也很快清醒过来,对着二女拱了拱手,就转身出了门。

岳阳来到画舫外,便看到陈大志和冒襄、方以智三人和几名亲兵站在乌篷船外等候自己,看到岳阳出来,众人朝岳阳齐齐行礼,岳阳冲着众人点点头,这才进了乌篷船,很快乌篷船便离开了画舫朝着岸边驶去。

李香君和董小宛此时站在画舫的窗边看着离开的乌篷船默然不语,良久董小宛才轻声道:“香君姐姐,你说岳公子还会再来看咱们吗?”

“姐姐哪会知道呢。”李香君嘴角浮起一丝苦笑:“岳公子是何等身份之人,每日不知要为多少大事操心,而咱们不过就是两个沦落风尘的女子而已,能与岳公子相识已经是天大的缘分了,怎敢妄想其它。”

说道这里是,李香君只觉得一丝苦涩的味道涌上心头。

良久,董小宛突然问道:“姐姐,若是岳公子愿意为你赎身,你愿意跟他走么?”

“呀……”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却是将李香君给吓了一跳,她轻声叫了出来,羞得粉脸通红,这才伸出粉拳在董小宛的香肩上轻轻锤了一下,“你这死丫头,怎的说出如此不知羞的话来,若是让旁人听见我还要不要做人啦?”

“这有什么。”董小宛嘟着小嘴说道:“姐姐,你可别忘了,你今年已经十七了,若不赶紧找个好归宿,再过两年倩妈妈肯定会逼着你开始接客的,届时我看你怎么办?”

董小宛在一旁自顾自的说道:“像我们这样的人,在终身大事上往往都是高不成低不就,嫁给一个市井农户吧……我们不甘心,可若想嫁给一个正经的读书人做正室却是千难万难,只能是给人做妾的命,所以我劝姐姐还是早日做决定的为好……”

李香君默然不语,不知不觉间她的右手摸到了左腕上带着的那个小巧的东西,轻咬樱唇一时间有些痴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章魏国公(第二更)

岳阳在陈大志等人的拥护下从乌篷船走了出来上了岸,等到了岸上后,他才回头问一直跟在一旁的方以智问道:“密之,魏国公府有消息了没有?”

“侯爷,学生派人留在客栈里日夜等候,可现如今依旧没人来通知咱们。”方以智一边说一边有些忐忑的看着岳阳,生怕自家的老板听到这个消息后会忍不住发火。

只是岳阳的冷静却出乎了他的意外,只见他轻哼了一声:“看来这个老家伙还想晾着咱们啊!”

一旁的冒襄不由得说道:“侯爷,想那魏国公无非就是想让您亲自去国公府投帖拜会,依学生之见,您不如就亲自去一趟国公府就好,毕竟于情于理您都应该主动去拜会他老人家的。”

“不行!”岳阳还没说话,方以智便神态坚决的反对道:“在来之前明明是说好的,等到了金陵国公府便会亲派人来和侯爷商议交割之事,可临了却临时变了卦,此非君子所为,咱们若是眼巴巴的往上凑,岂不是跌了咱们侯爷的身份?”

“密之说得很对!”岳阳赞赏的看了方以智一眼,这才对冒襄语重心长的说:“辟疆,人生在世,虽然面子这东西有时候它是个不值一文的东西,可有时候它却是价比千金。你要知道,这金陵可不比咱们山西北路,这里皇亲国戚文武大臣多得数不胜数,咱们初来乍到,魏国公府却硬生生的把咱们摆了一道,若是咱们还眼巴巴上杆子的凑上去别人会如何看待咱们,今后咱们还如何在这里立足?是以对待这件事咱们必须要硬气,否则就会被人小瞧了,你明白吗?”

“还有这事?”冒襄摸了摸脑袋,还是一副不明白的样子。

看到冒襄的反映,岳阳轻叹了口气。看来这个冒襄还真是只适合做学问,对于人际交往和人情世故方面他还是差远了,倒是方以智在这方面还是可以培养一下的。

众人又走了几步后,岳阳又问冒襄:“辟疆,我昨儿个让你联络人,你准备好了吗?”

冒襄点头道:“回侯爷话,学生和密之兄在金陵多年,也算是结识了不少读书人,他们当中确实有不少人过得不太好,学生相信您若是能给他们一笔润笔费的话。他们是会向咱们投稿的。只是学生不明白,您说的要办的这种叫做报纸的东西真的这么有用吗?”

“哈哈……当然有用啦,你等着瞧吧!”岳阳很是自信的笑了起来。

岳阳这次之所以会亲自来金陵,不仅只是为了打通南方的关系网,把一些东西倾销到南方来赚取海量的银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要在这里掌握一个话语权。

在大明,虽然山西是防御满清和蒙古人的首要防线,但其实真正说起来,大明立朝两百多年来。它的中心一直在南方,这一点始终没有人可以动摇。岳阳很明白,如今的他和崇祯以及大明朝的关系有多糟糕,说句不客气的。要是哪天岳阳突然嗝屁了,崇祯估计会直接让人抄几个小菜喝酒庆祝。

不仅是如此,在朝臣当中也有不少人看岳阳不顺眼,例如杨嗣昌、温体仁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这样的情况下,岳阳在众多读书人心中的形象自然不怎么好。虽然岳阳手中的掌握的权利让他可以毫不在乎旁人的看法,但自从以武清、陈智和陈贞慧、方以智等读书人陆续投靠他后。这些人都劝岳阳要改善同朝廷之间的关系,至少要挽回他在民间的口碑。

在这些人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岳阳这才决定要在南边办一个报纸,这也是他刚来到金陵便让冒襄去寻找一些过得不如意的书生来充当撰稿人的原因。

正当岳阳等几人慢慢行走在金陵的大街上时,位于金陵南边一个胡同的院子里,一名身穿紫袍的老人正在靠在躺椅上拿着一本书慢慢的看着,在他的旁边还放着一杯香茗,正冒着一股清香的气息,这位老人就是大明第十代魏国公徐弘基(前两章写错了,不是第十一代)。

正当徐弘基看得正入神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随后一个声音响了起来:“爹……孩儿打听清楚了,那个岳阳昨儿个逛了一天的金陵城,而且昨天夜里还在秦淮河上的一名叫做李香君的头牌花魁的画舫上过了一夜,直到今天早上才出来。”

魏国老国公皱了皱眉头训斥道:“跟你说了多少次了,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做事不要总是这么毛毛躁躁,若总是如此,将来你如何继承我魏国公府偌大的家业!”

来人是一名穿着锦袍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名年轻人脸色有些苍白,眼角下的眼袋有些发黑,一看就知道是酒色过度,此人正是魏国公的大儿子徐文爵。

“爹爹教训得是!”听到魏国公如此训斥,徐文爵立刻放缓了脚步慢慢走到魏国公跟前垂下了头不说话。

魏国公品了口茶,这才问道:“他们带来的货还在原地吗?”

一听到这个,徐文爵立刻就来了精神,赶紧凑到自家老爹耳边说道:“是的爹,他们带来的活如今还都停靠在码头上,只有两百名炮手和五百士卒看守。爹,要不要孩儿带人将那些火炮给一锅端了,这样一来咱们还可以省下二十万两银子呢。”

“放屁!”

一听到这话,魏国公立刻就怒了,身后就在徐文爵的脑袋上来了一个暴栗,随后才很气不争的骂道:“愚蠢,你这是嫌咱们老徐家竖的敌人不够多吗?还是你以为这只是你上街随便抢几个民女?岳阳是谁,他可是圣上钦封的忠勇侯,人家手里头可是有数万敢和建奴硬拼的精锐,你也不怕抢了人家的东西后会吃不消吗?”

“那怎么办?”徐文爵有些委屈的摸了摸脑袋,“咱们已经吊了他两天了,可他一点着急的样子都没有,难不成还得拖下去不成?”(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一章打上门来的人

魏国公不耐烦的斜瞪了徐文爵一眼道:“两天你就等得不耐烦了,你看看你,再看看人家,那岳阳也就比你大一岁,怎么你就不能学学人家的沉稳劲呢?”

徐文爵低着头咕囔道:“沉稳,我倒想沉稳来着,可那些倭寇会给我们沉稳的时间吗,听说这些日子已经有人在镇江看到那些倭寇的踪影了,若是再不敢进将那些火炮给弄过来,等到倭寇真到了南京城下,我们后悔都来不及。”

“你给我闭嘴!”

魏国公骂了一局后,心里也有些着急。作为本地的地头蛇和地主,早在岳阳来到的第一天魏国公就应该将岳阳邀请到府里来,然后本着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下展开对话,然后双方开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最后皆大欢喜,可魏国公心里却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魏国公不傻,他自然清楚岳阳身为一个手握数万重兵的忠勇侯,肯定不会为了区区数十门火炮便亲自跑到金陵来,如果他真这么想的话那他也太天真了。至于岳阳亲自来金陵的目的他也猜到了一二,若说此时的岳阳在大明有什么东西是最出名的话,除了会打仗,会种田之外,最出名的恐怕就是他所贩卖的那些食盐了。

岳阳贩卖的那些食盐虽然到目前为之只是在山西境内周边地区流通,好东西就是好东西,后世的工业社会精心提炼出来的精盐比起这个时代用原始的方法提炼出来的粗糙的海盐相比必然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即便是那些吃惯了青盐的大商家和权贵们也不得不承认,这山西出来的精盐确实要比他们目前用的盐要好。

按理说这么好的东西早就应该风行整个大明了,为什么几年过去了却只能在山西一带流通呢,原因无他,利益耳。岳阳的食盐虽好,但却一直遭到了南方盐商们的一直抵御,是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办法流通到除开山西和周边地区之外的地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