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慧向前走了一步,非常认真地问道。
“你就当我是多管闲事吧。”李末撇了撇嘴,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出面救高景慧,明明她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如果非要说一个理由的话,也许就是李末看不惯王安那副道貌岸然的小人样吧。
“你骗人!”
高景慧摇了摇头,她将头抬起,直视李末的两只眼睛。
“李通,你喜欢我对不对?”
“啊?”
听到高景慧这么说,李末愣住了,这古代的女人居然也那么大胆的吗?
他和高景慧总共才见了两次面,她是怎么会觉得自己喜欢她的?
“我其实……”李末想要向她解释一下,但是高景慧却立刻打断了他。
“不,你别说了!不管怎么样,你都不能喜欢我!我知道你是一个好人,但是我的身份特殊,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想什么儿女私情,所以,请你以后还是不要再管我的事了。”
高景慧说完之后,便直接转身离开,根本就不给李末任何解释的机会,独留下李末一脸懵逼地站在了原地。
“我这是莫名其妙地就被人给甩了吗?”
虽然他对高景慧没什么兴趣,但是被她这么一说,李末心里面多多少少也会感觉有些不舒服。
“什么人啊?自我感觉也太良好了吧?我刚刚就不应该帮她!!”
李末摇了摇头,他有些后悔刚刚出面帮高景慧教训王安的举动了。
不过,王安已经看到李末被高景慧给扶走,他肯定会认为自己和高景慧是一伙儿的,就凭王安那副小人性格,高景慧的以后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
“切,不管就不管,说的好像我很想帮她一样。”
王安以后不管对高景慧做什么,李末都不打算再管了。
……
在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句丽国王被新朝军队给押到了长安。
高句丽国王虽然已经向新朝投降了,但他依然拥有着侯的爵位,所以这一路上,他坐着马车,好吃好喝的,被下人们给伺候得好好的。
可是当高句丽国王的车队即将进入长安城的时候,王莽的圣旨就下来了,。
在圣旨中,王莽命令高句丽国王,也就是现在的下句丽侯,必须走下马车,行三跪九叩之礼,一直跪拜到皇宫门前,以示对大新朝绝对的臣服。
这种已经是很明显的侮辱行为了,高句丽国随行的臣子据理力争,想要为他们的国王争取一点尊严,但是皇帝金口已下,根本就没有更改的可能,而且他们是战败国,对于战败国的俘虏,他们说的话也没有任何人会听。
高句丽国的臣子因为受不了这份羞辱,有很多直接在长安城门口触壁而亡,他们虽然改变不了现实,但是他们却想要自杀的方式来维护高句丽国最后的一点尊严。
长安城门口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悲壮。
高句丽国王和他的臣子们相互抱着,嚎啕大哭。
他们不仅在为国家的覆灭而哭也在为自己前途未卜的命运而哭。
……
长安城门大大地被敞开,在士兵的威吓下,高句丽国王带着枷锁一步三叩地在长安街道上艰难地行进着。
街道两边挤满了欢呼的百姓,王莽让一国国王以这么屈辱的方式来长安受降,大大地增强了他们身为大新子民的自豪感。
百姓们欢呼着,尖叫着,脸上露出狂热的表情。
在长安城老百姓的心里面,王莽的声望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群欢呼的民众重,唯独有一个人面无表情,一脸平静地看高句丽国王受辱的一幕。
这个人就是李末,他今天是特意过来观看高句丽国王受降的。
“国虽大,好战必亡!这个老祖宗早在春秋时期就明白的道理,王莽似乎一点都不理解呢。”
表面上,王莽的行为很让人自豪,但是他也埋下了祸根,高句丽国和大新朝并没有什么冲突,他攻打高句丽国本就师出无名,现在又搞出这一出公然侮辱高句丽国君主的戏码,除了刺激高句丽国的臣民起来反抗新朝之外,对他自己没有一点的实际的好处。
在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之后,自始至终,王莽得到的只是一些虚名而已。
“这个王莽还真不是一般的好大喜功呢。”
李末觉得,如果王莽再这样下去,这个天下很快就要大乱了。
“不过也是奇怪,这个王莽为什么一定要死盯着高句丽呢?”
现在的高句丽和隋唐那时候对中央政权产生严重威胁的高句丽并不一样,现在的高句丽国力弱小,根本不可能对新朝产生任何的威胁,王莽应该没有什么理由去惹高句丽啊。
“等等,这个王莽该不会以为现在的高句丽是以后的韩国棒子吧?”
李末想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并且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
“他难道没学过历史吗?高句丽是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和韩国棒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第四百二十三章 暗中谋划()
李末现在真的觉得王莽是一个疯子,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他的现在施行的政策每一个都是那么的疯狂和让人感到难以理解,李末觉得,自己都不需要做什么,王莽就会自己走向灭亡。
“这个王莽穿越之前一定是一个激进的愤青,他脑子里全都是一些大帝国的思想,根本就没有想到他做的是和自己的能力还有整个社会的实际是不是相符合。这样的家伙当皇帝只会透支整个国家的实力,最后是不可能会成功的。”
根据李末的推测,新朝已经迈入了它的统治后期,打败高句丽也只是它最后的辉煌,很快,整个天下就会大乱。
大乱之世即将到来,李末必须早做打算,为将来帮助刘秀争霸打好一个基础。
……
“王莽这家伙做成这样,他背后的觉醒主角难道就不管的吗?”
李末心中还是有一个疑惑,他都能够看出来的东西,那些觉醒主角不可能看不出来,可他们为什么没有提醒王莽呢?
还是他们虽然提醒了,但是王莽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李末想起来,宁梦曾经说过,王莽有一个专门用来占卜的地方。从那个地方,王莽可以得到很多的提示。
李末认为,那个所谓的占卜其实就是觉醒主角给王莽的提示,他们因为一些原因,不能直接出现在这个世界,所以通过这种办法来帮助王莽改变历史。
“呵呵,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觉醒主角对王莽应该是没有什么约束力的,王莽现在做的什么事都是他自发的。”
李末不明白王莽和那群觉醒主角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但是有一点他是知道的!
觉醒主角想要通过王莽改变历史,那李末就要维护历史发展。
不管怎么说,李末只要和他们对着干就对了。
李末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刘秀那个傻小子给送去上皇帝的位置,只要他当上皇帝,觉醒主角的所有阴谋就会全部失败!
刘秀那小子现在还没有当皇帝的自觉,李末暂时也不打算逼他。不过,刘秀可以什么都不做,李末却不行,他必须要早点为刘秀的将来谋划。
只是他现在该怎么做呢?这个时候的人积累力量,一般都是采用招揽门客的方式。
对于门客,李末也是有过一定的了解。
首先,要想招收到有才能得门客,自身必须要有一定的声望,良禽择木而栖,只有你的名声出去了,别人才会慕名过来投靠。
这就相当于一个品牌,大品牌通常会让人感到信赖,所有人趋之若鹜,而相反的,那些名不见经传小品牌,通常都会落得无人问津的下场。
其次,招揽门客也需要非常雄厚的经济实力,人都是要吃饭的,你不给别人最好的待遇,别人也没有理由死心塌地为你卖命。至于那些什么士为知己者死的话,其实也就是说说而已,大多数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只是为了标榜自己的忠诚度而已。
李末始终还是相信,这个世界是现实的,你得到多少,相应的,自身就需要付出多少。
要想招揽门客,名气和资金都是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很可惜的是,这两者,李末现在一样都没有。
凭现在的李末,是招揽不了门客的,所以李末只能想想其他办法。
“钱的事急不来,我现在要先想想把刘秀的名气给打出去。”
李末拿手摸着下巴,冥思苦想起来,这种事以前他也没有做过,所有并没有什么经验。
“在鱼肚子里放一块锦书,上面写着大汉兴,刘秀王?”
李末心中刚生起这个念头,就立刻摇摇头,自己否决掉了。
如果他真的这样干的话,就是在拾人牙慧,第一个这样干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这样干的人就是傻子。
而且李末这样做会把刘秀置于非常危险地境地,在没有实力的时候,展示什么所谓天降神迹,只会被人当成妖言惑众给处理掉。
“那该怎么办呢?”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李末现在着实有些纠结。
“大大,你在想什么呢?怎么苦着一张脸啊?”
正当李末苦恼的时候,宁梦找了过来。
这个小丫头前些日子还跟自己要死要活的,现在又开始嬉皮笑脸起来。
李末发觉,这个丫头是真的有点没心没肺。
最近,宁梦的心情似乎很不错,一天到晚笑呵呵的,也不知道她在笑什么。
“我在想着怎么谋反!”
李末没好气地说道。
“谋反?大大,你终于走到这一步了吗?”宁梦瞪大眼睛,露出非常惊讶的表情。
“我想谋反,你很意外吗?不是你跟我说的,刘氏要想复兴,需要我这个李氏来辅佐的吗?”
“这个我当然知道,但是我没想到,大大你居然这么快就要采取行动了。”
“这已经不算快了,刘秀的大哥刘演为了推翻王莽的统治,都已经在暗地里不知道谋划了多少年了。”
提到刘演,李末突然愣住了。
“哎呀,我怎么把刘秀这个宝贝大哥给忘了!”李末拿手拍了一下脑门,惊喜地说道。
“刘秀想要的谋反资源,刘演不是都已经准备好了吗?刘秀只要在适当的时候把他大哥的所有资源全都继承过去就可以了!哈哈,这个刘演还真是刘秀的亲大哥啊!”
李末觉得自己刚刚苦恼的问题一下子全都解决掉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到刘演起兵造反的时候,辅佐他一步一步地变得强大。等时机到了,再把刘演给干掉,名正言顺地把刘秀给扶上位,继承刘演的一切。
……
“大大,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杀进皇宫?我已经忍不住要把那王莽的头给拧下来当球踢了!”宁梦搓着手,一脸跃跃欲试的样子。
宁梦作为汉室皇族后裔,以前可没少受王莽的气,她早就看王莽不爽了。
“你在说什么呢?现在最好的时机可还没到呢。”
李末脸色平静地摇了摇头。
“那什么时候才能等到你说的最好的时机呢?”
“少说数月,多则数年吧。”
“啊?还要这么久啊!”宁梦的脸立刻垮了下来。
“这种事可急不来,慢慢等吧。”
按照李末的估计,他应该不需要等太久,最多一年吧,刘演肯定就会起兵造反。
可令李末没想到的是,他估计错了,李末等待的时间要比他想象的长的多。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年过去()
李末以为自己不会等多久,可等了很长一段时间,刘演还是一点都消息都没有,李末认为刘演应该还没有准备好,所以他耐下性子继续等下去。
时间过得很快,李末这一等便是一晃三年过去。
三年里,在王莽的统治下,新朝非但没有像李末想象得那样走向大乱,反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各地出现的叛乱逐渐被平定,外患也都被消除。
现在的新朝俨然一副盛世模样。
这种出乎他意料的发展,让李末感到非常的奇怪。
“这个王莽居然还真的把国家给治理好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李末认为王莽的律令只会加剧社会矛盾,可事实上,整个国家的情况却变得越来越好。
“是我原本的想法错误了,还是王莽在暗地里使用了其他什么手段?”
李末觉得,这一切的背后绝对不会是那么简单!
王莽能够治理好国家,暗地一定藏着什么猫腻。
“是王莽身后的觉醒主角出手了吗?”
李末觉得这种可能性非常高,觉醒主角想要改变历史,那么他们就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王莽失败,在王莽已经走偏的情况下,觉醒主角出手是必然的。
就是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办法,王莽都把国家祸害成这个样子了,他们居然还能够救的回来。
“看来我也要采取一些措施了,如果再继续放任他们不管的话,那些觉醒主角的阴谋就要成功了。”
李末觉得自己不能再继续等下去,对于目前的情况,他必须要做点什么。
好在这个时候的李末已经不是三年前的李末了。
在三年的等待时间里,李末并不是什么都没干,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也算是积攒了一些自己的力量。
虽然这些力量还不足以支撑他起来造反,但是让他在长安城里搞点事出来还是可以的。
……
自从李末三年前得罪了皇子王安之后,他就没有再回新式大学工作过。
由于新式大学采取的是完全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是不能随意外出的,所以这三年里,李末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见刘秀和刘伯姬兄妹两个一面。
……
这次靠近年尾,马上就要过年了,刘秀和刘伯姬也终于有了休假的机会。
刘秀和刘伯姬在长安城里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熟人和亲戚,所以每次过年的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