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民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民科- 第5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实际上意大利等老牌欧洲摩托车厂的生产规模都很他们的供应商也大多都是手工级别的,所以一个月几百辆车并不稀奇,很悠闲。

    他看了看装配线上的摩托车,这是在生产一款大包围造型的车,80年代大包围摩托车非常流行,而像杜卡迪90年代的nsr那样近乎体的车型则还没有出现。

    “哎?”林强生的眼睛一亮,既然nsr这种粗犷的钢架摩托车没有出现,那他岂不是有机会了!

    这时卡尔多向林强生说道:“林先生,您有在中国建立摩托车工厂的打算,可以直接找我们,我们的总部在瓦雷泽,属于米兰地区,杜卡迪现在只是我们一个子公司。”

    林强生心中腹诽,前世连听都没听过,肯定又是个消失的品牌,而杜卡迪则长存几十年,可是很辉煌的,杜卡迪摩托车在中国卖得很贵,也算是奢侈品来着。

    他点头说道:“我是想引进一款街车的全套技术,但是看样子现在的杜卡迪真没有什么我能看得上眼的车型,请问卡吉瓦有什么车型可以推荐的吗?”

    卡尔多连忙说道:“请您随我来,公司里有几款卡吉瓦的车型,您可以看一看,我可以帮助您联系董事长布雷托,他将与您亲自沟通!”

    于是林强生点了点头,在卡尔多的带领下,他看到了搭载杜卡迪的双缸90度直角n引擎的rr车型,这是卡吉瓦的蓝翼系列,主打06排量647的中型摩托车,这个级别在国内就算重型了。

    剩下其他的大包围赛车不是款式太老,就是太难看,像1这种老款的街头赛车,简直磕碜到家了。

    他怀疑,如果没有日本摩托车闯入欧洲市场,大概欧洲人会一直复古搞怪下去吧!

    林强生非常看好蓝翼系列,他亲自与卡吉瓦的董事长布雷托通了电话,打算引进这个系列,在国内生产。蓝翼属于80年代中期的技术,而国内引进的本田和雅马哈,都是70年代中期的技术,如嘉陵84年投产的70。

    布雷托对林强生的这个合作项目很感兴趣,现在卡吉瓦四面扩张,非常需要资金支持,而中国市场是他们无力插手的,把车型授权给中国也不会影响欧美市场。

    再者,林强生带领下的兰博基尼,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的表现抢眼,还有b鬼怪新型超跑的设计,都让他在意大利车界出了名。

    如果卡吉瓦能够和林强生完成这笔技术授权,不但可以获得资金还可以收获名利,所以布雷托很积极的来到了摩德纳,亲自与林强生商谈技术转移方案。

    这边林强生不只是和杜卡迪以及卡吉瓦接触,他还另外接触了贝纳利摩托车公司,阿古斯塔摩托车公司和比亚乔摩托车公司。

    现在欧洲摩托车市场被日本人攻城略地,这些意大利品牌被打压得非常困难,像贝纳利这种小厂资金紧缺,和很多欧洲摩托企业一样陷入了经营困境。

    不过林强生也不是慈善家,现在日本摩托车是市场上的王者,他也不想拿鸡蛋碰石头,而中国的摩托车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正处在初级阶段,眼下正是发展的大好时机。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二章 获得F1资格() 
20世纪50年代中期,兰博基尼曾经是欧洲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商,如果没有后来法拉利讽刺费鲁吉欧的事情,也许兰博基尼现在还在努力的研发农机产品。

    当然,这纯属一个臆测,但是当林强生和费鲁吉欧走出意大利农业制造商总部时,他的脑中不由得出现了这么一段话。

    费鲁吉欧非常不解的问道:“林,你为什么要让我收回兰博基尼的商标许可?”

    林强生向他解释道:“因为我要在中国建立农机厂,我承包了16万亩耕地,以后还要承包更多的更低,需要很多的农机产品,自己造肯定要便宜一些。”

    费鲁吉欧耸了下肩膀,说道:“其实在困难的时候伸手帮了兰博基尼一把,当时我们不但丢了南非的农机合同,无论拖拉机公司还是跑车公司都出现了严重的财政问题,如果不是,兰博基尼也许早就倒闭了,或者被卖给其他人了。”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我承认帮过兰博基尼一把,也间接的帮了我,所以后来才能由我接手兰博基尼。但是现在我需要兰博基尼拖拉机,如果能够从他们手中和平接收这个商标当然是更好了。”

    他收购兰博基尼之后才晓得,费鲁吉欧其实是个营销狂人,这个老人对很多方面都感兴趣,先后给众多的产品注上了兰博基尼的商标,像什么兰博基尼瓷砖、兰博基尼浴缸、兰博基尼威士忌、水杯等等。

    兰博基尼是块金字招牌,给产品冠名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这样费鲁吉欧就可以支持他的超跑公司。

    当时老头确实想了很多办法,但是现在这些冠名却给林强生制造了一点麻烦,且兰博基尼超跑公司的商标也需要获得兰博基尼家族的授权,说白了商标还是人家的,他只是收购了这家公司而已,这让林强生的心里总归是有点疙瘩。

    费鲁吉欧沉默了一会,提议说道:“林,如果可以的话,你就买下拖拉机厂,这家公司每年的产量在1000辆左右,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林强生想了想,说道:“收购这家公司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可是我没有在农机方面比较在行的管理人才,而且欧洲农机品牌竞争激烈,我不知道进入这个市场的前景怎么样。”

    费鲁吉欧说道:“这方面我可以向你推荐一些人,用不用由你自己来决定。”

    林强生点头说道:“那当然好,您觉得从手里买回这家公司,需要多少钱?”

    费鲁吉欧犹豫了一些,说道:“当时我获得了2000多万美元,现在的话不好估计了,还是看公司的报价。”

    兰博基尼拖拉机公司现在的规模不大,林强生考虑着如果收购了它,把零部件加工拿到中国就能减少成本,这样也挺有竞争力的。

    不过兰博基尼拖拉机属于农机当中的劳斯莱斯,价格高昂,品质奢华,如果把零部件拿到中国生产会不会影响其名誉还两说,这个事情必须要慎重。

    于是两人又回到了公司,同他们商谈收购兰博基拖拉机厂的事情。

    意大利本身并不是农业大国,但它却是农机产销大国。第一品牌是菲亚特集团旗下的纽荷兰公司,生产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功率齐全,从92和882到294和220,种类丰富。这个品牌在北美的销量占据15,欧洲达26。其他如打捆机、青饲收获机、葡萄收获机等农业机械在北美市场占有率也达到3040。

    而林强生接触的公司位列第二,也国际著名的农机大品牌,每年生产各种农机百多种,数万台产销量,50用于出口。

    这个国家虽然在欧洲被称为穷国,但却是世界第二农机出口大国,第一是德国。同时,意大利还是二手农机的贸易大国,每年二手农机交易量就达3万多台套。所以,在农机领域还真不能小瞧意大利,光是每年从意大利进口二手农机及零部件就是个大买卖。

    天上飘起了纷纷飒飒的小雪,时至年末,林强生这才注意到他已经在意大利呆了2个多月,已经到了12月中旬。

    这段期间除了和卡吉瓦、商谈摩托车和拖拉机的引进收购项目之外,就是监督1赛车的设计。

    另外,他在这段时间还为车队选聘了经理和技术总监,签约赛车手。

    1车队经理和技术总监,必须是有着丰富经验,参加过比赛。而赛车手就更需要天赋,成熟的赛事经验是基础,另外还要年轻,拥有充沛的精力和想赢的劲头。哪一项要求都不能马虎,哪个职位都是上百万美元的花项,他可不想打了水漂。

    欧洲的各种汽车赛事已经非常成熟了,林强生在见了众多的经纪人,还有费鲁吉欧的参谋后,最终决定使用维也纳人尼基劳达,担任车队经理。

    70年代,尼基劳达曾在法拉利和布拉汉姆车队效力,辉煌一时,82年84年又在迈凯伦车队效力并夺得三站冠军,帮助迈凯伦车队称霸1车坛。

    在70年代末的一次比赛中,尼基劳达曾遭受重创,他被困在燃着大火的车里长达10分钟之多,大火给他的身上留下了大片伤疤,这让他习惯于带着一顶红色的遮阳帽,以挡住眼睑以及半张脸上的疤痕,还算幸运,大火并没有让他完全毁容。

    退役后,他在奥地利成立了一家小型的航空公司,严峻的财务问题不得不让他重返赛场,从而接受了林强生0万美元的邀请,担任了东星1车队的经理。

    而尼基劳达也向林强生推荐了他的好朋友克雷雷加佐尼,担任技术总监。

    瑞士车手雷加佐尼于1970年进入1后,在这项顶级汽车赛事中驰骋了十年,他曾经效力威廉姆斯和法拉利车队,并赢得五次分站冠军。1980年的一次脊椎受伤迫使雷加佐尼提前退役,后来他参加过一些低级别赛事,还参加过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之后又转行在一家意大利电视台做赛车节目评论员。

    1赛车手很少有能善终的,不少赛车手即使熬过了整个职业生涯,最后也大多死于非命,这个雷加佐尼最后也丧生车祸,不知道加盟了东星车队能否改变他的命运。

    两人都曾是布拉汉姆车队和法拉利车队的赛车手,克雷和恩佐法拉利的关系很好,当时他曾在恩佐的面前大力称赞过尼基,这才让尼基签约法拉利车队。

    这次东星车队组建,林强生又是个阔佬,还是兰博基尼的老板,尼基也不忘情谊把混得不怎么样的克雷拉了过来。

    这家伙的到来让林强生非常满意,克雷还参加过达卡拉力赛,这个赛事在国内非常出名,今后东星也会出现在这个赛场上。

    尼基有着商人的精明,又有着赛车手的执着坚持的品格,他和克雷两人带领车队,相信一定能让东星有一个很好的开始。

    在反复考虑之后,最终林强生以150万美元的价格,签下了比利时车手砵臣,作为主车手。他曾在85年赛季取得圣马力诺冠军,代表飞箭车队参赛。

    飞箭车队也是家年轻的车队,77年组建,处于1中流的水平,在林强生给了一笔可观的转会费后,很痛快的就把比利时人给卖了。

    林强生又签约了一名副车手,澳大利亚人阿兰琼斯,在1980年,他效力于威廉姆斯车队时获得了世界一级方程式大奖赛的车手总冠军。

    但是近几年阿兰琼斯始终不在状态,83年短暂的在飞箭车队效力,8384年停赛,85年复出加入了刚成立的哈斯车队,成为车队的主力车手,但是在86赛季惨淡收场。

    40岁的年纪可谓是车坛老将,但是阿兰琼斯大器晚成,70年代才进入1赛事,精神可嘉。

    林强生也没期望东星车队能初出茅庐就在1赛事上怎么样,80年代是迈凯伦等明星车队的天下。重在参与,他最理想的期望就是东星的1赛车能够平平安安的跑完比赛,这就算是胜利。

    此外,还有让他非常牙疼的一项大大的花费,那就是向国际汽联交了一笔高达2280万美元的入会费。

    于是,东星车队正式获得了进入1世界的门票,同时,东星集团及旗下企业也成为了1大赛的赞助商,中国人的身影也出现在了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上!未完待续

第903章 代号F…8701() 
封闭的环形试车道上,技术人员在紧张的为赛车做着检测,从国内来的技师一个个紧跟着这些外国人,盯着他们手上的动作。

    东星车队的第一辆1赛车,代号…8701,经过多次改进,在12中旬组装完成。

    这台赛车搭载的是本田1。5l涡轮增压v6ra167e引擎,拥有4bar增压值,最大出力为1050匹马力峰值。

    林强生得知,除了他的车队选用这款引擎之外,还有威廉姆斯车队和莲花车队均使用本田ra167e引擎,且参赛的车队大部分都是使用涡轮增压技术,性能明显强过使用非增压引擎的车队。

    兰博基尼为东星赛车提供了底盘技术,帕加尼公司提供了大部分的碳纤维组件。

    本田除了提供引擎支持以外,还提供了一套电子检测系统,这套系统能够在比赛中时时反馈赛车的情况给车手,据说其他车队也都采用了本田的这套技术。

    林强生已经指示兰博基尼开始研发3。5升排量的新引擎,以适应89年赛季的新规则。

    他知道那一年国际汽联已经对涡轮增压技术忍无可忍,在1赛场上全面禁止涡轮增压引擎的使用。

    兰博基尼公司雇佣了前法拉利车队经理丹尼尔·奥德托,让他经营一家名为兰博基尼工程的公司,并委派著名赛车工程师茂罗·福吉亚里担任技术总监,由他主管设计并制造一台v12引擎,以符合1989年1新的3。5升引擎规则…

    8701赛车使用深蓝色涂装,车头鼻端两侧有细窄的湛蓝色做过渡,垂直翼和翼板则是黑色的。

    在车手头顶上的那个烟囱似的进气口,是用来给发动机燃烧进空气的,提供引擎气体的就只有这一个口。由于赛车上部的气流最多,冲击力也更大,拥有比较好的进气效果,可以利用车速提高进气压力来增大发动机功率。所以赛车只需要这么一个发动机进气口在上面,也免得路面杂物飞进去,影响引擎工作。

    当然将进气口设在车最前固然更好,但1引擎中置,位于座舱后。进气设在前面结构不合理,且因进气道太长会加大进气道自身的阻力,得不偿失,所以种种因素下1发动机进气选在车手头顶上。

    而车手座舱两侧的硕大进气口,像是飞机引擎进气口似的,是用来给引擎等设备散热用的,同时还能起到导流的作用,给赛车较小阻力。

    散热需要的空气量极大,但对进气总压要求一般,不像引擎燃烧需要空气压力越大功率越大,这里只要求进最多的空气,故两个进气口尺寸非常大,由于车速很高,外界空气对于引擎来说已经很低了,可以带走大量热量。

    由于这两个进气口距离地面很低,所以难免跑进去一些杂物,在比赛时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清理,否则引擎温度过高就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