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解放军中少有懂得现代化军事理论,善于使用现代化武器的将领,看到这么好的枪当然希望装备部队。
李伟如看了一眼不以为然的朵英贤,然后对徐先勤说道:“84年我曾经带着这款突击步枪参加了德国纽伦堡轻武器博览会,36获得了参与客商的一致好评,德国的武器专家评价36的技术先进,达到了国际枪械的最高水平,它的设计确实非常不错,连外国人也很吃惊。”
徐先勤感兴趣的说道:“那么有没有可能克服它的缺点,改进它,你们有没有什么方案?”
在全军向来都是率先装备先进武器的部队,徐先勤考虑着,或许可以给新组建的特种部队装备这款新式突击步枪。
李伟如说道:“老朵应该向你介绍了,我们考虑如果采用重型枪管,改进复合材料,使用聚酰胺材质的工程塑料,而不是聚乙烯,那么就能很大的改善枪械的性能,我们认为改进后是可以量产的。”
徐先勤大笑道:“那就好,我立刻赶军部,向首长报告这个事情,就给特种部队先装备一批新型突击步枪,就先订购个3000支吧。”
朵英贤嘿嘿笑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这款枪可是很贵的!”
徐先勤刚要反驳,但是想到刚才还是人家帮忙介绍的这款枪,于是压住火气问道:“多少钱一支?”
李伟如接过话头,说道:“我们也向东星集团问过这款枪的造价,由于这把枪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和铝合金材料,每把枪的造价都在500块钱以上,成本很难降下来。”
徐先勤惊讶的说道:“这么贵,八一杠还不到100块钱,这一把就要500元,那3000支?”
他暗自咋舌不已,心里默默一算,3000支新式步枪就要一百多万人民币啊,这哪里装备得起!
95步枪的成本有人说是300,有人说500,还有人说国家成本价在1500元左右。考虑物价上涨,80年代的36,伍佰元的成本应该差不多。未完待续。
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第八百八十四章 意外获得了汽车生产资质()
林强生这些天始终在q市的奇瑞汽车厂,公司在全国各主要大城市,省会城市的媒体报纸上打了广告,吸引了不少好奇的人们打来电话咨询。
他们在家乡或通过报纸或通过电视,得知这家汽车厂不仅提供合作机会,还帮助合作者创业,很多人纷纷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千里迢迢的来到q市。
奇瑞公司组织这些人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向他们传授汽车的销售技巧和维修技术。
很多人都是想做销售商,汽车可是个赚钱的大买卖,微型车门槛低,非常适合实力弱小的合作者。
林强生也说到做到,在一个月的培训期过后,很多具有汽车修理技术的能手率先领到了合作协议。他们与奇瑞汽车公司签订了代销合同,之后忐忑不安又充满希望的返回了家乡。
奇瑞汽车公司也组建了京津、中原、东南和西南、西北、鲁、鄂、皖、湘、粤、渝等几个销售大区,开始向全国各地发货,迅速拓展销售范围。
奇瑞生产的这款面包车,虽然去掉了原版车型的越野四驱功能,但是底盘扎实,动力强劲,推出市场后很受欢迎。
在办公室里不断听取报告的林强生,忽然接到了由京城打过来的电话,赵红波喜不自胜的告诉他,现代汽车公司已经获得了乘用车生产资质。
林强生大吃了一惊,连忙追问道:“赵老哥,怎么回事,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获得资质,你和北汽签订了合同了?”
赵红波哈哈笑着说道:“我也想不到啊,我们把四辆轿车提供给中汽公司,起先我跑了经委、计委、公安部、交通部,最后发现还是中汽公司说得算。
李刚老厂长向我解释,我才明白怎么回事,85年国家就取消了万恶的一联付款、一联领取牌照、一联供油的汽车生产供应证制度。
现在国内汽车生产的审批,主要是根据中汽公司的鉴定结论,我们的索纳塔和伊兰特完全符合中汽的要求,他们的检测人员对我们的车也很惊艳。而且李刚还带队考察我厂的生产条件,对我们工厂的生产线和技术情况给予了肯定。
李老厂长还告诉我,咱们获得资质是没有问题的,或许明年,现代汽车公司就会公布在国家计划内汽车生产企业目录和产品目录之中了!”
赵红波介绍了一番情况,林强生惊喜的说道:“太好了,值得庆祝,有李老厂长在中汽帮忙可解决了咱们的大麻烦!”
赵红波连连点头:“对,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次可多亏了他。还有个好消息,虽然现在目录还没公布,但是咱们已经可以在京城卖车了,也不用租用什么北汽的生产资质了!”
林强生高兴的说道:“我得给李老厂长打个电话,好好感谢感谢他。另外你也别大意,要我说就把那四辆车送给中汽公司吧,谢谢他们的帮忙。”
赵红波大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给他们留个念想!”
林强生放下电话,他喜悦的在办公室里走了两圈,突然获得资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结合现在中国的汽车产业状况,加上刚才赵红波的介绍才理顺了些脉络。
中国汽车业的生产资质问题时紧时松,改革开放之后,不少地方为了发展经济都想上马汽车项目,但是中央有自己的考虑,汽车业关乎民生经济,影响甚大,他们不得不把生产资质这个权利收拢上去,81年出台了汽车供应证制度,严格控制汽车价格、牌照、油料,来遏制盲目发展的汽车业。
但是中国市场经济刚刚建立起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不发放牌照,地方可以发放牌照,只在省内开中央也管不了。
国家把汽油控制起来,地方有自己的炼油企业、供油渠道,照样可以向市场供油,车主买油已经很方便了。
国家把汽车价格定得高高的,遏制普通老百姓购买汽车,没事,有钱人照样买得起高价汽车。
还有,中国的物价实行的是双轨制,计划内的价格低,政府等单位买车便宜,计划外的价格高,没有资格的购车者得花大价钱买车,这就造成了汽车交易秩序的混乱,供应证制度难以实行。
作为汽车厂家来说,肯定是想多卖车多挣钱的,于是厂家就盯上了计划外市场,这块价格高赚钱多,只要购车者有钱,厂家也就睁一只闭一只眼。反正车卖出去,驾照、牌照、油料都是你购车者的事情,甚至很多都不是本省人,厂家才不操心这些事情。
所以这个时期的汽车业其实是相当混乱的,中央试图把汽车的生产、使用都管理起来,但是地方政府、汽车厂家、消费者都不满意,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矛盾。
这边林强生给中汽的李刚总经理打了个电话,感谢他对现代汽车公司的支持。
李刚在电话的另一头说道:“不用感谢我,你们的轿车质量好,经得起检验,符合我们制定各项要求。另外,我们还到了赵红波的汽车公司,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产条件,既然这样就没有理由不让你们生产轿车了,中国的汽车业欢迎你们这样具有资质的生产企业!”
林强生还是说道:“我还是要感谢您,要是没有您的帮忙,我们也不能这么痛快的获得轿车生产资质啊!”
李刚笑着说道:“滨汽是我看着发展起来的,我非常欣慰,中国的汽车业大有希望。我盼望你们这样的优秀企业愈做愈强,不输给外国汽车,中汽公司的成立也就是这个目的。”
林强生重重的说道:“李老,我有信心,中国的汽车市场这么大,我们的汽车业一定能够发展起来的!”
李刚笑呵呵的说道:“还有件事情,我听说本田宗一郎到访了东星集团,你们展开了很多合作,是不是有这回事?”
林强生说道:“是的,我们共同建立了汽车技术研发中心,一家发动机公司,还有一个赛车合作的项目正在开展。本田公司还向我们派出了20名常驻的技术管理人员,这些人都是本田的老骨干,对我公司的帮助很大。”
李刚说道:“你做得好,一定要充分的和国外厂商合作,尤其像本田汽车这样的优秀厂商,争取把人家的技术学到手!”
林强生:“我知道,谢谢李老的关心,我一定把握住这次机会。”
李刚又说起了另一件事情:“小林啊,你听说过中国汽车运动吗?”
林强生:“知道有个机构,其前身是中国摩托车运动协会,75年成立于bei精,1983年加入了国际汽联,85年这个协会还邀请过滨汽、哈汽等国内的几家汽车公司,参加bei精—深。圳的汽车拉力赛。”
李刚笑着说道:“你们东星可以组建个赛车俱乐部嘛,要支持国内的汽车运动发展,这是个向社会推广汽车文化的好途径。”
林强生乐了一下,说道:“那好,听李老的,我们就组建个赛车俱乐部。其实不瞒您,我正考虑组建东星赛车队,计划参加国际汽车大赛呢!”
“哦?你的想法很好啊,这也是个向世界推广中国汽车的好办法。组织车队到国外比赛花费可不小啊,你们一定要量力而行!”李刚说道。
林强生点头称是,接着他说道:“李老,我现在人在q市,我在这边建立了一家微型车制造厂,您看我是不是把车子送到bei精,中汽帮着鉴定一下?”
李刚听后哈哈大笑:“你这个小同志总是出人意料,又开始打微型车的注意了?”
他想了想,说道:“你可以把车送过来,但是今年资质肯定下不来,明年有可能,微型车不像轿车,如果质量过硬我们是不限制地方发展的。”
“那太好了,我立刻派人把车子送过去!”林强生大喜,现在的政策真是好啊,这可比前世的汽车业政策宽松多了。
他也百思不得其解,今后的政策会变得异常严苛,汽车整车生产资质几乎停止发放,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五章 金龙鱼和福临门()
金秋九月,林强生、林香再次来到了克山,在市农业局局长李长山的见证下,克山县长杨旭东出面,双方共同签署了农业合作协议。
林香在滨城成立了金龙鱼集团,而林强生创立了福临门食品集团,两家企业都从事农产品及食用油类的精炼、加工,他们在全国率先创造了小包装食用油品牌。前者由林香创建的林氏投资公司控股,林强生拥有60的股份。而后者,则是东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散装油长期占据着中国食用油的舞台,直到90年代初,老百姓还是习惯提着各种容器到粮油商店买大桶装的散装油。这种油杂质多、油烟大,卫生也无法保障。
80年代中期,粮油市场上已经开始有小规模的精炼油产品了,老百姓也都知道精炼油比散装油要好,一般招待亲朋好友或者重大节日才会买上一些精炼油,而小包装油更是难得一见的产品。
林强生和林香在克山县签订了5万亩田地的合作协议,与6家合作社搞起了农作物合作试点。
虽然林强生非常想承包土地,自己的土,自己的地,完全自己说了算,但是中国现在还没有土地由外商承包的先例。
由省政府批示,“谨慎发展多种农业合作模式”,市里决定先采取试点合作经营,拿出几万亩土地看看效果如何。
一个月后双方这才握手走到了一起,林强生颇为遗憾的说道:“真可惜,我还想多承包几万亩地,这次没有达成预期目标。”
杨旭东笑道:“只要你们成功了,待明年看到成果,县里就有理由多让你们承包一些农田,你们可一定要成功啊!”
林强生重重点了点头,他对李长山说道“李局长,您是农业口的专家,也了解省内的农业状况,我正式聘请您为项目顾问,还请农业局的同志们帮忙给与一些技术指导,凡是为项目出力的人都有一份补贴可拿!”
李长山笑着定投说道:“这个我答应了,农业局可是清水衙门,我们什么都缺就不缺少农业技术人员。”
众人大笑,杨旭东又拉着林强生等人合了影,然后参加了县里准备的宴会,在席间林强生为林香挡了不少的酒。
回到下榻的招待所,林香把弟弟送回了客房,自己返回屋里开始翻阅查看一些资料,抓紧学习了解农业和粮油加工类的知识。
“铛铛铛”房门轻响,外面传来了一个女子的声音:“香姐,睡了吗?”
林香打开门,是自己的助手许常娟,问道:“小许,你不睡个午觉?”
许常娟提了个暖瓶,说道:“我打了热水,你洗个脸吧,这样舒服些。”
林香笑着说道:“谢谢你了,来给我吧。”
“我帮你倒。”许常娟没让林香动手,走进屋把洗脸盆用热水涮了下,然后倒进热水:“等凉凉再洗,马上就好了。”
“谢谢你,小许。”林香点了点头,她拿出毛巾走到盆边,沾着热水擦了擦脸。
许常娟凑到床边看着几本农业资料,好奇的问道:“香姐,你觉得农业真的有发展前途吗?”
林香把毛巾搭在架子上,回头看着这个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女孩,说道:“当然有前途了,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农业是很重要的!”
许常娟嗫嚅的说道:“可是大家在吃上面都很节省啊,我家就是农村的,以前就没有吃饱过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青黄不接的日子,我真怕到时候我们交了公粮,再减去老百姓留下的粮食,自己就没得赚了。”
林香笑了,说道:“不用怕,我们的农业不靠老天爷,要靠技术丰产增收,我有这个信心。再说,这些年经济越来越好,老百姓在吃食上面的花费比以前多多了,农业是有大前景的!”
许常娟不断点着头,林香的自信给了她信心,说道:“我知道了,香姐,以后我就跟着你干农业。”
林香点了点头,她拿起一本书翻着,向许常娟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