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之后,德国人顿时对东星集团又高看了一眼,而且眼前这个年轻人还有着众多的汽车品牌,其中就包括从雷诺公司手中收购的美国汽车公司amc。
mbb董事会就更加看重这次合作了,最起码有东星集团的参与,在资金投入上中国方面能够痛快一些。所以施密特对于林强生的到来,持着非常欢迎的态度,最主要的是这位富翁可以提供足够的研发资金。(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一章 超越时代的客机()
林强生三人随着施密特走进了mbb的航空器工厂,施密特向他们介绍了mbb承包空客零配件制造的情况,总的来说这是一家相当有实力的航空器件制造公司。
西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航空制造能力又恢复到了巅峰水平,如果不是法国人一直压制着西德,他们的能力绝对不只是现在这点水平,难怪想要自己单干。
德国人的精工制造让卢运模颇为羡慕,他对林强生说道:“眼下中国也没有一家这么好的航空制造企业,看那些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完全是按照世界级标准在工作!”
陈瑶看着工厂里干净整洁,德国技师们的专业素养,她虽然也见过东星集团的工厂什么样,但是也没有这个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再加上巨大而复杂的航空零配件产品,丫头不由的嘀咕道:“真漂亮啊!”
“这就是工业之美啊,极致的工业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林强生轻声的感叹说道。
陈瑶连连点头,说道:“看他们工作样子,在这里工作应该很快乐吧!”
施密特疑惑的向林强生问道:“这位小姐在说什么?”
林强生说道:“她在说你们员工的工作状态很好,看着很专业!”
施密特恍然,笑着向陈瑶点头说道:“谢谢你,美丽的小姐!”
他向两人说道:“是这样的,航空零部件的生产需要高水平的技师,同时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不能低估。我们mbb实行了灵活的上下班制度,企业只考核职工的工作成果,而不规定具体时间,这样职工们就可以根据个人方便调整工作时间,这样员工们感受个人权益受尊重,因而产生了更多的责任感,提高了工作热情,这样企业也会受益良多!”
陈瑶用英语说道:“这样上班很好呀,想什么来就什么时候来!”
大家都很惊奇,这种工作方式还是头一回听说,卢运模的英语和德语都很好,他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难道就没有旷班少干的现象发生吗,你们不怕工人偷懒?”
施密特说道:“当然会有,但是我们有严格的奖惩制度,有效的杜绝了旷工现象的发生!”
接着,他说道:“如果职工旷工,没有完成任务或者表现不好,我们就会按照自动离职处理,或者开除!”
“呃,原来是这样,如果有相应的奖惩制度,那么这种工作方法还是蛮先进的嘛!”卢运模惊愕的点了点头,他倒是忘了这里是资本主义,企业可以想开除就开除的。
林强生说道:“其实德国人可以这么搞是因为人少的关系,你们看这家工厂偌大的厂房也没有多少工人。而中国国情不一样,一家工厂动辄数千名职工,如果人人都按照自己方便上班,那就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反倒得不偿失。”
“是这样,这个车间满打满算也就三十名工人,确实国情不一样啊。”卢运模顿时觉得林强生说得有道理,发达国家的经验也不都能照搬。
施密特和林强生聊了一番两国的管理制度,也觉得各有各的好处,不能一概而论。
他们参观了整个mbb的航空器工厂,林强生觉得德国人在大中型数控机床的应用上得心应手,车间内大部分都是机器自动化加工,人工很少。
同时他也注意到了空客的标准化体系在这里得到了执行,如果东星能与mbb合作,势必需要照搬空客的制造体系和管理方法,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对东星的航空工业来说好处是无穷的。
他也和施密特谈了这个事情,施密特说道:“mpc…75客机注定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所以我们的飞机在研发上都是遵循欧洲联盟航空业的标准进行的,飞机上的每一个部件都是要经过欧盟适航认证的考验!”
林强生:“在这方面整个中国的航空业都是初学者,mbb是否能提供工程师到我们东星航空工业公司去做指导,把欧盟标准带到中国?”
卢运模马上对林强生说道:“我们还需要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参与mpc…75客机的设计研发。”
他用中文说道:“林先生,最重要的是得到对方的技术,通过这个项目培养民用飞机的设计人才,让中国拥有中型喷气式客机的研制能力。我们不能简简单单的组装,中国已经有一个麦道82,不需要再有一个!”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我当然知道这些,技术、人才,都要在这个项目上得到体现,我和你们中航技的想法是相同的!”
卢运模点了点头,看来这个年轻人也不像国内的那些红色子弟,把飞机买回去就行了的那种人,起初他还对林强生有些轻视的。
施密特看着二人之间的争论,点头说道:“完全没有问题,这两点你们可以放心,mbb诚意的邀请中方人员参与mpc…75中型窄体客机的研发,也会派出工程人员到中国去帮助你们提升技术实力!”
接着,他对三人说道:“两位先生,还有这位小姐,我邀请你们到我们的航空器设计部看一看,我将向你们介绍mpc…75的具体数据!”
林强生:“那太好了,我也想看看你们设计的飞机到底是怎么样的!”
“请跟我来。”施密特邀请道。
他带着三人出了工厂,然后坐上了一辆电动车,开了好一会才到了mbb的航空器设计中心。
施密特向三人说道:“这里其实只是我们的一个研发楼,你们知道航空器是个复杂的系统集合。”
林强生问道:“mpc…75的图纸在这里吗,我们能看到吗?”
施密特说道:“林先生,不但有图纸,我们还有让您更加惊喜的东西!”
怀着惊讶的心情,林强生三人走进了这座简洁实用且具有包豪斯风格的灰色小楼。
到了这里人员才多了一些,施密特也找来了一位助理,待几人走进会议室,几大份图纸就已经跟着被搬了进来,紧接着林强生竟然还看到了一架大比例的微缩飞机模型,足有成人手臂那么长。
机身上标记着mpc75字样,白底红色的彩带涂装,陈瑶也在围着它看,显然这个仿真模型要比图纸有吸引力多了,顿时吸引了大家的视线。
施密特笑着介绍道:“这就是我们的mpc…75,双发的动力结构,我们给它配上两种类型的发动机。众所周知,涡浆发动机要比涡扇节油20%,效率高于涡扇发动机。”
林强生摇头说道:“但我觉得涡浆始终解决不了速度低这个缺点,而且噪音比较大,难看,在燃油经济性和舒适程度上,我更喜欢后者!”
“是呀,难看!”陈瑶也傲娇的点了点头,非常赞同老公的观点,尽管她还不知道什么是涡浆,觉得就好像是直升机螺旋桨的那种东西应该。
施密特马上补救道:“您说的两点,确实是现在涡浆发动机难以解决的障碍,不过我们同样有涡扇发动机可供选择!”
林强生说道:“抱歉,请您继续。”
施密特点头接着说道:“mpc75…100基础型的载客量为82座,航程接近3000公里,当然我们还有达到107个座位mpc75…200型!”
卢运模吃惊的向施密特问道:“你们设计了一个系列,还有超过100座的大型客机计划?”
施密特点头说道:“mpc75项目是一个全系列的窄体客机发展计划,我们不仅仅只是考虑中短程客机市场,更需要考虑将来中大型客机市场的增长性!”
听到施密特终于说出了真实的目的,林强生暗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mbb公司,这个野心极大的合作伙伴算是选对了,和自己简直是天作之合啊!(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导权()
林强生挥了挥手,对卢运模说道:“这没什么关系,设计嘛就要看得远一点,不能只看到现在这块市场,如果别家公司把飞机设计得大,那我们不是落后了嘛,中大型客机是种发展趋势!”
施密特点了点头,说道:“我非常赞同林强生的说法,我们董事会也是这么认为的!”
卢运模真的犹豫了,国内已经有了麦道…82这种干线飞机,如果德国人的mpc…75真实意图也是奔着干线飞机去的,那么这个项目很有可能会被航空工业部毙掉。
国内现在是绝不允许出现这种争端的,先前的运…10,歼八和歼九,涡扇6与斯贝,多少个航空工业项目因为这种事情而下马,麦道…82绝不能和mpc…75产生冲突,自己必须要告知林强生这个事情的严重性!
林强生继续看着图纸,发现mpc75…100低密度布局82座,高密度布局104座。他记得前世商飞的arj21…700型支线客机,低密度布局有78座,高密度90座。
现在国内组装的麦道…82干线飞机,最大载客数为147座。而图纸上的mpc75…200型低密度布局107座,高密度则有着134座,还可以增长放大飞机,变为真正的干线飞机。
“在实际运营中往往只有提供廉价服务的航空公司会采用高密度配置,但是无论哪种配置,mpc75都是采用着32座位布局,乘客的舒适性感受良好。
这是因为,我们的mpc75客机选用了125英寸(317。5cm)的客舱宽度,平均每个座椅的宽度高达18。67英寸。”
接着他拿了两种主流机型,举例说道:“空客a320和波音737经济舱的座椅宽度分别是18英寸和17。3英寸,从舒适性来说还不如mpc75。
除了座椅宽大之外,mpc75客机的过道采用了20英寸宽度的设计,比空客a320和波音737的19英寸宽大,宽大的过道除了造成较为宽阔的视觉效果之外,还会减少上、下机旅客拉杆箱碰撞的问题,加快旅客的登机、下机的速度,减少客机的过站时长!”
林强生和卢运模对视了一眼,从双方惊讶的眼神中都看出了对方的震惊。
卢运模作为中航技的代表是了解世界先进飞机技术的,民机他也多有关注,而且在麦道公司进入中国时中航技就对民用飞机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从这些个图纸数据上,两人都看出了德国人对于这个mpc75可以说绝不只是一款中型客机那么简单,客机的单项指标都超过了同类型飞机,如果他们不想造大飞机才见鬼了,德国人的心思简直已经写在图纸上了!
林强生说道:“看样子mpc75是一款比麦道82还要宽大的客机,现在制约mpc75载客量的唯一因素,仅仅是客机长度不够!”
“是啊,mbb的心思不小,林先生你要考虑清楚,这个项目必定需要很多经费!”卢运模激动的说道,同时点了一下林强生。
陈瑶非常疑惑,问道:“强生,这款飞机很先进吗?”
林强生看了卢运模一眼,然后点头对陈瑶说道:“德国人的心思不小,他们想造大飞机,这款飞机的数据看上去很漂亮!”
“哦,那什么是大飞机啊?”陈瑶问道。
林强生说道:“大飞机很大,它在你面前就像大楼一样!”
“啊?”陈瑶吃惊的想着,这么大的飞机该怎么造出来呢。
施密特等几人说完了,才继续道:“我们的mpc75…100拥有28。5米的机长,翼展为29。7米,机高10。2米。发动机的选择有宝马和罗罗合作的b涡扇发动机、美国艾利逊的gma3014涡浆发动机、德国戴姆勒奔驰的pw/mturtf…180、美国盖瑞特tfe742、法国的cfm…m1。”
林强生问道:“这些发动机还都是纸面上的计划吧?”
施密特点头说道:“是的,但是这些公司都有很雄厚的实力,研发出可供mpc75选择涡扇发动机并不困难!”
“只是个时间问题,你继续说吧。”林强生道。
施密特拿出一张图纸和资料“对于地面勤务这一块我们也做了精确的计算,完整的主基地维护控制在25分钟以内,包括飞机接近廊桥开门、下客、卸载行李货物、清仓检修、补充货架、补充油水、装载行李货物、新旅客登机、关门准备起飞25分钟。我们的设计保证了最有效的周转率,我们可以做到最大化的降低运行成本。而对比md87系列需要50—60分钟,波音737—500系列需要40—50分钟来看,我们的mpc75一定会受到各家航空公司欢迎的!”
“嗯哼,希望如此。虽然这是德国专业技术才能达到的水准,就像是汽车厂家给出的理想耗油率一样,但25分钟的地面勤务时间真的是很令人惊讶!”
林强生点了点头,对德国人对地面维护的这方面的周到想法,他没有什么意见,现在波音和空客都在地面勤务上做文章,波音飞机是出名的好维护低成本,要想和这些成熟的主流飞机竞争,就得有着相同的好维护的特点。
一开始他还以为德国人设计的是尾吊布局的飞机,结果看到了模型和图纸才发现人家的这个也是翼吊。
这时就听卢运模说道:“这种客机能不能改成尾吊,我们中国现在组装的麦道82也是尾吊,这种发动机布局不但噪音低,而且飞行更稳定,你们mbb是否考虑过这样的布局?”
施密特点头说道:“尾吊确实有你说的这些个特点,但是我们考虑着现在翼吊客机才是主流,而且在维护方面更节省时间,如果中国方面确实有需求的话我们双方可以再重新设计尾吊机型。”
“那就好!”卢运模点了点头。
林强生却摆了摆手,对两人说道:“这款飞机现在的设计就非常好,不用再搞尾吊了,毕竟翼吊才是主流!”
“这,那好吧!”尽管卢运模还有些想法,但是看林强生的态度恐怕难以改变,其实他也就是想要问一问,对尾吊还是翼吊也不是很坚持,只是考虑着国内现在正组装着麦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