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民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民科- 第5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对林强生豪气的说道:“你放心,车间我已经找到人设计规划了,汽车生产线我也请了人帮忙,这些都不用费心!”

    “但是,轿车车型我就抓瞎了,哥哥我可不会设计汽车啊,还得靠强生你帮着参谋参谋!”赵红波一脸恳求的向林强生说出了原委。

    林强生笑了笑,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按照国际惯例,在国外汽车企业大部分都是找汽车设计公司,委托设计车型的,这方面意大利做得最好,他们的设计师,比如乔治亚罗最有名!”

    赵红波立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道:“老外我可信不过,再说我也找不着这些人啊,我觉得强生你的设计就很好,样子都好看,也都很流行,你可要帮帮老哥我啊!”

    林强生也就是想抻一抻赵红波,也不是要难为他,于是点头说道:“好吧,那我就帮你的忙!”

    赵红波哈哈笑道:“咱们可说定了,工厂在春节前就能建好,1月份开始我就招人培训,到时候老弟你一定要设计出新车型!”

    林强生摇了摇头,叹气的说道:“好吧,我可是好人做到底,丝毫不求回报!”

    赵红波也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跺了跺脚,肉痛的咬牙说道:“要不这么办,林老弟,我给你汽车厂的20%原始股,你看行吗?”

    难得赵红波肯给股份,林强生有些意外的点头说道:“那就算是我以设备和车型入股吧,另外我还可以帮你搭建销售网络,你不会吃亏的!”

    赵红波足足的喘了口气,说道:“这样也好,以后我们车型设计就拜托林老弟了。有你帮忙,我想车子造出来一定会大受欢迎的!”

    “那当然了!”林强生笑道。不过很快他又想起来一件事:“对了,你还得想一个好名字,最好朗朗上口的,好听有好记的名字,记住,别太复杂!”

    赵红波挠头的说道:“这个厂名的事我也想了,你看叫红波汽车厂怎么样?”

    林强生好笑的看着赵红波,后者也笑了,连连摇头的说道:“我还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要不然强生你替我想一个吧!”

    点了点头,林强生说道:“不如就叫现代汽车公司吧,现代,这名字朗朗上口,好听又好记!”

    “现代?好,挺好的!”赵红波连着念了几遍,感觉十分贴切,哈哈笑道:“现代这个名字好啊,汽车汽车,就是要现代化嘛!”

    看着为一个名字欢天喜地的赵红波,林强生也挺高兴,同时还有些窃喜。

    韩国现代在1985年,还不怎么出名。现在世界汽车市场上也根本没有韩国人的位置,中国人更是连听都没有听说过。所以现在林强生抢先注册这个名字,完全没有问题。

    他甚至想着,未来韩国车在中国的发展,恐怕会很艰难吧!

    “嘿,别怪我手黑,谁让你们挣得太多,某些人又太不争气呢!”林强生心里暗道。(未完待续。)

第八百十六章 1985年的雪() 
林强生走到了父亲身边,林向荣好似得着了个机会,马上对他说道:“来,强生,我向你介绍市电视台的杨珺同志,她可是极为优秀的女青年,你们认识一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杨珺看着林强生,主动的伸出手,说道:“林小弟,你好!”

    林强生和她握了握手,笑道:“我就叫你杨姐吧!”

    “好的,可以啊!”杨珺咯咯的笑笑,又看了下林向荣。

    林向荣对儿子说道:“你们聊着,我去告诉施工队,千万要注意安全,尤其是注意行人!”

    林强生点了点头,然后对杨珺笑了笑,说道:“我也有事,不打扰了!”赶紧追上了老爸的脚步。

    杨珺留在了原地,默默的看着这对儿父子,摄像师向她问道:“编导,你看我们接下来采访谁啊?”

    她回过神,向周围看了看,见代表外资企业的邹雪站在那里,于是说道:“走,我再去和外商聊一聊,这可是宣传我市的大好机会,一定要做个几期节目才行!”

    “那是,杨姐,这个机会不能错过啊!”摄像师说道。

    “这个林向荣市长,还有他的儿子林强生,真是奇怪的一对父子啊,东星集团!”杨珺心里暗暗琢磨着,她决定以后多关注一下省城方面的消息,在齐市实在太闭塞了,不能只低头干活,还要抬头看路才行。

    施工路线成十字形,北面是市里,南面是市外。上面的街道很宽阔,包括东西这条路。在十字路口的西北角上有一座规模挺大的厂矿小学,和平一小。这里早中晚都会有上千名小学生上学放学,所以要格外注意施工安全。

    “嘟嘟嘟哒哒哒”施工人员手持风镐,破碎路面,声音回荡得异常清晰。

    林家父子来到了现场指挥部,此时这里就剩下了和平机器厂的厂长一行人。

    因为施工的这条十字街,属于和平厂的职工宿舍,而且立交桥建成之后,就能连接市北的总厂,所以他们不得不来。另外,林强生要投资建立面包车工厂,也可以同这家企业合作,他们也得到了通知。

    李纯德站起身说道:“林市长,我们已经商讨出了一个方案,您看,把东道街的这一片全部拆迁,怎么样?”他指着地图,在众人处的这个位置画了一个圈。

    这条十字形路,南面出了市区先不管,向北向东的路基很窄,而且东段的道南是一片树林,林子后边则驻扎着一个团级部队。

    在施工前林强生到访过这里,观察了一番,他觉得这里的绿化不必破坏,树林可以保留下来。所以,纵观东西的开发区大道,为了避开这片树林就要向北扩展,拆除一部分职工宿舍。

    林向荣问道:“那么,能否在这两天定下来拆迁方案?”

    李纯德说道:“东段有我们厂的一半,另一半属于车辆厂。我们厂的这上百户人家没有问题,厂里也会给职工安置别的宿舍,请林市长放心!”

    所谓宿舍,是一片非常老旧结实的平房,据说是原来日据时期,日军的营房。

    “那就好!”林向荣点了点头说道。

    李纯德反而说道:“林市长,我们是想,既然这里划为了开发区,那这一片的工人宿舍就很占地方了,我们计划把这一片的平房都拆除掉,为开发区的建设让路!”

    林强生惊讶了片刻,说道:“你们厂这一片有两千多户人家吧?接近上万人的职工家属,这个工程可不小啊!”

    李纯德主要是想着和外商合作,现在还不如在这件事情上积极表现一把,争取在市长面前留一个好印象。

    另外,他们在知道了市长儿子就是外商的时候,着实震惊了,虽然不知道这里边有着什么样的隐情。但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倘若有海外关系,是非常吃香、非常牛掰,并且很光荣的一件事情!

    这时,林强生在旁边说道:“李厂长,其实你们可以先拆迁靠近公路的这一片,我看了也就一百多户人家,开发区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建成的。我们东星集团要在这里建立面包车生产线,就在你们拆迁的这块区域建立工厂就行。另外,你们厂有叉车、起重车的生产能力,可以给我们提供汽车底盘等零配件,我们也可以招收一部分拆迁户的家属,这样职工情绪也缓和了!”

    李纯德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对,小林同志这个提议好,我们就是想着和东星集团合作啊!你的这个提议太好了,我们两方现在就可以研究研究具体事宜!”

    这两天他也知道了这位林强生,就是东星集团的董事长,至于林向荣的市长身份,他的儿子为什么又是外商,这个问题在他脑海里转了转就被抛到了一边。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寻求合作,解决困扰企业的亏损问题,军品项目短时期内是没有指望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抓紧民品生产!

    林强生笑道:“您先别急,我还没说完。我们东星以后还要在这里投资生产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观光车,我想东星集团和你们厂的合作,应该会很广阔的!”

    李纯德立刻走过来伸出双手,和林强生的手紧紧相握,激动的说道:“小林同志,我邀请你到我们厂参观,您看怎么样?我们厂的设备、制造能力在国内都是出类拔萃的。您可以去看一看,我们以前生产的大炮,绝对是受欢迎产品!”

    “哈哈,哈哈,好啊!”林强生笑了,说道:“那行,挑个时间,我会去的!”

    双方愉快的商定了一些细节,和平厂立刻制定职工宿舍的拆迁计划。

    为此,林强生马上开始了招工,第一批浦南开发区的工人,就从这上百拆迁户中产生了,这个行动也获得了拆迁户们的欢迎。

    1985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都来得晚一些,直到11月末,才下了一场鹅毛大雪。

    经过了二十多天的奋战,数千人的昼夜不停的施工,10公里长的路面被清理干净,同时突击队开始修整路面,铺上石子,很快混凝土预制板,水泥都铺了上去。常温下,高质量标准水泥只要8个小时就能干,14个小时就能干透。

    在齐市驻扎的两支部队也都参与了施工,这两支团级部队一个隶属于沈。阳军区,而处在开发区内的团部则隶属于空军,是一个高炮。

    两支部队都想赚点外快,现在全国的陆军都在节衣缩食,为发展经济让路。平时战士们的生活条件很差,看到家门口有这样的大工程,这可把部队领导高兴坏了,他们马上就找了过来,要求加入建设大军。

    两只不满编的部队有将近1500人的规模,所以工地上随处可见穿着军装的战士们在劳动。

    “林市长,现在气温越来越低,已经连续五天低于零下15摄氏度了,我们不能再在户外施工了啊,这样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市建筑总公司的总经理张炳仁,和正在工程指挥部办公的林向荣说道。

    林向荣感叹的说道:“我们这里就是冷,没办法!”

    他点了点头,干脆的说道:“那好,既然你认为不能干了那就停工。张总,你认为明年什么时候能够开工?”

    张炳仁算了算,说道:“明年三月初能够开工,我们已经把新建的路段养护了起来,堆起炉子烘烤路面,如果再下一场大雪就好了,下雪气温会回升,可以马上把剩下的路段铺完!”

    在东北寒地就是有这样的限制,这也是颇为无奈的一件事情,十分影响工程速度,在南方11~12月份还可以施工,甚至1月份也没有问题。

    好在面包车制造厂已经盖起来了,利用现成的彩钢板、隔温板、钢结构框架,还有混凝土预制板,几栋孤零零的厂房已经在十字路的东北方向上拔地而起,车间里已经平整完毕,进入了内部装修阶段,下一步等来设备后,就可以进入安装阶段了,这也是开发区第一个可以落实的大项目!(未完待续。)

第八百十七章 赴美考察组() 
林强生与余宏达、丛福奎率领的q市赴美经贸考察团,一行将近80人,在11月20号出发,先是乘坐飞机到达了北京,然后转机,经过了20多个小时的飞行,终于抵达了美国加州旧金山。

    这次考察团的行程由东星集团安排,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先是吸引了市里不少部门的关注,紧接着当市里真的组建考察团时,报名的人数众多,市里不得不一再重申这次主要是各部门的领导们出访。

    q市不像省城,更不像沿海城市,出国的人员和次数非常有限,这一次由外商掏腰包,别提领导干部们多高兴了。基本上,这个考察团已经囊括了市里各个部门单位的一二把手,另外还包括他们的部分家属。

    在旧金山大学攻读商业经济学的王筠和韩瑾瑜,到了机场迎接他们,由于考察团人员众多,两个女孩还特意请来了一位同学,引起了林强生的注意。

    王筠拉着一个漂亮的姑娘,向林强生介绍道:“强生,这位是我的旧金山大学同学,利智,利小姐,她是来自香港的。”

    利智落落大方的伸出手和林强生相握,笑道:“您好,林先生,其实我来自上海!”

    “利智?”林强生惊讶的看着这个鹅蛋脸的姑娘,和她握了握手疑惑的道:“你怎么不在香港吗?”

    “咦?”利智惊讶的看着林强生,摇了摇头:“没有啊,我还没回去!”她非常疑惑,林强生和她第一次见面,但为什么却好像认识自己。

    韩瑾瑜正招呼着众人,这时看到林强生和利智聊了起来,她翻了个白眼,对考察团员们说道:“大家拎好行李,随我来,不要掉队啦!”

    余宏达和老伴,还有孙女走在最前面,然后是丛福奎和他的妻子,还有他们的儿子、媳妇、孙子,全家出动。

    丛福奎招呼林强生说道:“小林啊,我们走喽!”

    林强生回头说道:“好的,大家跟紧了,我们已经包好车了,可以直接把大家送到酒店去!”

    “真好,小林安排的真是细致啊!”余宏达的老伴夸道,众人也都对这趟旅行非常满意,如果是他们自己坐飞机,哪能安排得这么好,外资就是外资。

    余宏达倒是觉得与有荣焉,身为团长,此次考察团的负责人,对大家说道:“众位都跟上,别掉队!到了酒店挨个点名,别把人丢在了国外!”

    “是,知道了,老书记!”众人哈哈笑道,随王筠和韩瑾瑜走出了机场。

    利智也来帮忙,她事先听说这些人是国内来加州考察的,还都是当官的。她本身就是在旧金山大学学习商业,当然希望在这方面有所发展,所以对这次接待,她就像工作一样认真。

    东星雇佣了三辆城市客车,才装得下这80多人。另外头前带路的还有一辆大捷龙商务车。

    这款mpv商务车已经在北美卖疯了,85年全年生产销售量达到了25万台。自从美国汽车公司被林强生收购后,迅速摆脱了困境,重新注入了资金,am旗下的5家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如今豪华商务车已经成为了最赚钱的车型!

    与考察团同来的,还有东星汽车研究所的5名工程技术人员。此前经过了严格试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