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民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民科- 第3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田瞪了一眼老伴,生气的说道:“别人家签我就得签。到了城里有这么好的土地吗,我偏不走看他们能把我怎么样!”

    这时候从村口走进来一群人,宋永佳带着小伙伴们来了老田所在的村子,他站定在村口拿出一张名单,上面第一个人名就是老田,还写有他的家庭地址。

    “宋哥,我们真的替林强生卖命?”他的一个发小问道。

    宋永佳看着从小在一起玩到大的邻居,笑着说道:“我们不是卖命,只是给林强生工作而已。”

    “哼,别忘了李正光和大崔他们的下场!他们也替林强生干过活可最后被这小子亲自弄进了监狱。正光都被关了两年了还有三年才能出来,大崔还有一年!”一个脸色微黄的年轻人用汉语夹带着朝鲜语说道,他的话也赢得了其他人的认同。

    宋永佳看了看小伙伴们,他依然笑呵呵说道:“正因为大崔和正光早晚得出来,所以我们才要努力干出一番事业来将来好迎接兄弟归来!这些事情我也知道,我不说不等于我忘了林强生怎么对待我们兄弟的,但现在的滨城不是几年前了,我们都需要忍耐!”

    他的小伙伴们一个个暗暗的咬着牙,他们也知道宋永佳说的在理,现在就报复林强生没准就会招来更大的打击。他们现在也只有靠着忍耐才能等到机会!

    一帮人沉默着来到老田家,众人商议一番后分成了两拨假装的吵了起来。

    门口突然的吵闹声把老田一家人惊动了,等老田和儿子走出房门就看到门口围着一帮人已经打起来了,而且还有人往院子里扔砖头好像没砸准失手了一样。

    眼看着越闹越乱。老田的儿子有些恼火的叫了一声:“都干什么呢,你们什么人别在我家门口打架!”

    “哗啦!”一块砖头飞了进来把老田家的玻璃一下打碎了,这回老田也急眼了,他大吼一声骂道:“哪里来的小王八羔子,作死!”

    老田拿起一块砖头打开门走了出去,小田也跟在后面。

    宋永佳向人使了个颜色。这些人像是商量好似的把老田爷两个一下子围了起来,纷纷出手劈头盖脸就把老田和儿子打了一顿。

    “哎呦,谁打我!”老田后腰上被踹了一脚,他儿子也双拳难敌四手刚招呼几下子就被人踹倒在地脑袋上和身上都挨了几脚。

    等老田老伴和女儿闯出门来大叫大嚷的救人的时候,这帮打架的人向商量好了的一样转眼就都跑出了村子。

    “哎呦,这是谁家的兔崽子!”老田捂着屁股站了起来,他见儿子躺在地上半天不动弹赶紧忍着剧痛蹲下身查看儿子的伤情。

    “弟弟儿子”的一阵乱叫,小田总算被家人摇醒了,只见他坐起身揉着脑袋好像被打得不轻的样子。

    “不行,咱们得找派出所说理去,哪来的一帮小兔崽子把我儿子打了!”老田对儿子还是比较在意的,这回儿子被打得不轻他马上就不干了。

    宋永佳一帮人跑出村子见后边没人阻拦,他们蹲在路边哈哈大笑,先前说话的发小人对宋永佳笑道:”宋哥,我算服了,这招还真行打了人就跑!我刚才踢了那小子好几脚可算出了口恶气!”、

    众人都哈哈大笑,他们虽然没敢往要害上使劲招呼但下手也不轻。

    宋永佳笑道:“林强生不是说以德服人嘛,我就按他的意思办!”

    “那咱们干脆就把人打残这样就能怪到林强生的头上了,反正我们就说是东星集团指使的!”另一人说道。

    众人都点头同意,但宋永佳却摇了摇头说道:“这样不好,把人打残了我们也栽进去。咱们就按刚才这么干,名单上的人一个个打过去,咱们不说但最后要让老百姓都知道我们就是东星集团的人,是东星集团打的他们!”

    “这样好,咱们就暗中败坏东星的口碑,让林强生的名声臭大街!”宋永佳的发小哈哈笑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七章 筚路蓝缕() 
d

    林强生来到了已经快要入夏的胡建省海沧县,从国外聘请来的石油化工专家和工程规划师已经先期赶到了这里,解放军总后勤部所属的一家单位已经在这里搞起了三通一平工作。

    林强生到了海沧之后才了解了他的石化项目给这座县城起了多大的变化,由于这里地处厦门,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城市。国家为了吸引外资已经给了特区许多优惠政策,改革者们当然希望这里能引进一项里程碑式的大型投资,作为标杆象征更多的吸引来港澳企业和外国资本!

    而另一方面,海峡对面的tw岛已经拥有较完备且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化工产业,而且化工已经是tw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这一对比就显得大陆这边的技术和实力过于落后,一点也没有显出社会主义优越性!

    作为近在咫尺的胡建省当然也有建设化工产业的愿望,因为他们看到了tw依靠着轻工业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和超速发展,产品大量出口海外赚到了无数的外汇,更有亚洲四小龙的美誉!

    胡建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tw却只有3。5万平方公里,但小小tw的经济实力却是胡建的多少倍。所以国内很多人看到了一条发展轻工业快速崛起的道路,而轻工业又离不开化工产业的支持,胡建省十分适合发展轻工业和化工产业,建立一座大型的石化原料生产基地正是他们一等一的发展目标,把国内的化工技术水平和实力提高上来,成了中央和地方最现实和迫切的需要!

    先前林强生宣布投资计划的时候,把其中一家一体化工厂放在了海沧,最高领导人一句话就在海沧县划拨给了东星公司15公顷(15平方千米)的土地予以支持,而且语带鼓励承诺中央一定会大力支持东星集团把石化基地建设起来。

    这么巨大的支持何愁项目不成功,其实林强生一开始对搞石油石化也是有些顾虑的。这个产业不像是汽车、电子,它是能源型资源型企业,在未来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掌握了市场话语权!

    投资大规模自然就大,牵涉行业企业部门众多。各方利益繁杂,难保东星公司会把握准政策走向,最重要的是与政府关系的维护!

    但是也正因为石油化工产业是一国之命脉,这个产业关系重大甚至能影响到国家决策。为了东星集团的产业健全也为了在国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林强生决定即使没有搞石油石化的经验也要试一试!

    王永庆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台塑,他也不是就靠自己把台塑建成世界强企的,有无数人才精英进入台塑被他招揽至麾下共同建立起这家石油化工王国!王永庆就是林强生的榜样!

    幸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几年间欧美等国都因为高企的油价和产品过剩进入了经济滞涨时期,前几年仅美国就有数万家企业倒闭。这其中也不乏石油化工企业。

    王永庆也正是趁着这次机会收购了一些美国中大型石油化工公司,把台塑扩张成了准跨国企业!

    林强生当时也在欧美各国大大抄底了一番,不但买进了很多工业技术连设备也购进了很多,其中就有不少关于石油石化方面的。

    自从东星建立以来他从欧美收购的大量机械设备和技术专利以及工艺诀窍,都被他倒卖给了滨城以及国内的众多企业,其中还有大量设备投入进了工业新区内被东星控股的工厂当中提高了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

    林强生也早就做起了二手机械设备的买卖,好的留下自用或者等待升值,普通的就赶快处理掉。但是还有很多设备是一时价格太高没有找到下家留在了手里,这些多以重型机械和化工机械等大型设备为主,东星的石油石化工厂开始建设这些机械设备也有了用武之地!

    同时。他也收购了一些美国的中小型石化企业,聘请了一些石化行业有经验的管理者和工程师以及很多技术人员。他不像王永庆在美国搞什么温情企业,为了站住脚根即使产业陷入整体性低迷也不好意思裁员,宁可拉低集团全体员工工资水平也要保住美国工人的饭碗,林强生在这方面没有顾虑。现在国内的石化产业开幕,这些人也才得到了重新工作的机会。

    tw人也很会算计,在改革开放的后2年里众多外资企业中也只有tw资本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是最低的,但他们在国外却不是这么干的!

    总后勤部赵南启上将在厦门召开了有各大军区后勤部长参加的工作会议,会议期间赵上将会同胡建省和厦门市领导预先在海沧半岛进行了勘察。

    海沧半岛与厦门岛市区隔海相望,半岛东北部与厦门仅隔一条宽约1公里的海峡。其东南部分地势平缓开阔,而且居民不多只有几个不大的自然村落。半岛陆上交通便利修铁路也很容易,半岛最远处距鹰厦铁路只有十几公里,半岛沿岸海域最深处达14米可建良好的海港码头。这里确实是建设大型企业的理想场所。

    半个月后,海沧计划前期工程图纸完成,这批图纸重约十公斤,被中方石油化工专家们进行了仔细研究,研究结果认定这是非常可靠的一份施工图纸完全可以照此执行。

    林强生也很满意,东星聘请的主要工程设计师都是来自欧美著名石油企业。如美孚石油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和西方石油公司。这些人工程建设经验丰富,图纸信手拈来,实际上他们只要把欧美现成的经验拿到中国稍加改造就行了。

    由于海沧一期计划是建设一座年产3万吨乙烯的裂解油厂和一座年产5万吨汽油的石油裂化厂,还有与两者配套的乙烯深加工厂和油品深加工厂。世界上很多石化企业的乙烯都是自己消化的,可以支撑聚乙烯聚氯乙烯等产品增加附加值,而石油裂化也会产生各种有价值的产品,可以加工润滑油添加剂等工业产品。

    林强生第一期项目计划没有王永庆的海沧计划来得大,经过中美专家的联合探讨依据现实情况第一次合作先来试试手还是靠谱的。

    林强生和朱容等人带着图纸再次到海沧进行了校勘,这时候总后勤部派来的这支队伍已经正式更名为了新兴集团,总经理名叫张小军。

    他站在工地边上,从脚下到远方一直到海岸边都是东星集团的地盘,现在这片土地上有数千名工程兵参加劳动有上百辆工程车特种设备参与了施工。

    大建设的场面气势磅礴让人热血沸腾,林强生不禁想到来日他的石化王国建成将成为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基础,而且只要计划顺利生产规模提高上来它将成为整个亚洲的石化产业的重要生产环节!

    在中国政坛上凡是叫什么小的基本上都是红二代,林强生对这位新晋大型建筑企业的负责人也十分看重,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态度而影响了工程质量。

    经过张小军的介绍,他才了解这家从总后勤部独立出来的建筑企业有下属1多家大型厂矿,并拥有一支强大的施工队伍!

    这家企业融合了多支在国内声誉卓著也曾在国外承建过重大工程的优秀工程兵部队,他们尤其擅长于修建各种输油管线、油料仓库、大型油罐容器,而且他们还有石油石化方面许多器材的制造能力!

    林强生对有这支优秀的工程施工单位参与大石化建设也比较满意,他知道国内是真的把最优秀的人才和队伍送到这里来了。

    他欣喜的看到工程兵们已经把存放物资器材的仓库和一些零配件加工厂建起来了,还没有来得及建起来的仓库厂房则用上了军用帐篷,这样许多施工器材和设备配件可以采取就地加工。

    林强生高兴的对张小军说道:“我对咱们军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十分佩服!大石化项目能请来军队企业参加,我代表东星集团感谢国内领导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多谢新兴公司!”(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启山林() 
听着林强生的感谢话,张小军也笑着说道:“我们新兴总公司也十分感谢林先生把大石化项目交由我们军工单位承担,我们一定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尽快交付工程!”

    这次新兴总公司接到的建设任务规模异常的庞大,原来总后勤部想着林强生能够把三通一平和厂房、仓库的建设任务交给军工负责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他们也没想到的是林强生竟然提出来把三期海沧工程都整体打包给总后勤部,以后的一期二期工程完成时海沧石化工厂将达到年产80万吨乙烯的庞大规模,这可是数十亿美元的大工程!( 茂名三十万吨乙烯工程,1992年8月8日批准建设总投资110。78亿元人民币)

    总后勤部迅速的成立了这家新兴总公司,现在部队都是允许经商的,总后真可谓是坐在家里头钱就送上门。尤其这个合作计划也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大力支持,现在国家上层正在讨论裁军大事。一方面是国家经济困难财政吃紧,而另一方面中国拥有与苏联持平的军事人员数量,但400万陆军的装备水平却极其落后。现在战争已经不是靠着人数就能致胜了,中越战争已经充分的暴露了中**队缺点,在全是速射武器武装起来的越军面前中**队伤亡惨重!

    最高领导人已经下定决心要裁军,中**队已经到了不整不行的地步!

    与人们普遍认识相反,尽管当时中**队有400万人,但连队并不充实,臃肿的是各级机关。各级机关副职过多,每个军区有十几名甚至几十名领导,还有什么“团职保密员”、“营级打字员”等等。而世界主要几个国家的官兵比例是:苏联1∶4。65;联邦德国为1∶10;法国为1∶17。而中国却是1∶2。45。

    每2。45个兵就有一个领导,机关单位到了关键时刻能上战场吗!

    286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不是“肿”在作战部队,而是在各级领导机关。因此,与其说是“精兵”,不如说是“精官”。

    海沧计划率先的签订下来,这也是最快完成的一个协议。 数十亿美元大大的增加了国内的外汇储备。也符合286精兵简政从国外采购先进武器建设强军的计划!

    当然,数十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