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民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民科-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的设备和技术,是不是这样我可是一直惦记这事啊!”

    陪同前来的王守觉笑道:“听说林先生的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过来的,京城的国营东光厂也上了一条生产线。就不知道比那条能先进多少,处于什么水平!”

    省里方面的领导看到这种情况也不好说什么,大家只能笑着陪同领导去参观工厂。自从工业新区建设以来省委省政府方面近乎成了配角,每次中央来人都是要见林强生的,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林强生把万里请到了凯迪拉克赛威的车旁。这种豪华车一看就与众不同比别的轿车都大上了两圈。

    万里感兴趣的向林强生问道:“我们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豪华车,听说哈汽的雅阁轿车不错,现在是政府专用车了和这辆车比起来怎么样?”

    林强生笑道:“欧美毕竟是老牌的工业国家,做这种豪华车也是很有底蕴的。雅阁毕竟是中高档跟这种豪车不是同一级别的,在国际上属于b级类轿车。我们国内轿车的工艺水平和技术实力,和这种发达国家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万里点了点头坐进了车里说道:“我们国家现在改革开放了,外国的东西随着国门大开就会大量的涌进来!时间不等人啊,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林先生在这方面做的很好,给中外人士起到了很好的榜样带头作用,由你参与的两家汽车公司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内很有可能进一步限制进口汽车的数量,国家希望你以后再接再厉,能把国内的轿车缺口这块补上来!”万里看着林强生向他慢慢说道。

    “哦?国内果真要进一步限制进口车吗?太好了!”林强生高兴的叫道,中央要是有这样的心思他何愁几年后的汽车进口大潮!

    琢磨着万里说这番话的含义,林强生笑着说道:“请中央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的,目前滨汽的产能有望突破年产10万辆大关,哈汽的雅阁也会很快提高产量,毕竟他们的工人素质很高,估计也会很快达到年产7万辆!”

    万里笑着点头说道:“这两年进口车的数量总体来说是减少的,尤其减少了从独联体等国的进口轿车。给国家结余了不少外汇啊,这还多亏了你们!”

    “请中央放心,进口轿车限制后滨汽和哈汽绝对能满足国内的轿车需求量!”林强生信心十足的说道。

    “好!我就认你这个保证!”万里拍了下大腿爽朗的笑道,这也是他代表中央想要的答案。

    去工业新区的一路上林强生的心思七上八下的。很明显这是中央托万里转告他的话,关键是林强生不知道这是上面哪些人的意思还是集体决策。

    “芯片生产需要高洁净车间甚至是超洁净车间,我们车间的洁净程度达到国际a级的标准!我敢说目前国内还没有和我们处于同等的芯片生产车间,我们这个车间就是在国际上也是属于第一等的!”众人依照车间要求都换穿了无尘工作服,林强生向万里等人介绍道。

    “哦?王守觉所长俞忠钰厂长,咱们一起看看国际一等的芯片生产车间是个什么样子!”万里招呼人说道。

    俞忠钰到了近前。他又亲自向林强生介绍道:“这是国营东光厂的厂长俞忠钰同志,东光厂在今年也上了一条3英寸生产线。说起来,他们比这家半导体工厂还要早一些开工!”

    俞忠钰五十多岁,见到林强生并没有同行是冤家的那种情绪反倒是热情的握住林强生的手说道:“多谢林先生给我们这个参观的机会!我从厂里带来了几位同志也随着我参观贵厂,麻烦您了!”

    林强生看着俞忠钰介绍的东光厂的来人都是四十多岁技术人员的模样,看着他们的精神劲头,估计俞忠钰已经把厂里最精英的人物都拉来了打算要把林强生这里的一切看光光似的。

    林强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没关系,欢迎,能看多少是多少!”这种同行的窥探林强生才不在乎,国内也曾窥探过国外的很多技术可是很少有领先谁的案例。

    他带着参观的人员从公司的ic设计工厂开始:“这是我们的ic设计部门,您看到的我们每个设计人员都人手配备了一台微机进行ic设计,这里也是作为本公司ic设计人员的培训基地!”

    万里一行人进了一处灯光明亮异常洁净的大型车间,这里有着二三十名工作人员,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四五名外国人,令参观人员震惊的是竟然每个人都有一**立的微机进行操作,而且这些都是设计人员!

    要知道在国内的研究部门是重理论轻工艺的,设计部门就更不被重视了。在很多研究所里设计人员还在进行着大量的手绘工作,如果设计人员要使用计算机那是要提前申请的。设计人员连机房管理员都不如,不但挣得没人家多关键时候还得求着人家!

    可是这些了解内情的人在林强生这里看见了什么,居然是整间的相当于国营东光厂的洁净厂房竟然只用于ic设计!这简直难以置信,他们东光厂的电路设计人员还挤在一间不到20平米的房间里,成天围着一台电脑打转呢!

    “你这里还有外国人在工作?不怕泄露技术机密?”王守觉不解的向林强生问道。

    他们走到一名设计人员的身边,这名设计人员正是一位戴着眼镜的金发外国女子。

    “这是我公司在国外聘请的电路设计师,在国内电路设计人才极其的缺乏,而且这样的人还大多掌握在国家的手里,为了发展我公司只好在国外高薪聘请ic设计师,这些外国设计师也带领着国内人员进行产品开发,这样就能让他们尽快的掌握本领。我们公司还会在美国西雅图和硅谷设立ic设计研究所,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国外智力!”

    “这是protel电路设计软件,在电脑上能进行电路设计!”东光厂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惊讶的说道。

    “我在国外的期刊上见到过,我向上级申请购买,可是一套软件的价格竟然高达1200美元!”他向同事介绍说道。

    “这里好像每台电脑都有一套这样的软件!”同事悄悄的向他说道,指了指三十多台电脑。只见上面都是这种软件,操作人员熟练的运用它。这种电路设计软件让设计师们抛开了繁琐费时的手工绘图,使电路设计提高了不知多少倍的效率!

    “真是不敢想象咱们国内竟然也有这样的设计环境,我还以为这样的场景只能在国外出现呢!”两人感叹着。(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一章 国内外的差距() 
林强生自信的看着参观的众人说道:“你们看到的并不仅仅只是这些,我们公司还在美国硅谷、西雅图成立了电子技术前瞻部门,对电子新技术新科技或投资或收购,充分的运用国外的技术优势和人才储备为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国内现阶段电子产业人才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国外的人力物力是一条快速的企业发展之路!公司不会局限在国内,会在世界舞台上积极与世界著名企业竞争,利用别国外先进技术基础让自己在起跑线上就不落后于人!”

    俞忠钰和王守觉互相看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的摇了摇头,国内真是没法比,首先在ic设计这一块就没人家重视。:../在这里看到人手一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有电路设计软件,这样的大投入根本是国内做不到的,更别说聘请外国人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了!

    万里看到这里,不无忧色的说道:“国内发展计算机技术的确是慢了一些!”

    俞忠钰看着这里的工作人员疑惑的向林强生问道:“林先生,你这里人员挺多的,都是你自己积累的吗?”

    林强生叹息的摇了摇头说道:“这些人都是从我创办的飞翔技术学校挑选出来的计算机学员。不瞒大家,想当初计算机学习班刚开办的时候是真的没人来学,根本没几个人明白学完计算机能干什么!我要这些人学电脑的时候还得求着他们,承诺给他们解决工作!如今想招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实在太难了,仅有的一点人力还都被国家承包了!如果上级能在计算机方面多宣传一下,效果能好一些!”

    万里点了点头郑重的说道:“你说的对,只要有了人才我们就不难发展起来,国内的计算机教育是该抓一抓了!”

    林强生笑着说道:“那就太好了,国内的事就怕认真,只要上级一提倡底下就都好办了!”

    有了国家上层的重视,尤其邓老的一句“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之后国内马上就形成了第一次学习计算机热的小高。潮。

    林强生突然眼睛一亮向万里提议道:“如果国内兴办计算机教育,我可以帮助国内更好的发展。美国的两家电脑公司奔腾电脑公司和康柏公司都可以同国内合作。向国内提供最优惠的计算机价格帮助国内把计算机教育尽快的兴办起来!”

    “奔腾电脑公司,康柏公司?”万里重复了一遍。

    王守觉笑道:“小林同志不老实,这两家公司明明就是你的产业嘛!”

    “是这样!这次国内电子行业大规模动员起来也就是因为这两家公司要在国内挑选零配件制造厂家,现在很多样品已经送到了两家公司在京城的办事处进行检验了!”俞忠钰向万里介绍道。

    听后万里好笑的看向林强生说道:“这两家公司竟然是小林同志的产业。果然藏得很深嘛!”

    众人笑着看向林强生,林强生毫无愧色的说道:“国内确实应该尽快的发展起计算机教育,我的两家公司在美国虽然属于中小型企业,但是技术实力还是很强的,而且国内同我合作还有一个好处!”

    “什么好处?”万里好奇的问道。

    林强生笑着说道:“咱们可以直接进行人民币交易。不用外汇结算,我想再没有比我能够给国内更多的优惠了!”

    “人民币结算,这倒是个十足的好消息!”万里听到林强生居然承诺可以进行人民币结算,这可是大大方便了国内,现在国家正是急需外汇的时期,一方面要发展国家急需的建设一方面又是紧缺的外汇,如果林强生能给国内方便那是再好不过的事!

    万里等人参观芯片车间,这里完全是现代化数控化的生产方式,操作人员只需看着电脑屏幕进行操作。他们一行人见到了封闭式的生产设备,全自动化的光刻机

    “林先生。就你所知国内和国外在半导体制造上的差距究竟是在哪里?”俞忠钰向林强生问道。

    林强生看了看俞忠钰说道:“技术、材料、设备、优秀的管理者,缺一不可!就我所知,目前国内的这几项都有些缺失。过去,我们研究的技术往往不能及时的转化为生产力,同时生产力的落后、生产管理者的认识不足也不能很好的认清技术就是生产力就是企业的竞争力!”

    看到周围人都看向了他,林强生毫不客气的指出:“我认为很多生产管理者不了解技术不了解市场,才是我们国家技术跟不上国际的最大因素!缺乏竞争力、竞争意识,对技术升级麻木甚至抵制,才是国内发展技术的最大阻碍!”

    “国内长期处于低级市场环境也是造成我们国内同发达国家技术落后的主要因素,试想如果国内市场对新技术极度渴望。生产管理者认识到只有不断运用新技术才能让企业更好的开拓市场,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不断的产生新技术新思想,这些新的东西不断被企业运用到工作中去,让企业技术不断的升级生产力不断的提高。有这个良好的循环,国内的技术就会不断发展!”

    其实林强生还有话没说出来,那就是国内的管理者们大多是外行领导内行,拍脑袋拍屁股的决定多,造成了重复建设科研经费白白浪费的局面。不过这样的话就不好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了。

    众人听到林强生的这番话后都互相看了看,这是林强生赤。裸。裸的在批评国内的制度啊。他们一时之间都不好接茬了。

    林强生的话让万里也紧皱眉头,他也不得不承认林强生说的一些是对的,但是这个事也只有林强生能说出来敢说出来。

    就在这个气氛奇妙而尴尬的时候,俞忠钰笑道:“也不能这么说嘛林先生,据我所知国内还是有着一些上进的企业管理者的,就比如老俞我!”

    众人都笑了起来,俞忠钰的一番圆场让大家都轻松了不少,林强生回过味来向俞忠钰投去了一个感谢的眼神然后说道:“除了材料和设备两方面,我觉得国内在电子技术上的投入也走错了方向!”

    “就拿芯片产量来说,很多人觉得国内自己做的芯片非常少,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甚至在电子价格高企的时候,一块新片就卖到500元的高价,一台收音机才多少钱?一台电视机才多少钱?有人回答芯片设计、研究能力国内多么欠缺之类的,这方面固然有。但抛开这两个方面不谈,只说制造,以微型计算为例,我相信国内绝对有实力把它搞出来的,但是为什么还是没有制造微机的企业呢?这就体现了制造、生产、集成等困难。国内搞什么喜欢一拥而上,不管技术配套产品配套,我们先把东西做出来再说,这就造成了产业布局杂乱无章,也许制造电路板的企业在bj,但是生产芯片电容的企业却在sh,那么bj怎么办,可能该企业的领导会说,那我们自己建一个芯片工厂好了。不管技术能力行不行,反正建起来之后就用我们自己的东西,成本不是下来了吗,不是解决了富余人员了吗!可是芯片制造厂绝对不同于一般的工厂,它绝对不是人力密集型的,也不是说搞就能搞起来的。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设备密集型,就像我的芯片厂整个工厂满满的都是价值不菲的设备。这里的设备是一般的工厂能够解决的吗?!制造分为两大支撑部分——设备与工艺,我这里只说设备,我这里有的设备最贵的达到上千万美元,几百万美元的都是一般般!”

    众人听着林强生的话再看向周围全是自动化的设备,各种机械臂、自动化传送装置、加温器、传感器、精确的走位、时时的温度控制,就连气体流量也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