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民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民科-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师傅!”罗英听到杨任乾的话后想到自己的父母真走了很远的路给自己邮的东西,因为在城里邮会到得快一些,想到这些她就幸福起来眼睛也湿润了。

    杨任乾摸了摸罗英的脑袋,宠爱的说道:“师傅我走了,在这里还好吧?”

    “嗯!”罗英重重的了应一声,抱着包裹开心的笑道:“很好啊!这里是新建的半导体工厂,听说是要生产什么芯片的,我们最近一直在做上岗培训,设备好先进哦!”

    “师傅,我每个月有80元钱呢!听说正式上岗后工资涨到160,我给妈妈爸爸攒一些自己留一点,好开心呢!”

    杨任乾笑了笑,对罗英小声的说道:“平常要小心些,钱攒多了就去银行存起来!”

    “嗯,谢谢师傅!”罗英笑着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工厂新生活() 
杨任乾环顾了一下洁净的厂房,宽阔的房顶100多瓦的大灯泡白亮亮的,地面上是自流坪水泥。这样的坏境在厂房里读书完全没有问题,周围就有不少趁着午休时间看书的工人。

    自从很多工厂来到工业新区之后,林强生就以技术交流的名义把像杨任乾这样技术高超的大工召集了起来。新红旗机械厂的厂长满心高兴的还以为真的能从林强生那里学到什么技术,结果林强生借到这些人之后立马就不愿意还了,竟然想尽了办法挽留了这些人。

    杨任乾有一手铣工的高超技术,四十多岁的他技术层次一点也不比八级技工差,由于身在三线小厂那些年技术评定工作也十分混乱时有时无,造成了像他这样有一身的技术本领社会却不承认的尴尬。

    当初红旗机械厂搬迁的时候进行了考试,杨任乾以优异的考核成绩在林强生派去的考察人员面前大大的露了一手。

    铣工不单单要求会操作铣削设备,大铣工还要有天赋会设计机床,利用知识和经验对设备进行再改造再调整。杨任乾在他简陋的操作台上,利用精巧的设计完成了工作台、平口钳定位和辅助装夹的完美化设计,并且对普铣镗孔问题有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这样的人才林强生是说什么都要招揽到自己麾下的,铣工好像是万能工种,什么工都能干一点。但真的培养出一位大师级铣工是非常困难的。而在机械加工厂里却需要大量的铣工,造成了这行业入门容易高手难成的事实,在很多厂子里普铣干的是最累的活但却是拿钱最少的工种。因为会的多了反倒没有那些专业的工种挣钱多。

    老话说,铣工是三分刀,七分卡。成为一个大师级的铣工非常不容易,不仅手眼要好使而且还要有天赋,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在同等的加工条件下,谁掌握了合理的工艺哪家厂子就能大幅度节省加工成本。什么是合理呢。那就是最省劲,最省刀。最快的,还要省车。如果一个师傅干活快,可是他用的车一年就特难用,三年基本报废。那这样的铣工他不是好铣工。一个好铣工能自己编好工艺,对刀和卡具的掌握不在话下。好的铣工也必须和其它工种打好关系,得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不能自己把活干了别人没的玩了,也就是把别人的工作给铣没了。

    杨任乾除了技术好有天赋之外,难得的是认真的这股劲头!他很擅长完成公司制定的标准制度,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认真肯钻研的工作态度,图纸上的精度杨任乾完成的很好,这样的铣工是军工级别的。

    林强生向杨任乾抛出了橄榄枝。由于他不但年龄合适而且技术过硬,并发现他有做过管理工作,于是提拔他为精密仪器车间的副主任。为了挽留他。在了解了杨任乾的困难后林强生还把他的家人也接到了滨城进行安置。

    杨任乾的妻子患肝病多年,林强生把他的妻子安置在了省城大医院进行调养,家里的孩子也安排进省城的中学。安排好杨任乾家人的生活,让他毫无后顾之忧的到林强生的车间上班。

    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虽然进了工业新区的这些企业失去了不少人才,可是林强生尽量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帮助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争取让这些企业的生产线都达到七十年代末的技术水平。

    原来是马达带动的生产线,林强生给他们改造成了电力设备。还给很多工厂引进了专业生产设备让他们的生产线专业化,这样不但大大的提高了这些企业的专业制造能力而且还使生产成本大幅度减少。

    罗英的父亲原本是红旗机械厂的老书记罗沂平,因为迁回人员名额有限罗沂平把机会让给了女儿,老两口虽然很想到大城市生活,这个年代的乡下日子太苦太清贫,但是为了让女儿有个好发展好前程,他把家里唯一的机会让给了罗英。虽然罗沂平有着书记的职务求求情就能够全家一起迁来,但是原厂还是留下了不少老人,他主动留下来照顾大家。逢年过节给女儿做点好吃的寄过来也算是蛮好的,81年的春节更是千里迢迢的赶到了滨城全家在招待所过了一个春节。

    “好好照顾自己,我走了!”杨任乾笑着说道。

    “嗯,师傅我会照顾自己的!你也要注意身体,好好照顾自己和师娘!”罗英脆声的道。

    师徒两人虽然没什么血缘关系但胜似父女,在这陌生的滨城给了对方许多的温暖。

    “你们就在这里生产芯片?”两人一边走着,杨任乾一边向罗英问道。

    “不是啊,这里很大的!我们所在的车间只是光电模块生产车间,生产芯片的车间听说里边可干净啦,工人更是每天都要洗澡,穿着干干净净的白色工作服只露出一个眼睛才行的!”罗英把听说的一些小道消息加上想象说给了师傅听。

    “哦?每天都要洗澡!那跟我们那的精密车间一样啊!”杨任乾听了罗英的一番话笑着说道。

    “是吗师傅?你们的精密车间是什么样的?”罗英眼睛一亮,向杨任乾打听道,小姑娘就爱听这些新奇的事,平常做梦都想去这些又干净又有漂亮机器的车间去看看,尤其是听说天天能免费洗澡更是对她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杨任乾笑道:“我也只是听说,没亲自进去过!”

    “哦!”罗英失望的鼓了鼓脸蛋,又马上笑着说道:“没关系师傅,以后你也多多努力吧,我也努力,咱们一起加油进洗澡车间!”

    “呵什么洗澡车间,那叫无菌车间!”杨任乾大笑着说道。实际上杨任乾所在的精密车间就是无菌厂房,由于他的年龄较轻,还有着培养希望所以林强生就把调到了超精密车间学习操作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不过这种事情也不适合说给罗英听,林强生是要求过他们对超精密车间进行保密的。

    “嘻嘻人家就想着进了那里天天能免费洗澡了!”罗英害羞的笑了笑。

    杨任乾把罗英送回了宿舍,这是一处短期建立起来的简易楼,离着工厂并不远。这里只是临时建筑,新工人住宅正在工业区外围建设,当初规划的时候林强生就不打算让工人新区里有大量的居民,因此他和市里商量在新区的边上建设住宅区,这也获得了滨城政府的同意。

    这座工厂的周围绿化做的非常好,尤其是到了春夏之际,林强生打算在这周围建设一批美国式的别墅住宅,专门奖励对公司做出了贡献的人员。

    杨任乾回到家照顾自己的妻子吃完护肝药,正好是吃完饭的半小时之后,非常准时。他是个十分顾家的男人,以前在山沟沟里没办法,但那时他也会千辛万苦的带着妻子到大城市去看病,那时候夫妻两只能把孩子放在家里,他们搭上去城市的拖拉机一走就是几天的时间,就这样他妻子的病也时好时坏,由于肝不好脸色常年都是蜡黄色。

    到了滨城之后,林强生给他的妻子带来的都是进口药,杨任乾听说一盒就是20多美元,这样的药他哪买的起,更是连听都没听过。妻子自从吃了进口药之后,原本的重度肝炎很快得到了治疗,脸色也好了起来。尤其杨任乾听医生说,他妻子的肝病再不治疗就有向肝癌的趋势转化,来了这里不但给了新工作还把妻子的病也治好了,杨任乾嘴上说不出来但是心里却是对林强生感激极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八章 内存、电器集成电路() 
东星半导体主楼前的小广场上矗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白色的旗帜迎风飘扬着,旗上面一个蓝色的斜椭圆中间是东星的拼音字母,林强生大喇喇的直接用了这个标志。'+新^^+

    据他所知三星现在已经把电子和半导体作为两个发展方向独立运营,这家公司的商标还不是后世所熟知的那个白底蓝色标志,它在90年左右才改成现在这样。

    林强生抢东西的能耐绝对不仅仅是浅尝辄止,他所知道的关于三星电子公司的发展模式也原样照搬到了自己的公司上。

    此时林强生正在新落成的集成电路车间参观,半导体工厂建设完成之后林兰英等科学家工程师就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了这里。

    这是一家超大超现代化的工厂,与国内老国企大而全的格局不同,这里完全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工业布局,林强生从德国请来的工业工程规划师为这家工厂设计的建筑布局生产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工厂的使用效率!

    这里有宽敞先进的制造车间,超洁净的芯片生产车间,而且从国外购进的先进的实验室就达8座!

    国内现在仅仅拥有8微米制程技术,而且还是实验室技术,大规模量产8微米制程芯片始终是个问题。国内没有整套芯片生产线的设计能力,也缺乏这方面的实践,仅有的几套是在七十年代中期从日本购进的低端设备拼凑起来的低水平生产线。

    而林强生这里却投资了上亿美元从海外购进了全套的3微米芯片制程技术生产工艺设备,这让林兰英等国内的顶尖科学工作者也激动连连激。情澎湃,这里的技术先进程度不次于一些处于芯片制造业二流的国家,看到这样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他们当然十分激动。国内苦啊,二十多年来国内只是跟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点子技术后边努力追赶,但距离却越来越大。林强生这里拥有这么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实验室可算是能够和国际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了!

    林强生花了不少的力气建立的技术隐秘路线帮了他的大忙,国内买不到的世界上的芯片先进制造设备,几次在海外求购都因为政治原因而夭折。

    不光是在芯片制造领域,就是在很多民生领域甚至医学领域,国外也都在卡着中国的脖子。像高档车铣削刀头高档数控加工系统等,这些先进技术国内没有的外国人就是不卖,即使明知挣钱也对中国进行严密封锁,就是千方百计的要遏制中国的技术发展!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外国人不提供给我们就因此而仇恨外国人。毕竟谁让我们自己没有呢,说到底还是得自己发展技术才是最可靠的!

    林强生通过和意大利柯马公司的大规模长时间交易,使得很多原本的柯马公司内的中高层都因为林强生而有了很大的成就。林强生通过这种方式和这家公司建立起了较牢固的友谊和稳固的伙伴关系,通过意大利人建立起了一条隐秘的连接欧洲先进技术设备的交易路线。

    他早早的筹划布局,在欧洲建立了一条从意大利经以色列到东南亚的秘密运输路线。利用东南亚混乱的轮船登记制度偷偷摸摸的向国内输送先进技术设备。

    这条贸易路线是林强生用几年的时间数亿美元的代价才建立起来的,其中也有不少的运气成分!

    首先得在国外建立势力,而且还要遇到了对的人,幸好他比较幸运的先找到了意大利人。虽然意大利足球踢得很厉害嗓门也挺大,但是它却是欧盟内有名的政治侏儒,桀骜不驯而又有些上不了台面的意大利人天生就有反叛的性格,怎么能忍受得了这么衰的地位!所以意大利人天生就看其他欧洲国家都不顺眼,总有一种想当初老子也阔过的心理!

    意大利是国际著名的非法艺术品交易买卖市场,所以非法交易在意大利是很有传统的。

    据林强生所知,世界上秘密技术交易干得最好的是南非这个国家。由于实行种族隔离政策而被很多国家厌弃贸易封锁的南非在世界贸易中处处碰壁,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不断的向南非行政当局施压,不只是在政治上谴责经济上制裁,在技术、先进设备等多方面对南非实行大规模封锁,并且英国还不断的向美国施压,促使较为亲近南非的美国转变立场。而南非的边境局势不稳,在北方都是它的传统敌人,其中还有一只国际小强古巴参与其中,它曾派空军对南非的空军部队进行打击,南非落后的战斗机敌不过古巴空军。他们急需先进的战斗机和先进的武器设备以应对不利战况。

    而南非买不到先进武器只能逼迫他们自己生产。这就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先进技术。为此他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南非在七十年代末就开始在国际上建立隐秘的贸易路线,一些国家单位伪装成民间公司四处出击,他们还为此团结了在中东受孤立的以色列人向他们提供资金一起研发技术。又想办法购买到一些用作武器的材料和先进设备,为南非的技术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中国由于长时间对外交事务采取鸵鸟政策,过于重视外国看法,以至于在技术设备等方面始终缩手缩脚,国内连卖武器都怕国际影响更不用说私自交易技术设备了!

    国内不敢干的事情,不代表林强生不敢干。为了赶上先进国家的技术,能用上的手段林强生全都用上。

    东星半导体建立之初,林强生就制定了发展策略,以内存、彩色电视机等电器集成电路为探路石向半导体行业进军!

    “小林,你看看这块集成电路板!”林兰英亲切的拿着一块电路板给林强生观看。

    小伙子对半导体行业的热情没的说,这里不但有全国最先进的芯片生产线而且还有国内没有的大规模资金投入。

    通过接触,林兰英也发现林强生的眼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