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民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民科-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百一十九章 扶苗助长式发展() 
在座的众位公司领导把目光都投向了林强生还有林向荣,其中的兴奋难以言表。『≤,

    林向荣也摸不着头脑被众人看得有些发毛,于是他向林强生问道:“强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这家外资企业真的要投资这么多钱就是为了在国内开出租车公司?”

    林强生点了点头向大家解惑释疑的说道:“不错!我们公司的确有这个计划,我们不只要在京城开出租车公司还要在沪上在羊城,我们的想法是逐步的在全国建立出租车公司。所以,在座的领导,你们汽车公司生产的捷达轿车我们还会继续采购,不光是这9万辆!等到出租车公司做大了,那就是10万辆20万辆!”

    听到林强生说出的惊人话语让会议室的众人更为惊讶,有人怀疑的问道:“那以后的采购都是用的外汇?还有,你能做外资企业的主吗?”

    林强生耸了耸肩膀说道:“现在我无法证明,能不能做到以后您就知道了,等我们和中央的同志协商好并签署协议,您到那时候再看!”

    问话的副总见林强生这么回答也没什么好问的了,这位齐近平同志都从京城赶到了这里,明显上层抱着很大的诚意来的。

    齐近平和李刚说了几句话,李刚转头对众人说道:“林向荣同志和林强生同志你们留一下,其他人出去吧!”

    众人听到总经理的吩咐后纷纷起身走出了会议室,虽然大家还有疑问但此时显然不是刨根问底的时候。

    “这林强生也不知道在外企是什么职务,竟然能代表外国人在这里和中央对话!”有人疑惑惊讶的道。

    “是啊,早就知道外资那边工资待遇好,没想到这个林强生也能在外资公司做半个主,他都到这个层次了那得什么级别!”另一位感慨的说道。

    目前滨城汽车公司、黑科公司和新组建还在进行设备安装人员培训的哈飞汽车公司。这三家公司在滨城可谓是众人皆知的香饽饽,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领导干部的子女都想要进入这三家公司工作。

    但是滨汽和哈汽最起码还算是国企,和市里多多少少有些联系,想要进入这两家公司只要能找到关系还是能够进来工作的。但是黑科公司作为外资企业他们那里的制度可是严多了,很少卖人情更不会在意小小领导的面子。当然,这年头的外资企业谁也不敢招惹。一丁点小事都有可能上升到外交事务惹来外事单位的关注,大家躲着还来不及怎么会去惹麻烦!

    “林强生同志,今天我们双方就先聊一聊透个底,我也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齐近平向林强生说道。

    林强生点头道:“好的您问吧,我一定知无不言!”

    齐近平疑惑的问道:“你真的对国内出租车市场这块有这么大的信心?投入巨资要在国内建立庞大的出租车公司,在目前这可是个很难盈利的行业!”

    林强生认真的点头说道:“我相信国内出租车行业有大的发展前途!随着国内居民的收入提高,尤其像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还有沿海的一些城市的人们,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和思想开放造就了不少的千元户甚至万元户!他们出行必然会想选择一种更发达的交通工具,这样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显示身份地位。这时候的出租车行业就有了发展的条件!而我国的出租车行业起步迟发展慢,像很多城市甚至都没有出租车。我觉得现在进入出租车行业正是时机,我相信只要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很快就能实现盈利的!”

    进入出租车这个产业何止能做到这些,如果早早的控制了出租车产业,那林强生就相当于间接控制住了国内的汽车产业啊!

    在国内尚没有放开个人购车的限制,汽车企业想要大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购车都是需要各地方政府审批的,来买车的绝不会是个人而是一个个单位,他们拿着条子过来汽车公司提车。汽车公司在这个交易中往往看不到现钱。地方政府可能会晚些时候打钱给汽车公司,这还算是痛快的。如果遇到不痛快的地方政府迟迟不给汽车公司结账。这样的地方多了,汽车公司就要成立庞大的讨债队伍去到全国各地讨债,也许地方政府会拿着各种各样的物资应付汽车公司,这就又给汽车企业增加了巨大的负担!

    在计划经济往往一家工厂会越做越大,这个工厂里边什么都有,学校医院商店幼儿园。基本上什么物资都能消化,一家工厂几万的职工家属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但像滨汽这样刚刚成立的新公司,领导们的潜意识里还是向往着建设一家现代化型企业,自然就不能像计划经济型企业那么发展,如果把厂子越搞越大最后搞的像国内的老国企一样。那不但上面会怪罪他们,他们自己也会觉得很失败!

    假如控制了国内的出租车产业,如果全国的出租车数量按100万辆计算,汽车企业有100万辆的产销量,满足了这么大的汽车制造总量,这样国内的汽车产业就彻底的发展起来了!

    汽车企业不但能得到发展资金,还能最大的振奋国家发展汽车产业的信心,给国内的汽车产业注入强心剂,让中央的领导们更坚定的发展轿车!不要像历史上那样在80年代初喊了一阵子以轿车产业为发展重点,到了82年83年就大规模的开始进口轿车。国家领导人最初喊了几年的口号,结果几年之后看到的是国内的轿车产业犹如乌龟爬似的发展速度,上层立刻对发展轿车失去了信心,到最后也没人再提轿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这个事了!

    林强生就是要拔苗助长,就是要在沿海还没有人敢大规模走*私轿车的时候,利用巨量订单把中国的轿车产业发展起来!利用出租车行业的巨大需求量,把国内的轿车企业拉起来扶一把,把它们送上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

    同时林强生还有更深的目的,控制了出租车行业就等于间接的把手伸向了国内的旅游行业和能源行业。

    出租车能沟通很多地方,机场到酒店宾馆、到旅游目的地。出租车行驶过程中需要汽油,这就要和国内的能源行业达成合作关系。现在国内还没有三桶油那样强劲的垄断型企业,作为最大的客户当然能够对国内的能源产业形成影响!

    当然,这些事情林强生是不会向任何人说的,关系太过重大。自己的想法能够影响到的事务和人物太多,如果现在让别人了解了自己的意图,那肯定会把自己拍死在野心萌芽时期,因此林强生对齐近平也只是说了一些对出租车行业的展望。

    齐近平点了点头说道:“国内最近的经济状况是向好的,虽然现在有一些挫折,但整个经济环境比前几年是明显改善很多了!沿海的一些老百姓富裕了起来,他们也确实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上层领导希望你能充分的做好出租车公司的规划,实在不行慢慢的发展也可以。你这个同志国家还是很看好的!”

    看见齐近平露出了笑容,林强生感到极其的意外,齐近平透露的意思难道是中央领导不追究他的过去了?!

    “谢谢齐同志的关心,我也希望给国家的发展出力!出租车公司的建设不但能丰富国内的经济建设,还能最大的促进国内轿车产业的发展,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国内的汽车产业本来就是后进,只能想方设法的找机会寻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追上世界汽车产业的先进行列!”林强生感慨的说道。

    齐近平赞同的点头,看了看李刚和林向荣笑道:“这个想法很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也正是觉得出租车行业能和轿车制造行业配套起来,两个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他继续笑着说道:“我也希望林强生你能把出租车行业发展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有发达的出租车产业!我希望你好好的发展它,要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

    林强生想道,这是得到了这位的支持啊!自己已经有了和这位合作的良好开端!

    林强生兴奋的马上站起来向齐近平大声的回答道:“是!我一定努力做好!”

    几人看着林强生的表情不约而同的笑了笑,在这种氛围下,他们很容易的忘记了林强生实际上是他们协商谈判的对象。(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章 林强生的野望() 
接下来齐近平和林强生就出租车公司的组建问题进行了讨论。+◆,

    国家先前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是粗放式的,出租车公司被放在了交通部门的公交系统之下,各地方自己组建出租车公司。

    现在林强生要大规模投资这个行业,以他的计划将投入进这个行业几亿的资金势必会让出租车产业爆发式的大发展大跃进。

    国内以前没有这样的经验,国外倒是有这种规模的公司,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何况国外的出租车行业从20世纪初叶就开始发展起来了,经验积累极其丰富,管理方式方法都是适应人家本国需要的,并不适合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我建议以bj出租车公司为班底组建轿车出租车股份公司,我们经过考虑还是成立这种形式的公司比较好,林先生你打算投资多少资金?占有公司的多少股份?”齐近平试探的问道,这也是他们想到的可以合作的方式,最好不要让投资方撇开国内,几人决定问一下林强生能不能与中方的一家企业合股经营。

    林强生早就预料到国内不可能单独让他干这么大的买卖,如果是投资规模小那还罢了,这么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国内是肯定要参与的,搞股份经营也是他预料到的一个方案,林强生沉思道:“我打算投资5亿美元,占有出租车公司的70%股份,您看怎么样?”

    齐近平看了看同来的两名同事,一位同是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一位干事都是国务院的精英,两人都是将近30岁都是极其年轻的干部。

    来的时候三人就讨论过,认为如果真的投资这么大的资金进入出租车行业,这简直是国内的出租车行业的一次大变革大发展的机遇。现在正值国内急需外汇的时候。如果外商真的有意投资这么大的外汇进来,他们就应该抓住这个时机。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另一位将近30岁的干部没有回答林强生关于股份的问题,而是问道:“合资公司的经营权决策权要怎么分配,能否如汽车公司的合作条例?投资这么大司机怎么调配管理人员上哪找,你对公司的发展有什么想法?”

    林强生客气的问道:“请问您是?”

    问话的人正声说道:“您好林强生先生。我叫刘家强!”

    “这位是国务院办公厅经济研究室刘家强秘书,那位是周正英干事,他们都是研究经济工作的!”齐近平向林强生介绍道。

    林强生向两人问好,然后对刘家强说道:“合资后的股份公司经营权由我方派熟悉出租车行业富有经验的人员管理,当然bj出租车公司或者其他出租车行业中有经验的管理者公司也会给予重任,但是决策权我方必须掌握!这关乎到公司的未来是否盈利的问题是否能健康的发展,如果不能给我们经营权决策权那对我们来说根本就没有投资的必要!”

    “司机的问题我们已经着手解决,我们开办了汽车驾驶学校,但是现在有个小问题。地方上的交通部门不给我们学员考试的机会,我们的汽车驾驶学员完成了学习课目后没有地方考取驾驶证,希望中央能给我们解决一下!”

    “管理层方面,等公司组建后会主要采取海外招聘和社会招募的方法,努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于像bj出租车公司这样的单位,我们也会留用一些原单位的管理者!”

    “对于公司的发展我有很大信心,按北上广三座城市的现有人口算每百人就需要10辆出租车,现在国内拥有的出租车数量太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我觉得5亿美元的投资并不大。况且几万辆出租车也不是一下子就涌进城市的,我打算逐步的增加出租车数量。慢慢的满足市场!”

    刘家强一边听着一边记,来的时候他们就讨论过股份比例的问题,按照汽车公司的例子占有一半的股份最好,但是他们也知道这比较困难。他们接受给予外商60%~50%的股份,这还是看在林强生要投资大量外汇的情况下。

    周正英说道:“这些问题我们签署个意向协议,我们拿着协议还得回去研究研究。只是这个公司的股份问题还得经过上级领导的同意才行!”

    林强生点头说道:“那就恳请几位向上级领导转达我的一个想法,我希望新的出租车股份公司能够单独受国务院的直属领导,不希望政出多门!就比如现在的出租车行业属于交管部门管辖,但是车辆和司机又受到公安机关的限制,如果我们投资进入这个行业交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就成了我们的上级部门。这么大规模的投资难免会因为一点小分歧就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我希望国务院能收回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权,以及未来公司年检营运等权利,这样我才能保证出租车股份公司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你是要让国务院直接管理出租车行业?”齐近平疑惑的向林强生问道。

    几人也惊讶的看着林强生,他的这个提议让大家有些吃惊,让国务院因为一家公司的发展就收回一个部门的权利这事以前还真没发生过,林强生的想法让他们很是惊讶!

    “是的,我觉得这么大的投资也应该由国务院来管理,否则我怕中间管理的部门多了到时候出了问题我找不到真正管事的人!”林强生认真的说道。

    等林强生把出租车股份公司建立起来了,交管部门和公安机关难免要向他伸手,与其将来被动不如现在就一脚把头上的婆婆们踹一边去!

    齐近平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提议我会向上反应的,你放心,我们政府一定会给予像你这样为国做贡献的好朋友加以扶持的!”

    连着谈了五天,林强生和齐近平三人谈了不少的关于公司的发展设想和行业的展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