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四邻后,渣爹感慨万千,“想不到你竟有这般气运,殿试只要不出大错,必然不会出了一甲。”
“哪里,多亏了父亲多年教诲。”
“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白灰略一沉思,“等殿试之后,孩儿想进翰林院。”
“这要看圣上的意思。”如今她已经有进士功名,尽管只有十五岁,在渣爹眼里也是个有话语权的成年人了,“只是你万不可辱没咱们楚家名声,别忘了家中姐妹们还要嫁人呢。”
渣爹若有所指,白灰点头应是,“孩儿一定注意分寸,不使他人误会。”
这一晚渣爹难得的反思了下自己,以往是不是对这个女儿太过苛刻?怎么说也是他的血脉,如今更是考中会元为他挣足了面子,行事也敦厚有礼,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对他没什么深厚的感情。
可这并不妨碍以后她在官场上助自己一臂之力。。。
等待殿试的这段时间,有士子发出不满的言论,恰巧被魏大人听见,当街将那人治了个辱骂朝廷官员之罪,拉去大牢打了板子。
之后有心闹事的便老实了,甚至不少人开始称赞其楚珩才学,像是见过她真人似的,把她夸成文曲星降世。
没办法,不吹捧对手实力太强的话,就只能承认自己是菜逼了。
四月份的殿试,白灰作为会元身穿儒服走在最前面进了皇宫大殿,点名、散卷、赞拜、行礼后,秉笔大臣拿出皇帝亲自写下的题目,挂在大殿前,高声唱读一遍,随后众士子开始答题。
一共三道题,第一题比较简单,翻译一下就是,问假设你是一县县令,发现临县县令贪污税款、中饱私囊,恰巧此时朝廷任命的御史大夫来巡查官吏,你该怎么做。
这道题的要点在于不能绕过自己的上峰直接向御史汇报,有的人可能会写自己先行找到临县县令贪污的证据,这也是不可取的,县令并没有搜查同僚的权利。
第二题,要根据‘大德者必受命’做一篇议论文。
这题出自《中庸》,前面是孔子说,舜大概是世上最孝顺的人,有圣人的德行,有天子的尊贵。。。中心思想就是有大德的人一定会承受天命,上天会让他享有该有的俸禄、寿命、地位等等。
很明显,这道题是专门让大家吹皇帝的,毕竟除了皇帝,谁敢称自己有大德?谁能承受天命?还能把谁比作舜?当然,也可以写一写历史上的明君,但是想想皇帝会怎么看待在自己面前吹别的皇帝好的人?
小老弟你思想有问题啊。
这方面白灰很擅长。
前两道题难度都不大,就看大家的论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充分,文辞是否谨慎中又有才气。
难点在第三题,假使边疆藩国派兵攻打边城,致使边城百姓丧命无数,随后我朝出兵将他们打败,藩国求和,并且奉上金银珠宝及王女,还有邻国帮忙说和,该如何决断?
如果答非要亡族以报边城百姓丧命只恨,显得戾气太重,没有大国气度,可如果轻飘飘放过去,以后是不是谁都敢来撩拨一番?反正最后赔点钱加个公主就被原谅了。
白灰思索良久,终于提笔。
皇帝在座上看着士子们或愁眉不展或奋笔疾书,真想走下去看看他们答的如何,只是怕吓坏他们。
他还指望这些人以后成为朝中栋梁呢。
历时三个时辰,期间皇帝还去吃了个午膳,众学子们却只能饿着肚子答题,殿试结束时还隐隐能听到肚子咕噜咕噜的响声。
收卷,众人行礼,退出大殿。
离开皇宫后,白灰擦擦头上的汗,上了自家马车,渣爹正在家里等着她,一见她便问,“答的如何?”
“还可以。”
对方松了口气,让她回去好好歇着,还命厨房给她炖了鸡汤。
五日后,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结果,内阁大学士魏大人念出金榜,听到一甲状元楚珩时,周围所有人目光都看向她。
此时如果是电视剧的话,这些人内心弹幕已经将画面全都盖住了。
“状元是楚珩!”“真的假的?”“为什么是她不是我?”“我不服!但是我不敢说。。。”“呜呜呜,没考好,回去父亲肯定要骂我。”“该想个办法把她娶回去,当不了状元公,我可以当状元相公。”
念完金榜,众人行礼谢恩,随后皇帝当场点了楚珩,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一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随后便是带着大红花打马游街,白灰骑着一匹黑马,身穿白色儒服,街边已经围满人,孩子们还唱着歌谣,“状元郎,骑大马。。。”
“天啊!竟然真是女子?”
“我听说她乡试就得了解元,算起来,这是三元及第了吧?”
“不止!她县试、府试、院试也都是案首!这是六元及第!”
有人酸溜溜的,“一个女子不好好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竟然出来抛头露面。。。”
然而很快有看热闹的女子把他怼了,“人家十五岁就能当状元,你快五十了只会嫉贤妒能。”
“说得好!”有那爽朗的妇人拍手称赞,“这位楚姑娘可真是给咱们长脸了,我相公若是今年再考不中秀才,我干脆自己去考个功名回来!”
第606章 外放(内阁首辅的养成)()
还有姑娘拿着绢花往白灰身上扔,她接过后对着扔花的姑娘笑了下,瞬间引得其他姑娘也纷纷抛花给她。
在她身后不远的探花郎:。。。不是说好探花是长得最好,最得姑娘们喜爱的吗?
之后,好友纷纷上门祝贺,渣爹开了场宴会,白灰已经习惯这样的场合,不管这些人说什么,微笑点头‘哪里哪里’就行了。
接着又是圣上的恩荣宴,席间众多手下败将非要她现场赋诗,幸好她早有准备,之前在家的时候就憋出一首,此时一口饮尽杯中酒,提笔,潇洒又不羁的行书跃然纸上。
写完后,众人传阅夸赞一圈,期间探花郎竟然红着脸的跑过来,低声问她,“不知状元郎可有婚配?”
她大义凛然,“壮志未酬,何以为家?”
又过了会儿,皇帝离席,众人差不多也散了,大太监拦住要出宫门的白灰,“状元公慢走。。。陛下要见你。”
白灰从袖中摸出一包银子递过去,“辛苦公公。”
对方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接过银子揣好,“状元公是个有福之人,陛下还叫了两位皇子过去。”
白灰瞬间整颗心都提起来,皇帝不会想为她保媒吧?她该如何优雅又不得罪皇帝的推掉婚事?
她行礼叩首后,皇帝赐了座,然后就不停打量她,“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学,你是怎么读书的?”
白灰愣了下,“就。。。先生让背什么背什么,让读哪些书读那些书。。。”
此时,两位皇子也到了,一见白灰,两人便挤眉弄眼的,皇帝怒斥,“什么样子?”
白灰起身跟两位皇子行礼,皇帝又招呼她坐下。
“你就说说自己平时读书的习惯,也让这两个混小子好好学学。”
白灰的心总算放下,原来是问学习技巧的。
“微臣的读书习惯未必就适合两位殿下,圣人也说因材施教,最适合教导两位殿下的其实只有陛下,其他人又不是皇子,怎么知道皇子殿下该如何做呢?”
别说,这番言论倒让皇帝眼前一亮,他打量两个儿子,自己虽然正值春秋鼎盛,可教孩子只有嫌晚没有嫌早的,与其临终前从中选择,不如现在就好好培养。。。
“爱卿说是极!”皇帝挥手,“你们两个先下去吧,过几日朕抽出时间来亲自教导你们!”
两皇子:。。。
MMP,楚珩是吧?我们记住你了!
五月初,白灰开始正式入朝上班,翰林院的工作比较清闲,论撰文史、稽查史书、纂修先朝实录记注起居管理、考查官学等等。
每人每月会有三天时间值班,因为她身份特殊,学士没排她的。
她得中状元的消息传回老家,楚老太爷激动了好几天,在家里又开了场宴席,听足了好友的吹捧。
得知她被授翰林修撰,更是担心渣爹照顾不好她,让刘氏进京,刘氏试探的推脱两句,称要在家尽孝,老太爷怒问,“你这意思是你妯娌叔伯们照顾不好我了?”
“儿媳没有这个意思。”刘氏惶恐解释,“丈夫也命我好好在家孝顺您二老。”
“得了,他要真有那份孝心自己怎么不回来伺候?你过去照顾他们父女,而且珩儿年纪大了,你这做母亲的也该好好琢磨她的婚事。”
刘氏连忙应下,她一直担心女儿的婚事,就怕丈夫为了自己仕途让女儿去攀附权贵。
随后她包袱款款,在徐氏羡慕嫉妒的眼神中进京。
刘氏一来,白灰的生活条件肉眼可见好了许多,每天早上朝服都是干净带着清香的,饮食也俱是她喜爱的口味,白灰感动的差点落泪。
翰林院的人都有些清高,开始不太瞧得上白灰,然而不过三四个月她已经跟同僚全都混熟了。
在探花榜眼还在手忙脚乱适应工作时,她已经能游刃有余处理完自己的事,跟前辈们坐一起喝喝茶、聊聊天,生活娴静而舒适。
如果没有任务,这样的生活真的挺不错,钱多事少离家近,名声也好听,结交的尽是有识之士。
有些朝臣开始不习惯跟女子一起为官,看到她时便要横眉冷对,但是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白灰待人诚恳宽和,对前辈也恭敬有礼,又是凭本事考上来的,工作有条不紊,时间久了,朝臣们也就慢慢习惯,偶尔还能说上几句话。
过年时,白灰休沐回老宅受到了热烈欢迎,期间还抽出两天给堂兄弟们上课,并留下了大量作业。
她去见大伯,“先生,弟子幸不辱命,考中状元,以后比您学历还高,您要是有不懂的大可以来问我。。。”
然后就被大伯拿书敲了几下,“能耐了,还想反过来教我?”
她嘿嘿一笑,上前给大伯倒茶,“一年不见,大伯风采依旧。”
楚子敬:“我本担心你诗赋一科拖后腿,不曾想。。。在淮州都听闻了你会试做的那首回文诗,写的很是精妙。”
她感叹道,“唉,就这首诗我憋了整整一天,当时一看题目没写过我心里慌得要死。”
诗的深度不够,只能炫技了。
楚子敬欣慰的看着她,“你如今前路广阔,行事更要谨慎,女子之身本就容易遭人闲话,最最重要的是,万不可耽于情爱。”
白灰捂着胸口,“我心里只有工作!不当上内阁首辅绝不成家。”
楚子敬这次倒是没让她出去冷静一下,而是认真替她分析,足足讲了一个时辰,才让她回去。
等她离开后楚子敬望着窗外低声呢喃,“也不知我能不能看到她成为内阁学士的那天。”
转眼两年过去,他们这一批翰林到了散馆的时候。
这天晚上,渣爹把她叫到书房,“散馆后你打算去哪一部?不如到户部帮帮我?”
“这恐怕要看陛下的意思。”
“你身份不同,陛下肯定会问你自己的想法。”
白灰抬头,“父亲想让我进户部?”对方点头,她了然道,“孩儿明白了。”
渣爹满意的拍拍她肩膀,“你年纪轻,刚开始职位不会很高,要耐下性子认真做事。”
“是,谢父亲教诲。”
然后隔天皇帝问她散馆后打算做什么,她跪倒在地,大义凛然,“臣愿以这残躯替陛下守一方土地!”
第607章 常山县令(内阁首辅的养成)()
“哦?你想外放?”
“是!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臣始终记得陛下殿试的那道考题,微臣愿为陛下鹰眼、替您看看治下黎民百姓,愿为陛下手足,替您守护治理一方沃土!”
“好!”陛下激动的拍手称赞,“朕果然没有看错你,就让你做一县之主,爱卿万不可令朕失望!”
白灰近乎虔诚的叩首,“臣,谨遵圣谕!”
系统:“真,马屁精!”
听到陛下任命女儿做常山县令时,楚子仁一脸懵逼,然而朝堂之上他也不能开口质问,憋着回到家关上院门,当即怒斥一声,“给我跪下!”
然而从来乖顺的女儿直挺挺站在那,看着他的眼神冷漠。
“你。。。”
“父亲,皇命不可违,孩儿明日就要启程去常山县上任了。”
楚子仁胸口起伏不定,指着她问,“昨日你答应的好好的。。。”
“孩儿答应什么了?”白灰无辜脸,“孩儿昨日只说要看圣上的意思,如今圣上要我外放,父亲难道对圣上的旨意不满?”
楚子仁被气笑了,“好好好!真是我的好女儿,你以为外放就能做出业绩?朝中无人帮衬,你一辈子熬死在那也就是个县令!我倒要看看你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渣爹被气走,刘氏过来把她拉回去,细细问了她要去的地方,几时回来,得知过年不能回家,时间至少三年后,当即眼眶一红。
本来白灰也不太确定该走什么路线进入内阁的,可两年前大伯的一席话点醒了她,甚至替她想好进入内阁之后又该如何处世。
大伯说,“想入内阁必须有政绩,等到翰林院散馆时,你需得外放历练,最开始应该是县丞、县令之类的,熬上几年,吏部考评为优,升任乡官,在成为三十岁前最好升到知府,再往上,没到从三品之前,不要急着调回京城,回京城后再想出来就不容易了。”
“三十岁之前,你一定要成家,不管是招赘还是怎样,圣人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会治家之人陛下又怎敢以政务相托?”
“进入内阁之后,你应该已经年过不惑,皇子们也长成了,这个时候不要急着站队,除非你跟某位皇子结了仇,不然你一定要站在陛下这一边。。。你要爱惜羽毛,名声很重要,私下里缺钱就跟家里说,不要轻易收别人的礼。。。”
大伯推心置腹的替她规划好未来,令她差点哭出来,心中久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