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苦笑,反手拔出背后暗藏的子午双钺,用了一个“丹凤展翅”的招数,双钺上挑以月刃的尖端搭上那少年的双杵,而后一引一带向两边一分,借了少年杵上的千钧之力,轻轻巧巧地将双杵拨得左右分开。
少年大吃一惊,唯恐对方趁自己空门大开进招,急忙收杵、旋身、撤步,双杵借身形旋转之势荡了起来,又一式“横扫千军”击打李靖腰肋。
“看来只有制住他再解释误会了。”李靖心中想着,左手钺向下一按压住少年双杵,右手钺向前一递,锋利无匹的月刃尖端便已点在少年咽喉之上,笑道:“小兄弟,你稍安勿躁,听我……”
他一句话尚未说完,不妨那少年双手松开降魔杵,身形向后一纵退开数丈。人在空中,少年将头微微上扬,冲天鼻的两个鼻孔正对着李靖,用力“哼”了一声。
随着这一“哼”,少年鼻窍之中钟鸣般一声响亮,从鼻孔中喷出两道白光。
李靖被那两道白光一冲,顿觉头晕眼花,身不由主地向旁一倾便倒了下去,倒下时脑中闪过一个念头:“糟了,竟忘了是他!”
第四十二章 化敌为友()
(元旦快乐!!!)
在李靖倒下的瞬间,黑焰驹蓦地发出一声蕴含无穷愤怒的凄厉长嘶。自追随李靖以来,它还从未见过主人吃亏。此刻看到李靖被那少年鼻孔中喷出的两道白光一冲后翻身即倒,也不知是生是死,登即陷入近乎疯狂的愤怒之中。
伴着这一声长嘶,黑焰驹全身是骨节发出一连串“噼里啪啦”的爆响,巨大的身躯一震,吹气般暴涨近倍;四肢的骨节皆在一阵嗤嗤轻响中冒出锐利如剑的森白骨刺。在脑门正中处,有一个小肉包迅速突起,而后“噗”的一声轻响,一根长仅五寸的黑色圆锥型小角破肉而出。
伴随着身体的异变,黑焰驹的双目连同眼白在内都变成不带一丝杂色的纯黑。它用这双宛如最纯粹的黑水晶一般的双目冷冷地看向那少年,忽地将大嘴一张,一蓬赤红中交织着丝丝令人心悸的诡异黑芒的火焰铺天盖地地罩了过去。
那少年未料到这匹黑马竟如此可怕,他虽然幼随名师学了一身本事,但究竟年岁尚幼,经验浅薄,骤临大险之下竟不知如何应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烈火临身。
便在情况将变得不可收拾之时,倒在地上的李靖忽地一跃而起,双手一张向着那少年遥遥一挥。一层波光艳艳的碧莹莹水幕凭空出现在因惊惧和绝望而脸如死灰的少年身前,成半球型将他笼罩其中。
几乎在水幕成形的同时,黑焰驹喷出的足以熔金烁石的烈火也到了少年身前。嗤嗤地轻响之声不绝于耳,火焰触水则熄,水幕亦蒸腾起浓重如同牛乳的白色水汽。
那一层看去如气泡般脆弱的水幕竟是出奇的坚韧,其中蕴含的水量亦似无穷无尽,虽然在不断地与火焰相互抵消,却不见变得薄弱分毫。
片刻之后,那一蓬火焰归于寂灭,水幕亦“波”的一声炸开,化作千万水滴四向洒落。
李靖轻轻舒了一口气,先狠狠瞪了外形大变的黑焰驹一眼。黑焰驹见李靖安然无恙,自知方才差点闯祸,被他瞪得抖了一下,如妖如魔的巨大身躯急速缩水,四肢的骨刺亦缩回体内,转瞬间已大致变回原样,只有额头的短角和纯黑双眸保留了下来。
“小兄弟,你没什么罢?”李靖走到呆呆地站在原地一语不发的少年身前,关切地问道。
那少年如梦初醒,腾地向后跳出一步,又惊又怒地喝道:“你……你待怎地?”
李靖苦笑道:“方才确实是一场误会。你那火眼金睛兽忽地冲了过来,惹怒了我这匹黑焰驹。我一时阻拦不及,黑焰驹一口火焰喷出,烧伤了金睛兽。我心中过意不去,正要施法救治,你恰在此时赶到,结果……”
那少年本来脾气暴躁,不是能听进人言的性子,但此次险遭性命之厄,全靠李靖及时出手才逃过一劫,不觉对他生出几分信赖。听他说了事情的经过,心中已经信了一些,犹疑地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李靖笑道,“小兄弟若是不信,请暂且后退一步,看我救治你的金睛兽。”
那少年依言退开,李靖面向火眼金睛兽,阳蹻脉中的水属真元缓缓流淌,双手随着真元的运转捏出一个玄奥法诀。他要施展的是一门名为“小甘霖术”的法术。水乃生命之源,“小甘霖术”正是应其复苏万物、滋润生机之禀性,于疗疴愈创颇有奇效。若是李靖能结成元神,便能施展“小甘霖术”的终极版本“大甘霖普降术”,纵使生死人而肉白骨亦不在话下。
无数晶莹剔透、散溢着蓬勃生命气息的水滴在空中凝聚成形,随着李靖双手一摆轻轻洒落在火眼金睛兽的身上,旋又无声无息地渗入它的皮肤。
火眼金睛兽身上灼伤的水泡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平复痊愈,连被烧掉的毛也重新生长了出来。不到片刻工夫,金睛兽浑身上下焕然一新,毛色比之先前还要鲜亮几分。遭此一劫后,它本来颇为桀骜的性子大受摧折,老老实实地跑回那少年身边。
此时那少年已对李靖再无怀疑,紫面微微透出红晕,上前拱手深深一揖道:“方才是我太过莽撞,还请这位大哥不要见怪。”
“左右是一场误会,说清楚了便好。”李靖终于松了一口气,笑道,“在下李靖,还未请教小兄弟尊姓大名?”
“原来是李大哥,”误会已经消除,生性直爽的少年对武艺道法都远胜自己的李靖大为钦佩,这一声“李大哥”自然而然地便叫了出来,“小弟姓郑名伦,现在正在山上的八宝灵光洞随家师度厄真人学艺。”
“果然是他。”早在对方发出那夺魂摄魄的一“哼”时,李靖便已确定了他的身份。本来他今日说不得要出个大丑,幸而因为两世为人的缘故,他的神魂远比旁人强大稳固,这也是他修为进境神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方才被郑伦鼻孔中喷出的白光撼动魂魄,他虽然立即失去了意识,却只是短短的一瞬,等摔倒在地上时便又清醒了过来。
李靖恢复意识时,正看到黑焰驹因眼见自己遇险,狂怒之下竟激发血脉中潜藏的力量,实力骤然暴涨,一口烈焰便要将郑伦当场烧死。他急忙张手丢了一个“玄水罩”的法术过去,总算避免了一桩惨剧发生。
“原来小兄弟竟是度厄真人门下高足,”李靖早有打算,听郑伦报出身份后,脸上现出惊喜神色,“实不相瞒,我此来九鼎铁叉山正是要谒见尊师,当面恳求一事。”
郑伦笑道:“师父正在洞中,我这便领李大哥去见他老人家。”
两人各自捡起地上的兵器收好,上了坐骑一起往山上走去。在路上李靖问起郑伦的火眼金睛兽因何独自往山下跑。
郑伦脸上微现赧然之色,说这头金睛兽是老师最近才赐下的坐骑,他尚未将其完全收服,今日试骑时偶不如意,他一时发怒举鞭要打,结果吓得金睛兽挣脱缰绳逃了出来。
李靖微微一笑,对郑伦的做法未置可否,转而说起自己平时如何与黑焰驹相处。
郑伦知道李靖是在传授自己驯服坐骑的经验。他方才亲眼见到了黑焰驹忠心护主的情形,对李靖所言自是深信不疑,尽都虚心听了,一一牢记在心。
郑伦也问起李靖因何不惧自己半是先天生就、半是后天锻炼的异术“撼魂神光”。
李靖笑着说了自己天生神魂强大的异禀,其中原因自是略过不提。
第四十三章 双借珠()
李靖和郑伦一路说笑着往山上而行,不多时来到山腰的一座洞府前。在洞府门首,一个道童正翘首张望。
“白云师兄!”看到道童,郑伦骑乘着火眼金睛兽紧赶几步上前招呼道。
“师弟将金睛兽追回来了?以后却要仔细一点,不要再被它逃掉。”白云童子轻笑道,随即转向郑伦身后的李靖,稽首施礼道,“这位道友是……”
郑伦道:“这是我刚刚在山下结识的好友李靖大哥。他说有事要求见师父,师弟我便将他带了过来。”
李靖知道一些修道之人喜欢收服得道的异类精灵幻化为道童,名为仆役,实则作为门中护法。这白云童子看似十来岁的年纪,实则当是以千百年计算年龄的老怪物,所以上前施礼后也以“师兄”称之,说道:“烦请师兄通禀一声,便说有圣皇伏羲门下不肖弟子李靖,求见度厄真人前辈。”他自知面子有限,若想借出定风珠,说不得要将师父这面大旗拿出来摇上一摇。
果然,听到“圣皇伏羲门下”这六个字,不仅一旁的郑伦瞪大了眼睛,原本颇有些矜持的白云童子亦肃然起敬,急忙还礼,也不敢当真以“师兄”自居,说道:“道友请稍候,我这便去禀告老师。”
白云童子说罢转身入洞,不多时便又出来,先将两扇洞门大开,才转身对李靖道:“道友,老师有请。”
李靖道了一声谢,跟在白云童子身后进了这座八宝灵光洞,郑伦在一旁相陪。
到了洞内,李靖见一个面如古月、容貌清奇的道人在一张蒲团上盘膝而坐,料定此必是度厄真人无疑。面对这位在原来的轨迹中与自己有师徒之缘的道人,李靖心中有些说不出的古怪,定一定神后,才上前几步深施一礼,口称:“弟子李靖见过前辈!”
见李靖如此恭谨有礼,丝毫不因圣皇弟子的身份而裾傲,度厄真人对他大生好感,在蒲团上稍稍欠身,微笑道:“小友免礼,你既为圣皇门下,这一声‘前辈’,贫道却是受之有愧。白云儿,看座。”
白云童子取出一张蒲团斜对着度厄真人放好。
李靖告罪后也在蒲团上盘膝坐下。
度厄真人问道:“不知小友来我八宝灵光洞有何贵干?”
“不瞒前辈,弟子此来,欲向前辈求借一件宝物。”李靖如实回答,随即便说了将到接天岭天风洞中凝炼风属真元,欲借定风珠护身一事。
度厄真人略作沉吟,转头吩咐道:“白云儿,你且去后洞将定风珠取来给我。”
白云童子应诺,转身进入后洞,不多时手捧一颗龙眼大小的青蒙蒙宝珠出来,呈交到度厄真人手中。
度厄真人摩挲宝珠,轻叹道:“瞧在圣皇金面之上,贫道便将这定风珠借于小友一用。不过贫道也有一事相托,希望小友能够答应。”
李靖起身,拱手道:“前辈但请吩咐,弟子自当尽力。”
度厄真人笑道:“此事对小友来说也算顺手为之。劣徒郑伦如今所用的兵器不过是凡铁打造。贫道早年也曾到过天风洞,曾在洞内见过一块极罕见的风磨精铜。小友此去,功成回转之时还请将那精铜一并带回,贫道欲以之为郑伦重新锻造一对趁手的兵器。”
李靖慨然道:“此事容易,弟子必定不负所托。”
听李靖应诺,度厄真人微微一笑,手上的定风珠脱离手掌,缓缓向李靖飘来;同时有一段运用法宝的口诀传入他的耳中。
李靖伸手接过,小心地收入囊中。目的已经达到,他便不再耽搁,再次致谢后向度厄真人告辞。度厄真人让郑伦将李靖送出洞府。李靖和郑伦在洞口道别之后,乘上黑焰驹下了九鼎铁叉山。到了山脚下,黑焰驹四蹄涌现火云,冉冉升上空中。李靖在空中辨认一下方位,依照姜子牙所画草图,往接天岭的方向赶去。
山上的郑伦送走李靖后,想到李靖年纪只稍长自己几岁,但武艺和修为胜过自己不知凡几,心中不由暗自惭愧。正所谓知耻而后勇,既然明知技不如人,便该刻苦用功奋起直追。他想通了这节,便取出降魔双杵,在洞口前的空地埋头苦练起来。
郑伦正将双杵舞动如飞,忽地听到空中传来凤唳和鹿鸣之声。抬头看时,见一只青鸾和一只八叉梅花鹿降落下来。青鸾上坐一位顶鱼尾金冠、穿大红八卦衣、眉眼之间隐现英气的秀丽女修,梅花鹿上则骑乘一个脸色阴晦的黑袍道者。
郑伦不认识骑鹿道人,却认得女修是师父好友、在骷髅山白骨洞修行的石矶娘娘。这位石矶娘娘修行的洞府虽然名称可怖,其实只是因为那山不生草木,山石森白如骨,绝非什么遍地尸骨的人间地狱。说起她的为人处事,却是颇为爽直大气。郑伦以前曾见过石矶娘娘数次,对其很是敬重,见是她到来,急忙上前迎接,口称:“弟子郑伦见过师叔。”
石矶娘娘与那道人各自下了坐骑,她含笑摆手道:“罢了,郑伦你到洞中向度厄道友通报一声,便说石矶携同门师兄董全前来相访。”
郑伦听说那黑袍道人是石矶娘娘同门,便转身再次施礼,亦以“师叔”称之。
黑袍道人董全阴沉沉的脸上极其困难地挤出一丝笑意,说了一句:“贤侄免礼。”
郑伦忙到洞内通报,洞外的董全向石矶问道:“师妹,那定风珠是度厄真人的镇洞之宝,不知他是否肯借给愚兄?”
石矶娘娘笑道:“董师兄放心便是,度厄道友为人最是好说话,又与小妹份属至交,焉有不借之力?你就等着拿了定风珠去天风洞祭炼那‘黑煞风魔幡’便是。”
两人正在说话,度厄真人已带着郑伦和白云童子亲自迎出门来。石矶娘娘上前相见,又将董全介绍了,三人相互见礼已毕,一起到洞府内落座。
度厄真人命白云童子奉上一盏清茶、数枚鲜果款待嘉宾。
宾主寒暄几句后,董全以目向石矶娘娘示意。
石矶娘娘会意,转向度厄真人道:“道友,贫道与董师兄此次前来,却是有一事相求。”
度厄真人笑道:“石矶道友怎生如此客气,凭你我的交情,但凡度厄能够帮忙的,自然会尽力而为。”
见度厄真人答应得如此痛快,石矶娘娘大觉在同门面前脸上增辉,笑道:“我这位董师兄欲往接天岭的天风洞,借助那里充沛的风之元力祭炼一件奇门法宝,故此想借道友镇洞之宝定风珠一用。贫道可以在此做个保人,等董师兄法宝祭炼完毕,立即将定风珠完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