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天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封神大天王-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野举手挠了挠头皮,有些苦恼地道:“此事小侄心中也纳闷得紧,自从此次出关之后,青璃姐姐似乎有意躲着小侄。每次小侄找她说话时,她总是推说有事走开。小侄已反思良久,却又想不起是何时何事惹怒了她。”

    李靖笑道:“等从东海回去后,我将你们小两口儿凑到一起好好询问一番,若有什么误会。早些解开了也便无事。”他在说话之时,心中想的却是女儿对袁野转变态度应当是在得知其为混世四猴之中的通臂猿猴之后。自己这女儿来历神秘。确实需要和她开诚布公地谈上一次。

    袁野被李靖一句“小两口儿”的称呼说得有些脸红,讪讪地道了一声谢便继续赶路。

    两人飞行如电。不多时已到东海之上,转借水遁潜入水中,径往东海龙宫而去。

    霎时间到了水晶宫前,今日带领一队虾兵在宫门值守的仍是李靖的老相识蟹十七。他始终未能脱去螃蟹本性,横身一路飞奔来到李靖身前,恭谨地下拜施礼。

    李靖顺手打赏了一粒丹药之后,也不用人通禀,便径直走进宫门,轻车熟路地来到龙宫正殿之前。只听到殿内八音齐鸣。歌声婉转,却是那位东海龙王敖光正在宴饮笙歌。他在门首长笑一声,朗声道:“兄长,好自在也!”

    听到李靖的声音,敖光急忙传令暂息舞乐,起身往门口迎了过来。

    两人先彼此见过礼,李靖又叫袁野拜见了敖光,而后一同到殿内坐好。

    敖光命人待茶,等茶罢搁盏。才笑问道:“贤弟多日未临寒舍,今日携袁贤侄驾临,莫非有事?”

    李靖拱手道:“小弟此来,确是有一件事要拜求兄长。”

    敖光道:“你我兄弟之间。何用说这些客套话?贤弟有事尽管到来,但凡愚兄力所能及,必定竭尽全力。”

    李靖指着袁野道:“日前这猴头遇到一场造化。如今实力大进,原来用的兵器已有些不大合手。小弟知道兄长宝库中收藏了不少好东西。故此携他上门打个秋风,求取一件趁手的家伙来用用。”

    敖光哑然失笑。摇头道:“愚兄还以为是何事,原来是要找件兵器,这在容易不过,贤弟稍候。”

    说罢,他转头唤道:“龟丞相何在?”

    一旁的龟丞相出班施礼道:“老臣在此。”

    敖光吩咐道:“龟丞相,你即刻亲自到孤的兵器库中,将最上等的兵器取几十件来,任由袁野贤侄挑选!”

    “老臣遵旨。”龟丞相答应一声,摇摇摆摆地走出殿去。

    袁野见敖光如此慷慨,急忙上前再三拜谢。

    敖光摆手道:“此不过小事一件,贤侄不必如此客气。”

    众人在殿内等了片刻,便听到外面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响,抬头看时,却见龟丞相当先入内,身后跟随着一班鲸力士,或扛或抬地将几十件各色兵器送上来,在大殿的地上横七竖八地摆了一片。

    敖光用手向下一指道:“袁贤侄,你尽管挑选,看中那件拿去使用便是。”

    袁野再次道谢,起身走到殿中,低下头仔细观看。他见这些兵器样式各异,古朴厚重,宝光内敛,显然都是不可多得的神兵利器。

    看了一阵,他用脚尖轻挑,将一条丈二长短、杯口粗细的银杆朱缨长枪踢起来捉在手中,轻轻掂了一掂,眉头便微微一皱。随即用右手抓住长枪尾端,左手顺着枪杆一捋,看起来丝毫未曾用力,却将长枪完成一个弓形。继而双臂向内一合,居然将长枪弯成一个不甚规则的圆圈。

    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袁野将手松开,那长枪重又弹得笔直,看来质地确是绝佳。但袁野已经失去兴趣,轻轻将此枪放下。

    座上的敖光看得眉头直跳,他可是知道这杆以深海千年寒铁混合珊瑚精金锻造的长枪足有三千斤分量,在袁野手中却成了一件随意弯曲的玩具。真不知这小子遇到怎样的机缘造化,实力竟变得如此可怕。

    袁野随后又试用了几件兵器,什么钢叉、大刀、铁锤、画戟都拿起来耍了几下,却没有一件合乎心意。好半晌后,见再也没有能看上眼的东西,他转回身来向着敖光施了一礼,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伯父,这些兵器小侄都用的不大顺手,尚乞另寻两件来用,若是有分量更重些的最好。”

    敖光刚刚将话说得太满,此刻竟拿不出一件可以给袁野使用的兵器,脸上未免有些不好看,转头对龟丞相道:“龟丞相,你再去兵器库内,务必要挑选出一件袁贤侄能用的兵器来!”

    龟丞相面上现出为难之色,犹豫片刻后,向敖光拱手道:“陛下,老臣有一事禀奏,请借一步说话。”

    敖光微微一怔,向李靖告罪后与龟丞相来到殿外。

    龟丞相凑到敖光近前,轻声道:“陛下,此间摆的已是兵器库中最上乘的一批,起码那柄方天画戟已是所有兵器中最沉重的一件。这些袁公子尚看不入眼,其他的不拿也罢。”

    敖光皱眉道:“李贤弟少有向孤提出要求,此次不过是为晚辈讨一件兵器,若是不能做到,却教孤颜面何存?”

    龟丞相道:“老臣倒是想到我东海早年间收藏的一件宝物,若是那袁公子有本事拿起来,不妨就送他做件兵器。”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二百一十九章 再起征云() 
当李靖拿出那书有“赵公明”三字的草人之时,云霄无论如何都拉不下脸来再向他讨要定海珠,且不说这救命之恩已足以抵消那夺宝之恨,单是这草人是用以助赵公明修复元神的重要媒介,便由不得她不放弃定海珠而选择草人。。更新好快。

    从李靖手中接过草人之后,云霄神情复杂地向他稽首作别,跨上青鸾飘然而去。

    李靖虽已离了西岐,也早知道了战事的结局,却还是让人留心那边的消息。面对十绝阵中仅存的“红砂阵”,‘玉’虚十二‘门’人皆无在这凶险称冠十阵的阵势中全身而退的把握,而将此阵作为最后一根稻草的闻仲严防死守,绝不给敌人用人祭阵,消磨大阵杀气的机会。到最后,一直深藏不‘露’的燃灯道人终于亲自出手,展现出较之元神修士更胜一筹的可怕实力,以微伤的代价破除红砂阵,斩杀阵主张绍。

    十阵皆破之后,闻仲败局一定,虽然又有菡芝仙和彩云仙子两家道友前来助阵,亦不过稍稍延迟了败亡的命运,终究还是被姜子牙夜劫联营大败而走,到最后被‘玉’虚众‘门’下迫到绝龙岭,死在云中子和燃灯道人联手布下的“通天神火柱”之下。

    闻仲兵败身死的消息由汜水关总兵韩荣报入朝歌,纣王览奏大惊,总算暂息‘淫’乐,召群臣在殿上商议对策。

    众大臣举出两人可以继闻仲之后为帅讨伐西岐,一个是渑池总兵张奎,一个是三山关总兵邓九公,恭请纣王做出裁断。

    纣王沉‘吟’半晌:他与张奎相识初年,深知其不但武艺绝伦,更得截教秘传,有奇术在身,更难得的是对自己忠心耿耿;而邓九公镇守三山关以来,将南方的叛臣鄂顺杀得节节败退。数年不敢正眼视三山关。这两个人都是挂帅的合适人选,他一时倒难以决断。

    正犹豫之时,他不自觉地再次看韩荣送来的奏章,目光触及内中书写的“李靖”二字,心中不免一阵无名火气,同时也有了主意。

    “众卿,”纣王向群臣道。“既然张奎与邓九公俱是帅才,何不令他二人同时挂帅?不若就命张奎为征西大元帅,率兵讨伐姬昌;再命邓九公为扫北大元帅,率兵讨伐李靖!”

    武班中走出神武将军鲁仁杰,向上奏道:“陛下三思,西岐姬昌公然收留反叛黄飞虎。又数次与王师‘交’战,反意已昭然若揭,征讨他自是刻不容缓。而李靖虽割据北地,不受调遣,却仍自认是成汤之臣,若是发兵攻打,岂不是迫使其即刻起兵作‘乱’。再说自攻打西岐数次失败之后。我方军力大受摧折,若是同时与西、北两方作战,只恐难以支应。依臣之见,当集中兵力先破了西岐,剩下的李靖或威慑或招抚,收拾起来都会容易许多。”

    纣王本人也是心思灵敏又能言善辩之人,心中几个转念,便已为自己的决定找到充足的依据:“鲁卿有所不知。那李靖何等‘奸’诈,岂会老老实实地困守一方之地?据韩荣送来的奏章所陈,他曾亲自前往西岐,不仅救下姜子牙的‘性’命,更破了闻太师请人布下的十绝阵中的三阵。由此看来,李靖分明是包藏祸心,其害未必较姬昌小了多少。若不及早处置而任其在北地积聚实力,久后必成心腹大患!”

    这一番振振有词的道理却是得到了许多朝臣的认同,再加上没了闻仲之后,纣王已真正做到了乾纲独断。最终他这分兵攻伐两地的决议得以实施,当堂便派出两路使者分别赶往渑池县和三山关传旨。

    单说前往三山关的使者,一路饥餐渴饮,晓行夜住,非只一日来到三山关上,面前邓九公传下旨意。

    邓九公接旨之后不敢怠慢,‘交’卸了三山关的防务之后,点齐三军北上,浩浩‘荡’‘荡’直奔李靖的汴城而来。

    因为在朝歌埋伏着雷开这个眼线,李靖早已得知纣王起兵讨伐的消息,事先便做好了准备。邓九公的大军才离开,李靖驾下的大元帅丁策也点了一支人马,离了汴城南下,来到进入北地的‘门’户重镇“红云关”。

    在李靖大军进驻红云关后的第五天,邓九公领兵来到关前,在红云关南‘门’外三十里安下营寨。

    第二天,双方几乎同时出战,邓九公和丁策都是用兵的老手,均知此战不过是试探对方虚实,远未到全力以赴的时候,所以各自都只待带了三千兵士。

    两军在关下列开阵势,邓九公见李靖军马阵势齐整,将士战意高昂,不由暗赞对方主帅治军有方,是个劲敌。他催开战马来到阵前,隔远高呼道:“扫北大元帅邓九公在此,李靖出来见我!”

    “扫北大元帅?当初本爵也曾经做过也!”李靖对身边的众人开了个玩笑,便催动黑焰驹出阵,与邓九公马打对头。

    “邓元帅请了。”李靖在马背上拱手为礼。

    邓九公面沉似水,勉强还了一礼,问道:“李靖,你深受国恩,由将而帅,后至裂土封侯,为何不思上报国恩,反而怀谋逆之志,侵占北地,割据自立?本帅劝你即刻下马受缚,可免北地生灵涂炭。若是冥顽不灵,等到天兵破城,‘玉’石俱焚,则悔之晚矣!”

    李靖笑道:“邓元帅,我与纣王的恩怨,天下人有目共睹,谁是谁非早有公断。你若要攻伐我北地,尽管放马过来便是。拿出这些理不直气不壮的借口来撑‘门’面,徒惹人笑,没得折了你邓元帅的刚直之名!”

    邓九公脸上微红,当年纣王对李靖的打压、排挤乃至后来的陷害,他亦有所耳闻,甚至在内心里颇为李靖抱不平。方才为振军威士气而颠倒黑白指责李靖,心中本就有些发虚,此刻被李靖一语揭破,自然愈发的惭愧无言。

    身后邓九公之子邓秀见父亲被李靖问得张口结舌,急催战马来到阵前,厉声喝道:“父帅,与这等‘乱’臣贼子有何话讲?待孩儿将其擒下,他自然恭服!”声到马到人到枪到,一杆银枪斜刺里向李靖咽喉刺来。88读书。。。……aahhh+27122122……>;

    。。。

    。。。

    。。。

    <;/br>;

第二百四十三章 定海神珍,如意之宝() 
听了龟丞相之言,敖光精神一振,忙问道:“龟丞相所说的是哪件宝物,孤怎不知晓?”

    龟丞相笑道:“陛下忘了,在我东海海藏之内,有一块定海神珍铁,不仅分量十足,铁质亦属绝佳。何不便将它送与袁公子,由他自行改造炼制成合用的兵器,岂不甚好?”

    敖光鼓掌道:“若非龟丞相提醒,孤却是忘了此物!甚好,孤便将此物送与袁贤侄。”

    计议已定,敖光转回来对李靖道:“袁贤侄如此神力,寻常兵器怕是不合他使用。方才愚兄忽地想起我东海还有一件宝物,乃是当年大禹治水时用来测量江海深浅之用的一根定海神珍铁。只是此物分量极重,搬运不易,还要请贤弟与袁贤侄随我亲自走一遭。”

    李靖听到敖光不用自己旁敲侧击,便主动提出这件事,登时大喜道:“难得兄长如此费心,烦请指引道路。”

    当下敖光在当先引导,领着李靖和袁野绕到水晶宫后面的一处海藏,手指前方竖立的一根黑黝黝柱子道:“贤侄你看,那便是神铁,你可去试一试分量。”

    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线缘分牵引,袁野的目光一落在那柱子上便再也移不开,他加快脚步走到那柱子跟前,见那柱子是浑铁之质,约有斗来粗细,两丈余长。他将一双长臂展开,环抱住柱身用力向上一抬。在一阵隆隆闷响声中,那柱子的底部登时离地数尺。

    袁野又轻轻将柱子放回原位,转头对李靖道:“叔父。这家伙的分量倒是正好,只是尺寸不大合适。要短些细些才好。”

    话音未落,那柱子立时便短了数尺。细了一围。

    “这是……”敖光看得一呆。

    袁野看到敖光神色有异,再回头去看那柱子,登时发现这变化。他本是极其伶俐之辈,心中立时便有了忖度,便试着又念道:“再短些,再细些。”

    这一次那柱子便在他目光注视之下收缩变小。

    袁野心头狂喜,嘴里连声念诵,不一会儿那柱子便缩成了一根八尺长短、鸡卵粗细的一根铁棒,拿到手中时。见这棒两端各有一道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靠着其中一头的金箍下面镌刻这一行小字,乃是“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

    “好一个如意金箍棒!”袁野发一声长笑,便在空出来的海藏中摆个“举火烧天”的起手式,随即将自己融合袁洪和李靖两人之长自创的一路棍法施展开来,将方圆百丈之内的一片空间搅得风雷激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